查看原文
其他

孩子经常拿别人的东西,教了也不改,家长该怎么引导?

熊 祯 怡禾健康 2023-10-13

我们常常说,孩子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比如为了求得家长的关注等,尤其是二孩家庭,新成员的出现,大宝某些情绪行为也可能随之出现改变。


那家长首先要怎么做?怎么去判断孩子行为改变背后的原因?如何去正确引导?今天分享一个相关咨询供大家参考,感谢这位妈妈的授权分享。




XX妈妈的提问

家有2个孩子,弟弟一岁半,是在哥哥要求下要的。从小哥哥很乖,我们对他很少打骂,有了弟弟后,哥哥开始越来越不听话了,自从上一年级开始,各种毛病出来了,加上因为弟弟很磨人,不好好吃饭睡觉。


我一个人带着兄弟俩,很多时候,哥哥不听话,我都是对他非打即骂,虽然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控制不住。


他自己也说,妈妈打骂我时,我就想扔了妈妈,甚至不想回家,因为妈妈总是凶我。

最严重的是,我发现他在学校经常捡别人东西不归还,还有过几次故意拿了别人东西回家(吃的玩的都有),对他软硬兼施,讲道理打骂都试过。


过年前在托管捡了别人的钱,我让他一个人去还给别人,那天托管所有孩子都在,老师也当所有同学面批评他了,他也认错了,放肆哭了一场……(不知我做得对不对)以为经历这次后,会收敛,结果前天在外公家又偷拿妹妹的游戏币。

每次问他,为什么拿,他次次回答就是,我想要、我想吃、我想拿着玩,可家里对他吃的玩的从未少过,包括出去游玩。


不懂为什么他要偷拿别人东西,明明也都不缺,久而久之我也对他束手无策。

请问熊医生:我该怎么扭回关系,以及怎样改正他的缺点?




熊祯医生的回复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家长,您好,感谢您的信任和咨询!认真看过您的描述后,对孩子的情况有了大概的了解。您一个人带两个孩子,辛苦是不言而喻的,很体谅您的心情,您也有反思和意识到有待改进的地方,但是不要太苛责自己,妈妈从来不是完美的,都是在不断地实践中去逐渐完善。

首先,我们来聊聊哥哥出现这些情绪或者行为背后可能的原因。

1. 孩子为什么偷拿别人的东西?

自从有弟弟之后,妈妈的精力不可避免地要分享给两个孩子,这种失落感可能会让哥哥感受到不安全感,妈妈是不是不爱我了?有这种想法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如果妈妈不能理解孩子心理背后的需求,很可能就会导致家长的想法和孩子的需求不在一个频道上——您觉得孩子不听话,孩子觉得您不爱他了。


从您的描述看,孩子有这些反常的表现,和孩子与妈妈的亲子关系有一定关系,孩子感觉到缺乏家庭情感关注和温暖,采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比如故意的破坏行为、和家长说的反着来,有时也包含故意拿别人东西的行为。这些行为往往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愤怒和不满,目的是希望引起妈妈的注意和反思。


下面我们再来分析下孩子拿别人东西的情况。


1)物权意识的发展

首先,妈妈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情绪,不要先入为主地对孩子的行为有任何主观的道德评价。


6岁的孩子通常会因为本能的需要而“拿”,大多数孩子三年级后才慢慢有道德意识而出现真正意义的“偷”。


您可以与相关人了解事情的始末(比如老师、同学),平和地与孩子了解原因。比如,孩子拿了别人东西回家,可以平静地问问他,为什么喜欢这个东西?哪里好玩呢?有什么有趣的地方呢?

在孩子目前的观念里,拿别人的东西或钱,对他来说,本意不是“偷”,他的物权意识还不太明确,还不是十分清楚不同的东西属于不同的人,在使用之前要经过对方的允许。


在与孩子相处中,想想是否尊重孩子的意愿和隐私,即使是很小的玩具,如果要给其他人玩,也会与孩子商量;这样做,其实是在示范,你的东西别人玩是要经过你的允许,同理,孩子也会明白,别人的东西我想玩,也要经过对方同意。

2) “偷”东西的其他可能

妈妈疑惑孩子明明什么都不缺,为什么还会拿别人的东西,这其中也有别的可能性,比如虽然平时吃用都能满足,但是主要是家长来购买,并不能让孩子从中获得对金钱/物质的掌控感;而且妈妈觉得孩子可能需要的东西都有满足,但是是否确实是孩子需要的、真心想要的,就不一定了。

随着孩子年龄增长,他会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和更丰富细腻的情感。孩子拿别人东西,被家长发现,并且因此受到批评,即使如此,也仍然是被妈妈关注了。那么,家长要换位思考,不要主观定义这样的行为就是“偷”、“拿”,而是愿意去听听孩子的内心想法。


2. 借机建立培养正确金钱观

当孩子表达意识到错误后,应该进一步引导孩子完善后面的事情:比如主动归还捡到的东西给老师,主动归还妹妹的游戏币;这个环节非常重要,让孩子意识到,犯了错误是要惩罚的,犯错误是有成本的。在家中,家长妥善保管贵重物品和金钱,减少孩子随意拿取的机会。


此外,6岁多的孩子对钱的概念逐渐清晰,知道钱可以买到想要的东西,这时家长要引导孩子的需求,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的零用钱计划,并根据孩子的年龄及时调整零用钱的额度,保障孩子对于金钱的掌控和尊严,培养孩子科学的金钱观和理财消费的好习惯,也能降低孩子对金钱的过度渴望。要和孩子一起商讨制定合理的零花钱制度,制定好计划后,坚守原则不可随意执行,直到下一次约定好的评估日期。


3. 重塑良好亲子关系

最后,引导的前提是融洽的亲子关系。


就像孩子所感受到的:妈妈总是打我,我就想扔了妈妈;这种情况下,如果妈妈再打骂孩子,只会导致孩子内心更加强烈的抵抗。


如您所述,大宝的明显变化是在有小宝之后出现的,他通过反复拿弟弟的东西取得关注,并且将这样的模式用到外面去处理日常的需要。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孩子的情绪和行为问题是源于同胞竞争,还是同胞后的家庭应对模式下的行为模式的表现。


其实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您一个人带两个孩子,有点力不从心,疲倦让您情绪波动,耐心也会大打折扣。虽然,从主观上看,您感觉对两个孩子的养育是尽心尽责的,但是,有某些时候,比如情绪波动的时候处理问题时,会让大宝觉得妈妈有了小宝后,对自己态度的变化,这让他不由自主地把原因归结于二宝的出生,分割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注,所以,他会出现一系列不靠谱的行为来吸引关注;而在小宝出生之前,大宝在您眼里很乖,是天使宝宝,同样,您在他心里很可能也是完美妈妈。


所以,妈妈先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及孩子们的养育,可以争取有效的家庭支持系统,比如请人帮助照看小宝的日常生活,妈妈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只有您休息好了,情绪平静后,才能有耐心接纳大宝的各种行为;还可以在爸爸回到家的时候给予大宝私人时间,或者爸爸带着弟弟出去玩,让妈妈有和大宝单独相处的时间。


对于两个孩子,爱是一样的,但是可以根据需求来给予陪伴,小宝更需要生活上的照料,但是大宝的心理需求更多一些。


可以引导大宝帮助妈妈一起照看小宝,一起玩耍,让大宝的哥哥身份得到充分利用,这也会促使他表现更好;妈妈已经意识到需要改变,这很好。事情不是一下能够改变的,当您和大宝的亲子联结更加融洽时,他的问题行为就会逐渐改变。


希望以上回复对您有用,有任何问题欢迎继续追问。




XX妈妈的第一次追问

谢谢您的细致回答。每次打骂后都会去和他谈心讲道理,昨晚睡前去找他聊天,他说以前每次你打我时,我都会想下次再也不去拿东西了,要听话,可我自己又忍不住要去拿……


他会告诉我,他不管什么时候都很喜欢弟弟,但不喜欢打骂他时的爸妈,他也知道,挨批评是因为自己不听话。还说因为犯错挨批评时,自己都很讨厌自己,恨不得自己死了算了,让妈妈重新生一个听话的。


这时我就很担心他心理扭曲,不及时引导会走上不归路,一般我也会告诉他,不管怎样,爸妈都爱他,不会因此扔了他那些话。

平时我也会看很多科学育儿知识,一到实践又感觉做不到了,平时他会帮带弟弟,除了改变我自己,还有何方法能减少他现有的心理阴影,毕竟现在青少年做傻事的太多。




熊祯医生的回复

(点击医生姓名可问医生)

看得出来,妈妈认真爱学习,也愿意去改变,但现实是一个人带两个孩子,对精力和耐心都是超级挑战,这是不可控的原因之一;再一个,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因素让孩子变得不可控,家人、同学、老师都有可能影响到孩子。


1. 学习情绪管理

孩子目前是上小学,他面临的关系是一个大的系统,除了亲子关系,还有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所以他也是在各种关系中学习和成长。孩子虽然总是“口不择言”,但是内心是渴望爱与关注的,家长想去理解它,但有时候会不可控自己的情绪,导致最后不欢而散。


这个时候,妈妈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维持自己平和的心态,以及学会站在孩子角度考虑问题。无论对错,让问题在平静的状态下处理,情绪管理是需要学习的。


2. 摸索适合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方法

妈妈也有接触过很多育儿知识,所选择的育儿方法,首先需要在基本的观念上是自己能够认可和接受的,不同背景和理论支持的育儿方法都会有一些核心的观念。


很多时候医生和专业人员给予的建议只是一个大原则,科普文章所提供的参考也是一些力求适用于更多人的方法,个体的差异性必须要在自己和孩子的磨合中去挖掘和探索。

所以,我们需要自己亲力亲为,从自幼和孩子建立的稳定的依恋关系开始,孩子成长的每一步都是非常重要的,不容错过。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爱的基础打好了才能实现规则的教育。


3. 要担心孩子是否有心理阴影吗?

至于您担心的心理阴影,或者心理问题,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心理问题当然也不是一天形成,妈妈的担忧也正好说明,您还是很爱孩子的,只是之前的亲子沟通有不融洽的时候,导致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低,所以遇到问题容易自暴自弃。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问题,孩子出现这样的问题,恰好给家长一个与孩子沟通的契机,他是在向您传递信号——我需要妈妈的关注与爱;虽然会说自己的不好,但是并不代表孩子心理已经产生阴影,孩子除了受环境影响,他仍然会通过自身的学习和实践来学会解决和处理问题的方式。

4. 如何去了解孩子,与孩子沟通?

那么,目前看来,家长增加与孩子的沟通,肯定孩子的进步,遇到问题时,要学会先冷静处理,也就是暂停考虑让自己着急上火的事情,等自己平静后,再和孩子说这个事情。


就拿孩子拿妹妹的游戏币这个事举例,家长发现孩子拿了游戏币,第一感觉是“怎么能拿别人东西呢”,这个时候,情绪波动,是没有办法心平气和地说话的,可以先暂停考虑这个事,让自己平静下来。等自己平静后,再问问孩子,为什么拿游戏币?这个可以做什么呢?孩子是很聪明的,这样一说,孩子就能意识到自己可能不对,那么,这个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做善后处理,不是自己的东西,要经过别人同意。拿了妹妹的游戏币,要还给妹妹,并说明情况。


犯错并不可怕,成长是基于犯错的基础上。重要的是,能从每件事情中,知道行为边界,知道什么正确和错误,逐渐形成稳定的道德感。


再一个,要关注行为容易产生的触发因素,比如,孩子拿游戏币,当时他的情绪是怎样的?和您的关系怎么样?是否之前有过冲突?在他看来,游戏币和其他物品,吃的、玩的没有本质区别,是拿不属于自己的物品这个行为让您反感和担忧,所以,他是否把拿东西当作表达反抗的工具?其内在的含义就是“你不要我做的事情,我偏要做,我就是要气你”;所以,不仅要关注行为本身,更重要的是关注触发行为的原因;


家里的物品,比如钱币,应该放置好,不容易让孩子拿到,减少孩子发生这类行为的可能性;


当然,也理解您作为家长的担忧,意识到出现问题,想帮助孩子,又不知道怎么做才好。育儿过程中,不可避免遇到问题,以积极应对的态度面对,相信方法比困难更多。


就事论事看问题,而不是延伸至不可预知的未来,这样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焦虑中。保持与孩子的积极沟通,与孩子共同面对问题,相信孩子是积极求进步的,那么,您一定可以看到他的改变。


这里推荐一些经典的亲子沟通书籍,具体见图片。


可上下滑动查看


在二胎家庭里,家长精力固然有限,遇到的问题也更多,面对那些绕不开的问题,我们可以怎么办?怡禾曾邀请儿童心理学家李娴主讲二胎养育课程,如有需要可点击了解。


相关阅读

《何时开始培养孩子的零花钱观念》

《孩子居然“偷”东西,我该狠狠的批评他吗?》



首次咨询8.8折

(成人儿童全支持)




以上就是整个咨询的内容,为方便阅读有所删改,希望对大家有用。需要提醒的是,医生的回复是针对单个个体化建议,不一定适用于自己。医生给出意见仅代表医生个人观点,不代表怡禾观点。怡禾所有咨询可能会被质控人员调阅以作咨询质量控制,但我们会严格保护咨询者隐私,未经允许不会公开任何内容。


医学校对:儿童心理科顾莉萍医生
责任编辑:苏荣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