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冲击下,拉丁美洲的“魔幻”与“现实”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
民小智说
在疫情的镜子下,照出了拉美贫穷落后、政治混乱、荆棘丛生的现实。
(正文约3300字,预计阅读时间11分钟)
在这场新冠病毒造成的全球失序中,拉丁美洲再一次被遗忘了。
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确诊人数突破百万的美国,关心英国“群体免疫”的有效性,担忧蠢蠢欲动的印度贫民窟。
而在地球另一端,拉丁美洲正在被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悄然侵蚀。
四月结束,南美洲迈入秋冬季,气温的降低通常意味着流感多发期的到来。不断上涨的确诊人数仿佛已经预告了这个冬季,拉美会过得异常艰难。
每日新增确诊人数前十名的国家中,拉美国家能占三席:巴西、秘鲁和厄瓜多尔。或许还比不上美国动辄日增三万的速度,但是这片遥远的大陆面对的是远比疫情更严峻的挑战:寒冬的到来,根深蒂固的贫穷、政变或是摇摇欲坠的债务危机。
从置身事外,到卷入不可逆的“黑天鹅”疫情风波,拉美正处急剧变化的阶段,我们得以窥见的不过是这片大陆在疫情下的荒谬一隅。
魔幻,还是现实?
在作家的笔下,拉丁美洲充斥着光怪陆离、人鬼不分、虚幻恍惚的神秘。而在疫情的镜子下,照出了拉美贫穷落后、政治混乱、荆棘丛生的现实。
厄瓜多尔,西滨太平洋的拉美国家。“瓜亚基尔市的街道上空无一人,只能看到几具被扔在街道上的尸体”,这是CNN在本月初介绍厄瓜多尔疫情时做出的描述。由于当地医院超负荷运转,有病人死在了医院的座椅上,或是被塞进了黑色集装箱。
但令人最摸不着头脑的是“死而复生”乌龙事件。埃巴·马露里是一位74岁的老人,染上新冠肺炎没多久,医院宣布其已死亡,并将遗体火化送到了家属手上。
然而,家属突然接到了来自“死者”的电话,发现她还活着。结果竟然是医院将马露里和另外一位去世的患者弄混了,然而至今仍然不能确定真正的“死者”是谁。
这场彻头彻尾的乌龙事件背后,是厄瓜多尔已然崩溃的医疗和殡葬系统,又由于隔离和宵禁,许多死于病毒或其他疾病的民众遗体无处存放。用当地人的话来说,“无论对于生者还是死者来说,这里都没有多余的空间了”。
胡安·鲁尔福在《佩德罗·巴拉莫》中用鬼魂和死去的村庄重构空间,甚至连叙述者都是一位死去的人。生与死是拉美文学永恒的话题,创作者让死人开口说话,甚至加入到活人的行列中。但现实里,这种“生死难辩”的乌龙可笑也可悲。
而在巴西,和新冠疫情、经济下滑同样愈演愈烈的,是总统博索纳罗的政治风暴。因被指控涉嫌企图干涉该国联邦警察的任免,这位总统正在接受巴西最高法院的调查。
4月24日,巴西前司法部长莫罗宣布辞职,他称博索纳罗曾经多次向他表示希望更换联邦警察局长,任命一位能够方便获得调查和情报报告的官员。
莫罗并不是近期第一位离任的巴西高官。卫生部长莫代塔在4月16日遭到博索纳罗的解职。
巴西是南美洲第一个出现新冠疫情的国家,而博索纳罗没有辜负他“巴西小特朗普”的称号,公开宣扬新冠疫情只是“小流感”,并且指责卫生部只顾抗疫不顾经济的做法。
哪怕到了今天,仅5月1日就新增确诊病例6019例,巴西是南美洲确诊最多的国家。总统面对急速增长的数据,说“那又怎么样?我很抱歉,你要我怎么样”,拒绝采取严厉的防疫措施,保持边境开放。
荒谬的行为背后却是核心的真实性。似乎很难理解在疫情的严峻考验面前,总统仍然沉浸于政治斗争,在乎自己的选票,视增长的死亡人数于无物。
阿斯图里亚斯的《总统先生》也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塑造了一位“考迪罗”式的拉美军人独裁统治者。
诚然,21世纪的巴西早已迈入民主国家的行列,但是疫情恐怖笼罩下,民众像过去一样哭泣、呐喊、求告无门,而总统置若罔闻。
秘鲁也是拉美疫情重灾区之一。截止5月1日,秘鲁完成的34万次检测中,确诊40459例,确诊率达到11.82%,在拉美各国属于中等确诊区间。近期并没有出现下滑趋势。当西方国家大肆抢购呼吸机的时候,像秘鲁这样的国家根本没机会参与竞价。
医疗资源的相对短缺,疫情在秘鲁蔓延是可以预见的,特别是在本就超负荷运转的监狱系统。囚犯们对病毒深感恐惧,利马的一所监狱举行抗议,他们举着西班牙语的“没有药物”的告示牌;而另一起暴乱里,警察选择了开枪射击,杀鸡儆猴,造成了9名囚犯死亡。
一面是恐惧和死亡,另一面则是积极、乐观的态度。
秘鲁因疫情严重而全国实施强制性居家隔离期间,卡哈马卡省的警察的一段“慰问演出”风靡网络:火爆的“抬棺舞”。六名警官抬着印有“COVID-19”字样的棺材,边舞边高呼:“大家一起来战斗吧,来埋葬病毒”!
恐惧还是积极?事实上,魔幻现实主义在拉美崛起的根源之一就是矛盾性,是百年战争与不屈的民族解放的矛盾,也是破门而入的西方殖民与本土文明的矛盾。
拉美的“孤独感”来自于哪里?
工业与农业,进步与落后,西方与拉丁美洲。不断矛盾的语言、文明、政治经济冲突下,留给拉丁美洲的只有“孤独”。
正如马尔克斯在他的演讲中发问:
“为什么(拉美)文学上的独特性可以被全盘接受,却对我们独立自主、举步维艰的社会变革疑虑重重、全盘否决呢?为什么认为欧洲发达国家在本国推行的社会公正无法在不同条件下、以不同方式成为拉美国家的奋斗目标?”
回溯这片富饶大陆的历史,1492年的萨尔瓦多岛,哥伦布高喊着“La tierra, la tierra(土地!土地!)”踏上了新大陆,开启的同样是拉美国家的一段不堪的血泪史。
“孤独感”扎根于持续三百年的殖民历史。在欧洲人到来前,美洲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和印加文明等。彼时,对于实行重商主义经济制度的西班牙来说,探索新大陆的直接动力就是财富。
凶残的殖民者与先进的武器叩开了阿兹特克文明的大门,埃尔南多·科尔特斯用两年征服了这一美洲帝国,给当地人带了巨大灾难——天花。或者说,对整个美洲的征服,即是武力也是病菌完成的。
新格拉纳达,也就是今天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是重要的黄金来源地;墨西哥和秘鲁则是白银的发掘地。而至于那些不能直接生产黄金白银的地区,被统统纳入了“三角贸易”的一环。
为了满足殖民者的饮食需要,以饲养牲畜为主的大庄园、以甘蔗、烟草为主的种植园发展起来。这一种植园新经济模式发展起来后,拉美大陆被严格禁止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
畸形的经济模式,长期的殖民统治严重打击了拉美殖民地本土经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因为殖民者的残酷杀戮和疾病,土著人口锐减,在一些容易被殖民者接触到的地区,土著人口甚至减少90%以上。
美洲文明的消亡让这片大陆失去了“根”,在现实中漂浮。
“孤独感”来源于被西方干涉的经济改革。
20世纪以来拉美国家在不同阶段实行了多种经济模式,从初级产品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到进口替代工业化模式,到70年代由于一些国家采取“举外债促发展”的战略,巴西、墨西哥等大国陷入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
1982年墨西哥宣布无力偿还外债,拉美债务危机爆发,同时诱发了经济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在拉美大力推行主流经济学“新自由主义”。以“华盛顿共识”出台为标志,新自由主义由单纯的经济学理论嬗变为美国的国家意识形态和主流价值观念,向全球强制推行“华盛顿共识”,其中包括拉美国家。
到90年代初,美国政府、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利用贷款的附加条件,强制拉美进行国有企业私有化、进一步开放市场等。
这次“经济政变”毫无疑问让拉美从债务危机中获得喘息,向外向发展模式转变,宏观经济形势有了好转,但同时模式化的经济模式是一条西方的道路,并不完全适合发展中的拉丁美洲。两极分化和贫困仍然严重,失业问题凸显,民族企业陷入困境,裹挟在西方主导的经济体系下十分被动。
“孤独感”也是疫情下的孤立无援。
尽管世卫组织多次指出抗疫是一场“全球行动”,需要所有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帮助第三世界的国家,然而美国却反其道而行之。
美国对古巴已经实施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金融封锁和贸易禁运,有不少国家或企业因为害怕受到制裁影响,拒绝向古巴出售或运输相关药品和物资。
4月初,中国向古巴捐赠的一批防疫物资无法如期抵达,原因就是承运的美国企业在最后时刻拒绝了这笔订单。
除了制裁,美国还以防控疫情为由,加大了对来自墨西哥和中美洲国家非法移民的遣返力度。
目前美国国内疫情严重,而许多来自中美洲的非法移民既没有接受病毒检测,也没有进行隔离观察,直接被送上了遣返回国的飞机。
对于美国来说,简单的遣返非法移民远比进行隔离救治的成本更低,将风险甩给了医疗更为落后的拉美国家,缺少世界强国的“责任担当”。
结果就是多架来自美国的遣送非法移民航班出现新冠确诊病例,甚至一些航班出现75%以上的机上人员新冠检测呈阳性。强行遣返大批非法移民,并且未对这些人采取适当的防疫措施,让拉美国家疫情雪上加霜。
拉美的明天
加缪认为,人与他自己生活的分离真正构成了荒谬感。
拉丁美洲的荒谬感来自于被剥离的历史和现实。疫情里出现的我们所认为的“魔幻”,在拉丁美洲,这就是“现实”。街上横尸是现实,监狱动乱是现实,死而复生是现实,政治斗争也是现实。
但这种“魔幻”与“现实”的冲突并不是拉美大陆与生俱来的属性,而是数百年来殖民者强行将它拉入国际体系带来的。带来的还有特殊的“孤独感”,甚至连“孤独”这个词语都是站在西方文化视角上的评价,是全球化时代的后殖民话语。
这场全球疫情里,拉丁美洲仍然是孤独的。尚不可知在疫情结束后,拉美会怎么对待现有的国际体系?学会自力更生,还是依附于他国?
唯一可以确定的是,这个即将到来的冬天会格外难熬。
作者:邵静怡,民智国际研究院研究助理,中国人民大学西班牙语系
文字编辑:吴佾阳
图片编辑:吴佾阳
图片来源:网 络
●美俄走近,中美俄大三角将出现新变化?●陈凤英:疫情后世界秩序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低收入国家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全球新一轮债务危机迫在眉睫,怎么办?
扫描下方二维码继续阅读美文哟~
全球化 | 中美经贸 | 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