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如何把30亿变成3000亿? 资产证券化如何导致美国次贷危机?
前一段时间,蚂蚁集团在上市之前突然被叫停,四部门联合约谈蚂蚁集团高层。许多小伙伴在这则新闻当中听到了一个词——资产证券化(ABS),据说花呗和借呗通过资产证券化把几十亿的资金变成了几千亿的贷款,实现了百倍杠杆。
蚂蚁集团
那么,资产证券化到底是什么?它对普通人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对国家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资产证券化的问题。读完了本文,你会对以下这些陌生的词有一点粗浅的认识,也会明白金融衍生品的杠杆作用。
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 抵押支持证券
ABS: 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 资产支持证券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 担保债务凭证
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 特殊目的机构
CDS:Credit Default Swap 信用违约掉期
NINJA Loans:No Income No Job and Assets 忍者贷款
ARMs:Adjustable Rate Mortgage 可调利率贷款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几个级别,基础版、中级版和高级版。
上个世纪70年代,二战后婴儿潮出生的美国人长大成年,形成了很大的购房需求,他们排队去银行贷款,银行却没有太大兴趣。因为购房贷款期限很长,动辄几十年,银行的资金就会短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允许银行以购房贷款的本息为资产,发行债券,并支持成立了一些公司——如房利美、房地美,用来购买这些住房抵押债券,这就是MBS(Mortgage-Backed Security),抵押支持证券。简单来说,MBS就是以房地产的抵押贷款为基础来发行的一种资产证券化商品。
MBS 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
后来,人们发现不仅房地产贷款可以证券化,只要能够返本息的资产都可以进行证券化,比如说助学贷款、消费贷款、购车贷款,这些债券叫做这种叫做ABS(Asset Backed Securitization),资产支持证券。
ABS 资产支持证券
MBS和ABS是最基础版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它的发行有哪些流程呢?我们以MBS为例,来做一个简单的说明:
购房者从银行里获得了一笔贷款,银行每月就能获得购房者归还的本息。所以,银行手里相当于有了一份可以生钱的合同,这就是银行的资产。银行可以把这份资产卖出去,就形成了债券。买了债券的人相当于购买了房屋贷款合同,将来购房者偿还的本息会以收益的形式发放给债券持有人。
为了规避债券的风险,发行银行首先会做两件事:第一,购房者中有些人能按时偿还贷款,有些人却可能违约,银行会将许多购房者的合同打包在一起,分摊风险。第二,银行如果因为其他业务影响而破产,会影响到债券的安全,为了将进行风险隔离,银行会成立一个特殊目的机构SPV(Special Purpose Vehicle),将购房者的贷款合同打包集中到这个SPV下独立运营。即使银行破产,独立机构也不受影响,增加了债券的安全性。
银行将贷款合同打包进SPV
购买债券的投资者,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利润追求不同。例如养老基金就希望买到最安全的资产,而对冲基金则可能追求更高的收益。为了满足不同投资者的需求,发行银行会将SPV中的合同转化为分层债券,并进行风险评级。
通过分层进行信用增级
例如:SPV将抵押支持债券分层为安全(优)、尚可(良)、有风险(差)三个等级。购房者偿还贷款时,优先满足“优”等级的债券持有人的收益。如果偿还的贷款还有剩余,就继续满足“良”等级的债券持有人的收益。如果所有贷款都能按时偿还,“差”等级的债券持有人也会获得约定收益。
分层债券还本付息流程
可是,一旦购房者中有人无法偿还贷款,“差”等级的债券就会出现违约,持有人的收益减少,甚至发生本金亏损。而只有更多的购房者无法偿还贷款,“良”和“优”等级的债券持有人才会受损。综上所述:级别越高的债券就越安全,级别越低的债券越有风险。
为了让投资者更相信债券的安全性,SPV还会请专业的评级机构来评估债券。比如美国有三大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穆迪投资服务公司、惠誉国际信用评级有限公司。级别越高,安全性越高,相应的债券利息就会越低;级别越低,风险越大,相应的债券利息就会越高。
三大评级机构
评级公司通常将债券分为九个级别,“AAA”级是最高级别,往下依次是是“AA”“A”“BBB”“BB”“B”“CCC”“CC”“C”,“C”级是最低级别,表示基本没有还本付息的能力。
评级完毕后,这些债券就可以在市场上进行买卖了,这就是MBS债券。ABS和MBS的流程基本一样,差别就在于最初的资产不是房贷,而是车贷,或者花呗、借呗这样的资产。
市场上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基金、信托、银行、投行都可以购买这些债券,它们把钱付给SPV机构,SPV机构又会把钱转交给银行。这样一来,银行充当了中介的作用:把购房者偿还的本息支付给债券持有人,再把债券持有人的钱贷给购房者,自身的资金得到了回笼,风险转移给了新的投资者,这个过程我们就称为资产证券化。
资产证券化流程
而且这个过程中,银行是可以赚到利差的。比如:购房贷款交给银行的利率是6%,而银行卖出的“优”级债券的利率是2%,“良”级债券的利率是4%,“差”级债券的利率是6%,这样银行在中间不但没有付出本金,还可以从利差当中赚取收益。一旦发生违约,风险也由购买MBS的投资机构承担。
当一个资产管理机构——如投行——持有很多ABS和MBS债券时,出于资金需求和风险等因素的考虑,有时候它们会再次出售这些债券。他们还可以将自己持有的债券打一个包,装进SPV机构中,再进行分层增信,并通过评级机构评级,对外销售。这样,MBS和ABS债券经过融合分割,就形成了一种以债券为标的的债券,它叫做担保债务凭证CDO(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通过出售CDO,该投行就可以回笼资金、分散风险了。
中级版资产证券化CDO与基础版资产证券化的MBS、ABS的区别在于:MBS和ABS的底层都贷款,我们可以清晰地知道资金的流向,而CDO的底层则是债券集合,每一种债券又对应了不同的资产,逻辑更加复杂。
当其他的资产管理机构,如基金、信托、银行等购买了CDO债券后,它们还可能再次将手中的CDO债券集合起来,重新分层销售,形成CDO的CDO——CDO2。
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参与到这场活动中,市场上就出现了CDO的3次方,CDO的4次方……经过几轮,人们已经搞不清楚自己手中的CDO到底是几次方了。这些CDO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哪些贷款的偿还会影响到CDO债券的偿付,也没人能说得清楚。债券变成了一个黑盒子,我们根本不知道到里面装的是什么。
CDO成为了一个黑盒
即使是这样的情况下,华尔街的天才们也没有收手,他们发明了更高级的玩法:CDS(Credit Default Swap),信用违约掉期。我们还是通过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
例如:某基金公司持有一些债券,这些债券中有ABS,也有MBS,还可能有CDO。但因为底层逻辑不明,它不知道收益是否稳定,为了提高资金的安全性,基金希望为这些债券购买保险。
基金管理机构与开展该业务的保险公司签订一份合同:基金公司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费,如果债券的利息能够正常发放,保险公司就白赚保费;如果债券违约,基金无法正常收到债券的本息,保险公司就需要向基金管理公司赔付损失。这种金融衍生品就叫CDS。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会对债券的风险进行评估,据此来决定保费的数额和赔付的力度——风险越大保费越高,AAA债券的保费要比BBB级债券低得多。
CDS: 给债券买保险
可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因为CDS也是可以交易的,持有CDS与是否持有债券无关。所以,无论是否持有ABS债券,只要基金公司觉得债券可能违约,CDS有利可图,就可以与保险公司签订这份合同。
比如:乙基金、丙基金、丁基金,虽然不持有ABS债券,但依然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标的是甲基金的债券。如果债券正常支付本息,那么保险公司可以白赚保费;如果债券违约,保险公司不但要赔付甲基金,还要赔付乙基金、丙基金、丁基金。
换句话说:保险公司正在与乙丙丁基金公司进行对赌:如果甲的债券安全,保险公司赚钱,乙丙丁赔钱;如果甲的债券违约,乙丙丁赚钱,保险公司赔钱。CDS会极大地提高金融杠杆,一旦标的债券违约,会引发巨量的资产变动,巴菲特就称CDS为“金融界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巴菲特
事情的走向变得奇怪起来,这类似于甲买了辆车,给车上了保险,万一开车出了事故保险公司会给甲赔付。乙、丙、丁都没有买车,却觉得甲的开车技术烂到家了,执意要给甲的车再买几份保险。如果甲不出事故,他们的保费就白交,如果甲出了事故,乙丙丁都会得到赔付。
从收益的角度来说,乙丙丁都希望甲的汽车赶紧出事故。而保险公司却觉得甲的驾驶技术棒极了,乙丙丁都是傻子,白白送来保费。这时,保险公司与乙丙丁之间就形成了一种金融关系——对赌。
对赌协议
故事到这里依然没有结束,华尔街的金融精英们还创造出了更多的千奇百怪的金融衍生品,这些衍生品的金额远远超过了底层的贷款金额。当初一个工人因为买不起房而去银行贷款,他绝对不知道自己的一笔贷款背后,有如此众多的金融博弈。
据粗略估计,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中,实际的贷款额只不过1万亿美元,而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的数额达到了几百万亿美元。金融衍生品让整个市场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局。
我们了解了资产证券化之后,可以重新认识一下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2000年左右,互联网泡沫破裂,美联储把利率下调到1%,并希望能够通过房地产来拉动美国经济。金融机构把大量居民的购房贷款进行了一连串的证券化,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的风险。
第一,放款机构道德风险造成次级贷款泛滥
银行在给购房者提供贷款时,如果是拿自己的钱贷出去,就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进行严格审查。但有了资产证券化之后,银行发放贷款可以赚取利差,却不需要承担损失本金的风险,于是,银行会放松对借款人的审查,使得次级贷款——借款人信用程度较差或者偿还能力不高的贷款——数量上升。
次级贷款也分不同的种类,比如忍者贷款(NINJALoans:NoIncome No Job andAssets)是指借款人没有收入、没有工作、没有固定资产还能拿到贷款;再比如可调利率贷款(ARMs:Adjustable Rate Mortgage),开始的几个月或几年还款额非常小,几年后开始增加本息还款的贷款。大量美国低收入者、无固定职业者通过次级贷款加入炒房大军,迅速推高了美国房价。
次级贷款充满风险
第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成为帮凶
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很多地方都需要评级机构对资产进行评估。一些评级机构为了自身盈利,会尽量给出比较高的等级——因为如果它们过于严格,就会赶走自己的客户。在对美国次贷危机的反思中,很多人认为评级机构做了扩大风险的帮凶。
评级机构
第三,金融衍生品泛滥造成经济混乱
本来,居民只是想贷款买一套房子,结果被华尔街精英们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金融衍生品。如果我们举个极端一点的例子:一位工人贷款买了一套房子,手里还剩了点钱,就买了一种基金。偶然有一天,这位工人的资产情况恶化,还不起贷款了,他希望能把基金里的钱取出来还房贷。结果他发现:基金里的钱也拿不出来了,因为这种基金购买的金融衍生品就是以他这套房子的贷款作为标的的。
房产与经济
第四,监管不够严格会放大风险
美国的监管的一般原则就是“法不禁止即可为”,金融行业的弄潮儿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却忽略了资产的风险。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中,很多投资者都把风险转移到了下一个购买金融衍生品的投资者身上,每个人都只考虑自身的收益。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出现了《巴塞尔协议3》,就是为了对各个金融机构进行更加严格的限制。
巴塞尔协议III
第五,连续加息是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美联储从2004年开始到2006年间连续17次加息,利率从1%上调到5.25%。利率提高以后,还没贷款的人不想贷款买房了,房价的上涨受阻。加上可调利率贷款陆续进入还本付息阶段,许多次级贷款者开始断供。这就使得MBS和CDO中风险最高的债券出现了违约。
按照合同,银行收走了断供者的房屋,并进行拍卖。可是这样更加增加了市场上房屋的供应量,促进了房价的下跌。许多购房者发现要还的贷款比房子现在的价值还要高,于是他们干脆断供。如此陷入了断供——房屋拍卖——房价下跌——更多人断供的恶性循环,MBS与CDO中低风险的债券也随之发生违约。
随着债券违约,购买了这些债券的资产管理机构纷纷陷入困境,而开展CDS业务的保险公司更是损失惨重——它们根本没有准备好应对这场危机的赔付资金,当CDS对赌的获胜方要求它们赔付时,它们根本拿不出钱来。雪崩式的危机中,没有人能够幸免。
“我以为我们只是买了一套房子!”
次级贷款支撑的金融体系危如累卵
为了应对这场百年一遇的大危机,美国政府开展了前所未有的救市行动。例如,美国政府花了1500亿美金,把AIG保险公司从危机中解救出来。但不是每个机构都这么幸运,华尔街第三大投行美林、第五大投行贝尔斯登最终都以极低的价格被收购,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则更加凄惨,因为在大量CDS业务中对赌失败,最终资不抵债,只能选择破产。
雷曼兄弟破产
在美国,这场危机大概造成800万人失业,600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大概有5万亿美元。后来次贷危机影响到了全球,甚至到现在还能看到它的影子,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对金融风险的认识不足。企业家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收益,往往会出现道德风险,会发行更多的金融衍生品。所以,在金融市场上,政府监管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中国资产证券化还处于起步阶段,2005年,中国开始试行资产证券化,2008年金融危机后停滞了一段时间,2012年之后,我国的资产证券化才正式起步。
现在,我们在银行里贷款买房,银行也可能以此为抵押进行资产证券化,发行MBS债券。而我们买的理财、基金、信托的钱,也可能购买了资产证券化的MBS或者ABS产品。中级的CDO产品和高级的CDS产品,在我国还暂时没有开展。
某理财产品说明书
蚂蚁集团的小额贷款公司花呗、借呗成立时,只有几十亿的自有资金,但是到了2020年上半年,蚂蚁集团促成信贷余额2.15万亿元,其中“花呗”、“借呗”为代表的消费信贷余额总计1.73万亿元。蚂蚁集团是如何用少量资产撬动巨额贷款的呢?
从成立之初到2018年,花呗、借呗的主要融资方式就是资产证券化ABS。它依托支付宝的海量数据,筛选出一部分优质用户,把钱借给他们,然后把贷款合同合集进行评估分层,变成ABS,再卖给基金、信托、银行等资产管理机构。卖出ABS获得资金之后,蚂蚁会再贷款给新的用户……这就是为什么花呗和借呗经过数轮滚动之后,由几十亿的资产变成了几千亿的贷款的原因。
蚂蚁金服
这种通过ABS模式来做大贷款规模的方式,引起了央行的注意。2018年起,监管部门出台规定:要求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产品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其净资产的4倍,这就大大限制了蚂蚁集团通过ABS进行募资的规模。蚂蚁集团在近两年发行ABS的规模急剧下降,截止2020年10月底,花呗/借贷ABS共获批发行额度5170亿元,存续期规模只有1945亿元,占整体贷款规模的比例已经很小。
最近两年,蚂蚁集团的融资方式变成了联合贷款。联合贷款是指:蚂蚁集团与银行合作,一起发放贷款给花呗、借呗的用户。
例如:发放1年期100亿元的贷款,蚂蚁集团出资5亿,银行系统出资95亿(具体贷款出资比例未公布,有人估计蚂蚁出资比例在1%~10%之间),用户偿还的利息则由二者平分。如果利率是15%,那么第二年蚂蚁集团和银行双方不光能各自拿回本金,还可以分别拿到7.5亿元的利息。对蚂蚁来讲获得了高额收益,对银行来讲获得了大量客源,双方都非常满意。
不过,随着蚂蚁集团与金融机构提供联合贷款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再次引起了监管机构的注意——蚂蚁用较低的出资比例,获得了一半的利息,存在极大道德风险。所以在蚂蚁集团上市前,相关部门紧急出台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限定了网络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杠杆上限和联合贷款中出资比例不低于30%,这就要求蚂蚁小贷公司需要追加资本金以维持现有业务规模,或是主动降杠杆减少信贷业务规模。据测算,若达到此要求,蚂蚁集团小贷资本金需要扩充至1400亿元。
所以,这一场蚂蚁风波,其实就是金融公司与监管部门针对收益和风险的博弈。资产证券化有它的优势,它可以盘活存量的贷款去扶植企业,比如蚂蚁集团就通过贷款扶植了数百万的中小企业,支付宝推出了相互宝、好医保等保险服务、手机缴纳水电费等便民服务,花呗和借呗还解了许多工薪阶层的燃眉之急,不至于让一分钱难道英雄汉,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蚂蚁集团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便利和对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
支付宝和相互宝
但是,任何金融产品都有风险,不能光看贼吃肉,不看贼挨揍,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控制风险,一旦金融大厦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倒下来,没有人能够幸免。我们存在银行里的钱、我们买的理财产品、甚至我们的养老金,都可能在一场金融风暴中灰飞烟灭。
所以,国家才一直强调:要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对于个人来讲,投资要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而对于国家来讲,在金融市场监管问题上,需要考虑的三件事永远是:风险,风险和风险。
美提课堂www.mtketang.com.cn致力于打造中学理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精品课程,致力于让优秀的课程服务更多的学生,所有老师均毕业于北大、清华、北师大等著名学府,并拥有国内一流中学十年以上教学经验。目前,网校已经累计开设直播课、专题课、公开课、讲座等数千小时。只需一次点击,让你和名师0距离。了解更多资讯和视听课程快戳这个链接:美提课堂暑假秋季直播课就要开始啦!
客服小姐姐微信: mtketang0007
客服电话:400 155 2135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美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