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志峰博士:国产芯片企业发展需解决三大痛点!
2019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暨评选颁奖盛典现场
2013年,我国集成电路(即芯片)产品进口额首次超过石油,总额达2313亿美元。到了2018年,我国进口芯片数量为4175.7亿件,同比增长10.8%;而进口金额达到31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19.8%,这是中国芯片进口额首次突破3000亿美元。同时“贸易逆差”更是达到了历史新高,2018年出口额仅为846.36亿美元,进口额是出口额的3.7倍!
在过去的十年间,国家在芯片产业投入了大概1万多亿的研发费用,进口芯片花费近1.8万亿,但芯片研发工作依旧进展很慢,自给率很低,高端芯片市场几乎全部被国外垄断,芯片制造到底有多难?
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艾新教育创始人、芯盟科技联合创始人谢志峰博士在芯师爷发起的“2019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暨评选颁奖盛典”作为演讲嘉宾,深入剖析了国产芯片企业发展面临的三大痛点。
1965年,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提出,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换言之,每一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将每隔18-24个月翻一倍以上,这便是业界知名的摩尔定律。
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
艾新教育创始人、芯盟科技联合创始人谢志峰博士
摩尔定律归纳了信息进步的速度,也推动着整个产业发展。“1988年,我加入英特尔时,当时全球做半导体产业的芯片公司跟得上摩尔定律的,大概有300多家。如今,能够跟的上摩尔定律的仅有3+1,英特尔、台积电、三星,以及未来的中国。”正威国际集团半导体事业群总裁、艾新教育创始人、芯盟科技联合创始人谢志峰博士在2019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上表示。
除了摩尔定律,人才、技术、资金也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谢志峰认为,过去几年,十三五大基金投入大概1400亿,中国高校也培养出不少人才,但依旧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约32万)。技术水平方面,中国落后世界先进水平2代(约5年)。如中芯国际一样,它的技术更迭了跟多代,依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差很多,这是我们必须认清的现状。
芯片从无到有需要经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等不同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很多道工序和流程,涉及很多核心技术和尖端的工艺水平。“从整个产业链来看,高端材料、装备仍受制于进口依赖,是中国半导体产业依旧落后于国际顶尖水平重要因素。”谢志峰解释道。
国产半导体企业布局情况
图片来源:谢志峰博士演讲PPT
谢志峰认为,全球芯片产业存在着七大格局:第一,美国依旧遥遥领先;第二,中国产业链不完整,与全球相差甚远;第三,行业巨头会封杀后来者;第四,西方限制出口中国;第五;行业融资艰难(周期长、更新快);第六,中国生态链不完整,生态链与产业链不同,前者设计更广的用户端;第七,中国缺乏行业领军人物。
“在人才、资金及技术之外,芯片制造还存在可靠性与质量控制能力、可制造性的设计能力、产品生态链(产业链)掌控能力等三大痛点。”谢志峰表示。
国产芯片企业发展的三大痛点分析
图片来源:谢志峰博士演讲PPT
在可靠性与质量控制能力方面,以德州仪器为例,德州仪器对外宣称,其产品寿命可以保证10-15年,这是一种自信,也是对质量可靠性非常清晰的承诺。事实上,德州仪器对于产品的定义分5种,预发布产品、正在供货的产品、不推荐用于新设计的产品、未来可持续生产的产品、限期采购的产品,在这里面,有一部分产品最后会退出市场,这时候企业会提前通知用户,这种对于质量可靠性的控制能力,是需要国内企业关注的第一点。
在可制造性的设计能力方面,如何保证设计产品的可靠性与成品率很重要。“设计人员需要非常了解设计规则,不然产品成品率会与计划的相差很大。设计人员需要与制造人员不断沟通,双方要了解彼此的需求。”谢志峰如是说道。
在产品生态链掌控能力方面,公司需要很明确了解设计、制造、封测等生态链中,哪些部分是属于自己的技术与产品,哪些是属于外部的,对整个生态链必须要有很好的掌控能力。
“想要打造世界级芯片企业,就必须要攻克芯片企业三大发展痛点。”谢志峰表示。在企业发展方向上,谢志峰非常赞同英特尔前CEO格鲁夫所言,“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你要把你的优点发挥到极致,而且要专心致志地发挥到极至,你要心无旁鹜,多想自己的有点,叫你的伙伴来补你的缺点”。
本文由芯师爷原创,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更多精彩回顾
百“芯”争霸!2019硬核中国芯领袖峰会暨评选颁奖盛典圆满落幕
重磅!2019年“硬核中国芯”获奖榜单出炉!
紧跟物联网场景需求,兆易创新GD32 MCU再获嘉奖!
芯旺微32位KungFu内核MCU备受瞩目,揽获两项硬核奖项
“007”团队带领国产模拟芯片突出重围!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国产FPGA迎来“黄金十年”!
一口气发布30余款MCU,这家本土厂商如何实现产品高安全性?
大数据+AI时代,国产FPGA弯道超车的机会来了?
推荐关注:今 日 芯 闻
微信号:todaysemi
百万半导体人睡前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