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硅片乌龙”背后,看国产硅片的进击之路
近日,立昂微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提问时表示,用于28纳米以下制程的12英寸硅片已纳入瓦森纳协定。随后有媒体称,其董秘在朋友圈做了相关解释,“公司所称28nm以下是指14nm及以下,并非从14nm扩大到28nm。”尽管如此,相关言论还是在业界引发了热议。
为限制中国大陆先进芯片制造能力,美国一直在步步紧逼。2019年瓦森纳协定进行过修订,限制用于14nm及以下制程工艺的大硅片生产制造技术,并且还包括涉及的相关技术、设备等。
近年来,为降低供应链风险,半导体材料国产化的诉求愈发强烈,作为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28nm产能对大多数芯片而言都具备较好的性价比,拥有巨量市场和空间,是国内各厂商战略布局的重点,但与此同时,国内28nm相关材料领域仍亟待发展。
图源:今周刊
其中硅片,作为芯片的起点,是目前产量最大、应用范围最广的半导体材料,占据全部产品的90%以上,是半导体产业的基石。但我国大陆半导体硅片起步较晚,国产化率低,特别是 12 英寸硅片几乎全部依赖于进口。
硅片市场高度集中,
五大家族占据90%份额
由于硅片行业具有技术难度高、研发周期长、资本投人大、客户认证周期长等特点,致使全球半导体硅片行业集中度较高。
按照硅片尺寸分类,可分为6英寸及以下硅片、8英寸硅片和12英寸硅片。8英寸硅片和12英寸硅片是市场主流产品,占据90%以上的市场份额,12英寸硅片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
图源:中国平安
目前,硅片市场已形成五大家族,包括日本信越化学(ShinEtsu Chemical )、日本三菱住友(SUMCO)、中国台湾的环球晶圆、德国世创(Siltronic)和韩国SK集团(SK Siltron),其市场份额分别为27%、26%、17%、13%和9%,合计超过了90%。
Top 1
信越化学
日本信越化学于1926年成立,早期生产氨肥等化学肥料,1960年开始生产高纯度硅。
单晶硅是硅的单晶体,对光伏级单晶硅,纯度要达到99.9999%(6个9),而半导体级单晶硅的纯度则要达到99.9999999%(9个9)。2015年,信越化学生产的单晶硅纯度达到99.999999999%(11个9),硅片表面平坦度达1微米以下,远超其他企业。
Top 2
三菱住友
日本三菱住友(SUMCO)是全球第二大硅片企业。1999年,住友金属和三菱硅材料合资成立了具有12英寸硅片生产能力的联合制作所,2002年从住友金属收购硅片业务,并与三菱材料硅业公司合并, 2005年正式更名为SUMCO。2006年收购小松金属制作所。
主营产品包括单晶硅锭、抛光硅片、外延片、SOI硅片等,是全球主要的12英寸硅片供应商之一,近年来硅片业务营收正在赶超信越化学。
Top 3
环球晶圆
环球晶圆的总部位于中国台湾地区新竹市,前身是成立于1981年的中美硅晶集团。2011年,中美硅晶集团将半导体业务分拆,成立了环球晶圆公司。接下来便开启了一系列并购,2012年收购当时排名第六的日本共价材料集团公司,2016年收购丹麦的拓谱斯(Topsil)公司,2017年以6.83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当时排名第四的美国SEMI公司,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硅片制造商。
通过对SEMI的技术吸收,在提高工艺水平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本,挑战由两家日本企业垄断的高纯度12英寸硅片市场。
Top 4
德国世创
排名第四位的德国世创(Siltronic)成立于1953年。1998年开始生产12英寸硅片,2015年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主要客户包括英特尔、美光、三星和台积电,销售主要面向亚洲、欧洲和美国。
Top 5
韩国SK集团
位居第五位的韩国SK集团成立于1983年。原为LG集团下专门制造半导体硅片的企业,2017年被SK集团收购,是韩国唯一家本土半导体硅片生产商。
国内硅片公司营收快速增长
相比之下,中国大陆的硅片厂商市场份额较小,且主要以8英寸及以下尺寸的硅片为主,目前只有极少企业拥有12英寸的半导体硅片制造技术,国产化率不足1%,整体呈现小尺寸日渐国产替代、中大尺寸依赖进口的局面。
国内晶圆厂的硅片国产替代需求十分旺盛。随着国内厂商技术的不断突破和产能的扩张,以沪硅产业、中环股份、立昂微等为代表的国内厂商日渐崛起。
图源:中国平安
上海硅产业集团
上海硅产业集团(简称“沪硅产业”)旗下的上海新异主要负责12英寸抛光片及外延片,是目前唯一获得国家重大项目支持的硅片公司,承担了国家02专项核心工程之一的“40-28纳米集成电路制造用300毫米硅片”项目。
2016年10月成功拉出第一根12英寸单晶硅锭,2018年实现了12英寸硅片的规模化生产, 2021年底公司12英寸半导体硅片月产能达30万片,成为国内规模最大量产12英寸半导体硅片正片产品、 且实现了逻辑、存储、图像传感器(CIS)等应用全覆盖的半导体硅片公司,2021年实现营收24.67亿元。
天津中环股份
天津中环股份是国产硅片龙头企业,8英寸及以下硅片产品已经成熟量产, 12英寸硅片有望放量,正在建设的中环宜兴项目规划了12英寸每月60万片的产能。
立昂微
立昂微是我国较早一批专业从事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功率器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企业之一,公司12英寸大硅片取得突破,技术能力已覆盖14nm以上技术节点逻辑电路、图像传感器件和功率器件,并实现大规模生产销售,12英寸硅片在2021年底已达到15万片/月的产能规模。
写在最后
随着5G、新能源、AIoT的快速渗透,2021年半导体行业迎来超级景气周期,硅片需求持续旺盛,2021年全球半导体硅片市场规模达140亿美元。随着中芯国际等晶圆厂龙头开启新一轮扩产周期、技术升级、晶圆产能向大陆转移以及国内政策 的大力支持,我国半导体硅片市场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
当今中美半导体产业对抗升级,虽然暂时28nm以下制程的12英寸硅片,以及涉及的相关技术、设备还未受到瓦森纳协定的限制,但随时面临美方朝令夕改的可能。由于28nm晶圆制造涉及耗材广,且国内供应不足,未来存在材料、耗材供应紧张的风险。一旦供应波动,则大陆晶圆厂或将面临短缺乃至断供风险。
参考资料:
[1]《芯片风云》:硅片市场的五大家族 戴瑾/刘志翔
[2] 《半导体硅片高景气,国产硅片厚积薄发》,平安证券研究所
- END -
本文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 往期精彩回顾 ▼
有奖问答 | 技术大牛快来,这个ADI电路方案优势你能找出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