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EDA,被盗版抢市场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芯流智库 Author 林偕
来源 | 芯流智库
作者 | 林 偕
01
过往经验:一个巴掌数得过来的成功案例
01
市场层面的反思:盗版供给出清非常重要
说起来很简单。EDA点工具公司,在中国,不仅没办法讲志向高远的国产替代故事,因而无法从资本市场募资;他们更无法在严酷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细水长流,然后按照工程师人头数估值、高价卖身给三巨头(新思、楷登、明导)。本土芯片设计公司,要么用昂贵的、好用的正版EDA,要么用盗版。也就是说,一个潜在的EDA用户,要么是1,要么是0,至于付费使用一个不那么好的、比较次的国产EDA这种中间状态,在市场上很少存在。这就造成了,国内的付费正版EDA用户基数不够大,市场本来就很狭小,无法确保产品快速测试、验证和迭代出来,在本土再做一个小小的点工具,无法确保营收和利润,那就几乎是自寻死路了。于是,沿着这个逻辑链条往下走,中国市场出现了大批自诞生起就立志做全流程面工具的EDA厂商。因为,只有这样的商业计划,尽管对技术基底和业务开展提出极高要求,然而在财务上可以说通。但是,当国产创业EDA公司要落地产品的时候,还是无法摆脱本土市场的“地心引力”。一个二元对立的EDA市场,不是一个结构健康的市场。只要使用者能够免费地、没有任何代价地获取和使用盗版EDA,即便政府给予国产EDA使用补贴,也会有一些使用者“作弊”骗补。如果只有很少的使用者真心实意地使用国产EDA,EDA产业还怎么完成“替代”的艰巨任务呢?恐怕健康地存活下来,都会成为一个问题。看到没有,推导了半天,一个严肃的建议终于出炉了:打击盗版。我国对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有增无减,可以说抬升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是,对于芯片业界知识产权的重视程度,尚未与投资金额的增长幅度相当。起码,早在2000年之交,美国厂商使用侵权或盗版EDA软件是需要付出很大法律代价的,而中国对此则还抱相对宽松的处理态度。一个盗版没有出清的EDA市场,只有最强的和强者的盗版能够发展,次一点的国产EDA艰难存活,补贴政策有些时候趋向于失灵。当盗版EDA全部出清,所有的芯片设计者都必须使用正版的时候,市场规模扩大了,并且产生了真实的、不同层次的需求。那么,一些性能次一点、但性价比较高的国产EDA,或者专注于某个细分点工具的EDA小厂,也可以获得收益,从而在财务上健康发展。这样的局面,一方面有利于切实地推进国产替代,另一方面也能帮助我国EDA产业形成不同梯次的参与者。
03
富国的梯子:知识产权只是用来保护别人的么?
国人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有一种天生的厌恶感。因为我们在这个上面吃过的亏,实在不少,从VCD、手机到现在的芯片,知识产权保护无不是西方发达国家“卡脖子”的利器。久而久之,知识产权保护成为众多背负恶名的“双标”政治手段之一。
历史事实也的确证明,知识产权保护是富国踢开发展中国家的一把有力的“梯子”。
2002年,剑桥大学的韩裔经济学教授张夏准,出版了一本研究产业政策发展沿革的《富国陷阱:发达国家为何踢开梯子》。
他的研究表明,在英、德、美等发达国家还处在发展初期的时候,他们对于窃取知识产权往往是最为热衷的偷猎者。
美国国父杰斐逊有一句名言,奴隶是可以私有化的,但知识怎么能私有化呢?这是在为美国人大量盗印英国书籍、并派工业间谍到欧洲“学习”技术知识打掩护。
这活脱脱就是鲁迅大师笔下的孔乙己再世: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但是,如果这么杠,便会选择性地忽视一个事实:在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后,美国不仅仅是对外保持这样的知识产权保护姿态,对于国内依然如此,甚至可以说严格数倍,这是为什么?
说起来也简单,既然都是一国的,总不能自己人也偷吧?这么一来,一国之内,还有什么人愿意去创新?
而中国,或许已经到了对内严肃知识产权纪律的时间窗口。不然,一些参与者用着盗版的EDA,却想做出具备创新价值的芯片产品,手段和目的全然相悖,岂不讽刺?
可能会有人担心,不让人用盗版EDA,是不是一些企业就要关门大吉,GDP怎么办?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
但有一些迹象表明,重复、落后的中低端芯片产能,凭借补贴,已经占据了大量资源,导致一些优秀的企业面临生产要素紧缺的问题。
正版EDA属于提升生产力、关系全局的关键要素,如果这个还要用盗版,那就要思考一下,产品线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最后,借用冯小刚的一部电影,衷心地祝愿中国芯片产业界:
纵横芯海,天下无贼。
END -
本文源自芯流智库,内容仅供交流学习之用,如有任何疑问,敬请与我们联系info@gsi24.com。
▼ 往期精彩回顾 ▼
Google、Intel、腾讯等大厂相继入局,RISC-V 终将彻改半导体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