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裔乖乖女买凶弑亲, “别人家的孩子”背后竟是编织多年的弥天大谎!
从成绩优秀的乖乖女到雇凶杀弑亲的毒蝎女,珍妮弗的父亲潘汉辉最终都没有想通,自己望女成凤有什么错。
父母希望孩子能成功,既是希望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想让自己脸上有光,这本没有错的。错的是,孩子不是空白的图画册,可以任你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2010年发生在加拿大这起骇人听闻的家庭伦理惨剧,提醒我们思考子女教育中的边界和局限。
白手起家的亚裔家庭,往往对子女寄予厚望,更相信他们能通过教育突破阶层,过上更好的人生。
可是,当子女的选择未能满足父母设想,父母就会用更强硬的手段控制子女,大有可能引起孩子的反抗,两代冲突一触即发。
2010年,在加拿大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凶杀案,家中的“乖乖女”珍妮弗·潘,伙同自己的前男友,并雇佣3名街头混混,入室枪杀自己的父母。
母亲梁碧霞当场死亡,父亲潘汉辉身受重伤侥幸逃过一死。
是什么深仇大恨让女儿对亲生父母痛下毒手?最近出版的一本新书《别人家的孩子》,作者走访案件部分当事人,根据公开庭审材料,撰写了这本非虚构作品,揭露凶案背后的真相。
作者本意并非要与杀人犯共情,但读完这本书后,你会发现:这场悲剧绝对是教育失败的结果——珍妮弗杀死了父母,父母也“杀死”她。
10年前,当“虎妈教育”在华人圈中为人津津乐道,一个“别人家的孩子”,以及她的家庭却成了这种教育的牺牲品。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珍妮弗的家庭背景,教育和生活,这起弑亲案的背后有很多发人深思,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尤其是案发10年后,“鸡娃”热度不降反增,这起血淋淋的旧案,就更值得我们回顾。
她曾是人人羡慕的“别人家孩子”
这起案件在当时的亚裔社区引起极大的轰动,不仅是入室杀人情节恶劣,导致人心惶惶。更是因为嫌犯是受害者的亲生女儿,24岁的珍妮弗,她从小到大一直是邻里教育孩子的榜样,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案发的别墅
受害者潘汉辉夫妇是经历过战争,逃难来到加拿大的越南裔,最初过着非常底层的生活,吃了很多苦。
渐渐地凭借自己的勤劳,潘家在加拿大买了房子,生育了一女一子,站稳了脚跟,也有了一定社会地位。很多报道会称他们为“富豪”,实际上潘家实属中产。
历史上,越南曾是中国的一个藩属国,深受中国儒家文化的影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父母认为孩子一定要参加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光宗耀祖。
潘家大女儿珍妮弗是个争气的孩子。
她不仅门门功课都得A,还多才多艺,在钢琴和花样滑冰上都表现出极高的天分,如果不是训练受伤,她是有可能冲击花样滑冰奥运会的选手。
珍妮弗八年级时的班主任威尔科特老师谈到她时,毫不掩饰欣赏之情,说她是自己最喜爱的学生之一,门门功课都在85到95分之间,是班上的学习楷模。
在自己教过的所有学生中,是排得上前十的尖子生。
不仅如此,珍妮弗还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要求很严格,并且相当自律,很少叫父母操心。
去潘家做客的亲友们进门首先看到的就是装满珍妮弗各种奖章、奖杯、奖状的陈列柜。柜子上最显眼的地方陈列着珍妮弗在花样滑冰大赛上获奖的照片。
起初一切都很完美,可惜这种完美早就暗中标好了代价。
因为对女儿寄予厚望,潘汉辉夫妇成为典型的鸡娃推崇者。尤其是父亲潘汉辉,他对女儿特别严格,永远端着家长的架子。母亲梁碧霞偶尔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护着女儿,但家里是爸爸说的算。
在很多亚裔家庭中,家长是不可以流露出软弱的。孩子表现不好,家长就得表现出极度的失望;孩子有了成绩,家长也不能夸奖太多。
珍妮弗的的中学老师回忆说,曾经有亚裔家长投诉老师对他们的孩子夸奖过多,导致孩子“不思进取”。这种“再好也不够好”的家庭氛围,在亚裔家庭中司空见惯。
除了很少被父母夸奖,珍妮弗还声称从童年到青春期她都深受“被安排”人生之害。
儿时的珍妮弗被安排了严格的时间表,除了上学、钢琴课和花样滑冰,自己空余时间少得可怜。父母永远在拿珍妮弗和别的同学比、和队友比,和亲戚的孩子比,这给她带来很大的压力。
被安排的人生还有一个重大的缺陷,就是24岁的珍妮弗在社交能力上像个15岁的孩子,她每天的生活就是在学校和训练中度过,封闭的社交环境导致珍妮弗的心智发育迟缓。
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年满24岁的珍妮弗想法单纯,难以逃脱父母的控制,企图用谎言和谋杀来走出人生困境。
父母的控制欲愈演愈烈
上了中学后,珍妮弗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她觉得,自己从没觉得自己有父母期待的那么“聪明”。但父母对她的期望值太高了,所以她只能硬着头皮撑下去,绝不能让父母失望。
同时,父母对珍妮弗要求水涨船高,希望她能成为一名医生,或是药剂师。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也不是珍妮弗的理想,如果有可能她想成为一名钢琴老师。
但在华人家长眼中,职业分三六九等,律师、医生、建筑师是体面的职业。乐器只能是成功人生的点缀,作为主业却大可不必。
到了高中后,珍妮弗的学习越来越吃力。这个全A的学生开始出现了B的成绩,可能这在其他家长眼中算不错了,但对亚裔家庭来说绝对是无法接受的。
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珍妮弗开始伪造成绩单。
刚开始,珍妮弗想着利用假期把落下的功课慢慢补上去。等上了大学,离开家庭后,她就能获得自由。
但没想到,撒谎的成本太低了,但一个谎言往往要用100个谎言去圆,窟窿越来越大。
假的成绩单,假的高中毕业证,假的大学录取信,假的实习经历……依靠谎言,珍妮弗依然是父母眼中门门功课都是A的完美女儿。
这几年时间,珍妮弗过着“双面人生”,让她的精神接近崩溃边缘。
白天,她假装出门上大学,在图书馆里伪造上课笔记,编造校园生活。晚上,她与男朋友双宿双栖,在pizza店打工,过着潘家万万不能接受的loser的生活。
“我不想让妈妈失望,他们不知道我学历造假的事情,大家都觉得我妈妈是个好人,我不想现在她因为我被人看不起。”珍妮弗被捕后对警察说。
珍妮弗在接受警方的审讯
如果说父母的期待只是让珍妮弗喘不上气,那真正让她起了“杀心”的,就是她父母对她无方位无死角的控制欲。
案发时,珍妮弗已经24岁了,早已成年。但据说根据家规,她依然不能化妆,交男朋友,享乐。
珍妮弗当时有个男朋友黄志光,两人偷偷交往了7年,但黄志光各方面不符合父母的要求,被潘汉辉夫妇棒打鸳鸯。
更糟糕的是,珍妮弗精心炮制的谎言被彻底拆穿。在得知女儿根本没有上大学,一直在跟男友同居后,潘汉辉暴跳如雷。
电脑、钱、手机,统统没收,珍妮弗被迫辞职,在家复习申请大学,后来连门都不让出。
父母是爱珍妮弗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女儿能过上更好的生活,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但他们没想到这种爱却把女儿推得越来越远。
禁足期间,珍妮弗饱受失恋和失败的痛苦,抑郁导致了她开始自残,甚至有一次自杀未遂。
“我对自己方方面面都不满意,我后悔没上大学,我的钢琴进展也不如我想象的那么顺利。我的朋友们都开始了新的生活,而我的人生没有任何目标,我觉得自己被落下了。我不明白为什么我21岁了还要遵守晚上9点前必须回家的规矩。”
她杀了父母,父母也杀了她
珍妮弗的谎言被戳穿后,这个家庭的气氛越变越糟。父亲和弟弟几乎不再搭理珍妮弗,母亲也越来越不相信她。没有男友,没有前途,珍妮弗的人生一团糟。
有一次与父亲争执起来,潘汉辉说了一句气话:“我死了以后,你想怎么样都行!”
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启发”了珍妮弗,她开始思考:如果没有父母,我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好?
于是,珍妮弗开始策划谋杀,并付诸行动。
她精心策划了这起伪造成入室抢劫的凶杀案,给凶手支付了1300元加币定金,这是她做钢琴教师的收入。说来也讽刺,学钢琴本是父母望女成凤的付出,没想到竟成为女儿买凶的费用。
这个乖乖女彻底变成一个嗜血的蛇蝎女,珍妮弗表现得异常冷血,既没有在母亲的葬礼上哭泣,也丝毫不担心父亲的伤势。只有当警方的矛头指向她时,她才显出惊慌失措。
“她永远将自己的利益置于首位,因为担心自身安全和名声而备受心理煎熬,至于家人的安慰对她来说根本无足轻重。”作者在书中对她下了定义,甚至在母亲的葬礼上,珍妮弗提到了父母的保险赔偿。
珍妮弗和弟弟在母亲的葬礼上,此时父亲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其实在外人看来,珍妮弗并非没有选择。当时她已经成年,虽然没上过大学,但有工作可以养活自己。男友的父母也很喜欢她,多次邀请她去自己家住。珍妮弗的朋友也很多,愿意伸出援手。
在《别人家的孩子》一书中,心理学家贝蒂认为,这或许是她秉承了跟父母一致的价值观。虽然她有很多不满,但她认为自己是一根藤蔓,必须在大树上吸收养分。
“满足父母的期待”困住了珍妮弗,她所受的教育让她看不到其他可能性。有时候承认自己的无力,面对自己的无能,并不是那么丢脸的事,但珍妮弗并没有逃离的勇气。就像一位网友的评论说:她杀死了父母,父母也杀死了她。
不过,心理医生格林伯格也指出,珍妮弗如此反社会人格不仅仅是望女成凤的教育方式导致的。梁碧霞在教育中的护短行为极有可能导致珍妮弗不觉得理亏的心态。“家长在帮助子女树立是非时,必须向孩子传达前后一致的信息。否则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信息就是自相矛盾的。”
结语
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数据:在北美每年都有300起案子是孩子参与弑杀父母的。这些案子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这些家庭中,孩子必须实现父母的期望,都是家规出了问题。
读完这本书,令人久久不能平静,我在其中看到了太多共性。多数人的生活没有珍妮弗那么极端,而且幸运的有一些转机让我们幸存下去。
但只要有一起案例存在,就值得我们去思考,这些背负父母期待的孩子,究竟能不能过上幸福的人生?那些“为你好”的劝诫,是否真是孩子所需。
父母希望孩子能成功,既是希望子女过上更好的生活,也是想让自己脸上有光,这本没有错的。错的是,孩子不是空白的图画册,可以任你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精彩回顾
长按复制ID添加好友, 加入英国、美国、海外高中等留学资讯分享群:
guanjia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