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橡树出国留学

其他

首位华裔女性竞选波士顿市长: 这位哈佛毕业生, 正在改写美国的历史

通常,大家对东亚女性的看法是:安静、顺从、温柔。的确,在吴弭的名字里,父母也寄托了这样的期望,“弭”所代表的意义就是顺服、安定。而且吴弭的外形看上去与我们印象中那种强势、雷厉风行的女政治家、女律师完全不同。吴弭看上去内敛、温柔,和自己的丈夫以及两个年幼的儿子相处时,就像普通的中年女性一样,就是一个妻子、一个妈妈,会让人忘了她是一名有着抱负的政治家。但就是这位看上去“很东方”的女性,骨子里却充满韧性,努力实现着一件前无古人的事业。作者:静思,独立撰稿人,育有一子,已出版《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等作品。作为在美国长大的二代移民,在父母为他们“指定”的职业道路里,他们的选择性并不多:能成为医生、律师这样的金牌职场人当然最好,但父母能提供经验和帮助实在有限;还是工程、技术、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最保险,高薪、稳定符合父母的心理预期,而且父母还能依托自己的工作经历提供些许帮助。但在众多职业里,子女从政一定是多数一代移民父母不愿孩子选择的。无论是父辈们曾被深刻教育“莫谈国事”从而对政治避之不及的惶恐心里,还是在美国这个大熔炉里,华裔作为少数“弱势”群体几乎没有从政的任何资本和优势,这些都促成父母不希望子女去政治领域“蹚混水”的理由。但吴弭(Michelle
2021年10月7日
其他

在牛津第三年我幻灭了, 英国名校竟跟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

现代童话故事的结尾,可能就是“孩子考入了清北、哈佛、牛津,父母走上育儿巅峰,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然而,00后牛津小姑娘Iris却说,进了大学才知道,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在见过那么多坚定、自信和独立的牛娃后,这些早早独立、有着清晰人生规划的「过来娃」,进入大学后怎么样了?作者:晓潼本文来源: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如果可以,我建议尽可能读个名校,视野、资源完全不一样。我也没感受到传说中的内卷。内卷是很单一向的竞争,一群人抢夺同一个资源,而同学们都在各自的领域优秀着。”在牛津呆了3年后,原本就成熟的Iris坦言,“但我对学校感情就跟坐过山车一样,短短时间就从激动到幻灭,英国名校跟我想象中完全不一样!”牛津大学2018-2020年在内地录取了425人,平均每年140人,都是学霸一、牛津之前VS牛津之后英国大学不适合所有人我小学和初中都在上海读公立学校,中考能进四校八大,但当时想出国,就去了一所知名的国际高中。我很小就读儒家经典,为心怀苍生天下而感动。高中转轨后,我有更多时间探索自己,我发现自己很喜欢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立志读历史专业。申请大学时,很多人劝我填理工科,录取更保险,因为牛津、剑桥在国内录取的学生还是以数学、化学和物理为主。但我还是坚持选择了历史和经济系,也很幸运地被录取了。牛津是英语世界最古老的大学,记载最早授课时间是1096年,已经一千年了,学校连续5年蝉联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第一我非常认同读名校的重要性,如果有可能,尽可能上个好大学,学校资源特别好,举个简单的例子,牛津图书馆是仅次于大英图书馆的存在,每周阅读清单就有十几本。我结识到许多非常厉害的人,接触到资源也是世界顶级的,让我整个眼界都变得不一样。有人问我牛津学霸这么多,是不是很内卷?在我看来,内卷是种很单一向的竞争,一群人抢夺同一个资源。在校园里我感受到的是压力,而不是单一化的内卷,同学都很优秀,做的都是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竞争是良性、多元的,是互相鼓励。花1分钟探索牛津大学图书馆,也可以发给孩子看看,太震撼了但我也有些非常不适应的地方,牛津这种有着上千年古老深厚积淀的学校,非常强调专业人士的培养,对我来说,偶尔会太象牙塔了。首先,学校太古老了,专业跟时代的关联性不强。学校流传一句笑话,有些学科is
2021年9月27日
其他

录取了纽约大学, 家里要卖一套房, 去吗?

上个世纪的留学绝大多数是国家公派,或者极富裕的家庭承担费用。加上相比国内更加昂贵的学费,留学一般会被认为是“富人的游戏”。但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高考压力攀增,有更多家庭负担得起留学的费用,这条路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只是如何承担其中的压力,不同人有不同的故事。作者:乔乔本文来源:公众号“Panopath”ID:Panopath_liuxue在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叫:“申上了NYU,但是家庭条件不是很好,需要卖一套房才能读,到底要不要去?”不要卖,不要去。去,去开拓眼界。去读CS吧。底下什么的建议都有。
2021年9月26日
其他

中科大物理天才入籍美国被骂“叛国贼”, 而背后的原因却值得我们深思......

尹希一些留学生在毕业后可能会面临留下或回国的两难选择。一组数据表明,在中国接受本科教育的AI研究人员中,大约56%赴美国深造,其中有接近90%的人选择留在美国。大众对于回国的人才高声赞美,对于留在美国的人オ似只有“唾弃”。有这样一个来自中国的物理天オ,他入了美国籍后,被网友追着骂了好几年......作者:阿美本文来源:公众号“INSIGHT视界”ID:weinsight很多人都说,中国当代有两个「理科天才」。
2021年9月22日
其他

留美高知家庭 VS 普通市民之家:不同背景的孩子差别大吗?这两个19岁小姑娘就是答案...

这些年,关于阶级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的争议不断,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差别真的很大吗?今天这两位19岁的小姑娘,一个来自留美高知家庭,一个来自普通市民之家,她们的故事,或许就是答案。本文来源:公众号“遇言·不止”ID:Yuyantalks我是花样滑冰的粉丝,写过不少花滑选手的故事。前几天看到新闻说,由于疫情影响和航班受限,国际滑联取消了中国赛场,心里多少有点小遗憾。因为原本,我还在期待看到朱易和陈虹伊。不出所料的话,朱易和陈虹伊会代表中国参加明年的冬奥会。这两个女孩子都是19岁,一个是美国回来的归化运动员,一个是土生土长的北京大妞儿,一个有着学识卓越的高知父母,一个来自略显拮据的普通家庭。此外,这两个孩子都遭受过严重的伤病。朱易被冰刀扎进骨头,几个月无法上冰训练,医生只得给她的脚组织内放了一块海绵。陈虹伊的头被别人的冰刀踢到,登时血流如注,也曾因为脚严重崴伤无法训练。这两个女孩子都特别美好,坚韧、谦逊、恬淡、温雅,看起来腼腆羞涩,说话细声细气的,内里却勇敢执着,每临大事有静气。一看就是中国文化里长大的孩子,有一种深藏若虚的东方女性之美。感觉这俩孩子即便在青春期都是没脾气的,因为受到了足够的爱与尊重,没有什么好逆反和抱怨的。两个背景不尽相同的家庭,都培养出令人羡慕的女儿,两个孩子的性格气质还如此相似。知乎上有道热门问题是: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我们就来看看,朱易和陈虹伊,两个女孩的家庭有什么共同点。普通市民之家有网友在首体偶遇火苗(陈虹伊的小名),说火苗默不吭声跟自己较劲,摔得叫人心疼,摔完了马上又爬起来接着跳。之前我看过陈虹伊几年前的一个专访节目。在视频留言区,大家都在感慨火苗的家境比普通中产还差些。斑驳的墙壁,狭小的房间,一张学校式样的单人小书桌,火苗得弓着背迎合它的高度。然而,这丝毫没有妨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这归功于火苗有一对非常好的父母。火苗家离紫竹院公园不远,公园里的湖水冬天会冻住,有些人去湖面上滑野冰玩。火苗3岁的时候,父亲带她来滑冰。那时候火苗连双儿童冰鞋都没有,父亲让她穿着鞋套上母亲的冰鞋,就这样在极为不正规的条件下开始接触滑冰。谁想到,3岁的火苗套上母亲的冰鞋,三两下便滑了起来,滑了一大圈才回来。普通人第一次上冰能站起来已经不容易,火苗穿着不合脚的冰鞋居然上来就能滑。父亲当即便认为这孩子滑冰有天分。在室外滑了一冬天的冰后,火苗主动要求给她报个班,这也符合她父亲的教育主张。火苗的父亲总是说,现在的孩子很少看到有下了课蹦蹦跳跳的,孩子应该生龙活虎,咱们不报什么奥数,要报就报个运动班。花滑是项烧钱的运动。火苗的课时费从开始的一堂课80块到一堂课100块,再到后来的200块,300块。到火苗14岁时一年的训练费用已经高达20多万。直到3年前入选国家队后,火苗才不用自己掏钱训练。前边说了火苗的家境并不富裕。她的父母开网店维持营生,前些年网店的生意不太好,父母自己的生活十分节俭,省下来的钱全花到花滑上。除了教练费、场地费,一双冰鞋2000块,一套考司藤上千块,此外孩子还要学习舞蹈、体操、地面练习。一个普通家庭投入了这么大笔钱,父母对成绩有所期待也是正常的。但是火苗的父母对成绩的事儿十分淡定。爸爸说,没有什么值不值得的,就算现在不滑了也值,能滑到今日已经是一种成就,孩子的经历都是她的财富。对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来说,家长能够这么豁达,真的是挺不容易的。火苗的母亲也是个羊妈,说起孩子的事直掉眼泪,一直念叨“要不就算了吧”。“最难挨的是状况的反复,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接着又是一片漆黑,一切都得重新再来”,火苗的妈妈说。但只要孩子不想放弃,父母就二话不说支持。因为父母给予了足够的自由度,火苗反而特别重视自己的选择,特别执着地学滑冰,到时间就来,从来不迟到。留美高知家庭朱易也有一个跟火苗父亲一样的,开明慷概的父亲。朱易的父亲在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担任教授,多次担任美国国家级人工智能项目的负责人。父亲朱松纯自己从中国到美国都是学霸,但从来不要求女儿像自己一样钻研学术。朱松纯是个温和的父亲,从不去干涉女儿的兴趣。乒乓球,羽毛球,跆拳道,孩子喜欢什么都随她,不要求女儿专攻一项,任由她折腾。后来,朱易爱上了花滑。200美元一天的训练费,朱松纯毫不犹豫地付钱。女儿滑出一点名堂来,太太辞了工作陪孩子,父亲则帮孩子磨冰刀、做按摩。讲真,跟俄罗斯那些怪力萝莉套娃相比,火苗和朱易不是天赋绝佳的选手。火苗身高173,青春期时一年窜高10公分,跳跃动作对她来说更加困难。刚开始练专业花滑的时候,大部分教练都不看好火苗,觉得她重心太高,表达能力又不强,当时比她厉害的孩子很多。朱易的情况也差不多。7岁半才开始学花样滑冰,16岁才开始练勾手三周跳,比其他专业选手的进度慢了不少。但是,火苗和朱易又都是特别能坚持的运动员。尤其是火苗,一边滑冰,一边上学,成绩还能保持在班级前10名。老师说火苗的在校时间只有其他同学的1/4。上午上3节课,下午上1节课,中午和晚上都要训练,学习对她来说是副业。正因如此火苗特别珍惜时间,比赛前的晚上都还在写作业。“时间就那么一点点,你不珍惜,就没有了。”火苗说。因为条件受限,教练带着火苗到处找冰滑,连商场里的冰场都用上了。商业场地的冰质不佳,冰面上有凹槽和雪花,大部分专业选手是不滑这样的冰的,但是火苗就这么磕磕绊绊地坚持着。即便是哭,她也避开让教练看到,滑到冰场另一侧抹眼泪,让人感慨这个女孩子的成熟和教养。这大概也是由于宽松的家庭氛围,促使孩子去主动承担自己的选择。而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和支持,让孩子心理稳定并有安全感。就像羽生结弦一度想要放弃滑冰改打棒球,他的父亲也是温和回应想做什么都随孩子,结果羽生结弦纠结了一阵子还是选了继续滑冰。后来羽生结弦说,如果当时父亲严厉逼迫自己,自己很可能会产生逆反情绪,讨厌滑冰。父母对孩子宽容温和不施强迫,孩子更会认真对待自己的决定。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她们差别其实不大回到这篇文章开头的问题: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我想说,家庭的因素很大,非常大,但不是大家以为的那种。这些年网上最能够带节奏的话题是阶级固化,是寒门难出贵子,与此同时普通家庭出身的优秀孩子从来不少。培养孩子,真不是比着烧钱多上几个兴趣班的事儿。家庭气氛影响着人格的形成。所谓家庭因素,意味着——1、优渥的教育条件。2、健全的人格培养。3、明确的人生目标。4、无私的支持鼓励。朱易和火苗的家庭,经济能力不一样,文化水平不一样,但都是温暖的所在。火苗家所有人都是她的支持者。姥姥知道火苗喜欢金妍儿,对着电视拍了很多张照片,洗出来让舅舅给火苗捎去。火苗家斑驳的墙上贴着从电视上翻拍下来的照片,让人感觉到这个拥挤的小空间里充满了爱。朱易家也是一样。爸爸妈妈说话都是轻轻柔柔的文人作风。在朱易小的时候,父母从不会因为孩子弄坏了东西而训斥她。朱易的爸爸说:“当家长暴跳如雷对孩子咆哮时,孩子接收到的是一堆乱码,除了因害怕挨骂而哭泣外,不明白家长的任何指令。”朱易说她的爸爸非常温暖宽容,就好像伙伴一样。我发现身边的年轻家长,比起我父母这一代人,明显更懂得尊重孩子。他们关注孩子的全方面成长,包括心理、性格、素质。甚至不少家长为了孩子专门修了正向心理学课。这些在爱与尊重中长大的孩子,与在紧张和冲突中度过的孩子,在人格上有很大的不同。像火苗这样的孩子,无论选不选择滑冰,我相信她都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一生。有些调动焦虑的文章说养孩子靠拼爹,这话其实没错,只不过拼的不是财产地位,甚至也不是舍不舍得砸钱,而是家庭氛围和家长智慧。中国的花滑女单从陈露之后已经低迷了20年。我很期待陈虹伊、朱易这种自我驱动型的运动员,也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去开创属于他们的时代。回到这篇文章的主题。一个精英的诞生,家庭因素有多大?很大,大概是全部。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差别大吗?如果他们都是在爱与尊重中成长,即便是来自不同家庭,差别也可以说是微乎其微。遇言不止:不盲从,且好看,女性进阶指南。也可在头条号、新浪微博、腾讯看点、网易新闻、百家号等全网平台搜到@遇言不止。精彩回顾纽约大学脑科学研究:你永远想不到运动能让孩子的大脑变得多么强大18岁华裔少女一战成名,
2021年9月21日
其他

假期片单: 这13部近乎满分的纪录片, 带孩子看遍世界最美的地方(附链接)

因为疫情,每个假期看世界一个角落的愿望泡汤了。但看遍世界最美的角落,未必就一定要亲临现场。假期到来,让孩子的视野抵达世界上最美的角落,见证自然界的奇迹,没有比看纪录片更美好的了。橡树君从最近3年的自然纪录片中精选出豆瓣热度最高的十三部,很多都有普通话配音,附上网络链接。本文由“蓝橡树”编辑整理一、《我们的星球》(2019)Our
2021年9月20日
其他

纽约大学脑科学研究:你永远想不到运动能让孩子的大脑变得多么强大

大家一直说,体育运动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但运动对孩子的积极影响具体是什么呢?今天为大家分享的这项研究指出,运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学习成绩,更能保护我们的大脑一生。希望能对您有所启发。作者:Wendy
2021年9月18日
其他

18岁华裔少女一战成名, 成英国身价最高女运动员:中国是我成功的秘诀!

学霸型选手是怎样炼成的?她说:母亲的中国血统给了我自信。本文作者:小逸本文来源:公众号“英伦后浪”
2021年9月17日
其他

这届留学生已做好“三年不回国”的准备, 而比学业更该担心的是心理问题…

9月,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下,这届多数为“独生子女”的留学生,满载着父母爱与担忧,踏上了求学的征途。尤其是赴美留学生,现在中美关系紧绷,甚至已做好“三年不回国”的思想准备。但这一切,并不妨碍远距重洋、隔“屏”相望的父母,精准地“感同身受”孩子所面临的每一个挑战:如何面对东西方文化理念的碰撞,该以什么样的心态面对国外疫情现状?本文作者田心结合亲身经历诉说:当我们的“手”不能拥抱最爱的孩子,我们如何用“心”去沟通?本文作者:田心
2021年9月16日
其他

2022USNews美国大学排名发布:哈佛第二, 第一还是他!(附文理学院排名)

3%(2020年排名占比为5%)为了减少新冠疫情对院校数据的影响,U.S.News本次排名在收集、统计数据时,主要选取了2019年秋季学期甚至更早之前的数据指标。专业排名两大亮点今年的US
2021年9月13日
其他

哈佛大学2021年新生背景曝光!富二代过半, “哈二代”增多, 拼爹上名校?

7.4%二、哈佛是绝大多数新生的首选,入学率再创纪录除了申请总数和录取率创纪录以外,哈佛大学今年的新生入学人数也是史上最多——1,965名学生(其中包括349名在获得2024届录取后选择Gap
2021年9月9日
其他

耶鲁校长开学演讲:当世界置身一片火海, 年轻人求学意义何在?

Salovey)世界正置身一片火海。但就在眼前,我看到很多值得保持乐观的理由。作为耶鲁社区的一员,你们的梦想相连,你们的努力共通,在引领和服务明天的道路上,你们蓄势待发。
2021年9月7日
其他

“双减”对标德国?小学就五五分流的教育, 可不简单

这次“双减”出台后,很多人解读说,如果没猜错,中国的教改方向将是对标德国。“对标德国”意味着什么,未来究竟可能从哪方面“对标”?一位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后来在德国生活了13年的妈妈,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黛西本文来源:公众号“天赋一饼”ID:tf1bing放在以前,我说什么都不敢点评中国教育。一是这个话题太大了,牵一发动全身,仅凭个人见识和经历,根本没有本事评头论足,无论批判还是赞美,都容易暴露一个人的认知局限。二是我生活在海外,无论说什么都会给人“何不食肉糜”,“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感觉。这次“双减”出台后,我这个局外人突然觉得格外清醒。很多人解读说,如果没猜错,中国的教改方向将是对标德国。作为一个经历了九年义务教育和高考,后来在德国生活了13年的人,我对这两种教育体系都有一些了解。我同意“对标德国”,但坦白地说,恐怕不是很多人想的那种“对标德国”。今天就放开胆子聊一聊,“对标德国”意味着什么,未来究竟可能从哪方面“对标”。
2021年9月6日
自由知乎 自由微博
其他

牛津第一, 清北并列16!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出炉(附四大权威世界大学排名对比)

,英国参考THE,就业参考QS,学术参考ARWU。最重要的是要记住排名不是决定择校的全部,学业压力、学习氛围、地理环境等因素也不能忽略。附:2022年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
2021年9月2日
其他

被留学生挤爆的浦东机场, 藏着我和妈妈7年说不出口的爱

对于每个留学生来说,选择出国都有自己的理由,也都有自己的期盼和担忧。而在每个游子的行囊中,也必定有着“家”的重量:不管是酸涩还是幸福,不管是曾经的争执还是暖心的体恤,都将成为大洋彼岸的我们不断去思索和体会的记忆。这次离别过后,或许就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只愿遥遥相望,我们都是彼此坚定的后盾,是彼此的祝福,和挂念。作者:小海墨本文来源:公众号“谷雨星球”ID:guyujihua2021疫情下,今年8月离别对于每个留学生家庭来说,更添了几分不安。前两天跟一个孩子午餐,她说下午妈妈一定要带她去玉佛寺拜一拜,祈求平安归来。近日刷屏的浦东机场千米离别队伍,孩子背着行囊奔赴远方,父母在队伍外含着热泪依依不舍,催人泪下。本文作者海墨也是浦东机场奔赴美国留学中的一员。她14岁就离家去美国读高中,这是出国留学的第7年,在浦东机场来来回回,她以为自己习惯了离别,但疫情和年岁的增长却让这次离别格外不一样:“这次开学回到美国,我就要大四了,是半个“社会人”了,母亲还是像我14岁第一次出国时那样,给我装了满满一大包药。落地的时候给她发微信报平安,国内深夜的她还是一如既往地秒回。想起这些,内心的情绪就翻滚起来,好像讲什么都词不达意。”这几天浦东机场千米送别队伍,机票也涨到10万+一、孩子在家的时间太短想给孩子吃的饭菜却总是太多上个星期,我离开家,再次登上飞向美国的班机。因为防疫政策,母亲没有办法去上海送我,于是就在小区的停车场说了再见。对于父母来说,这是心态格外别扭的一次分别。出发前的一周,母亲每天都盯着疫情趋势和各地政策,生怕我走不了,焦虑得睡不着觉,还一直嘀咕着:“希望你赶紧走了罢,别到时候航班又取消了。”可真到临行的时候,母亲又比往年更加的不舍,担心我的安全、担心再次网课、担心我下次回国是否顺利……心里眼里都是道不完的挂念和忧思。出发那天早上,母亲给我准备了一整桌的早饭,从汤团到牛肉丼,应有尽有。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在家的日子总是太短,想给孩子吃的饭菜却总是太多。全美疫情热力图,疫情重灾区集中南部,也是海墨学校所在地(纽约时报/图)到了停车场,我不敢看母亲发红的眼睛。车发动了,余光里的她却还站在原地,默默等待着我的离开。在这样的时候,我总是受不了心里的沉重,只能开玩笑讲:别这样别这样,我对感情过敏。高一时第一次去美国念书,我就是这幅“鬼样子”。父母把我送到安检处,我只懂得大步向前,不会回头,更不会说什么温情的话语。每每看到朋友和父母打电话视频,甜甜地喊一句:“我好想你们呀”,我就会有些良心不安:做我的父母,或许是件挺寂寞的事。就像龙应台在《目送》里说的那样,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目送着他的背影越来越远。母亲更曾不止一次调侃我:“你看看别人家的女孩,都是挂在老妈手上一起去逛街的,你怎么就不会呢?”我便插科打诨,直呼太肉麻啦,受不了了。一直到几年前,我和母亲的相处都有很多不愉快的地方。作为母亲的她是个脾气很直的人,想到什么就会说,也总是期待得到我的回应;作为女儿,我却犟得很,不愿把内心的想法表露出来。这种错位带来的是长时间的“针锋相对”。这种感觉可能很多家庭都有,就是林忆莲《词不达意》里的歌词二、14岁离家去美国上学用与父母分别换来成熟“战争”的第一炮打响于小学两年级。那时候,我和邻居家的男孩一起坐母亲的车上学,不知怎么的就把车顶上的灯搞坏了。明明是一起搞坏的,印象里母亲却只批评了我。我不理解她的偏心;她斥责我的时候,我倔得一言不发,回到房间却抽泣着写了封长信,控诉母亲的区别对待。现在回想起来,母亲只是出于一种自然的亲疏有别,才会对别人家的孩子更加客气。可那时候的我却因此长出了一身刺毛。类似的对抗在日后反复上演:母亲指责我,我便拧过头去,扑簌簌地掉眼泪,但从不认错。母亲看我这样,就更生气,然后矛盾愈演愈烈。她总问:“你到底为什么哭?你如果觉得有什么委屈的,你完全可以告诉我。”可我一次都没有开过口。初中毕业以后,我就离开了家,到美国上高中。我一直是个“主意很大”的小孩,现在终于有了机会独立,为自己的全部生活做主。不管熬夜到几点,都不再需要警惕母亲突然接近的脚步。和家的距离变远了,可母亲的形象却没有因此产生什么变化。她依然是家长,是长辈。如果说她是一只猫,那我就是偷吃奶酪的小老鼠。
2021年9月1日
其他

无语!3名中国留学生因手机里有军训照片被美国遣返, 外交部最新回应来了

近日正逢国外高校开学,疫情也没能阻挡留学生们出行的脚步。不过就在大家为了出国求学排除万难的时候,一则留学生被遣返的新闻却令人大吃一惊。8月15日,三名中国留学生持合法签证在美国休斯顿机场入境时遭美方盘查,并遣返回中国,理由是三人受外国政府资助,或其个人手机内发现军训时的照片,因而被怀疑有军方背景。这个理由听起来实在太荒唐,不仅在留学生圈中引发巨大热议,连外交部都忍不住要出面交涉。本文由“蓝橡树出国留学”编辑整理手机里有军训照,3名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遭遣返8月15日,3名中国留学生持合法签证在美国休斯敦机场入境时遭美方盘查,因在其个人手机内发现军训照片而被怀疑有军方背景,3人是受中国政府资助。随后这3名中国留学生被认定“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被遣返回中国。消息一经传出,网上瞬间炸开了锅!照着美方海关这一说法,几乎全部中国学生都带着军方背景,毕竟军训是中国学生求学路上必然会经历的一个环节。8月17日,微博网友爆料,其中一名被遣返的留学生,是莱斯大学理工科PhD二年级的学生(代称“小李”)。因为是在国内读本科,整个博一期间又都在国内上网课,所以这次开学,也是他第一次入境美国。身为新手留学生的小李万万没想到,在休斯顿入境被抽查手机电脑时,海关发现了一张军训的照片。尽管他曾极力解释自己的清白,但海关依旧认定他有军方背景,会“危害国家安全”。同机的同学一直等不到他出关,及时向学校反映情况,PD和OISS曾积极争取但海关依旧不放行。小李被扣在机场两天,手机行李也被收走,随后被遣返回国。据出关的同学称,和小李同学校同系同年纪的朋友能顺利出关,说明和签证状态、所学专业的关系不大,应该是航班的抽查。与他一起被遣返的,还有另外两位同学,均是怀疑他们受中国政府资助,被认定可能危害美国国家安全。对此,在昨天(8月30日)举行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表示,美方以捕风捉影甚至是荒唐的借口遣返中国留学生,严重损害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合法权益,严重破坏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这种针对特定国家留学生的歧视性作法,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理念和“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完全背道而驰,是开历史倒车,理应受到谴责。汪文斌指出,中方敦促美方纠正错误,停止利用各种借口对中国留学生无端限制和打压,停止阻挠破坏中美人文交流的言行。中方将继续支持中国留学人员依法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中国留学生被美国“拒签”的风波回顾除了8月份3名留学生因军训照片被遣返回国,7月份的时候也有大量留学生无法顺利赴美留学。7月6日有知情人士接受《中国日报》独家采访时透露,中国有500多名理工科研究生申请赴美签证时,以不符合相关规定为由被美国拒签。这一消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虽然对中国留学生来说去美国留学似乎已是“传统”,但不可否认的是,长久以来美国一直在打压中国留学生。根据相关机构的统计,每年大约有3000~5000名中国理工科研究生,以及在美访学的大批理工科学者,赴美签证都受到了影响,特别是学习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以及航空航天技术等专业的学生,都遭到了严重不公平对待。中国留学生赴美国完全是为了“学习”,但美国当局却不断把这种文化交流“政治化”,让大量在美中国留学生遭受了极大的不公平对待。因为签证申请无情遭拒,且美国驻华使领馆方面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拒签理由,中国留学生们开始联合起来维权,如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学生并非窃贼”“废除10043号政令”等热门话题标签;550名中国学生还向50所美国高校发送联名信,呼吁各高校提供声援、并加入到废除10043号令的法律诉讼;甚至还准备发起集体诉讼,针对10043号令的无理性展开辩论,呼吁美国现任政府对其进行修订或予以废除。(2020年5月,特朗普政府以所谓防范“间谍”或“窃取知识产权”等行为为由,颁布10043号总统令暂停和限制与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机构有关联的中国公民通过F或J签证进入美国进行研究生以上学位学习或从事科研。注意:该禁令不涉及其他非美国之外的任何国家,完全只针对中国。)尽管在拜登政府上台后,一方面试图顺应美国各大高校要求大量吸收中国留学生、保证学费收入的呼声,但却说一套做一套,仍旧打压理工科中国研究生和学者,严重损害中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不过即便提起了诉讼,局势也不会有多大的转变。据《南华早报》报道,美国移民法专家王昶律师认为,中国留学生的胜诉难度较大。在当前的美国政府看来,每年受10043号令影响的中国学生大约有3000至5000人,这种影响规模相对较小,政治优先级较低,几乎不会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前任政府在美国移民体系上留下一个巨大的烂摊子,过去4年的相关政策变更高达1000多处,现任政府“拨乱反正”也绝非易事。中国留学生争取被平等对待将是场持久战。留学难上加难,疫情、天价飞机不够,官方还要“添乱”这两年对于留学生来说真的太难了,只不过是想去上个学而已,却总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波折。美国疫情那么严重,也没能阻止留学生们赴美的决心,没有直达航班就中转再飞,天价机票也要抢,只要能飞就好,没想到排除万难终于到了美国,却在机场以莫名其妙的理由遣返回国,还能再荒唐一点吗?在顺利返校这件事儿上,留学生永远也猜不透美国能想出来多少关卡。除了国家层面的“刁难”,美国有些州和大学也开始限制留学生人数,申请难度越来越高。就在今年5月份的时候,加州参议院宣布:为了给加州本地学生提供更多的入学名额,加州系各大学学院将从2022年开始削减国际学生和州外学生的名额,相应的政府也会提供8.05亿美元的财政支持作为学校损失的学费补充。图源:California
2021年8月31日
其他

疫情当前, 今夏8.5万中国留学生“硬核”赴美, 背后原因引人深思

疫情的威胁,对中美关系的顾虑,并没有太多影响赴美留学的步伐。甚至还有家长近期陪同孩子去美国大学报到——这需要家长在第三国先呆上14天(目前仅允许持学生签证的少数人中国人直飞美国,家长无法直飞美国);回国又要隔离21天——即便这样费时费钱的折腾,很多家长还是要亲自把孩子“护送”到美国大学,如期就读。这个暑假,至少有8.5万名留学生新生冲破险阻,“硬核”赴美留学。作者:Lucy本文来源:公众号“留学字典”ID:Liuxuezidian持续一年多的全球疫情,并没有任何结束的迹象。美国近7天平均日新增确诊人数在15万人之上,达到新一轮的高峰,令人忧心忡忡!而另一方面,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大批中国留学生近期已经陆续抵达美国。想去的学生,能去的学生,几乎都已经飞赴大洋彼岸,“悄悄地进村”,在美国大学报到了。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8月包机赴美(照片出自CornellCSSA公众号)近日,美国驻华大使馆高调发布一个数字:自今年5月恢复学生签证以来,美国驻华使团共签发8.5万张学生签证。美国驻华大使馆同时表示,美国欢迎合法的中国学生和学者,来自中国的学生和学者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的多元化。在过去一年多的各种混乱中,留学生和留学生家长群体中充满这样的讨论:美国还值不值得去?还能不能去?但是,他们很快用行动做出了回答。疫情的威胁,对中美关系的顾虑,并没有太多影响赴美留学的步伐。甚至还有家长近期陪同孩子去美国大学报到——这需要家长在第三国先呆上14天(目前仅允许持学生签证的少数人中国人直飞美国,家长无法直飞美国);回国又要隔离21天——即便这样费时费钱的折腾,很多家长还是要亲自把孩子“护送”到美国大学,如期就读。这个暑假,至少有8.5万名留学生新生冲破险阻,“硬核”赴美留学。与此同时,国内“准留学生”们留学准备依旧有条不紊进行着,SAT、TOEFL、GRE等考试和培训依然照旧,考位还是要抢。面对前所未有的疫情威胁和旅途的坎坷,中国留学生并没有像一些舆论描述的那样大面积退缩,而仍旧选择“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这背后的逻辑在哪里?美国依然是科技、教育头号强国尽管这几年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文化教育,都取得了飞速的发展;而且中国大学在全球高校排行榜上突飞猛进。但是不可否认,美国依然是当今全球科技、教育头号强国。中美的对比,孰强孰弱,往往会引来各种口水之争。但是最有说服力的,还是学生们的选择。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在内,中国名校每年有大量的毕业生选择赴美留学,其中不少是理工科的专业人才。2019年,清华大学共有2836名本科生和2496名硕士研究生毕业,其中分别有699人和137人选择赴海外留学。从下图的2019年清华大学毕业生赴海外留学的去向看,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哥伦比亚等美国名校是主要的去向。接受全球最好的教育,跻身学术最顶尖的圈子,是很多留学生的目标,也不可能为疫情所打断。而据美国的报告,中国赴美留学生中,90%的博士生在毕业后留在美国工作。这些堪称中国最精英的群体,毕业后无论是在美国高校做科研,或是在硅谷做IT,都是印证了人往高处走的说法。美国很多领域保持领先,集聚了来自全球的“少数关键”的顶尖人才。这种地位,短期内还是难以撼动的。中国的日益强大,与美国在科技教育领域依旧保持领先地位,两者之间并不矛盾。中美之间的竞争格局,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续存。对于有意向留学和以及在外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而言,对于留学的抉择、对于毕业后的去向考虑,要在更为宽广的中美博弈的背景中去审视,以在最大程度上发挥自身竞争优势。“内卷”,必然造成“挤出”效应目前国内“双减”政策正在各地轰轰烈烈落地,大家对此的心态都很复杂。但是对绝大多数中国家长而言,恐怕心里都清楚:和我孩子同一年的学生总数有多少,而北大、清华各名校每年招生人数有多少?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相对匮乏的优质教育资源,让不少家长放弃了高考的独木桥,提早切换跑道,走体制外的出国留学路线。随着中国家庭的经济水平日益提高,考虑出国留学读大学本科的家庭每年都是与日俱增——这是不折不扣的“刚性需求”。而且一旦进入体制外的出国跑道,再想切换到国内的高考跑道,有很大的麻烦;反之亦然。2020年,虽然一些家长担心海外疫情,放弃了原来的出国打算;但是这并不影响整体出国的大趋势。有人曾经算过这样一笔账:每年国内仅有5%的学生能考上211大学,能考上985大学的更是仅有2%的学生。而美国综合排名前100大学中,除了头部的名校之外,排名在50-100的美国大学对中国学生而言,还是非常容易的。以工科见长的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UIUC),在美国大学排名位于50左右,为很多中国学生所熟知。疫情前的2019年秋季学期,共有3042名中国本科学生就读该校;此外还有2765名中国研究生在读。而UIUC每年录取的中国学生本科新生估计高达3000-5000人!(学生可以同时申请美国多所大学,所以即便被多个学校录取,最终只能选择一所学校)。但是在各类全球大学排行榜上,UIUC的学术水平,国内也只有北清复交能够与之媲美。相比国内每年1000万左右的高考学生人数,每年大约10万名高中毕业选择出国留学,仅为1%。但是显而易见,如果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无法大量供给,那么这种“挤出”效应还会长期存在,出国留学人数只会增加,不会减少。找什么样工作不重要,“海归”身份的各种福利更实际媒体常充斥着这样的灵魂之问:留学生花了几百万出国留学,最后回国一个月工资只有5000元。这笔账根本无法细算!那么出国留学到底有什么意义?留学是要算经济账,但是如果仅仅算出国花费和回国工作收入的性价比,可能流于表面了。很多人选择出国留学,其实看中留学生的隐性福利。比如,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即便是国内名校毕业的大学生,落户比登天还难。但是对于“海归”,都有专门的落户政策,且相对容易。我们碰到过很多家庭——尤其是小城市的家庭,送孩子出国留学最主要目的,就是回国后在北京、上海落户!在过去十年,大城市房价突飞猛进。落户北京、上海,就意味着可以买房,随之而来的是家庭资产的快速升值。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户口所附带的教育、医疗、文化资源等无形价值,更是很多小城市所无法相比的。在实现家庭阶层的跨越中,留学是一条性价比极高的路线。而去一些小国家留学的成本并高,即便是英美国家;即便是英美国家,很多硕士专业1-2年即可读完,几十万人民币花费,是很多国内家庭能够承担的。这样一算,留学的性价比就体现出来了!疫情常态下的留学常态去年疫情开始的时候,很多人担心出国留学的人数会大幅减少?但是从2021年美国大学入学申请以及目前赴美留学人数等数据来看,影响并不是很大。想出去的学生和家庭,尤其对孩子出国有长期规划的,依然会选择出去。只是去年因为签证、航班、隔离等因素,很多留学生被困国内,被迫上网课,一度引起很大不满和无奈。今年年初,美国签证恢复,对留学生一路开绿灯,大部分学生能够在2021年秋季开学之前去美国。国外的疫情,会长期存在。防疫和学习同步,将是留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常态。最后说说中美关系。这几年,中美关系风起云涌,但是对留学生的实际影响几乎为零。个人对于留学的选择,也无需为舆论的风吹草动所困扰。从美国方面看,拒签一直是存在的,过去十年间,中国留学生赴美留学的拒签率,一直维持在历史最低水平,现在也是如此。相比之下,上个世纪90年代初,911事件之后的20世纪头几年,赴美留学的拒签率远远高于现在。从中国方面政策看,国内的政策一直是鼓励留学的。就在最近,教育部还出台政策,为疫情下无法出国留学的学生提供国内就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机会。而对留学生有实质影响的,就是国际大环境之下,尤其是中美各自国内发展格局的快速变化之下,留学生如何把握自己的个人发展规划。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有留学生在美国拿到高薪的offer,有留学生则在美国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有留学生选择一毕业就回国,有留学生则考虑在海外工作定居;有留学生自己创业,有留学生回国考体制内工作编制……留学从来都是因人而异的,尤其是现在留学平民化、留学生选择多元化的时代。在“为什么留学”问题上,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答案。精彩回顾父亲吸毒母亲惨死,
2021年8月30日
其他

父亲吸毒母亲惨死, 他却获奖奥斯卡:这部高分纪录片, 让我重新思考教育的意义

清华教授养出了学渣儿子,哈佛学霸回家乡啃老不找工作,性工作者的孩子却成为一名好莱坞导演,这些事实证明了:优秀教育不仅在于父母有多厉害,更在于孩子的内驱力有多强大。作者:芒来小姐,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级婚姻家庭咨询师,公众号:“芒来小姐”(ID:。ydsakyml)印度索纳加奇红灯区,是整个是整个印度、乃至亚洲最著名的红灯区,里面充斥着色情、暴力和毒品。这群孩子,在这里出生、长大。他们没有机会上学,母亲大都是妓女,不知道父亲是谁。未成年性工作者在索纳加奇并不罕见,这里甚至有不到12岁的女孩在出卖身体。“你什么时候开始接客?”7、8岁的小女孩会被这样问。导演泽娜·布里斯基在索纳加奇生活多年。她把孩子们的故事拍摄成纪录片——《小小摄影师的异想世界》(这部纪录片的直译名更有冲击《生于妓寮:加尔各答红灯区的孩子们》),获得了2005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泽娜·布里斯基在泽娜的镜头下,这群孩子有令人感叹的艺术潜力,有超越同龄人的洞察力。他们中有些孩子抓住了机会接受教育,最终逃过了命运的诅咒;也有的孩子,最终也还是走上了父母的老路。天上人间,令人唏嘘不已。纪录片拍摄后的15年,人们依然对片中的8个孩子念念不忘。这些有着同样的起点、相似经历,人生路却大相径庭,其中最大的变量因素就是:教育。一、
2021年8月27日
其他

疫情飙升!美国大学再次宣布推迟线下课, “网课时代”又要来了……

ED(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也在随时更新美国大学的防疫要求,大家可以登录其网站查看主页上的live
2021年8月26日
其他

小明上了普高, 小红上了职高, 他们都会有美好的未来吗?看完这几个数据, 扎心了!

普高职校分流,在这条路上,仅仅靠教育家长、说服家长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改变整个社会的评价体系,打破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是整个社会一起,更新对职业教育的认知。作者:十一姐本文由“帝呱呱星球”(diguaguaxingqiu)授权发布前几天我偶然看到湖北日报发布的一个“武汉打工人工资段位”,有几个数据,估计很多家长看了都会觉得扎心。里面统计的是2019年不同学历的薪酬。
2021年8月23日
其他

二公主姚安娜, 当明星比上哈佛更难

姚安娜观众越来越反感资本,好好的学霸名媛不当,干嘛要凑到娱乐圈去当个普通人呢?作者:siri110本文来源: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这个八月,任正非两个女儿都有了新动态。孟晚舟案最后阶段庭审开庭。面对镜头的孟晚舟,一身湖蓝色连衣裙,落落大方,笑容中不失霸气。虽不是明星,但姿态远胜明星。孟晚舟8月4日开庭而真正走上明星之路的姚安娜,却差了点什么。在今年1月宣布正式进入娱乐圈之后,她动态不多,直到最近上线的《中餐厅5》,是她第一次在大型节目中亮相。眼下播出两期节目,看下来只能感叹:学霸出身的姚安娜,真不适合当明星,她的天分在别处。一、当艺人的基本意识?没有或许姚安娜的公司给她安排了很多基础课程,但“艺人课”着实少了点。艺人与普通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往往不在长相,而是天然的表现力和人格魅力。她们喜爱镜头,善于捕捉镜头,并随时调整到展现吸引力的最佳状态。但这一点在姚安娜身上很难看到,甚至暴露的是反面效果。第一次出场,pd让她打招呼,她尴尬得像是过年时要给七大姑八大姨打招呼的你和我。最后只憋出一句“我叫姚安娜,请多多指教”。热得一头汗,也没好意思说。看看随后登场的周也,活泼得像是来到自己的主场,一直在开玩笑,招呼司机师傅空调时灵时不灵。周也和姚安娜同龄,按月份算甚至更小,也是这两年才有了名气,依然是娱乐圈新星。虽然姚安娜来得早,但和店长黄晓明完全没唠上嗑。紧接着周也来了,两人是师兄妹,周也的老师是黄晓明的同学,两个人说得热火朝天,这让姚安娜更“我不应该在这里,我应该在车底”。有时候我们说做事情要有“意识”,姚安娜离女明星还真就差点意识。明星明星,在镜头下才是星。第一顿晚餐,酒足饭饱之后,周也的口红丝毫没掉,姚安娜的口红还没吃几口就掉光了。这或许要让化妆师背锅,但显然第一次上节目的姚安娜并没有“我要随时保持最优状态”的明星意识。比妆容更重要的是表情。我想节目剪辑已经尽量选择了每个人面部不崩的镜头,但姚安娜时不时露出的“痛苦面具”,依然很明显。由此会发现,哪怕是官方剧照,姚安娜也是最少的——我想节目组不至于欺负她,只能说好看自然的照片确实难拍。比表情更重要的是“reaction”。一档综艺的节目的露脸指数固然和台本有关,但真正能出镜多少,还是要看你能不能及时对情境做出应对。拿第二期来说。大伙学了一天做菜,最后坐下来吃一顿自己亲手做的晚餐。全员到齐,一边吃一边唠嗑,往往是黄晓明和宁静这两个“老人”主动抛梗,引其他人加入话题。周也和龚俊就牢牢抓住了表现的机会,积极交流。当然,人家不一定是表现,确实是性格开朗,懂得节目上场面的重要性。而姚安娜的状态,大概也就比丁真略强那么一点......丁真大概是很难加入一场需要快速反应普通话的饭局,而姚安娜则是想说又不太想说,敢说又不太敢说,最后只能给自己留下一地乌鸦的叫声。二、“憨”不是二代的好牌姚安娜和她的团队对自身角色的定位很清晰:演艺圈新人。节目一开场,就反复强调她是新人。但谁还不是第一次当人呢?新人分很多种,有初出茅庐不怕虎,有没见过世面胆小的,但一出道就抢占各大头条、直接上时尚杂志的新人不多。去年12月,还没正式宣布出道的姚安娜登上《时尚芭莎》姚安娜之前也为自己强悍的背景背负了不少骂名。大概是为了挽回大众的好感,她在《中餐厅》的第一个热搜就是“姚安娜
2021年8月20日
其他

亲历送留学生赴美:机场排千米长队, 天价机票再现, 材料繁杂出国难

最近赴美留学的返校旺季来了,“赴美留学机场排千米长队”这个话题,直接冲上了热搜。浦东机场挤满了将赴海外求学的中国学生,现场只能用人山人海来形容。出国曾经很容易,带个护照就可以,但是现在出国真的麻烦。不仅要面对天价机票,还有繁杂的材料等着提交。留学生的心酸谁能懂。作者:南洋富商本文来源:公众号“南洋富商”ID:nanyangfushang一、昨天,一张照片在网上广为流传。这张照片的背景是:美国开放旅行入境后一大群留学生在浦东机场排队去美国。长超一千米的队伍是什么概念?很多学校的晨跑,就是跑一千米。一千米的道路,普通人走路要走13分钟。今天,我去浦东机场送一个去美国留学的小伙子,也去经历了一次这种队伍。由我送他的原因是因为他爹妈都是公务人员,按照现在的某个防疫规定不能离开本地。而孩子第一次出国留学带的东西真是很多。飞机是13点50分的飞机。不是普通航班,而是去美国的留学生包机。按照航空公司的通知,坐飞机需要提前4小时到达机场。很多外国人抱怨在中国坐飞机容易误机,那是因为他们低估了浦东机场和首都机场的缓慢排队,换了登机牌就去吃饭喝咖啡,以为时间很够。其实里面安检、海关都是排队的。9点20分赶到机场,进入T2
2021年8月17日
其他

我在上海国际学校当老师, 遇到魔幻现实

在国际学校当老师体验就像服务员,一言不合被投诉,还有学生报警、请律师。这个群体经历了太多魔幻时刻,以下是一位老师的经历自述。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外滩TheBund」(ID:the-bund),未经授权不得二次转载。2020年夏天,我大学毕业,在上海排名前十的国际高中当化学老师。在上海,国际学校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籍子女学校、公办学校的国际部、以及不限国籍的私立双语学校。我所在的学校属于第三种,班上学生都是如假包换的中国人,学习的是美国大学认证的AP课程,为留学做准备。近年来,我们这类学校受到了越来越多中产家庭的青睐:无需外籍身份,孩子就能绕开高考,进入一条相对轻松的赛道,培养与国际接轨的思维和视野,毕业后水到渠成进入美国名校。尽管一年学费高达20万,但很多经历过应试教育之苦的70后家长都认为,这笔钱是值得的。学校深谙这些家长的心思,尽最大努力让学生拥有“国际化”体验,外教、全英文授课、海外夏令营都只是标配,还开设了棒球、钢琴、法语等特色课程,打造中产阶级的“精英梦”。而另一方面,这群身处“内卷”大国的中国父母,并不能真正摆脱对考试和分数的焦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陷入了“不中不洋”的两难。当家长和孩子挣扎在中西文化的夹缝中,作为老师的我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经历了很多魔幻时刻,甚至渐渐发现,自己变成了一个定位尴尬的角色。一、“老师,等我的律师来跟你谈”每个家庭选择国际学校的理由或许因人而异,但核心都是对西方教育的推崇。而西方教育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对个性的尊重和张扬。我接触的孩子,很少会有人把学习当作生活的全部,而是将大量精力用于发展兴趣特长。学校氛围自由,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比如他们晚自习不必非得待在教室,可以去图书馆、咖啡厅、小花园等任何地方。校规不禁止烫发、化妆。当体制内学生还在被要求“刘海不能超过眉毛”,我的学生中,已经有不少是小有名气的美妆博主了。家长大多开明前卫,班上一个高二男孩的妈妈曾为了孩子的“感情问题”找我了解情况,我以为她担心儿子早恋,没想到这位妈妈愁容满面地对我说:“老师,我儿子到现在都没谈过恋爱,他该不会是GAY吧?”成长在这种环境下的孩子,普遍朝气、自信,“人人长着一张没受过欺负的脸”。但弊端也显而易见: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太过片面,有时误解了“自由”的含义和限度。我第一次领教到学生的厉害,是在开学后不久的一节化学课上。那天我的课上到一半,看到有学生在课桌底下玩switch,提醒了他一次还不听,我只好收走了他的游戏机,放在讲台上,让他下课后再来拿。这本来是件再普通不过的小事,可学生不服,一定要我立即把游戏机还给他,我始终没有让步。他突然回到座位,拿出手机,拨通110,当着全班的面报了警,理由是“老师侵占我的私有资产”。警察来到学校,听完事发经过,用无比同情的目光看了看我,转头问报警的学生:“那你到底想怎么样呢?”学生义正严辞:“我要求老师向我道歉,并归还我的个人财产。”在我们学校,这样荒谬的故事并不少见。某个考试周,有考场发生了严重违纪,我的一位同事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自己班级的同学,就把这件事发在了班级群里,还特意隐去了当事学生的姓名。没过几分钟,这位老师收到了当事学生的邮件,要求他撤回消息并道歉,因为虽然该名学生的名字被隐去了,但所有同学都知道是违纪的就是他,这侵犯了他的“名誉权”。我的同事拒绝了。第二天,男孩带着一个人走进我们办公室:“老师,这是我的律师,让他跟你谈。”学校请来家长处理此事,才发现这根本是一场骗局:“律师”是男孩找朋友假扮的。而事情的后续发展更令人匪夷所思:家长认为孩子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决定力挺孩子,于是聘请了一名真的律师,继续与学校交涉。经历多了,我也渐渐明白了,自己曾经相信的“传道授业解惑”,可能并不适用于国际学校。在这里,总会有一些信奉西方教育的学生和家长,把老师看作压制个性、侵犯人权的洪水猛兽。说到底,还是我对自己的定位有误,总把自己当成是“教育工作者”,其实,我和那些帮学生做题的AI机器人没什么两样。二、“老师,你的良心不会痛吗”除了张扬个性,作业少、不排名,也是西方教育的特点。虽然很多家长选择国际学校的初衷就是为了减轻孩子压力,但毕竟身处教育内卷的大环境,自己又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既得利益者,他们很难真正放下对“高分”和“名校”的执念。
2021年8月16日
其他

反思!16岁学生为背景提升参加沙漠探险身亡, 谁该对悲剧负责

近日,一起“16岁学生参加沙漠探险身亡”的事件引发了不少家长的关注。8月5日晚,中国探险协会官方微博声明,证实其组织的青少年腾格里沙漠探险项目发生意外,一名16岁学生意外身亡,警方正在调查此事。8月10日,南方都市报采访到了参加该涉事沙漠探险项目的一名学生,这名学生坦言,大多数人参加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出国留学能加分,并不是喜欢户外运动。为了申请加分,最后把命都搭上了,真的值吗?本文由“蓝橡树出国留学”编辑整理花2w沙漠探险,不幸命陨腾格里6天时间,参与者要背上超过20公斤的物品,完成80公里的挑战里程。
2021年8月12日
其他

这位“大佬”真敢讲!让50%孩子上职高, 应试补课压力只会更大!

人口学专家梁建章认为:与其逼家长接受职业教育,不如让大学搞通识教育、继续扩招。现在可以做的,首先从取消中考和重点高中开始。这才是缓解出生率滑坡,解决过度补习的根本方式。作者:梁建章本文来源:绕梁说ID:rlsdaily最近针对教培行业的政策猛拳,很多人猜测是国家要给家长“减负”,为了提高人口出生率。这些观点认为:与其让不适合读书的孩子挤高考赛道,不如让孩子学一门手艺,去职高技校也是出路,就像德国一样。大家就不会过度补课,付那么多钱给教育机构,生育率也就上来了。说起人口问题,就不得不提携程网创始人、人口学家、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博士梁建章。斜杠学者梁建章最近梁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过度补课的难题?》的文章,意见有所不同,他认为,与其逼家长接受职业教育,不如让大学搞通识教育、继续扩招。这才是缓解出生率滑坡,解决过度补习的根本方式。为提高生育率,对教育机构重拳出击随着最近教育新政的推出,过去几年蓬勃发展的课外培训行业受到重创,多家上市公司瞬间蒸发了几千亿市值。几家著名教育中概股现状(截止于7/26),来源:网络与此同时,国家最近还推出了鼓励三胎的新政,把提高生育率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向就是要教育减负。不难看出,这两项政策之间其实密切相关。因为在众多养育压力之中,除了房子以外,最费心费钱的莫过于择校以及基于此目的进行的课外培训。所以,教育减负的确是解决生育问题的关键。应试,仍然是一种刚需但是,目前所出台的教育新政只是打击供给,可只要还有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和重点大学的存在,为通过应试而参加培训就是一种刚需。如果刚需得不到解决,只是对于供给进行严格控制,会让供求关系出现扭曲,最终效果可能不会很理想。这种单纯依靠控制供给来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其他行业也不太成功。比如在房地产行业,严控大城市规模,靠行政命令来限价和限购,这些意在打压房地产的政策,显然并不能解决人们对于大城市房子的刚需。拥有诸多优势的大城市,始终是大多数人向往居住的城市。一味地控制供应端,非但不能解决刚需,反而导致买房变得更难、更贵。同样的道理,如果只是强行消灭了课外培训的供给,但是刚需仍然存在,那么比较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况是,随着有组织的大课被禁,导致一对一私教的需求变得更大,于是私教的价格反而上涨,导致很多家庭的教育负担反而变重了。更何况,如果没有平台在供给和需求之间实现高效对接,家长寻找私教老师的费力度会上升,恐怕也只会变得更焦虑。更进一步来看,哪怕大部分一对一的私教都被禁止,那么最终的结果,无非只有很有钱和很有关系的人才能获得子女的“补课权”,这种状况在现有的考试择校制度下只会显得更加不公平。韩国,走过相似的路。正因为如此,尽管韩国在历史上曾经也立法打击课外培训,但却效果不佳。公众号“起朱楼宴宾客”在文章里有段总结,挺到位。过去30年间,韩国对高考政策至少进行了21次较大的改革调整,然而努力却并没有赢得多数家长的掌声。2016年,韩国教育电视台EBS为高考拍了一部纪录片,名为《学习的背叛》。里面的孩子为了高考,甚至比衡水中学和毛坦厂中学更加“励志”和“艰苦”。这就是之前所说的“素质教育”的考察,而这样的改革引发了更加疯狂的内卷。在美国《时代》杂志的一篇文章中被采访的韩国人说的:“韩国高考改革的目的就走偏了,它努力把课外教育拉下水,却没有把公立教育推上台。”从根本上解决父母的压力就是取消中、高考、重点校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改革方向呢?我认为,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需求问题。补课的确是一种内卷的畸形的需求,看似让每个人看到希望,实则对整体有害。但问题的根源并非补课,而是应试和择校制度。现在的考试,主要就是被下一阶段的名校和重点学校用来掐尖选人,然后整个社会就自然形成一种习惯——只认学校的牌子。著名的北京“海淀六小强”在这种普遍认知下,所有人都为子女能上名校而倾尽全力。所以解决教育减负的关键,其实是教育资源的均等化,从根本上化解择校给全社会带来的焦虑,进而消除应试培训的根基。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核心就是不让学校掐尖。人们需要考虑的是,是否真的有必要搞出一批重点学校?这就涉及到我之前提到过的一个观点——只有当教育资源稀缺时,才有必要设置重点学校,实现把最好的教育资源分配给最好的学生。比如,科研资源或者杰出教授的指导都属于稀缺资源,所以具有研究性质的硕士或者博士院,需要对学生进行严格筛选。但是大学本科,完全可以在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实现普及,更不用说可以标准化的中小学教育了。所以在教育资源不缺的今天,不应该再有所谓的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教育资源均等化还可以减少教育的不平等。在中小学阶段,让社会底层的孩子和中产阶级的孩子同校上课,有利于增加社会的流动性。如果一个孩子在成长时期的同学都和自己处于同一阶层,无论对富人或穷人的孩子还是整个社会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很多人把教育目标,定为攀升“阶层金字塔”现在中小学阶段实行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应该具备社会共识和可行性。完全可以尽快取消中考和重点中学,实行就近入学等随机分配生源的办法禁止掐尖生源,并且实行包括教师轮岗等均等化的措施。这样既解决了中小学的择校刚需,也就解决了补课压力。鼓吹职业教育,违背市场和家长意愿现在还在保留中考的理由之一,据说是要限制高中而发展职业教育,目标竟然是要让百分之五十的人去念职业学校。而实际上,绝大部分学生和家长都不愿意上职业学校,这就加剧了中考和高中择校的压力。发展职业高中完全是工业时代的想法,在信息和智能时代已经过时。职业学校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取代很多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高级技工需要升级成为智能工厂的管理者,就需要接受大学的教育。中国未来会大量存在的低端职业将集中于服务业,现在所谓的职业培训,大多是空乘和酒店服务员等服务行业。为满足这些岗位的需求,其实安排相关员工在公司里培训一个月就足够,根本没必要耗费时间去搞为期几年的职业培训。空姐,门槛不低、收入不低另外,即便空乘这样的工作看似不太需要大学的教育,但空乘人员一旦经历了大学教育,未来会获得更大的晋升空间,或者是获得更丰富的人生体验,或者成为更好的配偶或父母,这段大学教育经历无论对个人还是社会都有好处。如果违背了市场和家长的意愿,强行去限制高中和大学教育,结果就是又加剧了无效的应试补课压力。让70%的孩子上大学把无效刷题时间用在刀刃上当然,只是不让办重点小学和重点中学只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高考和大学名校还是摆在那里,为高考而进行补课的刚需依然存在。其实要解决问题,办法还是一样的,那就是普及大学教育,并且实现大学本科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普及大学教育的前提,是我们拥有足够的教育资源,那么这部分资源够吗?现在大学录取率已经达到50%,但是实际需求可能是70%,现在大学每年还在扩招,随着每年出生人口的下降,未来大学资源不是稀缺而是过剩。另外,现在大学本科的教学应该通识化,所有学生应该学习掌握计算机、统计、人文、经济等基础知识。在大学教育实现通识化和标准化之后,教学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完全可以在提升数量的同时提升质量。有人说,大学生毕业的起薪还不如工人或者快递员,为什么要普及大学教育呢?其实这属于正常现象而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这只是起薪,如果把未来的晋升机会和人生整体满意度综合起来考虑,即便在扩招背景下,读大学的回报还是远远高于职业学校。又有人说,普及大学教育导致没人愿意当快递员怎么办?我早就批驳过这个逻辑。在市场经济下,不可能找不到快递员,只是快递员的工资会随之提高,而这难道不是好事吗?普通劳动者的工资提高是好事。只要家长还愿意让小孩上大学,我们就应该满足这个理性的要求,这对选择上大学的孩子和选择不上大学的孩子都有好处,既让前者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又让后者的工资获得了提升。而且随着大学本科通识教育的普及,哪怕课程内容与今后的工作不直接相关,也有利于培养更好的公民和家庭成员。当然,比起基础教育的改革,大学教育改革可能尚未形成社会共识。那么现在可以做的,首先从取消中考和重点高中开始。如果没有中考(甚至于没有高考)的择校压力,那么整个教育的效率可以大幅度提高。把刷题的时间省下来,让学生们提前一两年完成学业。年轻人就可以早点毕业,从而更早地参与工作和组织家庭。或者在把刷题的时间省下来之后,鼓励学生们去学习更丰富的知识,或者发展更多的兴趣爱好。如果没有考试和择校压力,课外培训机构会以更加健康的方式存在,补课将不再追求考试刷题,而是真正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兴趣。比如,部分家长还是会在周末带着小孩去学计算机或者奥数,不再是为了考试,而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兴趣。学校也会推出更多与兴趣有关的课程,而不再是像现在这样一切教学都以考试成绩为目的。只要补课的需求和动机变了,那么补课就会成为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养育小孩将不再是压力和负担,而意味着更多的快乐和乐趣。总而言之,实行教育资源的均等化,才是解决减负问题的根本。精彩回顾出身寒门的他,
2021年8月11日
其他

出身寒门的他, 以一己之力压过三星财阀, 成为韩国新首富

一介寒门、大厂精英、创业新贵、问鼎首富,金范秀为自己的寒门逆袭之路画出了一道耀眼的轨迹。一个人想要成功,学业的基础和冒险精神的培养二者缺一不可。作者:静思,独立撰稿人,育有一子,已出版《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等作品。韩国人的一生有三件事无法避免:死亡、税收和三星。
2021年8月10日
其他

50%孩子上职高?人工智能时代的德国职业教育也如履薄冰!

教育不是批量生产,并没有一个通用的标准生产模式,如果大家无效内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进入了高中和大学,只是二本三本,毫无行业特色,毕业后才会经历最大的恐慌:我,可以干什么呢?作者:特特妈本文来源:公众号“特特米拉在德国”ID:tete-mila很多朋友说,中国“双减”后的教育政策,明显是在向德国教育看齐:分流50%学生上职业学校,毕业可以与双元制接轨,让他们有企业合同、接受职业专业培训、有保障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那么这50%左右的家庭,也就不必去挤中学的独木桥和内卷焦虑了。但估计很多朋友不知道,曾经引导德国经济成功的职业教育,目前正处在危机与转型之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瞄准了文理中学(类似国内普高),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比例下降,也就意味着加入双元制的学徒工越来越少。在德国,以前是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个接受职业教育的,现在是每四个人里才有一个选择职业教育。德国的双元制学徒工,在维基上有解释:Azubi,正是德语单词学徒工Auszubildender的缩写。在德国,中学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目的是向企业输送成熟的、合格的技术工人Azubi。可是,德国现在很多Azubi的工作岗位,正在慢慢的被智能化取代。中国的将来,是否要走德国走过的老路?一、我们的同龄人,现在三四十岁的德国家长以及他们的长辈,很多很多没有读过大学,只接受过职业教育。他们在职业教育的背景下,买得起房(当然要看是怎样的房),国外度着假(当然要看是怎样的度假),年假15到30天不等,享受着公平的医疗保险,孩子受教育免费直到大学,该拿的父母金和儿童金一样不差。但我真真实实的知道,就是这些特特米拉同学的家长们,绝大多数都希望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大家都意识到,人工智能化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只读到普通职业教育结束,或者安于现状,在将来是完完全全不够的。每年亲子游我会带国内来的朋友去参观奥迪或奔驰工厂,生产线上的确还需要Azubi,但是随着高精尖的机械自动化程度提高,每年我都看到了车间的变化,越是这样生产线上的员工,心里越清楚,自己被强烈需要的时候不多了。以前车间里需要500个技术工人,现在需要200个,将来需要50个,你拿什么本领去跟机器人和自动化做竞争?换句话说,现在的工厂还需要你,但是20年后你孩子的竞争力在哪里?一旦换一条生产线,企业宁愿花大价钱买一条更智能、寿命更长的设备,还是请几个工人付他一辈子大锅饭的钱?人总是没有机器精准,高效,人有病退有产假,机器没有。二、都说德国企业非常的保守,但是新冠大大的促进了德国向自动化靠拢的步伐。我在Rossmann(类似国内的711日用品连锁店)看到,原来的5个付账前台,现在只有1个了,另外的由4个这样的机器取代:SB
2021年8月9日
其他

留学生家庭背景曝光!年入不超过30万占了大半, 尤其这个群体的家长, 砸钱狠, 不怕输......

打开小红书,不少贴上留学生标签的图文,总是让人感觉到留学生啊,个个人间富贵花、高质量男性。留学生真的都出自有钱家庭?普通工薪家庭想送孩子进国际化学校,将来去留学,可行不?今天就和大家聊聊各类留学家庭的背景和求学风险这些事!正在犹豫要不要让孩子走国际化教育体系,或者计划将来送孩子出国的家庭,可以对比参考一下!作者:
2021年8月6日
其他

这部中国动画短片, 7分钟没有一句台词, 却教会孩子坚持的意义

2019年,一部中国作品——《冲破天际》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提名,与其他四部作品一起角逐最后的奖项。此外还入选了50个全球电影节,备受瞩目。不仅动画成绩斐然,作品背后的故事也同样令人动容。《冲破天际》的故事灵感来源于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和刘洋,通过短短的7分钟,浓缩了她们对梦想的追求与奋斗。这是一个关于梦想与爱的故事,正如本片导演Andrew
2021年8月5日
其他

哥哥拿下"美国状元",妹妹被藤校录取!这个华裔家庭的教育为什么这么牛?

从几年前的“虎爸虎妈”到如今的“鸡娃”,教育永远是一个不可忽视且话题度超高的问题。名校所喜欢的那种“非流水线”的精英是怎么样教育出来的?哥哥包圆藤校、妹妹也被康奈尔看中,这个不靠补习班培养出两个名校生的华裔家庭,或许能够为我们答疑解惑。作者:Yanny本文来源:公众号“旦旦博士”ID:JHuang一、被称为“美国状元”的哥哥作为家中的第一个孩子,尹渭博出生后得到了父亲如做研究一般细致的观察。尹渭博从幼儿时期就被发现有好奇、爱说话等特征,于是尹永义开始引导,为尹渭博寻找各种可以尝试新事物的机会,用自身体验感受世界的精彩。在中学时期,尹渭博就已经获得了无数有影响力的奖项,如英特尔国际大奖赛亚军、谷歌国际科学奖、全美写作大奖、国际钢琴比赛大奖,并受邀参加诺贝尔颁奖典礼。当记者问到这些奖项是如何获得,是否很辛苦的时候,尹渭博和父亲尹永义却都表示:并没有!原因在于他们只是因为感兴趣而参加,参加时也只是享受于参加比赛的过程,而不是结果。对于尹渭博来说,奖项从来都是只能在简历上发光的“身外之物”,他越来越在乎能否真正为人类做点什么。毕业时,学习成绩排名全年级第一的他被选为所在高中的毕业生代表在毕业典礼上进行致辞。因此,他把目光瞄向了外人看来没那么精彩纷呈,甚至有点枯燥的生物与医学领域。他认为,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应该是善于解决社会问题、帮助他人实现价值的人。年仅十几岁的尹渭博心中早早地就埋下了“造福人类、造福社会”的种子。一次偶然的机会,尹渭博在新闻报道中了解到,动脉粥样硬化是诱发冠心病与中风的重要因素之一。而除了在医院,人们无法及时预知和检测自己的病情,并且一次检测的费用昂贵,让弱势群体难以承担。这个发现激起了尹渭博的兴趣——他想要改变这种现象。经过了数月的实验与失败,他竟然真的独立研发出一种能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膜片。通过它,人们不去医院也能自行检测,并且掌握病情,在病魔面前尽可能多地掌握主动权,保护生命。这个发明让尹渭博拿下美国高中生的最高荣誉——总统学者奖,相继而来的就是六所常春藤名校以及斯坦福、MIT的录取和奖学金。后来,尹渭博还竭力研发一种有助于治疗癌症的纳米组件,之后又发明了一个可以及时检测阿尔兹海默症(即“老年痴呆症”)的生物传感器,在“造福人类”的路上越走越远。从小到大,尹渭博都以“全才”的形象示人:他因为涉猎广泛,从小文理兼优;他热爱音乐,擅长钢琴和游泳,还与朋友一同组建了乐队;甚至在人际方面也不逊色,以白人为主的康州格林威治高中里,同学们举办的不记名投票中,尹渭博获得了“最有可能成为百万富翁”的头衔。最终,他选择了专注于科研与学术的斯坦福大学,希望自己能够在环境的熏陶下继续创新、造福社会。大神的步伐永不停息,教育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影响会贯穿一生。进入斯坦福后的尹渭博并没有懈怠,他依然投身于他热爱的领域,并且又顺手斩获了全美仅有20个名额的戴维森奖学金,他打算用此来支付学费还有他的科研的费用。二、跑进康奈尔的妹妹“他们告诉我,我有完美的游泳身材,我就应该破纪录。”“他们告诉我,我已经参加长跑比赛第四次了,就应该拿第一。”“他们告诉我,我的哥哥是个天才,我也理应如此。”这个正在“痛诉”自己经历的尹家妹妹尹维娜,早已在上一个申请季拿到了包括美国藤校康奈尔大学、范德堡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多所美国名校的offer。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她认为自己长期运动养成的坚持的性格是一大因素。“在大家看来,长跑和游泳都是很孤独的项目,因为不需要和任何人交流,享受运动的过程通常是一个人去感受。”而当被问起这些运动是如何影响她的性格的,尹维娜这样说。正是内敛执着的劲儿,让尹维娜在学习过程中获益。求知的欲望与“打破砂锅钻到底”的不懈精神是尹维娜学习上的独有个性,也是她通往成功路上的秘诀所在。尹维娜除了学习成绩优异,在科研上也取得不小的成就——她所研究用废弃的咖啡渣有效地过滤饮用水中的重金属,吸引了学术界的高度评价;她的文章被《美国新英格兰环境水质协会》杂志发表,并受邀参加学术会议,发表演讲。尹维娜发表的论文最后,尹维娜选择了南方名校范德堡大学。同样对生物、医学很感兴趣的她也把推动医疗难题的解决当成自己的使命。或许,未来的又一个造福社会的发明也会诞生于妹妹尹维娜手中。三、“尹式教育法”尹渭博与尹维娜两兄妹的教育,正是博士父亲尹永义的一项终身“研究”。1.
2021年8月4日
其他

让业内人士冒冷汗的纪录片, 告诉你为什么孩子会掉进手机的陷阱

在一个信息化的时代里,家家户户几乎都持有电子产品,查阅信息,消遣娱乐。似乎互联网已经依附于每个人的生活里,但随之也陆续萌生出数个隐患。尤其在家长眼里,最担心的问题之一就是:孩子对手机上瘾了该怎么办?去年由Netflix推出的纪录片《智能陷阱》,利用数个互联网龙头行业的技术人员的口吻告诉你:孩子之所以上瘾,是因为他们早就被设计了进去。且针对被设计的原理高管们也提出了相应的科学解决办法,望家长参谋。本文来源:公众号“毛妈Carol”ID:
2021年7月31日
其他

为送孩子进国际化学校, 这群爸妈裸辞搬家到了东南亚, 还把自己修炼成了留学移民中介......

目前,中国大陆的国际学校数量达到了1400多所,提供IB、A-level、美高、AP、加拿大课程等等,国际化教育选择其实非常多。但即便如此,近些年有大批的家庭居家搬到东南亚国家,到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地入学。这样做背后的考量是什么,这些家庭满意自己的选择吗?作者:
2021年7月29日
其他

拒绝Top10名校, 去美国上社区大学, 这个学生什么来头?

他能够做到这些事,成长为一个有想法、有能力的人,靠的不是他没有的那些东西,而是他拥有的东西——思考、信念和勇气。作者:蝎子号(注:因Allen注重隐私,因此我们隐去了文章中涉及相关人员和学校的信息,如影响您的阅读体验,请谅解。)认识Allen是因为胡徐旻老师的引荐,胡老师本人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是伯克利的校友面试官,也是做美国留学申请的专家。
2021年7月28日
其他

数学女博士奥运会摘金!用数学知识自己训练, 网友:真·学好数理化, 走遍天下都不怕

安娜·基森霍夫(中间)奥运赛场再添传奇!在上周日的女子公路自行车赛场上,奥地利选手安娜·基森霍夫以3小时52分45秒的成绩获得冠军。值得注意的是,这是30岁的她首次参加奥运会,而她的真实身份也并非职业选手,而是一名数学博士。作者:明敏、晓查本文来源:AI新媒体量子位“量子位“ID:QbitAI东京奥运会大爆冷门!奥地利的一位数学系博士后,拿到了自行车公路赛的金牌!而且,她打败的还是此前已经拿过3次世界冠军的荷兰选手Van
2021年7月27日
其他

二十万“港宝”正在离开香港…

香港曾是国际化教育的标杆,去香港读书意味着接受更纯正的国际化教育。但如今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港宝”正在回流。疫情当然是重要诱因,但背后更值得思考的是:一大批家庭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文化、视野和格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家庭做教育选择时的决定因素。作者:星图,复旦新闻系本科,华盛顿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在美国学习工作五年。本文来源:公众号“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一个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就在7月18日,全国首家港澳子弟学校——广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揭牌,并将于9月1日正式开学,第一批招收的300名学生中,85%是港籍,15%是外籍、澳门籍、台湾籍。这不禁让我们感慨,香港的国际化教育曾堪称一个“标杆”,也衍生出了“跨境学童”这个特殊的现象,去香港读书,似乎象征着接受更纯正的国际化教育。可是最近一两年,我和一些家长聊天,发现情况正在慢慢发生着改变——为数不少的家庭正在离开香港,回流内地。虽然没有明确的数据显示回流的人数,但从这几年广深地区港澳子弟学校如火如荼的兴建可窥得一斑。根据香港政府统计处数据,从1998年到2020年,一共有超过20万“双非港宝”出生,但回流国内的家庭中,还有不少本身父母是外籍、港澳台人士据《南方日报》2021年的数据显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推进,广东省已形成了包括1所港澳子弟学校、2所香港子弟学校和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18所中小学港澳子弟班在内的港澳子弟教育体系,在读学生规模达到3700人;另外还有大量港澳子弟就读于常规中小学的常规班级,其中在广州市就读的港澳台中小学生超过1.8万人。造成“回流”,疫情当然是重要诱因,但我在和其中的月亮妈妈、雨可和黄先生深聊过之后发现,背后是一大批家庭的教育理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见微知著,文化、视野和格局正在成为越来越家庭做教育选择时的决定因素。为什么千方百计去了香港,现在又要回来?疫情催生回流月亮妈是2019年9月带着孩子从重庆去香港读书的,三个孩子曾分别就读于香港英系和日系的国际学校。“当时我们考虑的是,孩子将来肯定要出国留学,而香港的教育很国际化,先到香港学习一段时间,将来出去更容易。”结果只上了一个学期的学,就遇上了疫情。2020年上半年,学校老是停课,或者让学生在家上网课,效果很差,于是月亮妈考虑,要不先到广深地区找个学校过渡一下,同时观望香港的态势。黄先生遇到的也是相似的情况。他是深圳人,太太是香港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他就近水楼台地把孩子送到香港读幼儿园直到小学。疫情发生后,从2020年2月到5月,他在香港公立学校就读的两个孩子上的都是录播课+线上课。5月学校才开学,到了7月就又放假了。出于对新学期学校能否开学的担心,黄先生开始动心起念让孩子们回深圳读书。不止是疫情,还有社会问题“可是,疫情并不是让我们回归最大的原因,最重要的是因为香港的社会问题。”黄先生坦言。“在香港,孩子有时候看到海报会问我:为什么说警察是坏人,警察不是应该保护我们吗?还有一些更过分的事情,孩子也在见证着。我觉得孩子的童年应该开心快乐,这些社会问题不应该由孩子来承担。虽然我的孩子还在小学,同学之间不会谈论这些问题,但人是环境的产物,长大后不可避免。我的一些香港邻居就遇到这样的苦恼,一家人因为各自立场不同,闹的整个家庭很分裂。我不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不公平待遇和月亮以及黄先生一家在疫情期间离开香港不同,雨可早在2018年就带着孩子从香港来到北京读书,至今已有三年。作为土生土长的香港人,雨可在香港一直待到15岁,之后去了加拿大读书,回来后又在香港工作了10余年,对香港很有感情。但她的孩子在香港学校里的遭遇,却让她心灰意冷。当时,雨可家的老大在香港一所英系国际学校就读已有五六年,这所学校亚洲人和欧美国家的人群大概一半对一半,“但几乎所有的学校校队、比赛、舞台表演等机会,主角都是英美学生。比如老大热爱足球,水平也不错,但校队只让他当守门员,一次上场踢球的机会也没有,让他很沮丧。这样的例子太多了。”还有一件发生在春节的事也让雨可愤怒。那年,学校通知春节放假到初五,而一般香港的学校都是到初八才上学,有不少从北上广深等地区来香港读书的家庭,赶不回去。“我感到很气愤,为什么圣诞节、复活节学校都放足,春节要放的那么‘委屈’?于是我和校方据理力争,准备了一份很厚的研究报告,把香港所有国际学校的放假时间表列了一个清单,希望学校能尊重我们的传统节日。”最后,在中国家长的争取下,学校把假期延长了。但经历了一些不公平的事件,也让雨可累积起了对学校的失望。文化、身份认同是大问题除了疫情和不公平的待遇,月亮妈反思,促成她们回流的还有一个重要但被忽视的问题,就是身份认同。特别是在纯国际学校,体现得更为明显。像是她儿子在香港就读的日系学校国际部,虽然有中文课,但仅限于认字阶段;女儿读的英系学校,虽然用的是人教版语文教材,但为了照顾周围同学的程度,4年级的她用的是2年级的教材。“孩子小时候,我们会陪他们读古诗、看中国文化的内容。但现在孩子基本用英文交流,回家后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英文的,你会发现,他们读中文书越来越困难,渐渐就不爱读了。”雨可也深有感触。她孩子所在的英系学校,中文课很少,有外国孩子的家长对中国内地的情况不了解,却灌输给孩子说觉得内地不卫生、不安全的想法。“我不想孩子有一天告诉我说,自己不想去内地了,成为完全的外国小孩。”各种原因叠加,让这些爸爸妈妈们决心离开香港,到内地寻找合适的学校。回流深圳、北京最近几年,从香港回流内地的家庭不在少数,其中广深地区是首选。雨可就曾加入一个深圳国际学校的港娃群,群里已经接近400人。黄先生说,2020年7月他在深圳找到一所学校,门外排着三四十名家长,都是从香港回来的。2020年6月,月亮一家来到深圳考察学校。“以前对深圳不了解,总觉得深圳的教育和北京上海香港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但这次看下来,没想到深圳的国际教育发展得这么快,有很多学校的选择。”👇👇滑动看广深新学校数据👇👇由于公立学校普遍设定了入学门槛,大量港澳籍学生就读于民办学校。月亮妈给孩子找的就是一所民办双语学校。“当时我们深圳学校和香港学校的学费都交着,因为香港的学校也是很难考进的那种,我们不想轻易放弃。我对孩子说,‘你上过之后自己衡量一下’。”9月开学,仅仅过了1个月后的国庆节,女儿就斩钉截铁地告诉妈妈,她不想回去了,非常喜欢现在的老师和同学。哪怕现在一天的作业量是过去一周的量,她都觉得很开心。“而且深圳确实包容性更强,政府用很好的政策吸引优秀人才。月亮爸爸是博士身份,只用了半个多月就落户深圳了,对人才特别友好,很容易让人有城市主人的感觉。”月亮妈感慨。黄先生则给孩子选择了一家香港人创办的深圳国际学校,里面很多都是港宝。而雨可最终选择了去北京,经历了之前香港学校中文课少、身份认同等的问题,她最终给三个孩子选择了一所公立学校的国际部。文化、见识和视野尽管有不少家庭选择离开香港,但无法否认的是,香港的国际化教育仍然有其优势。在最近发布的全球IB成绩榜单上,香港IB学生了38.93的平均分,远高于全球平均分33.02分,而且连续第二年超越IB教育强国新加坡,还收获了130个IB满分,实力不可谓不强劲。“香港的教育仍然有其优秀的地方,这也是我们当时选择在香港求学原因。”但即使如此,月亮妈坦言,带着孩子在深圳求学的这一年,她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的决定。不仅是因为在这一年,孩子能踏踏实实坐在教室里上课——要知道孩子香港学校的朋友说,2020/2021这一学年,他们总共只上了32天课;更多的是她作为家长对于国际教育思考的转变,以及孩子发生的变化。“以前我想着,香港作为国际大都市,将来出国比较容易,所以选择了纯国际学校,让孩子能提前适应西方文化;现在转变了想法,深深觉得中国孩子还是要根植于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再去了解、尊重其他文化;以前想的是香港更国际化,基础教育更被英美的好高校认可,现在我认为只要把基础打好,具备在全球范围内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去哪里都可以,而且一定要出得去、回得来。”月亮妈说,孩子在这一年的收获很大,变得自信了很多,并且因为遇到了好的语文老师,她重新拾起对中文学习的热爱,晚上捧着中文书读,不肯睡觉;孩子喜欢画画,学校经常会有很多艺术家来访,艺术老师也会带他们看展览,学期末,月亮拿到了学校颁发的“Best
2021年7月24日
其他

十个孩子和“巨婴”老公, 她却活成了最幸福的模样:这部15年前的电影, 至今催泪

身为女性,是否要为了家庭而放弃自我,又或者为了实现梦想牺牲家庭?我们或许可以在《来自俄亥俄的获奖者》,这部由真人故事改编的电影中,找到答案。如果你还在纠结于自己所处的环境、身份角色,那么这部影片一定会给你启发,以及重新出发的力量。作者:蝎子号“高学历女性该不该当家庭主妇”,这个话题一直有争议。有人认为浪费了教育资源,有人认为女性有选择家庭还是事业的权利,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体现。电影《来自俄亥俄的获奖者》的女主角叫伊芙琳·瑞安,是一名受过教育的女性,结婚前她在杂志社做专栏作家。婚后,伊芙琳生育了10个孩子,成为全职主妇。伊芙琳的生活被做不完的家务,哄不完的孩子包围,她的丈夫还是一个尽添乱的巨婴。这样的生活她应该后悔死了吧?!伊芙琳用她独特方法,把这一手烂牌打出了温馨的结局。也让我们意识到,幸福不是你身处怎样的环境,拥有怎样的身份,而是你的思考方式,是否让你拥有了幸福的能力。一、《来自俄亥俄的获奖者》的故事背景发生上个世纪60年代前后的美国,丈夫瑞安在工厂工作,微薄的收入满足不了全家12口的支出,主妇伊芙琳经常会交不出给孩子买牛奶的钱。不过好在凭借自己出色的文字天赋,伊芙琳常常在电视广告词竞赛中获奖。家里的洗衣机、彩电、自行车、金表、购物券、汽车、冰柜,乃至不少现金等等,都是她的战利品。电影刚开始,伊芙琳刚从6500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在这场奖品丰厚的比赛中,她赢得了5000美金,解除了家庭财务危机。伊芙琳的脸上带着治愈人的微笑,温柔得对待孩子和丈夫。家里只要有她在,天就不会塌下来。饭后全家在一起思考广告词的小点子,伊芙琳还用孩子们的名字反复填写,以提高获奖成功率。虽然家境贫寒,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温暖。二、面对优秀的妻子,丈夫瑞安却有着强烈的自卑。其实,家里最不懂事的“孩子”就是伊芙琳的丈夫——他有酗酒的恶习,如果不是他每次拿到钱就去买酒,家里不至于那么拮据。更可怕的是,每次瑞安醉醺醺地回来,就会情绪失控到处找茬。看着妻子赢回来的冰柜不顺眼,劈头盖脸地就砸,酒醒了之后又完全忘记昨晚的行为,装作没事人一样。孩子们都看不下去,几个大男孩看着亲爹的眼神有着不屑,连年幼女儿都质疑他:为什么你不付账单?伊芙琳很少与丈夫起正面冲突,唯一的一次是当她好不容易向卖牛奶的赊了十几瓶牛奶,而瑞安却又喝醉酒与她无理取闹。伊芙琳在气头上,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大家的心里话:撑起这个家的是我。这句话立刻把这位大丈夫点着了,他推了伊芙琳一把。伊芙琳没站稳摔倒在地,牛奶瓶全都碎了。镜头里,她的血混合着牛奶流了一地。瑞安对家庭的破坏力还不止于此。在电影中,这家人曾面临破产,始作俑者就是瑞安。他把伊芙琳用奖金买来的房子抵押给了银行,眼看这个家庭就要分崩离析。最后关头,又是伊芙琳的奖金拯救了大家。连孩子都觉得不值得。四女儿塔芙问妈妈:你有没有后悔嫁给他?面对这样一个丈夫,伊芙琳依然是摇摇头说:不,没有后悔过。嫁给他,生了10个孩子,原本可以在大城市写杂志,过上精致的生活,现在被整个家庭拖累。但她却说:“如果我这样想,这对我没有好处。我可以去参加聚会也可以不去,但此刻,我能有机会和我的女儿说说心里话,这对我来说是极高的享受。我希望你以后也能替你的美好着想。”她还劝慰女儿原谅她的父亲。“原谅他,我们就能拥有着卓越的一天。”伊芙琳的处事哲学是:憎恨很容易,但却毫无用处。只要开动脑筋,就不会成为牺牲者。其实,丈夫瑞安并不是一个天生的混球,结婚前他是一名颇有才华的演唱家,一场车祸令他失去了天籁之声。为了家庭,瑞安只能去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他的痛苦在于他的遭遇和懦弱的性格。知道自己犯错后,他会像孩子一样端上热茶跟妻子道歉。“他失去了他的才华,但我还拥有我的写作能力。”就凭借这一点,伊芙琳无数次地共情丈夫,并原谅他。伊芙琳是一个生活的艺术家,她选择了爱,即便是为了孩子,也要与孩子的父亲和睦共处。三、伊芙琳的10个孩子都非常乖巧,几乎从不让她操心。大孩子会帮忙照顾小的,女孩子帮妈妈做家务。这井然有序的大家庭,离不开伊芙琳的言传身教。伊芙琳的情绪控制能力,在面临难题时的乐观态度,是我认为她能传递给孩子们最棒的教育。即便有很大的生活压力,做不完的家务,付不出的账单,伊芙琳几乎不会对孩子们发脾气。很多父母在面对孩子情绪失控,并不是孩子行为造成的,而是他们在宣泄自己对生活不满的情绪,孩子是不会反抗的弱者。伊芙琳从来不会对她的十个孩子说:我现在糟糕的生活都是因为你。相反,她总是告诉他们,拥有你们令我如此幸福。所谓父母教育,并不是说教孩子多少知识,让他们上多少补习班,而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给孩子们看。即便是再省心的孩子,也会有令人闹心的时候。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是,伊芙琳获得了一个出门旅游的机会,这是她20多年来第一次出门远行。已经坐上车了邻居却来告状了,原来她的一个儿子把邻居家的花园都破坏了。期待已久的旅行泡汤了。伊芙琳下车向邻居道歉,询问儿子为何要这样做。儿子害怕妈妈生气,怯生生地说:这是送给妈妈的临别礼物。没有生气,没有埋冤。伊芙琳抱着儿子的脑袋说:“它们真的很美。”还有一次,小女儿帮忙给婴儿换尿布,她笨手笨脚把爽身粉撒了一地,伊芙琳收拾了残局时。还安慰女儿:如果不是你们帮忙,耽误了时间,我就不会晚一点去给送牛奶的开门,也就不会刚刚好收到奖金付了牛奶钱。伊芙琳是一个“乐观到无可救药的人”,她从不会为了打翻的牛奶哭泣。虽然一家人物质方面很匮乏,但在精神方面孩子们却很富足,伊芙琳从不把孩子当成她的情绪垃圾桶,她身体力行地向孩子们展示,该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生活的坎坷。这已经不是十全主妇了,这是神奇女侠。生活已经耗费了她几乎所有精力,把力气用在没有意义的抱怨上没有一点好处。孩子们从伊芙琳的乐观中汲取了充分的养料。她的大女儿考进了护士学校,两个儿子加入了棒球队,也离开了家。她的第三个女儿塔芙最像妈妈,她成了一名作家,出版了好几本书。四、如果这仅是一部讲完美主妇的电影,那真就是圣母心泛滥。伊芙琳最值得我们钦佩的是,在生活压力之下,她依然能最大限度保有自己的梦想。蒋佩蓉曾经说过:空杯子里倒不出水,妈妈们请先善待自己。伊芙琳要给这个家庭很多很多的能量,她也没有忘记善待自己。她所谓的善待自己,并不是指给自己买了多少好东西,而是在创作广告词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孩子们在回忆妈妈时是这样说的:她的快乐都反映在她的诗作和参赛作品中了,快乐每天和她一起起床,这是爸爸唯一不能“喝走”的一件东西。伊芙琳也从不会把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别人身上,即便那个人是她的丈夫。一次丈夫酒醒后,对自己的所做所为万分愧疚,他问伊芙琳:我能做什么让你高兴的事情?伊芙琳提出的唯一要求是:我不需要你做什么让我高兴,只希望你在我做自己的时候,不要管我。谁说家庭主妇不是独立女性呢?做母亲有时候的确会陷入某种自怨自艾的情绪,自己的时间都被家庭占满,自己的人生仿佛都是为了别人而活。母亲的这种情绪,对孩子来说其实是有毒的。因此我们可以在“父母皆祸害”小组中,看到种种控诉,无非就是父母以爱的名义绑架孩子。失去了自我的父母,也不允许孩子自由。家庭之外,伊芙琳还有自己的社交圈,这是她平凡生活的英雄梦想。一群跟她一样靠写广告词补贴家用的妇女,是她另一处心灵的归依。结语影片的结局很温暖,伊芙琳和丈夫看着十个孩子一个个离家。成为护士、棒球选手、还有作家……伊芙琳从来没有走出过俄亥俄州,但她的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走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大房子变得冷清,最后只剩下伊芙琳和丈夫。经历了破产惊魂,瑞安有所改变,此后他开始攒钱,并在去世前为伊芙琳攒了一笔足够养老的基金,让她安享晚年。电影的最后一个画面,是伊芙琳的离开。十个人到中年的“孩子”回到了老房子,他们收拾了母亲留下的遗物——这些画面中的中老年人是真实故事中伊芙琳的子女。他们安静地回忆着母亲,伊芙琳第四个女儿塔芙继承了她的打字机,并把妈妈的一生写了下来。如果伊芙琳生活在现代,她的故事上了微博,我想点赞最高的评论应该会这样写:这样一个猪队友,不出钱还添乱,不离婚还等着过年吗?那么穷为什么要生那么多孩子?选择家庭,并不代表女性失格。在鼓励女性独立的今天,似乎为家庭付出是“政治不正确”。但我要说的是并非“出走”才是独立女性的标杆,那些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家庭过好这一生的女性,她们也有选择家庭的自由。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人生不应受限于角色,家庭主妇依然可以活得很成功。不管生活如何鸡飞狗跳,在自己的人生能掌握主动权,依靠自己获得幸福的女性,在任何时代,都是我们的偶像。精彩回顾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网友羡慕哭:我入学MIT都费劲!!双语教育是伪命题吗?新加坡实验了四十年,
2021年7月23日
其他

90后中国留学生入职MIT!网友羡慕哭:我入学MIT都费劲!!

17年2篇CVPR篇、2篇ICCV、4篇NeurIPS,18年2篇CVPR、3篇ECCV、2篇IROS、5篇NeurIPS,19到目前为止1篇TPAMI、1篇ICML、3篇ICRA、8篇ICLR……
2021年7月21日
其他

双语教育是伪命题吗?新加坡实验了四十年, 踩过的那些“坑”….

随着双语学校数量的增加,“中英文双母语”成为了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然而,双语教学究竟如何展开,才能让孩子不仅掌握两种语言,还能扎根中国文化,了解世界文化?新加坡国父李光耀,曾就在新加坡的双语教学上推动了一次又一次的改革。让我们看看邻国的新加坡,在双语教学这件事上,是如何下手的。作者:万能鹿。本文来源:公众号“真棒之选”(ID:summerschool2018),K12原创国际化教育平台,致力于理性、深度,有启发的中西融合教育探索。“双语”始终是个全世界性的难题,虽然近些年一线城市双语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两种语言都要学,可能又都学得不够好,也是很多家长的困扰。而时间是最好的检验,不妨把视线投向我们的邻国新加坡,毕竟在过去四十多年的时间里,新加坡以基本国策的方式推行双语教育,构建了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语言实验室。新加坡的双语教育走过哪些弯路?又是如何调整和改进的?对我们的双语教育,有哪些启发?将《李光耀回忆录——我一生的挑战,新加坡双语之路》这本书分享给大家,或许里面有你期待的答案。唯有母语才能培养斗志和勇气被英国先后殖民统治了一百多年的新加坡,以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实在是务实且迫不得已的选择。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交通要塞,地窄人稠,物产不丰,除了对外贸易几乎没有别的生存出口;新加坡地图,图片来自网络与此同时,新加坡自1965年独立时起,语言状况就异常复杂:75%说着不同方言的华人,14%说着马来语的马来人,和8%同样说着不同语言的印度人。多元种族的人民就好像是水族馆里,不同种类的鱼,虽然尽在眼前,却是被分开来的。新加坡的指示牌都要用4种语言写
2021年7月20日
其他

真敢讲!这位权威专家, 把“教育内卷”的真相说得明明白白!

“鸡娃”与“虎妈”环伺的当下,教育的内卷愈演愈烈。但我们在热议内卷时,却很少深究其产生的原因。教育内卷的实际涵义为何?存在哪些症结?如何才能防止教育内卷化?教育真正的目的又是什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文章略长,但内容翔实,非常推荐阅读,有助于我们对“教育内卷化”建立系统性认知,并给我们指明了一条“反内卷”的思路。作者:杨东平。本文来源:公众号“经济转型研究”(ID:gh_4f1de6b9f808)。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内卷化”一词的实际涵义大概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有一个热词横空出世,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就是“内卷”,首先是指教育的“内卷化”。它来自于一个英文词,叫involution,有一个意思就是“向内”的意思,简单的词义包括“缠绕””纠缠”;在生物学领域,也指系统的退化。如果把这个词和另外两个相近的词一比较,就更容易理解这个意思了。我们最熟悉的一个词叫revolution(革命),前面的字母是re。还有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词叫evolution(进化、演化)。我们把这三个词放在一块的时候,很容易理解:革命是一种突变,是事物变革最激烈的方式;演化是一种常态,慢慢进化;还有一种是退化,叫involution。很早我就看到一篇文章说,“内卷”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翻译,把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词语翻译得大家不知所云。比如,我们不会说一个猴子“外卷化”成了人,而就是说“进化”“演化”。为什么我们要说教育系统是内卷呢?从它的本意来说,是指一种系统性的退化,这是更为准确的;这样大家就不用去云里雾里地做各种各样的诠释、解释。“内卷化”这个词在社会科学领域使用,最早的是一位华人历史学家——他在研究华北小农经济的时候使用了这个词,说中国传统农业的内卷化,就是:随着人口增多,越来越精耕细作,但是边际效应递减,整体农业生产并没有上升到更高的层级,也就是说并没有创造新的技术、生产方式等,而陷入了一种自我纠缠——大家投入的力量越来越大,但是产量还是很低。这是形容在没有技术进步和社会变革的情况下,中国传统农业经济陷入了一种困境。这个困境移用到教育上来,也很恰当。和教育“内卷化”同时流行的是另外一些热词,比如说“鸡娃”“牛娃”“青娃”等——这些莫名其妙的词都是焦虑的“海淀家长”发明出来的,然后继续增长焦虑。如果我们用稍微规范一些的词语,教育“内卷化”在近些年的教育生活当中,是以另外一些词汇来表达的。比如说教育的“剧场效应”:有一些人不守规则,站起来,恶化了整个环境。又比如说“减负”。在政治话语里,这两年最通用的还是“减负”——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关于教育内卷化起因的若干说法及对其的辨析减负、克服焦虑这些问题,实际上指向了一个事实——如果我们更明确地针对一个事实的话——就是择校、竞争,所有焦虑来自于择校、竞争。而且我认为中国的教育焦虑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性、全民性的,各个阶层都在焦虑,中产的在焦虑,高收入的也在焦虑,普通老百姓也在焦虑;第二个特点特别糟糕:焦虑是从孩子的低龄阶段就开始——主要在小学阶段,然后下沉到了幼儿园,其实对应的就是“幼升小”和“小升初”的择校竞争。这种择校竞争,在中国由来已久。如果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比较单纯的——当时我们流行的词汇或者说术语叫做“片面追求升学率”,简称“片追”;教育领域主要的工作就是要防止“片追”的倾向。但是,“片追”这个现象到今天已经发展成了全民的教育焦虑,而且层级越来越低、竞争性越来越强。对于这种现实,北京大学社会学者郑也夫的用词比较恰当——他称之为“学历军备竞赛”,用这么一个词来表达中国教育当前的现实,比一般的“择校”“焦虑”“鸡娃”等更准确地说明了事情的实质,就是学历军备竞赛。我们就要考虑,为什么中国出现了那么严重的教育焦虑、择校竞争,或者说学历军备竞赛呢?对这个问题,教育界内外也有很多人做过很多解释,我觉得都不是特别完满。大家可以想到的,比如高考制度:由于存在着高考制度,而优质教育资源一直是短缺的,竞争就不可避免,越来越激烈。这个说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个人认为不是很有道理。大家看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时高校录取率非常之低,但是经历过那个年代的70后、80后的朋友大家都很清楚,那个时候小学还是正常的,小学没有那么多补课,没有那么大压力,寒暑假、节假日,儿童都是可以游戏和休息的。而现在应届生高考录取率,大多数省份已经超过了90%,为什么教育机会增加了,这个竞争反而更激烈了呢?高考引发说这个说法不是很说得通的。另外一个很流行的说法叫“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论”:因为优质教育资源短缺,所以大家都要竞争,要享受最好的资源。这个说法也是似是而非。我们想想,近二三十年以来,哪怕近十年以来,优质教育资源究竟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毫无疑问是增加了。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发展,优质教育资源在不断增加,但是入学竞争还是更为激烈。有人说这是因为传统文化,算到文化的头上去了:其一,中国自古以来,一千多年的科举教育传统,科举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读书做官,就是出人头地、做人上人;其二,我们在当前的教育竞争当中,把这种传统价值格外合理化了,觉得这是天经地义的。其实,历史上并不是如此。“五四”之后,出人头地、做人上人的价值观就得到了很严厉的校正,像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平民教育,都在校正这种精英主义的教育价值。每个人都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一个能够自食其力、健康、快乐的平民,这种观念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是比较普及的。当时我们经常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没有把所有身家性命都集中在一件事情上,没有说就是要上大学。所以,归因于传统文化,也不是非常说得过去。还有一个很受认同的解释,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有了独生子女政策,所以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宝贝孩子当作天才来培养,必须要上大学,而且要上名牌大学。这个因素是否存在呢?无疑是存在的,而且可以说对家长的教育选择行为的确影响很大。大家都知道,过去在多子女的时代,比如我,我是兄弟姐妹四个,我们周围很多家都是四个、五个孩子,六个孩子的也不少见;在农村,子女更多一些。那时候先经过了一轮自然选择,也就是说,每个家长对自己的几个子女适合做什么,心里很有数的——调皮捣蛋的、喜欢打架的,送他去当兵;忠厚老实的,留在家里种地养老;偷奸耍滑的,去做生意——已经经过了一个自然选择。一个家庭四五个孩子里面,可能有一两个,用民间的话讲是“读书的料”,就是喜欢看书、喜欢学习,家长就让这样的孩子去上学。在独生子女的情况下,这种选择就消失了,所有人都是千方百计要让孩子接受所谓最好的教育,都要让孩子上大学。但是,独生子女这个因素,我认为也不应夸大。因为独生子女政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也实行三四十年了,但是教育生态的恶化、教育的“内卷化”是最近十年才突然加剧的,尤其最近这几年加剧得很厉害;显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在起作用。有人说这是中产焦虑:因为中产阶级的出现,中产阶级的地位恐慌特别严重,所以把很大精力投入到升学竞争当中,加入学历军备竞赛,不能让孩子输了。中产焦虑或者说中产家庭、白领家庭对教育更为重视,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但是回过头来,我们看看其他的亚洲国家,它们的中产怎么不焦虑?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风平浪静——我讲的主要是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非常平静。经常有人说日韩,尤其韩国教育补习非常激烈——这都是前些年的故事了,因为我们前两年刚到韩国看过,它的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已经非常正常化了。什么意思呢?每个学生都是就近入学,在家门口步行5-10分钟,无需家长接送,没有择校。我们就不太相信。随行的韩方翻译和领队都是小学生的家长,是两位女士,我们就私下问她们:你们到底有没有择校?因为学校总是有差距的,不可能所有学校都是一模一样。后来这两个学生家长说:其实我们也有择校。我说:你们是根据什么来择呢?她们说,有两个标准:“第一,离家近;第二,伙食好,中午管一顿伙食。”这么一说,等于是没择校。我说:你们的小学生下午课外有没有上补习班的?她们说:当然也有,很多培训机构把小孩子接走了。我说:主要补习什么内容?她们说:主要是音、体、美,就是艺术的修养、学习,还有一小部分是英语;但是其他的培训就比较少。我又问其中一位:“你的孩子在学什么?”她说:“钢琴。”我说:“你们的钢琴有没有考级?”她说:“没有,绝对不允许。”也就是说,在他们的义务教育阶段,竞争性的学习和培训是被严格禁止的。近年我们到国外或者境外去访问的时候,台湾地区的朋友反应最强烈,他们说:“你们大陆的老师老是说‘小升初’,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大吃一惊:“你们难道没有‘小升初’吗?”一解释,他们说:“我们没有,我们从‘国小’升到‘国中’,就跟四年级升到五年级一样,没有竞争。”他们说:“因为我们实行的是义务教育。”我说:“我们实行的也是义务教育。”就是这么大的差别。一般讲,教育内卷是因为存在高考制度,因为存在中产阶级、中产焦虑等;而这些因素都是背景,都是整体性的,或者说是较长时期内都会存在的一个背景,但并不是最近十来年、四五年教育生态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日、韩、台湾地区为什么没有小升初?很简单,小学和初中的连续教育是《义务教育法》所规定的,就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内卷化症结在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重重阻碍到今天为止,中国的家长和舆论,包括很多管理者、校长、老师,其实没有真正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始终认为要学习就要有竞争,就要有淘汰,就是起跑线上的竞争,认为这是教育本来的内涵。其实完全不是这样,因为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确定的基本人权,是保障性教育,就像给老人发低保一样,人人有份、一视同仁。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是保障性、基础性的,所以是非选择、非淘汰、非竞争性的,所以要实行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就是为了体现这个价值,保障每个儿童都能享受教育机会。义务教育天生就不是竞争性的;我们把它搞成那么强烈的竞争性和淘汰性,就违背了义务教育的基本价值。我觉得这些问题需要拨乱反正,需要经常说。说到日、韩、台湾地区没有小升初,我们就可以来了解为什么他们没有。讲到底,就是一个原因——学校均衡。既然所有学校都是差不多的,当然到离家最近的学校是最合理的选择,这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义务教育的基本现实。我们到欧洲国家、北欧国家看,都是:小学生就是小学生,小学生的天职就是游戏、玩耍、健康成长、锻炼、郊游,不是把学业竞争作为主要使命。回到这个问题,我们国家在1986年就颁布了《义务教育法》,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为什么过去三十多年了,学校均衡还是难以达到?前两年,我们全国各地都在进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几乎所有地方都通过验收了;也就是说,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从管理部门的角度来看已经实现了。但是,我认为离真正意义上的均衡发展还差得很远。只要那个地方有择校竞争,只要有学区房,只要有重点学校,就说明那儿的均衡发展就是一句空话,就是对义务教育的讽刺。在中国各个大城市,北、上、广、深、南京、杭州,择校上竞争得都是如火如荼,就是因为学校差距太大。中国的基础教育的学校制度,我称之为“一种等级化的学校制度”,把学校分成了三六九等。首先,城市和农村这两类学校的配置、资源和师生比,政策要求就是不一样的,对需要更多教师的农村学校配比更少,对需要更多支持的农村学校经费投入更少,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分配。另外一道线叫做“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我们有一小批学校是重点学校,大多数是非重点学校;重点学校里面又分成国家重点、省重点、区重点,等等。我们看到一个区的义务教育学校当中五花八门,相差非常大;因为差距太大,家长当然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上一个最好的学校。这种学校差距方面,按照国家的政策法令,均衡发展了那么多年为什么达不到均衡?这里有一个历史原因——因为我们的重点学校制度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建立。上世纪五十年代初的时候,还没有建立义务教育制度,就是建立了重点学校制度,为了快速地为工业化培养专业人才;当时各地的中小学都确定一个很小的百分比作为重点投资重点建设的学校,任务就是培养拔尖人才,为上一级学校输送这些人才。这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含义是完全不一样的,具有很强的精英教育的属性。1986年颁布《义务教育法》以后,重点学校制度已经被废止了,不再合法了;但是已经实行了那么长时间,大家有一种惯性,地方教育部门、政府总是觉得应该有几所优秀的学校作为示范、作为门面,或者说带动其他大多数学校——这是一种惯常的管理思维,但是违背了《义务教育法》。我们国家至今还在实行变相的重点学校制度,因为现在不敢叫重点学校了,叫“示范学校”“明星学校”“新优质学校”“未来学校”等很多名字;但是大家都很清楚,它们的条件要比其他学校好很多,其中最突出的是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力量,教育经费也非常充裕。又要回到那个话题: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来学校的均衡还是没有达到?我个人认为,讲到底的话,这是一个能不能真正做到依法行政、依法治教的问题。怎么样才能做到学校之间的均衡呢?这个概念也很清楚,就是三个源的平衡:生源、财源、师源。为什么我们强调义务教育要就近入学?就是为了平衡学生的生源。如果把所谓高分的学生用掐尖的方式弄到一所学校去,学校之间不可能是均衡的。所以,生源的均衡就是靠就近入学来保障。然后是财源方面,教育经费的配置应该是均衡的,不能够重这个轻那个。财源的均衡,现在可以说是大致能够做到,因为生均拨款、按人头拨款,每个学校都是一样的配置方式。但事实上,重点学校有很多在生均拨款以外的渠道,叫专项经费等,所以日子过得还是要比普通学校好。不过,我觉得,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总体而言,义务教育学校在硬件上的差距已经比较小了,或者说家长择校所看重的也不是硬件差距——几间多媒体教室不是很重要——学生家长择校看重的主要是教师资源。也就是说,教师的均衡化在今天我们完全没有做到,甚至没有起步。这就要说到为什么日、韩、台湾地区还没有重点学校。因为它们规定得非常明确,教师四年、校长五年、学监三年,必须流动。这是义务教育法所要求的。教师流动,不固定在一所学校,大家就可以想象,它的教育品质、教育质量也就比较均衡了。其实我们国家教育部也发布过关于教师流动的文件要求,最近一次是2016年发布的,要求义务教育学校都要进行教师流动。最早的时候是上世纪90年代,当时就推进过这件事情。我记得当时全国范围内有一个先进地区就是沈阳市。沈阳市有一位女教育局长,非常有魄力,她在沈阳全市范围内推行教师流动。她在任的时候应该说也还是成功的;她离任以后,这个政策就停止了。现在反对教师流动的主要就是重点学校,它们希望维护它们自身的特殊利益:有最多的特级教师、高级教师,可以把外省的特级教师全部挖过来。比如北京、上海的学校。有人说,像山东、河北现在都不太敢评特级教师,评一个就被北京的学校挖走了。这种做法说起来还是挺缺德的,人家好不容易培养出一个优秀教师,就被弄到北京的学校来。所以,教师流动,我个人认为是当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个关键措施。说到中国的重点学校,北京海淀“六小强”、西城“四大金刚”等这样的学校,每个大城市都有一批,升学率特别高。其实,这种重点学校,我觉得是不令人敬佩的,因为它们最核心的法宝就是掐尖,就是用尽办法把高分学生都弄到自己学校来——这完全违反了教育自身的规律。而究竟应该让更多好学生集中在一所学校,还是让他们分散在不同学校?这是要有所讨论的。台湾地区从2016年开始实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也就是说把高中阶段也纳入义务教育。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影响是什么呢?这就意味着要消灭一批著名的百年老校,就像“建国中学”“台北第一女高”等——都是百年老校,马英九他们都是那儿毕业的;它们被纳入义务教育,就要按照均衡发展、一视同仁的概念来运行,不能有任何特殊待遇。当时对此发生了一场深入的旷日经久的讨论。争论的两派,一派叫做“均优派”,他们说并不是反对优秀,而是认为,优秀的学生集中在一所学校对这些学生也并不是最公平的,因为在这些重点学校又形成了新的小宝塔,又出现了新的中心和边缘,而很多学生如果分到普通中学的话,带动作用和自我发展会表现得更好。他们也做过一些实证研究。“选优派”和“均优派”两方,从政策上来看,应该是“均优派”获得了胜利,因为政策上是推行十二年义务教育的。当然,对那些老牌、名牌学校也是网开一面,给它们一个过渡期,比如说每年30%还是多少的名额可以考试招生,以后逐渐减少。总而言之,在教育公平的维度上,掐尖、拔优、培优还是均优?还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政策选择。我个人认为,非常可惜,中国绝大多数大城市,基本都是走向了精英主义的掐尖、拔尖、培优,打造重点学校,打造拔尖人才的道路。什么原因呢?原因之一是这些地方的官员、教育局长,绝大部分都是从那几所重点学校出来的,他们的子女现在也都在那些学校上学。重点学校成为一种特殊的利益集团,把它自身的利益放到了社会公众利益之上,想方设法都是维护它的自身利益。我想,这个问题在中国是一个具有特殊性的问题,但是很重要。这是第一个最基本的方面。有人说:因为高考是指挥棒,因为有高考,所以就均衡不了。不是这个道理。高考是指挥棒,但是学校制度是一个教育系统的底盘,这个底盘设计得到底是不是平衡的,还是有很明显的倾斜或者倾向性,区域的教育生态是会因此很不一样的。我想,今后一段时期内,一个重要的方向还是要改革我们的公办学校体系,使它真正按照义务教育法的要求实现均衡发展。课外培训机构扩张问题的根源我们要看到,在近十多年的义务教育环境当中青少年的生存环境急剧恶化。为什么?大家都很清楚,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之外生长出了一个新的系统,就叫课外培训机构。课外培训机构现在的体量已经超过了小学,有22万家机构还是多少,800万教师,这远远超过小学——小学总数是16万所。有人说,我们在公办学校系统之外又造了一个教育体系。这个体系是商业化的。教育培训的实质是什么?有人说,一言而蔽之,就是制造焦虑、满足焦虑——这就是它的生意经,完全不是围绕教育规律、教育方针而产生的。“起跑线上的竞争”这样的忽悠这些年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为家长的共识。“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其实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理由,毫无价值,而且完全不真实的,就是一种忽悠。我们都清楚,教育的成功是终点线的竞争,是不能输在终点;教育就像马拉松嘛,起点早一点、晚一点,快一点、慢一点,有什么关系?毫无影响。成年人里,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小学一年级时候的排名或者成绩、三年级时候的排名和成绩?这些对你的成长有重要性吗?完全没有。但是,“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么一句口号,把家长搞得非常焦虑。培训机构是围绕商业利益的,最后上市,获得最大的经济价值;它要对它的股东负责,而不是对儿童和家长,所以它的动机、价值和教育是两回事,并不是真正的教育。但是,培训机构的出现也是一个世界性的现象,在东亚国家发展得最为强大。所以,国外对课外培训机构也有很多研究,他们把培训机构称为“影子教育”。什么意思呢?影子教育是依附于公办学校而生的,因为公办学校有这个需求,所以它来帮着满足。也就是说,从教育的关系上来看,培训机构有它的问题,但是它并不是始作俑者,它是一个随动系统;因为公办学校有激烈的择校竞争,所以它来给学生补课,帮学校掐尖,帮学校选择。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公办学校的导向改变了,比如,择校要评价的是足球,你就会看到所有培训机构都去培训足球了。课外培训机构是这么一个系统。所以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说,不能说培训机构是万恶之源,培训机构是依赖于公办学校的择校需求而生的。所以,这些年来在治理择校机构上,除了规范它的上课时间、上课地点、收费标准等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绝不允许培训机构和公办学校勾结、帮助公办学校招生或者通过奥数来选拔学生。最近好像又通报了几起。这个就是最糟糕的情况,就是公办学校自己品行不正,跟培训机构内外勾结来恶化教育生态。培训机构的异军崛起,是中国教育生活当中的一大奇观。可以说,很多人,包括我在内,大家事先都想象不到,培训机构的体量能够超过正规教育,能够整体性地忽悠了家长、绑架了教育,使得整个义务教育偏离了它的正常和正确的发展轨道。2018年起,国家八部委等开始强力整顿课外培训机构。最近,国家深改委也开会,再次把整顿培训机构提到非常重要的议事日程。所以我们且看下一步会如何做。也就是说,这种乱相的确是令人不能容忍的。这里最恶劣的做法就是刚才讲到的,培训下沉到了幼儿园这种事情。在世界各国,很多国家都是通过立法,来保障学前教育不得进行学科性的教学。而我们看,不久以前国家官媒的广告,大街小巷,什么“××思维”等,2-8岁,就要搞思维训练,就要搞培训。一个两三岁的儿童,究竟应该干什么?是不是应该学习吃饭睡觉、拉屎拉尿?学什么××思维?这完全是违反人道的——向那么小的孩子下手。现在对儿童下手太狠了。前两年奥数泛滥的时候,有一个机构也办了“奥托班”,在幼儿园大班就进行奥数训练。这种事情,说起来真的是伤天害理。新一轮教育产业化的影响培训机构的异军突起,在整体上绑架了家长、影响了正常教育,这个事实是非常明显的;但是还有第三个因素,我称之为“新一轮的教育产业化”。也就是说,通过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教育和资本市场、房地产深入结合,使得制造学校差距成为拉动地方经济、抬高房价、拉动房地产的兴奋剂,或者说成为地方政府非常受用的一剂良药。想要拉动这个地区的房地产吗?引进一所大城市的名牌学校,给它投资、给它土地,这个小区就变成学区房了,房价整体上涨。这个事情和教育是什么关系?现在有很多公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所挂牌收费的分校,也有很多民办学校在全国各地办了很多高收费的学校,典型的就是衡水中学;出现了一批超级中学。衡水中学前两年到浙江平湖办一个分校,后来遭到浙江省教育厅的抵制,下文如何我们也不太知道。它的办学模式,大家一听,是不是很简单有效?花一百万聘一个名校的校长,出高价购买优秀的高分学生,这样的话,杭州市那些名校的高分学生都到它那儿去了;所以它可以用一年时间把这些名校全部打败,成为第一的学校。但是大家都很清楚,这个还是办教育吗?到底是办企业还是办学校?出现一所这样的学校,整个地方的教育生态就被搅乱了。所以,最近国家对于跨地域招生,包括民办学校跨地域招生,也开始强力干预。前两年,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初中阶段的优质学校都是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纷纷败下阵来。像上海,某一年的中考成绩,民办学校要比公办学校平均高40分。当然了,家长就对民办学校趋之若鹜,公办学校成了备胎,没学上了再考虑。为什么民办学校的分数和升学率那么高呢?民办学校肯定说:“我们办学灵活,教师敬业……”的确,民办学校的校园文化、服务精神比较强,课程学习比较生动活泼——这些都是事实。就像培训机构一样——说句公道话,培训机构的课都比公办学校的课有意思,小孩更喜欢。但是,这真的就是民办学校打败公办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吗?根本不是。关键就是一条:因为民办学校利用了当时《民办教育促进法》规定的招生自主权,可以考试招生、提前招生,所以把学区内最好的学生全部招到民办学校去了;当然分数和升学率大大高于公办学校。但是这是一种不平等竞争。中国所有的好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就是掐尖——无论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但是这是一种非常low(低)的策略,真的算不上是教育。把最好的学生都弄到你的学校来,能上清华、北大、985,这是你的本事吗?实际上,最优秀的学生都不是学校教出来的,放到别的学校照样上清华、北大——校长们都很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出现了一个野蛮人,不择手段地掐尖,包括揽尽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整个区域的教育生态就恶化了,就会发生大面积的“水土流失”。防止这种跨区域招生和掐尖招生模式,对于维护一个区域的教育生态,意义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最近新出台的政策严格限制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跨区域招生、掐尖招生,禁止它们考试招生。上海从前年左右就开始实行“公民同招”——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原来民办学校提前招生,还可以考试招生,把最好的都挑走了,公办学校只能接收其他的学生。现在规定,必须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同时招生,都不许考试,这样,上不了民办学校的学生还是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且他们也不见得一定能够进入好的公办学校。执行了两年,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生源马上就均衡了。所以,这个事情说起来并没有什么太复杂的。不要说什么文化传统、中产焦虑,等等,就是在于教育政策要一视同仁。一个公平、恰当的教育政策就可以比较快地保持学校之间的均衡。防止教育内卷化也需要构建恰当的家庭—学校关系我想说的另外一个命题就是,在整体改善教育生态的过程中,家长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大家已经看到了这一点。现在学校和家庭的关系异常“亲密”,学校用微信群等,时时刻刻跟家长联系。很多微信群成为家长的马屁群,天天向老师谄媚:老师说“下课了”,家长就说“老师你辛苦了”……献“一束花”;一个家长“献花”,另外一个家长也得献,最后弄成一个群的家长都在“献花”——家长怕万一没献,别人献了,自己的孩子又吃亏了。这种家校关系(“家庭-学校关系”简称为“家校关系”)是非常扭曲的。现在“家校通”,教师也利用这种通讯工具在制造焦虑,无时无刻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比较:今天某某同学又得了一个什么优,得了一个“小红花”,言下之意就是没有得“小红花”的家长自己掂量掂量。这样的老师都在制造焦虑。这种现象是非常糟糕的。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在信息时代,如何构建和保持一个恰当的家校关系,是一个很大的命题。我觉得,我们大陆现在没有多少人对这个问题有发言权:家校关系到什么程度是恰当的、合适的。我问过一个台湾地区的老师,这位老师说:“我们没有这些东西。教师是专业的工作,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插话的;我们这些活动也不需要征求他们的意见,我们按照我们的准则来做。”也就是说,学校和家庭是有隔离的,不应该时时刻刻、无时不在地紧密联系。这位台湾的老师说:我们有事情会给家长发通知,什么时候开家长会发一个通知,仅此而已,不需要时时刻刻跟家长打交道,否则会给学校带来很大干扰——因为家长的心态大家可以理解,但是每个家长都把自己的负能量释放到学校,学校就难以承受,学校的教育行为也要变形。学校把教师的责任转移给家长、让家长给当助教,那么学校方面是有很大问题的。最近,国家的文件里对这条也限制得非常严:教师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不能把家长变成助教,因为在教育理论当中,三种不同的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有各的功能,各有各的场所或者边界。家庭教育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它的功能并不是帮助学校提分或者帮助老师改作业,完全不是这个功能,它的功能是什么呢?就是发现这个孩子与众不同的独特的禀赋、特长、兴趣、爱好,然后鼓励孩子自我发现、自我实现。有一个美国的老师说得好。为什么在美国学校下午下课时间很早,一点半左右就下课?这位老师说:我们必须给家庭教育让出必要的时间,不能让学校教育把学生的时间都占了,因为学校面对的是几十个孩子,老师不可能对他们进行个性化的特殊关注——这是家庭的责任。家长面对自己的这个孩子,就应该完成家庭教育的使命,发现这个孩子独特的自我,并且鼓励、培养他们的特长、兴趣,让他们走上一条自我发展的道路。这是美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分工。家长应树立放眼长远的教育和职业价值观但是,今天我特别想说的还不是说家校关系,还是教育的价值观;因为我们今天全社会弥漫着一种急功近利的短期的极度功利主义的观念。“上学就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无论家长是什么文化程度,这好像变成了一个天经地义的事情:“如果不为了考大学,你干吗要上学?”最近这段时间,家长有一个新的焦虑,就是关于高中阶段的普职比;因为国家十部门有发文,强调高中阶段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要保持大致相当的比例,也就是过去我们一直说的5﹕5——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对半。保持5﹕5的普职比不是新的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提出来了,多年来一直是要这么做的,这里就涉及对职业教育的功能和重要性的认识。尽管在中国传统观念当中,我们说“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视动手操作的和体力劳动者,但是一个国家的教育,必须跟它的经济、市场和产业结构相适应。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总是需要有这么多的人进入经济领域、进入职业领域,成为技工或者是职业人才。这是一个方面,全世界都是如此。我想给大家公布一个数据,OECD(经合组织)发布了2018年的教育概览(Education
2021年7月19日
其他

全网热议:花了140万去美国留学, 回国薪资仅4500!?50位海归真实收入公开

近日,一则留学生自曝在美国留学五年花费140万人民币,吐槽回国后只能面试4000左右的工作在网上引发热议。在视频中,他自述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只有一家公司开出了4500元的工资,还是因为其海归背景。留学生在国内的真实薪资情况到底如何呢,一起来看看网友们的分享。本文来源:公众号“留学字典”ID:liuxuezidian男子就读于美国爱荷华大学,为了在美国就业,二年级末由商科转入计算机科学专业。没想到计算机难度大,编程技术学的很烂。回国后,根据自身优势求职外贸工作,面试了十几家公司,基本都给他开出了4000左右的月薪。其中一家公司开出了4500元的工资,还是因为其海归背景。男子吐槽:辛辛苦苦在国外受的罪,只值500啊。该企业老板还告诉男子,不要以为你是美国海归,就在我们企业看其他人低人一等,如果我发现你对别人很傲慢,我可要修理你。男子表示被气的吐血。网友评价普遍呈负面在这段视频在网上迅速走红后,网友也纷纷评论,但基本都对视频中的海归持批评和负面态度。大部分网友认为视频中的男主只是在国外混文凭并没有真能力:还有部分网友认为,视频作者是在搞热度,搞争议,挑热点:根据小编的查询,爱荷华大学在2022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排名全球455位,而视频主角就读的爱荷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查询不到世界排名情况。在百度百科中,列出了该校进入全美前50名的专业,计算机工程位列第49名。当然评价一所大学不能只看排名,在美国其实爱荷华大学还是一所颇有名气的正经大学。医学院和法学院都在美国排名靠前,创意写作项目更是十分知名。而在视频评论区,许多网友说爱荷华大学录取率高达87%的情况,根据小编在美国知名学校信息网站Niche上的数据,爱荷华大学的录取率在83%左右,录取学生SAT均分1130-1340,ACT录取均分22-29。从录取难度上来说的确不算大。另外根据学校官网的数据,爱荷华大学的中国学生超过1300人,是最大的国际学生生源地。海归薪资真实情况在“海归月薪4000”在近年频频上热搜后,许多留学生也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真实薪资情况,相比于网上的各种调研报告,这些数据更加真实也有参考性——北美海归:1,美硕,学校排名前50,魔都税前1W。想知道那些说金融20k的到底进的是哪,跟我一块毕业的小伙伴也没这么高啊...2,本科985现在叫双一流,美硕好歹算个综排top50。南京,ee转金融,回国3年月薪1W多不加年终奖…别jb回国,庙小妖风大,水浅王八多。3,美硕,成都食品,5k。上海最好的外企也不过10k。4,
2021年7月17日
其他

学霸嫌父母穷, 不配有他那么好的儿子: 忽视这点, 教育会出大问题!

在养儿育女的路上,不要把孩子的成绩排在第一位、更不要只用成绩来给一个孩子定性。只有如此,孩子们也才会用更全面和多元化的视角来看待父母。作者:静思。独立撰稿人,育有一子,已出版《关键突破:25个直击问题本质的解决利器》、《一辈子很长,要活出高级感》等作品。手掌心捧大的女儿,现在那么嫌弃我们前两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位华人妈妈的泣血吐槽。
2021年7月16日
其他

第一代“反内卷先锋”:我溺爱了33年的孩子, 后来长成了这样…

该由着孩子天性成长,还是指引他们走一条我们认为正确的道路?这是一代代家长探寻、摸索的世纪难题。前两天我读了作家池莉记录自己陪伴女儿成长的随笔集——《和女儿一起长大》,感悟颇深。池莉曾获鲁迅文学奖,当年新书可以卖几十万册,畅销程度令王蒙羡慕不已。即便你没有读过池莉的书,也应该看过她作品改编的影视剧,《来来往往》和《生活秀》等。这样一个作家,做了母亲会怎么育儿呢?她养育出来的孩子如今是什么样的呢?在《和女儿一起长大》这本书中,她分享了从女儿出生,到24岁考取研究生的心路历程……作者:西贝从女儿出生那一刻开始我就开始了“反内卷之战”“鸡娃”现象不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的,池莉的女儿吕亦池出生时,“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就已经开始流行,可以说池莉算是第一代被教育焦虑裹挟的中国父母。不过池莉几乎没有在女儿吕亦池身上倾注过一点点焦虑,这个厉害的母亲帮女儿挡去了绝大部分成长中的阴雨,由着女儿野蛮生长。从《和女儿一起长大》中可以看出,池莉算得上是第一代“反内卷先锋”。1988年,吕亦池出生,今年33岁。还没来得及享受养育子女的幸福和满足,焦虑的阴影就来了。孩子一岁时,池莉乐呵呵跟朋友分享,女儿抓周时抓了一把锅铲,将来有可能是个厨师!不过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身边的朋友认真地提醒池莉:厨师是什么好职业?孩子学习一定要抓上去。“现在大家就看,谁有本事把小孩的学习抓上去,以后要是能考上一个全国重点大学,那才算是父母的本事!”是的,你没看错!上个世纪80年代末,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待,从孩子周岁就开始了,因为“周岁不小了,已经学会走路会说话了,就应该抓起她的学习了。”池莉,当代著名女作家。曾获鲁迅文学奖、等50余项奖项多部小说被改编为影视作品刚开始,池莉确实有点“惊慌”,毕竟是新手妈妈懵懂得很。她去打探了青少年宫、幼儿早期开发班。越打探越心凉!高昂的费用先不去说,这些培训班上的孩子被严加管教的模样实在可怜。学龄前孩子,有些甚至还在穿着尿布,正是肆意放飞天性的时候,却被要求像大人一样,在教室坐一节课,整整45分钟!做不到还会受到老师的羞辱,那时候的老师的教育方式也比较强硬。这绝不是孩子应该承受的,孩子理应好好享受童年的快乐,为何要被送去备受折磨?面对此情此景,池莉决定走一条自己的道路——遵循孩子天性。上幼儿园的时候,别的孩子奔波于各种培优班、补习班,吕亦池在玩。小学阶段,学校外遍地都是辅导班,无一不在提醒他们:别的孩子都这么优秀了,你的孩子也别玩了,赶紧来学习吧!池莉也焦虑了,周围别的孩子都如此优秀,都在起跑线上争先恐后。迫于形势,女儿小学的时候,池莉也问她:“你想学习一些特长吗?你要不要放学后去上课外培优班,跟别的同学一样?”女儿坚定地回答:不喜欢,不愿意。我就喜欢玩。池莉决定尊重女儿的想法,即便她只是一个小学生。即便在很多亲戚朋友眼中,自己是个溺爱孩子的,不负责任的妈妈。但她认为,所谓父母的责任,并非是把自己的焦虑强加在孩子身上,让孩子遵循父母的意愿去学习,这不尊重科学,也不尊重孩子。唤醒孩子学习的内在驱动力要重要。池莉说服自己尊重孩子的选择,坚强地扛起了一切压力,选择了和女儿一起“反内卷”——喜欢玩,那就玩吧。毕竟生活中、在玩中,孩子能获得的成长一点都不比坐在教室里少。为了溺爱孩子曾“威胁”小学校长池莉对女儿的“溺爱”并非由着孩子的心思胡来,她是有自己的理念和章法的。“我并没有帮孩子找到什么,我只是和孩子建立了一种我们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孩子在这种生活方式里非常快乐,孩子只要快乐就会更加聪明,她自己就会拥有战胜现实困难的力量。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因此每个家长也就都有可能从自己孩子的特点出发,去营造最适合孩子的生活环境。”快乐是生命的本能需要“绝大多数父母似乎都无法从流行的脚步观念和模式中突围出来。潮流的力量太强大了,几乎人人都被潮流裹挟,身不由己地跟着跑。”池莉敏锐得发现父母“焦虑”背后的心理困境。相比让孩子背诵ABCD,池莉更愿意让女儿在自然和玩耍中建立对世界及生命的理解。吕亦池在吕亦池读中学之前,池莉认为“玩,是孩子最重要的一件事”,她任由吕亦池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抓石子、溜旱冰、参加户外活动上,陪着种花、养蚕,亲近自然,感受造物主的神奇魔力。无论学校的作业有多少,在吕亦池10岁之前,池莉坚定实行“9点半就寝主义”,保证孩子长身体时候的充足睡眠。10岁以后,睡觉时间推迟到10点,无论作业写没写完,必须睡觉。正是因为自己跟大环境对着干,吕亦池小升初最关键的那一年,池莉被副校长约谈。校长批评吕亦池“玩心太大,不仅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前途不利,对周围学生影响也不好。”池莉又一次站到了女儿这边,当面怼了副校长:快乐是生命的本能需要,它与学习知识并不冲突。在池莉眼中,吕亦池虽然花了很多时间在人们所谓“不正经”的玩乐上,但她内驱力逐渐被唤醒,她主动学习游泳、练钢琴也发自内心,在唱歌中她还了解了不少地理知识。比起那些被父母老师逼着学习不快乐的孩子,吕亦池眼里有光,心中有热情,池莉觉得自己的女儿才是孩子该有的模样。其实,玩乐并没丧志,这个见多识广的女孩有非常敏锐的观察能力,她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也很强大,随着年级提升,吕亦池的后劲越来越足。在池莉的行文中,她毫不掩饰自豪心情,回忆女儿七岁炒鸡蛋,八岁养狗,九岁洗衣服,修理音响、电脑、门锁,甚至马桶都不在话下……在她眼中,女儿有生活的感受力,认真生活,就是母亲教育的成功。有一个不吝啬肯定自己的母亲,吕亦池的真的很幸福!溺爱孩子虚弱的地方在女儿成长过程中,池莉的名气越来越大。但坦白说,相比起母亲的光芒,小时候的吕亦池天分平常,甚至有些敏感、自闭。在家庭聚会上,吕亦池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快乐活泼、伶牙俐齿,更别提表演什么特长了
2021年7月13日
其他

她把17封拒信做成短裙, 穿去博士论文答辩:你的“No”定义不了我的人生

留学路上,收拒信仿佛已经成了留学生们的人生常态。从申请学校、申请奖学金、项目,到毕业后的就业求职,处处都有令人沮丧的拒信伴随着我们。有人会因此郁郁不得志,但也有人会越挫越勇。今天要和大家分享一个正能量满满的故事,美国29岁姑娘把17封拒信做成短裙,还穿着它去了毕业论文答辩,简直一个大写的“飒”!作者:Esther本文来源:公众号“北美学霸君”ID:gpamaster哪个留学生还没收过几封拒信?尤其是在申请季,凡是看到以“We
2021年7月8日
其他

“父母双学霸, 生娃是学渣”的科学解释是什么?

能认识到娃的平凡,不仅需要科学精神,还需要理性。实际上,学霸父母学渣娃并不奇怪,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世界本来就是因为多样性而变得迷人。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弃“孩子的能力应该等于父母的平均值”的想法,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收获养育孩子的快乐和坦然。要知道我们的孩子面对的未来,是一个更丰富更精彩的未来。在那个未来,成绩只是一道前菜,我们应该更在意的,是他们是否有一个充实蓬勃的人生。本文来源:公众号“英华兰DrBing”ID:
2021年7月7日
其他

德国的土壤不长“书呆子”, 条件不允许!

在德国学校里,成绩好未必是件好事。头悬梁锥刺股在这里没什么市场,相反,成绩太好会被鄙视。德国的老师和家长不鸡孩子的成绩,倒是对鸡孩子的运动热情满满。在这里,孩子必须四肢发达,至于头脑简不简单,大家随意!作者:无才姐本文来源:公众号“女子无才便留德”ID:wucai6de德语里有个散发着浓浓柠檬芳香的词Streber/in,形容野心勃勃,一门心思往上爬的人。中国孩子被称作Streber/in的概率很大,因为他们都太会读书了,都还没怎么野心勃勃呢,一不小心就考得太好了,你说捉急不捉急!尤其是在青春期,Streber/in被同伴排挤的可能性很大,日子很不好过。如果偏偏又长得瘦小,性格害羞内向,还戴副眼镜喜欢思考人生,完了,不就是校园霸凌的完美对象么?这题怎么破?唯有秀肌肉。毕竟,秀智商惹恼别人可能会挨顿揍,要是秀肌肉惹恼别人。。。别人也不敢表现出来。而且,在德国这个全民健身狂热的国家,如果运动方面“有点东西”,立马就能和周围人打得火热,混入主流社会不是梦。没有什么不是一场球不能解决的。如果不行,那就两场。四肢必须发达头脑各位随意德国人对孩子的学习一佛到底,但对孩子的运动从来都是鸡血满满。在德国,没有一个孩子可以逃得过奥林匹克精神的召唤。不是奥林匹克数学,谢谢!他们的“起跑线”是真的要跑,拼体力的那种。每个孩子出生后第一件事,就是每天趴着练习抬头。小米那时候懒得要命不肯练习,头睡偏了,还被医生抓去做了理疗。每次理疗过程就是花式抬头,以至于她现在每次脖子一梗跟我倔的时候,我都怀疑是不是当年治疗过度了。再大一点就得开始爬。和中国人不同,德国人很少抱孩子,在家都是用围栏圈一块地,让孩子随便运动。我管这叫“圈地运动”。无论春夏秋冬,婴儿们都在地板上像闪电一样爬行,来去如风。那粗壮的大腿、强健的手臂、销魂的腹肌,常常令我心旌荡漾,热泪盈眶:多好的扫地机器人啊,还会卖萌!如果运气好的话,这个时候可以入托了。在托儿所里,你娃能说会道会数数,并不能在老师心中激起一丝涟漪,但要是你娃哪天学会了什么高难度动作,接娃的时候你会见到老师最激动的表情!无论内心有多么迷惑,你都只能跟着瞎激动,不然就显得不解风情。不仅如此,每半年幼儿园还会给出一份报告,又是数据又是图表,详细记录你娃大动作完成了多少,小动作完成了多少,在婴儿界处于怎样的水平。请一定要珍惜这份报告。因为在学校里永远不会有老师告诉你,你娃的成绩在班里处于什么水平。他们对学习的重视还不及对运动的十分之一。记得大麦小学入学考试之前我有点紧张,跑去问老师如何才能加强德语语法。老师说那都不是个事儿,反正小学会教。放心吧,你女儿会劈叉,倒立,翻跟斗,你还担心什么?我???我女儿要报考的是杂技团吗?小学第一次家长会,气氛紧张而热烈。家长甲:体育课一周几小时?家长乙:什么时候开设游泳课?家长丙:有足球训练吗?家长丁:篮球学不学啊?直到家长会结束,也没有一个人问到和学习有一毛钱关系的问题。我按捺不住,弱弱地问了句:贵校升学率多少?瞬间空气就凝固了,大家惊异地看着我,仿佛我走错场子了,这里是体校。班主任扶了扶眼镜,告诉我从来没有人统计过升学率。好吧,这就是传说中全市口碑最好的小学之一。如果不是德国人对好学校有什么误会,那么误会的就是我们。如果要看升学率的话,哪个小学都没这种东西,只能靠家长自己统计。怎么统计呢?等你娃考完了就知道了。你会在最后一刻弄清楚这个神秘班级的孩子们最后都去了哪里。大麦上了小学,我才明白幼儿园说的让我不用担心是什么意思。每天一下课,操场里都是一群群跑跳攀爬、筋斗乱翻的猴子,哦不,孩子。大麦秀了一把单手空翻,就成功出圈了,相当于上了学校热搜。有个男孩劈叉劈得比她还直,也出圈了,吸得女粉无数。还有个男孩可以倒立用手行走十几米,那可不得了了,立马引起轰动,成为全民偶像。在中国,成绩好就可以横着走。在德国,成绩是个什么鬼?你有炽热的肱二头肌吗?大麦在学校的江湖地位从来就不是靠考试考出来的,而是靠耍杂技耍出来的。和她最要好的那些孩子们,不是拿过游泳金牌,就是得过长跑冠军,没有一只弱鸡。如今大麦上了中学,校园里的风云人物依然是那些跳绳跳出花来、俯卧撑一口气一百个的运动健将们。反正,四肢必须发达,头脑各位随意。在德国,最不缺的就是运动话说,大麦会单手空翻这件事并没有让我感到意外。谁让我是入乡随俗小能手呢?德国孩子玩过的,我家两只小的一样也没落下过。大麦两岁不到,我就送了她一辆跑车。严肃一点,这个学名就叫“跑车”,德语Laufrad一比一直译,信达雅到不行。只不过,这车没有脚蹬子,需要劳驾自己的脚亲自跑。一路跑一路假装自己在骑自行车。就这么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东西,全德国孩子都玩,很诡异对不对?两年后当大麦拥有第一辆真正的自行车时,谜底终于揭晓。玩过“跑车”的孩子可以实现和自行车的无缝对接。上去摇摇晃晃才几分钟,就开始把自行车骑到飞起,就问你神奇不神奇?傻呵呵跑了两年,原来练的是平衡啊!有了这逆天的平衡感,接下来学什么都像开了挂,轮滑雪板冰刀一键三连,不在话下。回想起我小时候学个自行车摔得半死,学轮滑差点摔出脑震荡,不禁悲从中来,我缺的是运动细胞吗?不,我缺的是一辆跑车!这位朋友,说你呢,别往文末拉了,不带货,没链接。想要跑车的话,把自行车脚蹬子卸了就完了,做人可以简单一点,做车也一样。在德国,四周岁是一个重要的年龄。几乎所有的运动类兴趣班都从四周岁开始招生。为什么是四周岁呢?从学术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可以确保不尿裤子的年龄。德国孩子一到这个年龄,老父老母们就都开始蠢蠢欲动了。女孩通常会芭蕾体操二选一,小公主选芭蕾,女汉子选体操,非常科学。男孩选啥?在德国还能选啥?搞不好男孩刚出生的时候他老爹已经把球衣号码挑好了。足球这项运动不怎么费钱,场地和教练费用都老便宜了,但是很费时间,一周三次训练,再加上周末经常要开去很远打比赛,没有真正的热爱是很难坚持的。不过德国人最不缺的,恐怕就是对足球的热爱了。记得大兄弟刚来德国的时候,有天和几个自称中国巴乔、中国罗马里奥的同胞们踢球,偶遇一群十来岁的德国儿童,就想逗逗他们。结果被逗了。儿童们把巴乔罗马里奥过得连妈都不认识,球皮都摸不到。当一项运动发展成全民运动的时候,真是细思极恐。除了这些带有性别色彩的项目,孩子们还会学一些中性运动。比如,游泳人人必学。在德国,会游泳和会走路一样是标配。学校里,一个孩子不会算术没什么,但如果不会游泳,那绝对是异类,所有人都想知道他到底有什么毛病。大麦和小米都是在四周岁的时候进了游泳班,先学蛙泳,然后仰泳自由泳各种泳姿走起。游泳之所以深受重视和厚爱,我琢磨着,也许因为这是唯一一项可以终身进行的运动。毕竟德国人待机时间超长,平均寿命高达81岁,当别的都搞不动的时候,划水和摸鱼就成了最佳选择。游泳和夏天配一脸,可惜德国的夏天无比短命。不过,德国虽然夏天短,但是冬天长啊!不仅长到没朋友,还冷到没对手呢!能配得上这么要命的冬天的,也就只有滑雪这么高贵的运动了。几千米那么高,几千块那么贵。但是呢,如果要说哪项运动最适合育儿,我首推滑雪。没有哪项运动可以像滑雪这样,既能拥抱自然,又要经历风雪,既能消耗体力,又能磨炼意志,还要时刻面对天气突变、缆车关闭、修改路线、甚至迷路种种突发事件。大麦和小米从四周岁上雪板,这么多年驰骋于各大雪场,已经变得相当皮实,相当老道,绝对值回票价。要说这个运动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不是费钱,而是费妈,相当费妈。带孩子滑雪,必须一个负责带路,一个负责垫后,因为一旦有人摔倒,已经滑下山的人是很难逆行解救的。所以最后那个垫后的通常是妈。这个妈,就是爬也要把雪场给爬遍了。这世上没有什么运动小白,人人都是黑道高手,只要你有两只娃。体育专业党
2021年7月6日
其他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演讲: 不要听信躺平的鬼话

图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杨泽波在前些天的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毕业典礼上,教师代表杨泽波老师提出“三不”:不要听信躺平的鬼话,不要拒斥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不要轻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我们应该给孩子灌输怎样的人生理念,以下是教师代表杨泽波老师致辞全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演讲:杨泽波,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师代表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现在在毕业典礼上讲话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儿,万一内容不合适,或不小心读错了一两个字,便会招来一片骂声,永世难得翻身,在咱们这个学校因地处邯郸路而声名远播的情况下,更是如此,风险很大。另外,现在经常可以看到,哪个学校哪位老师的致辞深受欢迎,被多少次掌声打断,以至于给人一种印象,好像得不到这么多掌声就不是好的致辞似的。但我一直不以此为然,认为这是社会低俗化的表现,就像导演拍电影不敢表达自己的夙愿,必须讨巧观众的偏好,老师讲课不敢讲明自己的观点,必须取媚同学的笑脸一样,结果只能是不断拉低社会的层次。既然如此,我到这里讲话,本就不奢望在我大程度上受到欢迎,只是想讲点自己真正要讲的东西。用老话说,讲不讲在我,听不听,或听得进得不进在你们。一、不要听信躺平的鬼话同学们毕业了,希望大家从离开校门的那一刻起,就时时提醒自己,不要听信躺平那些鬼话。社会发展太快了,“佛系”这个词还没有红够,“丧系”这个词刚刚露头,就都被“躺平”抢去了风头。这个用语能够流行起来,自然有社会的原因。但如果真的躺平,那就大错特错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君子自强不息”,不是躺平。真正的英雄,是在夜半人静时,把受损的心掏出来,缝缝补补再塞进去,眯上一阵儿,醒过来再拼命苦干的人。你有一千个、一万个理由躺平,也有一千零一个,一万零一个理由不躺平。躺平说穿了不过是为自己原本已经堕落的心灵寻找一个冠冕堂皇聊以自慰的理由罢了。事实上,躺平也没有想象的那样美丽。真的躺平了,你很快就会发现,这是极其无聊,甚至令人厌恶的,到七老八十在床上不能动弹的时候,一定会打心眼儿里狠狠骂上一句:“当初脑子一定被驴踢了,不然老子为什么要会上这帮龟孙子的当,TMD。”二、不要拒斥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另外,也不要拒斥社会对你的道德要求。要讲明这个道理并不容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反对道德绑架”成了当今最为流行的术语。一个人应当做某事而没有做,他人对其提出批评的时候,他会以这种说法为自己申辩:“不要用道德绑架我,本大爷要放飞自我,追求本真的我,不吃你那一套。”社会对一个人提出道德要求,对还是不对?根据儒家学理,人有善性,做道德的事不是出于情分,而是出于本分,道德原本就是自己的要求。黑格尔讲过,当法院判一个人有罪,别人都为其可惜的时候,只有哲学家明白,这是法官对他的尊重,因为法官是把他作为有理性的人看待的。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出现极大的混乱与存在主义不无关系。存在主义强调本质是自己选择的,在选择之前没有本质,即所谓“存在先于本质”。但恕我直言,存在主义哲学家慧根有限,并不真正了解人性,正确的说法不应是“存在先于本质”,而应该也必须是“本质先于存在”。作为哲学学院,尤其是排名如此之高的复旦哲学学院的学生,理应明白这个道理。果真如此,当社会对你提出道德要求的时候(正常情况下这种要求都有合理性,不会过分),你就不会拒斥,反而会心中暗喜:“天啊,人家是把我当作正常人来看待的呀。”这个问题牵涉面很广,要清理的观念很多,而这也正是我这些年来不畏骂名,通过缜密的研究提出必须旗帜鲜明地“拒萨庄”(萨是萨特,庄是庄子)的重要原因。(插一句,这个问题很可能引出争议,在大家开骂之前,请看了我的《儒家生生伦理学引论》再开尊口。)三、不要轻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第三,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轻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伤”,这句话人们过去的理解有一些偏差,有些极端,但这并不能否认它包含的一个重要道理,即:人的生命不完全是自己的,也是父母的。一些人往往认为,老子为自己而活,一人做事一人当,但不要忘记了你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来自父母千辛万苦的养育,你不仅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自己的父母,包括孩子负责。人的生命就在父母、自己、孩子,在曾在、现在、将在这个长长的链条中获得意义。儒家重视恕道,讲究将心比心,因此我们也不应轻忽他人的生命。据我观察,好的大学应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允许学生犯错误;第二,能够包容一批怪人。如前面所说,任何社会,社会的任何一个时段,都会存在问题,但这并不构成轻忽自己生命的理由。佛教说人生是苦,尽管我不接受这种立场,但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则是我坚信不移的。曲折是美,磨难是福。人的一生总要遇到不顺心的事,孔子临终也要叹口气,何况我们呢。天是这样的蓝,花是这样的香,微风是这么和煦,家园是这样的温馨,生命没有了,一切可能也就没有了。四、上面就是我说的三不:不要听信躺平的鬼话,不要拒斥社会提出的道德要求,不要轻忽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之前我在给本科生讲“先秦诸子”的时候说过,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信念。我们那个年代特别流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一段话:“人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终的时候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话今天很少有人讲了,我把它引出来,是想照这样的句式,表达自己对人生的一个态度,与同学们共勉。在我看来,人生应该这样度过:他永远不泯灭向上进取之心,永远不放弃道德的理想,这样在来日无多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可以自豪地说:我一生犯过不少错误,也有过诸多遗憾,但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无愧来到这个世界上,我度过了多么幸福美好而有意义的一生啊。谢谢大家。精彩回顾我们一生都缺失的能力,芬兰初中就开始教了“躺平”蔓延的今天,
2021年7月5日
其他

我们一生都缺失的能力,芬兰初中就开始教了

图源:纪录片《他乡的童年》芬兰篇当我们谈论教育时,总会聚焦于如何教和孩子如何学,往往会忽略培养职业规划的能力。放眼当下,虽然职业规划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落实到日常教育中却不是一蹴而就的。本文作者以亲身近距离观察的芬兰课堂为切入点,详细叙述了芬兰如何让学生从初中开始就接受职业规划。课堂上,学生不仅有机会亲身投入职业体验,还要学会如何将自身职业规划与家庭生活协调。芬兰已经在职业规划教育上有了多年的探索经历和成果,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作者:钱文丹本文来源:公众号“芬兰吧“ID:PedagogyFinland文章选自«这就是芬兰教育»一书今年四月份,我在芬兰初中听课,有门课叫职业规划教育,这门课竟然是芬兰学生的必修课。我们成人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职业的意义以及如何规划好自己的一生。没想到,芬兰孩子从初中开始就踏上了自我探索之路。这背后有哪些方法、课程、师资,我想对芬兰教育感兴趣的人,或是希望帮助孩子的家长或教师,一定也想弄个明白。
2021年7月1日
其他

“躺平”蔓延的今天, 无意义正替代压力, 成为孩子们成长的最大问题

“躺平”作为近期走红的网络流行词汇,开始从青年群体蔓延到在校孩子中间,父母的过度给予让孩子正逐步丧失探索自我和世界的能力,也让他们不再追问人生意义的内涵。对此,作者郑钢分享了如何让孩子找到告别“躺平”的状态,找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帮助孩子发展找到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让他们成为具有明确目标感,并能以自己的价值观为主导的孩子。作者:郑钢,上海市进才中学东校校长,著有《美国如何培养核心素养——走进美国校园和课堂》《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培养积极的终身阅读者》《英语阅读理解的八个核心关键策略》等个人专著。来源:外滩教育(ID:TBEducation);编辑:Kate。最近,继“内卷”、“丧”和“废柴”等网络用语走红之后,“躺平”成为社交媒体最新流行的一个概念。这一词,最早源自“躺平任嘲”一词,诞生于2016年,表示不回应不反抗的一种心理态度,现在被用来表示当代年轻人看淡社会高强度竞争之后,追求低欲望生活的一种社会现状。“躺平”之所以流行,原因在于社会日益内卷化后,年轻人想奋斗又看不到希望的一种无奈,更是一种对抗。其实,“躺平”现象不仅仅发生在青年群体身上,而且还发生正在校园里读书的孩子身上。“虎妈”、“狼爸”、“教育内卷”...
2021年6月29日
其他

所以“杀死培训机构”, 到底能不能实现教育公平?

没有一条政策会是完全正确与公平的。那些被剧场效应折磨的家长和孩子需要被拯救,数以百万计的培训行业从业者里,也有很多需要用自己并不算多的收入养家糊口的人。作者:Eric资深托福老师,欧美高校升学文书顾问本文授权自公号:“Apple妈咪放羊村ID:Apple_Mammy杀死培训机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感觉到,随着国家针对中小学校内校外“双减”政策的推行,现在线上和线下的培训机构基本都是哀鸿遍野。山雨欲来风满楼,作为一个在教育行业工作了近10年的从业者,我深刻的感受到了来自决策领域“求变”的决心。必须承认的是,想让大部分人受益,可能就得牺牲掉一部分选项。让大家干脆没培训班可选,自然而然就回到了一条起跑线了。一切的一切都还得说回到那句老话:公平,还是公平。如果在美国,这都不是事,你没钱上课外班你怪谁?甚至美国没有中国意义上的“义务教育”,你愿意去公立学校,国家会培养你,如果你不想去,也没人管,所以美国有两个特征,最穷的人可能根本没咋上学,最富的那些人也可能根本不去学校,比如那个马斯克,在家搞了个私立,找了一堆老师教自己的娃。如果本着“顺其自然”的态度,那么这个世界的自发趋势便是:优质资源和财富会自发不断向顶层集中。追求公平的本质就是对抗这种趋势,过程会非常痛苦而且充满波折,我国恰好对公平这一目标非常在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政府后续可能会立法禁止周末和假期补课,甚至延长学生呆在学校的时间,让大家想补都没得补,强行把大家往一个赛道上摁。家长慢慢形成不补课的共识后,家庭教育经费开支才能缓慢降下来,说不定能不那么卷。我毫不怀疑公平的重要性。不过在今天这篇文章里,我想重点谈一个事情,就是随着政策层面对培训行业的不断施压,最终,我们对公平的良好愿景能否实现呢?美国:“No
2021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