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梦蝶与西洋钟——《如果末日无期》评论 | 钟天意

钟天意 星云科幻评论 2020-09-02
梦蝶与西洋钟

——评长篇科幻小说《如果末日无期》

文 / 钟天意


《如果末日无期》

作者:王十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8年8月


一场车祸让作家张今我结识了VR程序员杨如是。从这个本已成为回天乏术的植物人,却又奇迹般自动痊愈的神秘女孩开始,张今我头一次开始怀疑自己所处的现实世界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真实——于是,他开始以女孩的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随着小说情节的推进,虚构世界逐渐与现实世界交叠在一起,而在莫比乌斯环一样的时间环之中,因变成了果,果亦变成了因。作家张今我、科学家艾杰尼、天才黑客安德鲁……置身于这个扭曲世界中的每个人如同穿行在迷宫之中,迫切地需要重新定位自己。 


《如果末日无期》最早发表于《花城》杂志2018年第2期,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于2018年8月。在此之前,王十月并非科幻作家。他长于关注底层叙事,其作品写打工仔,写城乡结合部,写双脚粘泥小人物们的苦闷与漂泊。好比莫言的高密东北乡或者王安忆的老上海,这里差不多就是王十月的舒适区了。


但王十月毅然朝一个全然陌生的领域迈出了一大步——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无异于脱胎换骨的一大步。所以他借故事中的张今我之口反复宣称,自己是一个“未来现实主义”作家。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确认,表明自己并未在离经叛道之路上走出太远。在《如果末日无期》的后记中,王十月亦这样写道:“2017年,我决定写科幻小说。在这之前,我被定义为‘现实主义作家’。我写下的大多数作品,是近三十年来普通打工者的生活。……按道理,写打工者的生活,我有着丰富的生活积累,也更容易获得好评。但我还是决心放下这种势头,开始写科幻小说。”


于是便有了这本《如果末日无期》——由人文社出版,书封上写着“描摹爱的顶级状态,狂想人类终极未来”或者“带你走到时间的尽头,世界的边缘……感受未来现实主义的魔幻与神奇”这样的宣传语。可以看得出来,面对这种飞跃,困惑的不仅仅是如飞岛上的格列佛般的作家本人,还有策划编辑。


完全能想象这种困惑的来源。《如果末日无期》就像是皇帝喜爱的西洋钟表,外面是微雕的亭台楼阁,珐琅壳子里面藏匿着万千机巧。《百年孤独》那个开头之所以为人称道,是因为在短短百余字中竟游刃有余地包含了过去、现在与未来。而在《如果末日无期》的开头里,整个故事都包含在张今我与黄蝶对视的这一眼里了。黄蝶翅膀翕动,小说的节奏亦不急不缓,端得住。这是王十月作为一个成熟作家的笔力。


小说家张今我正在写作,一只黄蝶从窗外飞到他的台式电脑上,轻轻翕动着翅膀。黄蝶翅膀上有着黑褐色的眼状花纹。小说家张今我盯着这只不速之客翅膀上的花纹看,一组时间,在他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如果末日无期》开头段落


然而同时,钟表又是无血无肉的。表盘背后是精密排布,小心调试的无数齿轮和传送带。它们带动着钟表指针以精确无误的姿态运行,但它的指针只是纯粹地旋转,在运行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意义。它本身是一种纯粹的抽象。如果抽离了我们赋予它的“时间”这层含义,它在精巧之余便一无所有。


《如果末日无期》就是这样一部小说。


在这个因为时间的扭曲而越发拧巴的世界之中,王十月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就是像齿轮一样,靠自己的构思不断维系着精确的旋转,直到故事敲下最后一个字,组成一个完美的同心圆为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家是胜利的。张今我、如是和奥克土博三人“三生三世”的命运纠葛纷乱如麻,但小说的结构依旧精确严谨,将真相层层托出,不疾不徐。这也体现了作者讲故事的功力。


但问题在于,《如果末日无期》并不是像《海伯利安》那样的大部头。二十万字的篇幅对于长篇小说来说不过是螺蛳壳,想在这里做道场,难!而这部小说岂止是做道场?缸中之脑、人工智能、蜂巢思维……五个故事中,种种科幻写作的“大命题”逐个登场,简直成了在茶几上摆满汉全席——菜品虽多,却远远谈不上优雅。


这样看来,另一个问题就几乎是必然的了:与精巧的结构对比起来,其中的五个故事反而过于简单——或者说,干脆是科幻题材中的陈词滥调。单独把每个故事拎出来看,都早已有科幻作品完成了在其领域之中全方位、更深入的探讨。仅以故事的第五章《如果末日无期》为例,当罗伯特教授面临是否要接受永生的抉择时,对他心中天人交战部分的描写,作为科幻迷的读者看来实在有些可笑。难道一个人非要等到目睹父亲过世之时,才能意识到成为永生者会带来怎样的遗憾吗?


作为部分,它们每一个都几乎是不合格的。当作者将它们编织排布时,他完成的其实是化腐朽为神奇的工作,是在用从墓地中盗掘的尸块重新缝制膂力惊人的人造人。不过,与我们熟知的科学怪人不同,它多了一张精美的画皮。


所以,这个故事最终完成的不是什么反思,而是一次惊险却还算精彩的炫技:你也不要指望它能反思什么更深刻的问题,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是边界清晰、自我封闭的。它整体上不失为一部优秀的小说。但我觉得作者于后记中所说并非诚实。“如果末日无期,人类该何去何从”——这并不是王十月真正在小说中想要探讨的问题。他只是在尽职尽责地完成一个小说家的任务,把一张故事之网织得愈发复杂。


让我真正感到一丝暖意的是小说的第二章《我心永恒》。在这个有点《底特律:变人》味道的小故事中,怪烟客训练扫地机器人小真、使其逐渐接近人类、最终拥有灵魂的情节足够动人,因为它确实完美地刻画了怪烟客这个有血有肉的孤独者形象——但这仍旧属于王十月的本分,而非他在科幻这个新领域中的成就。



作者简介


钟天意, 尼古丁中毒患者,辅修中文的狼人学家,《科幻百科》公号撰稿人。


(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⑬

主 编:三丰   

编 辑:阿贤 李雷

校   对:罗夏   



2019年6月号(总第1期)回顾目录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幻评论?——《星云科幻评论》发刊词

披沙拣金:英语短篇科幻推优机制考察

《科幻世界》2019年01期评论 | 者

《科幻世界》2019年01期评论(争鸣)| 科幻小筑

一场人性的考验 ——《无光之地》评论 | 科幻小筑

蝌蚪五线谱2019年1-4月科幻小说评论 | 万户(上)

蝌蚪五线谱2019年1-4月科幻小说评论 | 万户(下)

【网文科幻说】《死在火星上》评论 | 安迪斯晨风

“2019科幻春晚”小说选评 | 山茶花

如果你的人生是薛定谔的猫——《人生算法》评论 | 韬子

⑩《科幻世界》2019年02期评论 | 者

⑪《科幻世界》2019年02期评论(争鸣) | 万户

⑫《科幻立方》2019年1月刊评论 | 科幻小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