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愿与你一起 走好这一生
宁可向西一步死,
不可东归一步生。
-- 玄奘
1
你不知道的唐玄奘
网上有人问过这么一个问题:《西游记》里面,你最讨厌谁?结果唐僧位居前列,说他胆小懦弱,还无数次冤枉舍命救他的孙悟空……
可当翻阅过史料后发现,我们对唐玄奘的误会太大了:他不但不软弱愚蠢,还为了西行取经的心愿,赌上性命,毕生奋斗。
他的人生经历,简直可以为天下所有为梦想拼搏的人打劲:路途虽苦,只要有信念,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他违抗唐太宗命令,孤身偷渡出国5万里,在沙漠上差点被通缉、被暗杀、被渴死、被软禁,在鬼门关几进几出;最终凭一己之力,在辩论大会上让3000个印度僧侣心服口服。
这一切,源于他13岁时就有的信念:要将佛法,完完整整地传承下去,造福人类。
我们都有自己的信念,只是有人的信念上蒙了尘,而有人为此坚守了一生。而坚守一生的人,即是圣贤。
2
传承佛法遇难题
玄奘原名陈祎,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父母早逝后,家境开始困顿。而唯一的亲眷,二哥剃度出家,于是年仅10岁的陈祎,随兄长来到洛阳净土寺旁听佛经。
陈祎13岁那年,隋炀帝号令度僧,通过考试来选拨27人出家为僧。
在举行考试的那一天,陈袆年龄太小,无法参加选拔,正在门前徘徊,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
郑善果问:「你为何要出家?」
陈袆脱口而出:「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意思是想将佛法完整传承、普度众生。
郑善果本就觉得他气质不凡,又佩服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让他参加了考试,最终被破格录取。
从此,玄奘周游四方,向众多大德高僧学习,渐渐闻名蜀中。
可玄奘却发现,人们平常诵读的经书,有很多都译著不全,难以理解。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理论,大家都分歧很大。
他意识到,这是一个攸关信仰的重大问题。
义理不清,戒律不严,心中的敬畏便会失守,人的行为便会渐渐失去约束,是非对错的界限也会变得模糊。
若是这样,自己又谈何继承佛法,普度众生的理想?
3
西行求法
迷茫间,25岁那年,天竺(印度)禅师波颇来到长安,玄奘闻之大喜,前往请教。
波颇闻言合十,缓缓道:「那烂陀寺的戒贤大师,将告诉你答案。」
那烂陀寺,就在佛教的发源地天竺,是世界最权威的佛学圣地。玄奘心中一震,既然印度高僧能不远万里来到华夏,我为何不能西行求法?
他当即上书唐太宗,请求到天竺取经。可当时边关战事正酣,管制森严,上书遭到无情拒绝。
但玄奘心意已决。2年后的某日,准备已久的玄奘混在逃难的百姓中,从长安偷渡出境,头也不回地孤身踏上西行之路。
常思想,敢尝试,人生的可能性,便自然展开。
4
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可东归一步生
茫茫八百里沙河,上无飞鸟,下无走兽。风沙四起,犹如妖魔。但真正的鬼神,是严酷的环境对抗着孱弱的肉身。
有次迷路,玄奘正想取出水囊喝水,精疲力竭,一失手竟将水囊打翻在沙地上。一回头,行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丢了,所有衣食钱财,一朝散尽。
玄奘调转马头,想回去做些补给,走了十几里,又猛然停下。
「我起先发愿,不到天竺誓不东归,现在为何又返回?我宁可西行一步死,不可东归一步生。」
四天五夜后,终于饥渴交加,昏死在沙地上。
第五天半夜,玄奘忽然被一阵凉风吹醒,跌跌撞撞地又起身上路。途中,老马自己调了头,怎么也叫不回,玄奘跟着走了几里,居然见到了一片绿洲。
在无数个艰险的日夜,玄奘都在心中默念:此行不求财利,无冀名誉,但为无上正法来耳,仰惟菩萨,慈念群生,以救苦为务。
当肉体虚弱到极致,唯独依靠精神支撑一切。
最初的信念有令人惊讶的力量,忘了它,会失去坐标,找不到凭依。记住它,命运会帮你渡过危难的险滩,登上重生的彼岸。
5
信念的力量
走出了荒凉的戈壁沙漠,玄奘途径高昌国。
高昌国王麴文泰听闻玄奘路过,急忙传旨,派人马连夜请玄奘过来。
午夜,玄奘终于风尘仆仆赶到,国王亲自举着火把迎接他,又不顾玄奘路途劳累,拉着他聊了一晚上。
国王对玄奘十分崇敬,他发誓以弟子身份供养玄奘一辈子,让全国民众都成为他的弟子,每日沐浴执香,洗耳恭听玄奘讲经;
为了留住他,甚至要把公主嫁给玄奘。玄奘不为所动,一一推辞。
国王不高兴了:「师父面前有两条路,要么留下,要么回大唐。」
玄奘毫不犹豫地说:「你可以留下我的骸骨,但留不下我的神识。我此生使命只有一个,就是远赴印度,求法取经,然后回国弘扬于百姓之中。」
国王下令增加供养,每餐亲自端饭侍奉玄奘,玄奘决意绝食,到了第四天,气息奄奄,命悬一线。国王震惊,心下大恸,说:「师父去吧,弟子不阻拦了。」
面对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与安逸的生活,面对唾手可得的至高荣誉仍旧选择一往无前,不迷途,是因为「信念」就在那里,它是我们对自己避不开的诚实。
6
名扬印度
经过漫长的旅程,玄奘终于在31岁到达印度,拜在那烂陀寺百岁高僧戒贤法师门下。
短短5年间,身为外国人的玄奘,便精通了经藏、律藏、论藏,被印度信众尊称为「三藏法师」。
有一个印度僧人不服气,在那烂陀寺门前贴出50条疑难经义,说:「如果有人能够破解其中一条,我就把自己的头砍下来!」
众僧求助于玄奘,玄奘一连三日不出寺院。
僧人以为玄奘胆怯,冷嘲热讽。玄奘听闻,走出门外,当场讲解经义,根本没有一条能难得住他。
僧人羞愧不已,正想自刎,玄奘制止道:「你舍命求学,实在难得,说过的话何必当真呢?」僧人拜倒在地,拜玄奘为师。
这时,玄奘的名望已经传遍了整个印度。
7
回归故国
公元641年,戒日王举办了一个全印度的宗教学术辩论大会。各个教派的智者全部参加,总共有周边国家18个国王、3000个佛教学者和2000个外道人士,观看玄奘讲经,并针对他的观点进行辩论。
面对泱泱信众,玄奘从容讲论,任由提问。据说,大会持续了十八天,可各个宗派的高僧、大德竟没有一人敢发出挑战。从此玄奘名震中亚,被尊为:「大乘天」、「解脱天」。
无数寺院都想用优厚待遇留下玄奘。但如同在高昌国一样,功成名就的玄奘依旧没有忘记初心──他要将毕生所学带回大唐,解决那里人们心中长久以来的疑惑。
公元643年,44岁的玄奘带着满腹的学识和657部佛经,在印度全国上下信众的送别下,启程回归故国。
对心怀理想的人来说,实现梦想,不是为了争一时高低胜负,而是为了真理,为了当初出发的理由。
8
一心一意,弘扬佛法
两年后,玄奘回到了长安。这时唐太宗听说玄奘回国,马上召见他。
幸在太宗没有追究当年偷渡之事。玄奘趁机向太宗请求回洛阳少林寺,从事翻译经书的工作。
岂料太宗拒绝了,反而劝他还俗,担任高官。
事实上,太宗本人并不热衷佛教,只是当时唐朝正处在经略西域的关键时期,他非常需要像玄奘这种精通西域文化的人才辅助自己。
但玄奘在皇帝三番四次的劝说或命令面前、在万人之上的荣誉地位面前,没有动摇半分。
太宗拗不过,最终也敬重了他的志向。在太宗的支持下,玄奘在长安设立国立翻译院,招募全国以及东亚诸国的学员共同参与译经的工作。
译经讲法之余,玄奘还和弟子一起编撰《大唐西域记》,将他在异国的所见所闻全部记录下来。
当时的玄奘,每日有无数人慕名拜访。唯独在夜晚,他才能见缝插针地一点一点完成。
晚年,玄奘为了回避世俗纷扰,几次迁居,终于将600多卷的巨著《大般若经》翻译出来。
这本经书卷帙浩繁,内容浩如烟海,徒弟多次请求删节,但玄奘始终严谨,不删一字。
公元664年,62岁的玄奘意识到大限将至,在译出《咒五首》1卷之后,从此绝笔。同年二月五日夜半,一代圣贤在平静的夜色中圆寂。
玄奘足足用了10多年,将1335卷梵语经文全部译成汉语,影响力遍布中亚、越南、日本……
有人说,玄奘是除了孔子之外,最近乎于圣贤的人。
为求理想,视死如归,富贵盛名,弃如敝履,一心一意,弘扬佛法。
三千年间,煌煌青史之上,如此强健到极致的精神,如此纯粹之人,超不过十指之数。
也许佛法离我们很远,然而,不被世俗迷,不惧红尘乱,守得住初心。
这才是玄奘大师真正教会我们每一个人的道理。
一百个人有一百种初心,也许前路迷茫,苦难重重,但所有的故事都会有答案。
扫描以下二维码
观看「玄奘之路」纪录片
(来源|网络 编辑|子茹)
—推荐阅读—
(指点二维,开启多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