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金刚经》学心态,跟《易经》学生存,跟《道德经》学生活
跟《金刚经》学心态
《金刚经》开篇就提出了一个人生的大问题: “云何降伏其心?”我们如何才能使得自己身心清静?
在生活中,当我们遇到烦恼时,往往责怪外境,而很少有人懂得去反省自己的内心,其实心才是一切烦恼的根源。佛法说“一切唯心造”,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世界。
《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我们为什么不能拥有好的心境呢?因为我们还有烦恼、有太多的欲望,所以才不能获得自在。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便会感到烦恼、自卑、痛苦。既使欲望暂时满足了,又怕会失去或者又有了更大的欲望。因此,我们的身心永远在苦海中沉浮,永无出头之日。
我们之所以有欲望,是为了膨胀自我,认为世间有很多东西是真实存在和可以得到的。而真相却是:世界上的一切变化无常,如镜花水月般虚无缥缈,瞬息即逝。因此,对于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看淡,对遭遇的一切都应该坦然面对,不应该执着。
人总是过多地考虑自己,从自己的欲求出发,想得到文凭、亲情、友情、爱情,财富、名誉、地位……其实静下心来仔细想想,世间的一切有什么是永恒的呢?
【 肯奉献 】
《金刚经》中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
布施就是奉献。有人说我自己还不够用,没有什么好奉献的。其实,一句温暖的问候,一片诚挚的爱心,一个美丽的微笑,任何自己觉得可以利益他人的东西都可以用来奉献。当奉献成为习惯,你会从别人的快乐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世界上懂得奉献的人,是最富有的人。人们往往贪图别人给予自己的,这其实是最贫穷的想法。日常生活中我们给予别人一句善意的劝告,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都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帮助的。奉献贵在真心和无私,而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或谋取钱财。
【 能放下 】
《金刚经》中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无住”精神,可以缓解现代人的压力感,使人保持澄明心性。
人除了物质生活,还要有充实的精神生活,精神上充实才是真正的富贵,精神上的满足才是真正的幸福。
现代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都具有“庸人自扰”的本性:对于攸关自身之事作过多的无谓思考,是困扰自身的主要原因。更要命的是,人的这种“能力”不需要有事实依据,但凭想象就可以了。假使心起了烦恼,那么即使在社会上很有地位、财富,生活也是空虚的。
如果心中颠倒梦想,高楼大厦无异于监狱,美味佳肴就是毒药。古人说:“心安茅屋稳,性定菜根香。”只要心安定了,就算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茅草小屋,心中也很安定、 自在。
跟《易经》学生存
所谓生存之道,概括为四个字就是:趋吉避凶。要想趋吉避凶,需要抵达《易经》中做人的最高境界——无咎。孔子晚年感慨学《易》可以无大过,《周易·系辞下》中也说: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谓易之道也。
无咎是没有凶险,没有大的过错,或是就算有过错也没有关系。这是《易经》的精髓,是最根本的生存之道。
【 反省补过,是无咎之基 】
《周易》云:无咎者,善补过者也。
人活着,只要眼睛没有闭起来,就永远有过错,只是大小而已。无咎的状态不是不犯错误,而恰恰是犯了错误以后,能够及时反省和改正。《左传》上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孔子称赞爱徒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不重复犯错误,善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周易》上同样说,“震无咎者存乎悔”。要达到无咎的状态,必然要善于反思悔过,如曾子的“一日三省吾身”。
所以要真正达到无咎,随时随地检查、反思、改正自己的错误和毛病。
【 谨慎小心,是无咎之法 】
《周易》云: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君子每时每刻小心谨慎,勤勉不懈,永远保持警惕,这样虽然存在着危险,但是并不会有灾祸。
《周易》对谨慎强调很多,可见其重要性。古人云,行谨则能坚其志,言谨则能崇其德。牢记一个“谨”字,所犯的错误会越来越少。
【 坚忍纯正,是无咎之凭 】
《周易》云: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没有平地是不会变成山坡的,没有去了而不回来的,在艰难困苦中坚守纯正,必然会有好的结果。
世间上时时刻刻发生变化,循环往复,困境和逆境是不断转变的,没有人一辈子走运,也没有人一辈子倒霉。人生艰难和困苦虽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们保持一颗坚贞和隐忍的心,终会迎来人生的曙光和顺境。
【 返璞归真,是无咎之境 】
《周易》云:白贲,无咎。
贲是斑纹华彩、色彩纷繁之象,七彩光合成白色,绚烂归于平淡,白贲就是在世不染,阅历深厚,返璞归真。
世人不断追寻、不断得到,却发现身体越来越差、心情越来越躁,生活越来越累。要想摆脱这种烦恼和不幸,只有返璞归真,追求“白贲”的人生大境界。
白贲的境界里,有清凉自在之心,有安定从容之心,有一颗摆脱烦恼束缚的自由之心。不再山珍海味的滥吃,身体变得清洁起来。不再做遥不可及的梦,睡眠变得安恬起来。不再穿五花八门的鞋,步子迈得悠闲平稳起来。衣着不再盲跟潮流,穿戴开始舒适宽松起来。不再多说闲言碎语,心情变得轻松畅快起来。
跟《道德经》学生活
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世人都为追求成功而忙碌。在这种高速的生活状态之下,身心的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时常会感觉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自己原来的人生定位。包罗万象的《道德经》,则可以为我们提供最好的智慧启迪,在生活态度上为我们提供好的指引。
【 无用,才能有趣 】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里到处是比喻。比如瓷杯,大家只看到有的部分,其实能用的不是有,而是围出来的空。房子有门、有顶,能用的还是围出来的空。没有中间的空,大家住哪儿?
什么是无用的事?发呆、喝茶、看四季变化,都被认为是无用的事,都不做。那有用的事如何提升呢?大家有创意的时间吗?一有空就掏出手机,时间立刻被填补,手机拿走了人们的无聊,也拿走了伴随着无聊的伟大创意。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喝茶、发呆时想出来的。
【 低调,才是高明 】
“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为什么江海最为辽阔,因为它比谁都低。喜欢比别人低,这是主动的,这是一种境界。
真正高的人,都喜欢低。比如季羡林,他在校园里为学生看行李,这是真事。当代书法家启功,接受采访时,谦虚得不得了,琉璃厂有假冒他的作品,他说去看过,真有比自己写得好的。他们“善下之”,从来没有耀武扬威,从来都是客客气气。
【 坦然,面对逆境 】
“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不管多大的风都不可能一直刮下去,不管多猛的雨也终有停止的时候。
这句话还给了我们另一个角度的启示:当你遭遇人生中的不顺利、不如意,甚至惨重的打击时,你要相信时间能够稀释这一切。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挫败和低谷也终将过去。
人有两个最大的敌人:一是突如其来的表扬和赞赏,二是时常会有的打击和不顺。这两道关都要过,过不去就很难前行。表扬和赞赏来得太早,毁人也毁得够狠,很多人就是如此倒下的,根基不稳,便会成为空中楼阁。而打击和不顺就如同门槛,迈不过去就被隔离在了成功的门外,迈过去了就登上了新的台阶,豁然开朗了。
如此可见,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佛教的思想是多么的伟大和智慧。若按照经典所说的去想、去做,必定会收获新的自己、新的人生!
素材来源 | 网络
( 编辑 | 薏妃 审稿 | 禅静、果诚、果果、世平 )
推荐阅读
颠覆! 10月20-23日【素食产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四川德阳等您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