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9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CRECRS编辑部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

目录

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

——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

……黄征学  高国力  滕  飞  潘  彪  

宋建军  李爱民(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王  钢  钱  龙(15)

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的村庄考察

——以安徽省D村为个案分析

……刘  闯  仝志辉  陈传波(30)

新医改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十年经验、现实困境及善治推动

……赵  黎(48)

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

——基于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证研究

……黎  煦  朱志胜  陶政宇  左  红(70)

劳动力流动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吗?

——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

……唐  林  罗小锋  黄炎忠  余威震(88)

政府支持如何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基于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分析

……李万君  李艳军  李婷婷  朱信凯(104)

印度食品管理制度演变、实施效果及对中国的启示

……谭砚文  曾华盛  马国群(124)

01

中国长期减贫,路在何方?

——2020年脱贫攻坚完成后的减贫战略前瞻


黄征学  高国力  滕  飞  潘  彪  宋建军  李爱民


摘要:减贫是各国现代化进程中永恒的主题。2020年后,中国现行标准下的绝对贫困将基本消除,脱贫攻坚阶段性目标将得以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贫困的终结,可持续的减贫仍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认为,2020年后的减贫工作将发生五个“转向”:减贫目标转向建立高质量的标准体系,减贫方向转向兼顾农村贫困和城市贫困,减贫重点转向防范“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返贫,减贫动力转向外在帮扶与内生发展并重,减贫财政转向更加突出保底性与靶向性。顺应减贫新趋势,应调整减贫战略思路,构建减贫测算新标准,拓展减贫群体新范围,培育减贫新动能,完善减贫新治理,不断提高财政减贫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四点促进长期减贫的政策建议:一是过渡期内保持现行政策总体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二是建立统筹城乡的常态化减贫助弱机制;三是完善减贫助弱对象的精准识别和动态调整机制;四是创新保障性减贫和开发性减贫方式。

关键词:2020年  脱贫攻坚  减贫战略  城乡统筹

0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粮食安全战略:

演变路径和内在逻辑


王钢  钱龙


摘要:粮食安全始终是关乎人类生存发展和国家稳定富强的战略性问题。新中国成立至今,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经过多次调整,逐步建立起了相对稳固的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粮食安全战略保障目标和范围、实施方式和路径以及保障主体均发生了适应性变化,并形成了相应的演变路径。而正是“不变”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思想和“变”的粮食供求形势及生产约束性条件之间的矛盾性,持续推动着中国70年粮食安全战略的步步演变。基于当前的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和预期的粮食供需形势,只有极力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持续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引导全民节粮爱粮,并积极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与时俱进地推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实施,才能充分保障中国的粮食安全。

关键词:粮食安全战略   中央1号文件   粮食产能   粮食供需

03

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的村庄考察

——以安徽省D村为个案分析


刘  闯  仝志辉  陈传波


摘要:十九大提出“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激发了如何实现有机衔接的讨论,其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带动小农户、建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以服务小农户和促进小农户组织化以赋能小农户的政策思路占了主流,但是,这些思路忽视了普通农业村庄中大量发生的事实:农户间土地流转使得农地经营方式多样化,不同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和转化正在给小农户农业带来积极影响。对安徽省D村的案例分析发现,自耕经营、出租经营和规模经营三种农地经营方式并存且相互转化,小农户在其间经历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自然萌发,呈现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市场连接程度增强、综合收益增加、生态种植得以保持等现代农业特征。小农户现代农业发展的萌发这一关键事实为理解和促进小农户农业发展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提供了重要启示:小农户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户,小农户生产已经具备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并不一定指小农户与现有经营主体和组织体系的衔接;有机衔接的各种路径不能忽视村庄内部农户间土地流转和三种农地经营方式的并存与转化;要在不失去小农户主体性的基础上探索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路径,并使衔接路径能很好地对接村庄及其内部农户。

关键词:小农户  小农户农业  现代农业发展  农地经营方式  土地流转

04

新医改与中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十年经验、现实困境及善治推动


赵  黎


摘要:本文在回顾与评述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状与成效的基础上,总结2009~2019年的十年新医改经验,从供给、需求和顶层设计三个方面,揭示新医改中农村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的发展困境,指出当前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短板性问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功能性问题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性问题。本文认为,为推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应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为宗旨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以公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核心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健康治理,以“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为依据优化医疗卫生改革顶层设计,以建设健康中国为指引推动农村健康治理进一步走向善治。

关键词:新医改  农村医疗卫生  健康治理

05

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

——基于137所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证研究


黎  煦  朱志胜  陶政宇  左  红


摘要: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儿童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已有研究主要集中于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忽视了由个体家庭特征等微观因素和户籍制度等宏观因素引致的回流儿童这一群体。回流不仅代表儿童生活学习环境的物理位置变动,还可能对其多种能力产生影响。本文运用四川及河北两省137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回流对贫困地区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回流显著降低了儿童的阅读能力和语文、数学成绩,且该结果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研究还发现,随着回流时间的延长,回流儿童的认知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初步的机制分析表明,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怀的缺失是回流儿童认知能力下降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回流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06

劳动力流动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吗?

——基于湖北省的调查数据


唐  林  罗小锋  黄炎忠  余威震  


摘要:本文从劳动力流动的视角出发,基于农户行为的微观层面,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外流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并利用湖北省628户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居民村域环境治理的参与度总体不高。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的概率越高,即劳动力外流抑制了农户参与村域环境治理。此外,从劳动力流动对农户村域环境治理参与行为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分析发现,家庭主要劳动力在村时间越长,则农户对农村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高,对农村环境改善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环境效益感知越强,且家庭劳动力对提升在村影响力的迫切性也越强,这进一步会促使农户积极参与村域环境治理。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  环境治理  村域  在村时间

07

政府支持如何影响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

——基于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分析


李万君  李艳军  李婷婷  朱信凯


摘要:本文运用197家种子企业的调查数据,将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划分为创新数量和创新质量两个维度,并在充分考虑政策、组织和市场异质性的基础上实证分析政府支持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政策异质性来看,直接补助和税收优惠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数量的提升具有显著作用,信贷支持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和质量的提升都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类别的政府支持对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交互效应;事中提供强度大的直接补助和事前提供强度大的信贷支持更有助于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数量提升;强度大的税收优惠对技术创新数量的提升作用显著,非事中支持且强度大的税收优惠对创新质量的提升作用显著。从组织异质性来看,政府对规模较大的非公有种子企业提供支持更有利于其提升技术创新绩效。从市场异质性来看,在竞争激烈和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的市场环境中,政府支持更能提升种子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尤其是创新质量;与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相比,在竞争较弱的市场环境中,信贷支持更有助于促进种子企业技术创新数量的提升;若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小,提供税收优惠将给技术创新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关键词:种子企业  直接补助  税收优惠  信贷支持  技术创新绩效  异质性

08

印度食品管理制度演变、实施效果

及对中国的启示


谭砚文  曾华盛  马国群


摘要:本文对印度食品管理制度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梳理,考察了其实施情况、运行效果,并探讨了印度食品管理制度实施的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研究表明,1965年建立的食品管理制度一直是印度农业政策的基石,50多年来已逐步演变成以最低支持价格为基础,缓冲库存、公开市场销售计划、目标公共分配制度等政策共同发挥作用的良性系统。该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印度主要农产品产量和生产力,且对市场扭曲程度较小,对农户生产决策行为的影响不大。印度食品管理制度良性运行的关键在于“以需定储”“以本定价”以及多种政策的合理分工和有机结合。中国应借鉴印度的经验,把提高竞争力和提升生产效率作为农业支持政策的核心,并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粮食经营效率。关键词:食品管理制度  印度农业政策  最低支持价格  政策演变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8)》,在51种农业经济类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力指数(1369)排名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5.302)排名第一。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https://mp.weixin.qq.com/s/ZXYY12vOXm0TKPcUjYtTRg


“三农学术”已将期刊最新目录进行了归档,敬请挪步菜单:“专题”-“期刊目录”,或点击左下方“阅读原文”。


相关阅读:

  1. 《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8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2. 《中国农村观察》2019年第5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3. 《农业经济问题》2019年第8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4. 《农业技术经济》2019年第8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5. 《农村经济》2019年第7期目录、摘要【转】

  6. 《农村经济》2019年第6期目录、摘要【转】

  7. 《世界农业》2019年第8期目录【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