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炳生:扬长避短振兴乡村【转】
*本文转自《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李亚飞,格式有改动:
http://paper.news.cn/2019-06/05/c_1210151773.htm
————
专访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
我国农业要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区域专业化是必经之路。一县一品或几品的关键是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
三产融合要在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特”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让先进要素、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紧密交融、互相促进
农业技术推广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条块分割,不能为农民提供完整的科技服务,“科技小院”这一模式是深入农业一线的有益尝试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唐敏 李亚飞
乡村振兴战略正在广袤农村从静止的规划文件变为火热的行动。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返乡创业迎来了热潮……与此同时,部分地方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着产业发展没有摸准市场“调门”、农业技术推广与实际脱节、基层“三农”工作积极性调动不充分等问题。
如何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如何确保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何促进产业兴旺?壮大集体经济的关键点在哪里?带着这些问题,《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对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柯炳生进行了专访。
粮食安全是长远而非短期问题
《瞭望》: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2万亿斤以上,当前粮食安全的隐忧在哪里?
柯炳生:我国粮食安全的主要矛盾不是总量矛盾,而是结构矛盾,体现为如何用越来越少的土地、越来越少的水资源,生产出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对于粮食安全,要按照中央部署,坚守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战略底线。但也应该看到,我国粮食连年丰收,供求关系出现了新变化,阶段性的供大于求与有的品种供给不足并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小麦、水稻品种品质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需要优质的还是普通的、强筋小麦还是弱筋小麦、长粒米还是圆粒米,都会对市场供求产生影响,需要适时进行品种结构的调整。
粮食安全,本质上是饭碗问题,是确保人人吃饱饭、吃好饭的问题。现在我国居民的饭碗里都装了什么呢?据统计,我国城镇居民每人每年约消费80公斤粮食(大米、面粉等成品粮)、60多公斤肉禽蛋鱼、170公斤蔬菜瓜果;农村居民对应的数字分别大约是120公斤、50公斤和110公斤。
解决好粮食安全,要考虑所有的食物,不仅包括谷物,还应涵盖瓜果蔬菜、肉禽蛋奶等。进一步而言,要考虑所有的农产品,要提高所有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比如,棉花不是食物,但是,如果棉花单产提高了,就可以节省出更多的土地,种植粮食和瓜果蔬菜等,也会促进保障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长远问题,不是短期问题。短期问题可以靠库存调节,长期问题要靠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就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力,强化农业科技创新。今年我国提出,要确保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到2022年我国要确保完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划定任务,这是粮食安全的基础保障。
《瞭望》:在推进特色产业过程中,一些地方选择种植经济作物,会不会对粮食安全造成冲击?
柯炳生:我在四川平原调研发现,原来种水稻的地方,现在一些地方改种柑橘等水果了,这是市场需求导向的结果——这些年我国水果需求发展很快,近10年来,我国水果需求增加了2.5倍,去年已经变成了水果的净进口国。未来,我国的农业发展趋势是:规模化大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华北和长江中下游等地区。这些地区共同特征是连片的平原,适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东部地区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和小麦等,西北新疆地区的主要作物是棉花。现代林果业与土特种养业,主要分布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从总量上看,随着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经济作物的需求增长较多,而对直接的粮食消费需求尤其是水稻,是稳定的乃至减少的。
因此,农业的生产结构,根据人民的需求变化进行调整,是必要和必然的。水稻、水果蔬菜、肉禽蛋奶,都是满足吃饭问题的需要,哪种产品生产多一些,哪种产品生产少一些,要视消费需求变化而定,而不是一种产品冲击另一种产品的问题。从区域结构上看,有些地方水稻生产减少了,而另外的地方水稻生产增加了,这是根据区域生产竞争优势发挥作用的结果,也不能说谁冲击了谁。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粮食生产成就巨大,不仅仅表现为生产总量增加了一倍多,更重要的是人均粮食生产数量大大增加,从320公斤增长到480公斤,这从根本上为确保口粮绝对安全,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特色产业关键要有比较优势
《瞭望》:在乡村振兴中,发展特色产业如何既符合市场规律,又支撑起乡村的发展?
柯炳生:我国农业要解决好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区域专业化是必经之路。一县一品(或几品)是发展的方向。关键是,这一品(或几品)一定要做到品质最优。要做到品质最优,关键的是自然条件具有绝对比较优势。而其他问题,比如技术问题、设施问题、投入问题、营销问题等,都是可以逐步解决的;反过来说,如没有独特优势,这些措施也无济于事。
《瞭望》:对一个地区来说,如何规划特色产业呢?
柯炳生:在一个区域内,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需要发挥政府的指导作用。政府组织科技人员和经济专家,对当地的自然条件、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进行系统的调查比较和分析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对比较容易储藏或者加工后易储藏的大宗产品,如粮、棉、油、糖、果、茶、烟、麻等,根据县域自然条件科学规划,易形成一定的规模,产生品牌效应。对于比较特殊的小宗产品,例如某些蔬菜,或者乡村旅游等,可以乡镇为单位进行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则主要是靠市场机制。
早些年,一些地方政府在调整生产结构过程中犯过错误。主要原因,一是违背自然规律,盲目跟风,没有进行科学决策;二是违背农民意愿,强迫命令。否定这些错误做法,并不能否定政府的作用。政府指导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关键是要准确认识各地的自然条件优势,同时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因素。
《瞭望》:在三产融合过程中,如何避免一些农业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等成为单纯的旅游项目,甚至房地产项目,偏离“三农”发展核心?
柯炳生:三产融合的目的是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过低的问题,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三产融合项目,一定要严格遵循“姓农、务农、为农、兴农”的建设方向。在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特”第三产业上下功夫,让先进要素、技术创新在一二三产业相互渗透、紧密交融、互相促进。
在我国,三产融合的最主要作用,是解决好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需求的对接,使千家万户的小规模生产者,能够较好地适应市场对产品的要求。目前来看,比较普遍的形式是合作社模式。
以主要稻谷生产省份之一湖南为例,一些很成功的稻谷生产合作社通常由涉农企业(如农资公司或稻谷加工企业)牵头,与农民组成合作社。通过建立合作社,扩大了实际经营规模,提升了整个生产全过程的现代化水平:合作社为农民提供从整地、灌水、育秧、插秧、施肥、植保、收获到稻米加工整个生产过程的服务。建立了合作社之后,可以大面积地种植同样的优质品种,实行标准化的田间作业,生产出品质优良的稻谷,然后经过统一加工,实行优质稻米的品牌统一销售,经济收益大大提高,实现了绿色生产和优质生产,农户的生产收益显著提高。
我国最大的小麦生产省份河南,所建立的一些小麦生产合作社,也有类似特点,即通过合作社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种植优质小麦品种,获得更高收益。小麦合作社通常并不自行进行小麦加工,而是与面粉加工商签订订单,生产专用优质强筋小麦。合作社最大的作用,是与加工商签署订单,按照订单组织农民进行生产。订单的主要内容,是对小麦品种和质量的要求,以及收购价格承诺——例如高于市场价格10%之类的约定。合作社的建立,实现了农民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如果没有合作社,加工商难以同千家万户的农民签署订单。
由此可见,三产融合某种程度上是在加工企业的带动下,市场作用的结果。其中,有两点需要特别注意:
一是就全国而言,各地情况各异,没有统一的模式。各个地区可能不同,各个不同的产品也不会完全相同。
二是合作社要有技术升级或者明确的商业模式,不能是农户的简单相加,而没有生产技术的进步和提高。例如,一些地方的合作社只是单纯地把农民的承包地流转过来,扩大了种植规模,但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没有实质变化,不能降低成本和提高质量,最终就难以取得更大的收益。
乡村振兴需要“三类人”
《瞭望》:当前在乡村一线,您认为最重要的创新是什么?有没有具体的实践?
柯炳生:最重要的创新,可以分为四个方面:政策与机制的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和技术创新。这里着重谈谈技术创新,从长远看,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原始动力基础。在我国农业发展的过程中,科技的重大推进作用日益凸显。2018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经达到58%,主要农作物耕种收全程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7%。
农业科技创新包括两个层面,一是科学研究和技术研发,二是技术推广。技术推广方面,现在已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体系和方式,包括政府部门主导的各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各种涉农企业的技术服务,农业大学和农业科研院所等。各种不同的体系和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方式很不相同,例如,涉农企业结合着销售农资产品,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如卖化肥教农民如何使用化肥,卖农药教农民如果打药等。总体说来,大多以单项技术为主,而对生产的全生产过程系统技术服务,很是缺乏。
农业大学和农科院所的科研人员,在农技科技推广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出现了不同的模式、做法和经验。其通常是结合着各自的人才培养和研究工作,对农民提供相应的技术服务。其中,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所创建的“科技小院”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引起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科技小院”是于2009年,在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白寨乡首先创建的,经过了1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已成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三位一体、成效显著的一种产学研结合方式。我个人观察,“科技小院”的鲜明特点和优势,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在老师们的指导下,研究生常驻在生产一线,最多的每年可达10个月以上;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推广某一技术;跟踪和研究整个生产全过程,而不是局限于一个环节;具有可持续性,老的研究生毕业走了,新的研究生继续入驻。
“科技小院”在曲周县入驻后,针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实际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技术体系创新,这些成果,获得了当地政府、领导的高度支持和重视,他们把“科技小院”的成果在全县进行推广,取得了很好的成效。2009至2014年,曲周县高产高效技术采用率从2009年的17.9%提高到了53.5%,全县粮食单产实现了试验基地产量水平的79.6%,粮食总产增长了37%,养分效率提高20%以上,农民收入增长了79%。
“科技小院”的探索,也获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具有很好的示范意义。2016年,《自然》杂志刊发文章《科技小院让中国农民实现增产增效》,系统报道了适合发展中国家小农户农业发展的创新模式。
截至目前,中国农业大学联合其他院校在河北、河南、广西等地建立了120多家“科技小院”,项目涉及粮食、瓜果、蔬菜等多个领域。比如在广西某县的“科技小院”,设立在一家有8万亩香蕉种植园的企业中。入驻小院的师生发现香蕉裂果问题并及时查找原因,研究对策,避免了企业损失。
为了让更多的农业院校师生采用“科技小院”模式,实现人才培养、研究创新和科技服务的三合一目标,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了科技小院联盟,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搭建平台,推广扩大“科技小院”的覆盖范围,更好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广大农民生产者,提供更好的农业科技服务,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
《瞭望》:在乡村振兴中,集体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如何壮大集体经济?
柯炳生:我国各地,都有一些明星村。这些明星村的标志就是集体经济搞得较好。发展集体经济的根本目的,是带动一个村里的农民,走共同富裕之路。
全国集体经济搞得比较好的明星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一个好的带头人。这样的带头人,无论男女,无论老少,无论文化程度高低,无论有如何的不同,但一定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好人和能人。好人,就是大公无私,有奉献精神;能人,就是具有优秀的企业家能力,有带领农民致富的眼界和本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而最缺的,是具有优秀企业家能力的带头人。如果没有这样一个带头人,是无法发展好集体经济的。
广而言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最缺的,也是人才。乡村振兴需要各个方面的人才,概括起来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带领农民干,比如村集体经济带头人,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牵头人等,这是最关键和最稀缺的人才;二是帮助农民干,比如科技人才,可以帮助农民种得好,比如电商人才,可以帮助农民卖得好;三是自己独自干,主要是指职业农民等。乡村要全面振兴,就要想方设法,去发现、吸引、使用和培养各类人才,通过体制和政策创新,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各尽其才,各尽其力,为乡村振兴做贡献。
——END
本文转自《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唐敏、李亚飞:
http://paper.news.cn/2019-06/05/c_1210151773.htm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