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观察》2020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CRECRS编辑部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

从试点看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对国家层面24个试点单位调研的报告……唐  鸣(2)村社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塑——以浙江象山“村民说事”为例……孙枭雄  仝志辉(17)富人治村与不完整乡镇政权的自我削弱——项目进村背景下华北平原村级治理重构的经验启示……陈文琼(29)适应性治理:政策落地如何因地制宜?——以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为例……石绍成  吴春梅(44)基于增能赋权视角的农户贫困脆弱性缓解研究——以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高  帅  史  婵  唐建军(61)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和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畅  倩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76)异质性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以转基因大米为例……张明杨  范玉兵  陈  超(94)乡村陪读工劳动力市场及其生成逻辑——基于安徽省毛坦厂镇的调查……史源渊(114)农民合作社研究的多维度特征与发展态势分析——基于1992~2019年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的实证研究……张连刚  陈  卓  李  娅  谢彦明(126)

01


从试点看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

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

——对国家层面24个试点单位调研的报告


唐  鸣


摘要:本文系对2017年国家六部委确认的国家层面24个试点单位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试点调研的报告。报告认为:本来和缘起意义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是指“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村民委员会”,发端于广东清远,没有也不会为全国其它同类地区广为效仿,现在已经没有必要也不应当继续在全国其它地方搞试点。转换和扩展意义的“以村民小组或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的村民自治”,是指“在村民小组或自然村建村民理事会等组织”,虽然试点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践探索、理论研究和政策选择加以解决,目前立刻上升为法律规定,在全国普遍推广的条件还不具备、时机还不成熟。探索完善村民自治的有效实现形式,健全充满活力的农村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和构建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要坚持以村“两委”为中心,不忘和坚持在农村基层实现或实行直接民主的初心,坚持“政经分开”的改革路径,坚持城乡融合的发展方向,借助于信息化新技术手段进行创新。

关键词:村民自治  村民小组  自然村  村民理事会  政策试点


02


村社共同体的式微与重塑

——以浙江象山“村民说事”为例


孙枭雄  仝志辉


摘要:当前农村社会面临村社共同体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村社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这致使村社组织松散、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研究的社会基础讨论对此未能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之道。浙江象山以“村民说事”为核心的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从村社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即治理主体、村社内交往单元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努力,开辟了重塑村社共同体的路径。吸纳村社成员中经营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的村社精英进入村治主体,并利用驻村干部来消减村干部间隔阂、化解干群矛盾,重建村社组织力;通过“党员联户”制重新激活党员这一治理要素,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作用,重塑村社内交往单元;将贴合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说”加以制度化,既克服干群间信息不对称、增强彼此间信任,又增进村民互动关系、强化村社集体意识,最终使村社共同体得以重塑。

关键词:村民说事  村社共同体  乡村治理  浙江象山


03


富人治村与不完整乡镇政权的自我削弱

——项目进村背景下华北平原

村级治理重构的经验启示


陈文琼


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视域下,资源匮乏地区富人治村的生成、运作及其后果。通过对华北平原的田野调查和分析,本文主要有以下三个发现:首先,项目进村已然成为乡村治理的主旋律,在“不完整政权”的乡镇,资源匮乏使项目进村与富人治村具有高度亲和性;其次,富人治村从治理主体及其相互间关系、治理任务与治理过程这三个维度上重塑了“不完整政权”下的村级治理;最后,乡镇政权实现了从依赖中坚农民到依赖富人参与的转变,导致原本就不完整的政权随着富人垄断村庄政治和制衡乡村关系而进一步削弱。本文实现了富人治村研究的两个转向:一是研究视域上从基层民主自治到乡镇政权运作能力的转向,二是研究场域上从资源密集地区转向资源匮乏地区的转变。

关键词:项目进村  富人治村  资源匮乏  乡镇政权运作能力  不完整政权  寡头精英


04


适应性治理:政策落地如何因地制宜?

——以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为例


石绍成  吴春梅


摘要:因地制宜是国家政策得以落实的关键,是中国特色的治理经验。现有研究主要针对地方政府自身的特征与行为,而对其产生的结构性条件重视不够。本文试图将其理论解释拓展至制度、政府与社会关系等结构性要素,并建立了“适应性治理”的理论框架。该理论框架从过程逻辑厘清了因地制宜的发生情境、制度空间与实现机制。个案研究发现,武陵大卡村的危房改造项目发生在中央政策与地方实际双重约束的情境下,运作于“松散耦合”的制度结构中,并依赖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委托代理机制。本文的研究表明,因地制宜主要是中国政策实施重视弹性规则的制度产物。
关键词:适应性治理  政策落地  因地制宜  危房改造  农村环境


05


基于增能赋权视角的

农户贫困脆弱性缓解研究

——以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为例


高  帅  史  婵  唐建军


摘要: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决战决胜时期,脆弱脱贫户和边缘户能否实现稳定脱贫和可持续发展需仔细审视。因能力匮乏、权利缺失导致农户贫困脆弱性不容忽视,增能赋权成为缓解贫困脆弱性的关键路径,赋权是增能的先决条件,增能是赋权的物化体现。本文基于2018年太行山连片特困地区实地入户调研数据,从增能赋权视角出发,探讨农户贫困脆弱性缓解及可持续生计形成,并运用工具变量法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进行修正,基于贫困村和非贫困村资源禀赋差异、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群体差异进行分组回归分析。结果发现:(1)增能赋权均对缓解农户贫困脆弱性产生积极影响,增能赋权是缓解贫困脆弱性和形成可持续生计的关键桥梁;(2)增能不足可能导致非贫困村陷入“新相对贫困”的尴尬处境,赋权不足可能导致非贫困村滋生“灯下黑”现象;(3)赋权对缓解贫困户贫困脆弱性效果更明显,生产权利和就业权利赋权将缩小贫困户和非贫困户之间的差距。

关键词:增能赋权  贫困脆弱性  可持续生计  脱贫攻坚  连片特困地区


06


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

——基于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和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


畅  倩  李晓平  谢先雄 赵敏娟


摘要: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尚无定论。本文利用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630户稻农的数据,在构造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综合值的基础上,分析了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关注农业生产经营特征的中介效应以及家庭生命周期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①非农就业在总体上抑制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②农业生产经营特征变量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具体而言,非农就业通过减少农户的土地经营规模、提高农户的地块集中程度和生产专业化水平抑制了农户的生态生产行为。③家庭生命周期在非农就业影响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家庭生命周期阶段向后推移,非农就业对农户生态生产行为的负向影响增大。

关键词:非农就业  农户生态生产行为  农业生产经营特征  家庭生命周期


07


异质性信息对消费者购买意向的影响:

以转基因大米为例


张明杨  范玉兵  陈  超


摘要: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的购买意向无论是对转基因食品商业化的可行性,还是对经济主体的决策,都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信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态度的分析框架,并基于2018年江苏省城市居民调查数据,采用多值Logit模型,估计了由3类信息发布主体、不同偏向的信息内容组成的异质性信息对消费者购买转基因大米意向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正反两方面信息均会明显降低消费者对转基因大米的购买意向,其中,负面信息的影响更为显著。实证结果表明,消费者对生物技术研发机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部门或转基因技术专家的信任能够显著提升他们购买转基因大米的意向,但消费者对环保组织的信任能够显著降低他们购买转基因大米的意向。此外,信息更容易影响初始意向为“愿意购买”或“不清楚”的消费者;初始意向为“不愿意购买”的消费者更容易坚持原始态度。

关键词:转基因大米  购买意向  信息  消费者行为  多值Logit模型


08


乡村陪读工劳动力市场及其生成逻辑

——基于安徽省毛坦厂镇的调查


史源渊


摘要:随着农民家庭发展目标变迁,乡村陪读群体兴起,产生了家庭陪读劳动力剩余。本文基于田野调查的定性研究发现,在发达地区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一些面临劳动力短缺问题和生存困境的小规模企业转移至乡村地区,其弱组织方式和弹性化的企业管理制度适应陪读劳动力流动周期性强、工作时间碎片化的特点;而农民工的家庭性是形成陪读劳动力的内在因素。乡村陪读工劳动力市场,是农民工劳动力结构性变迁和发达地区小规模企业区域性转移的“显结构”,以及农民家庭发展目标变迁和农民“家本位”价值观念的“潜结构”双重影响的结果。

关键词:陪读工  乡村劳动力市场  农民家庭发展  乡村工业化


09


农民合作社研究的多维度特征

与发展态势分析

——基于1992~2019年国家社科和自科基金项目的实证研究


张连刚  陈  卓  李  娅  谢彦明


摘要:国家基金项目的资助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学科或研究方向的基本特征和研究动态。本文以1992~201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的以“合作社”为主题的165项数据为样本,利用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和ROST NAT软件,对合作社项目的基本情况、研究群体特征和热点主题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合作社项目具有重大项目立项较少、理论研究不足、国家自科基金的项目论文产出比总体高于国家社科基金等特征。第二,合作社研究群体具有核心研究机构不够突出、研究力量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数项目负责人对合作社研究的延续性不够等特征;第三,合作社项目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合作社制度和机制、合作社法律、合作社治理等方面。在综合分析合作社的研究热点、政策及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认为,合作社与乡村治理、合作社规范化、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产业化经营、合作社的文化和社会功能等主题值得学界重点关注和深化研究。

关键词:合作社  国家社科基金  国家自科基金  研究热点  发展态势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版),在农业经济类47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因子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分别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https://mp.weixin.qq.com/s/G0NHJN9yXrnym3yF6kpXGg


相关阅读:

  1. 《中国农村观察》2019年第6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2. 《中国农村经济》2019年第1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3. CAER 第12卷第1期目录【转】

  4.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1期目录【转】

  5.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1期目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