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CRECRS编辑部 三农学术 2022-12-31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本期文章全文已上知网。

————

目录


论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关于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党国英(2)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姚树荣  周诗雨(14)合作社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万俊毅  曾丽军(30)购买社会保险能提高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吗?——基于上海市2942个农民工生活满意度的实证分析……程名望  华汉阳(46)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户创业增益了吗?——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苏岚岚  孔  荣(62)农业减量化:农户经营的规模逻辑及其证据……张  露  罗必良(81)保护性投资能促进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吗?——基于森林公园层面的经验研究……秦光远  程宝栋(100)精准扶贫视角下医疗保险对农牧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内蒙古自治区730份农牧户的问卷调查数据……李  傲  杨志勇  赵元凤(118)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大方向——评析土地私有化的四个错误观点……程恩富  张  杨(134)


01


论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的必要性与实现路径

——关于实现“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思考


党国英


摘要:将社会治理区分为城市治理与乡村治理,并在两个方面实行不同的制度,这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南辕北辙。社会治理的这种二元结构,会导致经济效率降低、社会平等缺失以及社会稳定程度减弱。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中国需要做出系统性改革,最终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理体制。

关键词:社会治理  社会公正  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


02


乡村振兴的共建共治共享路径研究


姚树荣  周诗雨


摘要:厘清乡村振兴的主体及实现路径问题,可以避免乡村振兴出现重大导向性偏差。本文在评述政府主导、资本主导和农民自主三种路径面临困境基础上,提出应以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引领乡村振兴。在阐释习近平“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理论后,构建了一个乡村振兴与共建共治共享内在关联的理论分析框架,回答了乡村振兴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乡村振兴“为什么”需要共建共治共享、乡村振兴“怎么”进行共建共治共享的问题。然后以明月村为例,阐明了普通乡村在特定的经济与制度条件下通过共建共治共享走上振兴之路的现实可行性。本文认为,乡村振兴应以增进农民福祉为导向,但从实现路径上不应只依靠农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至关重要。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是抓住城市化带动消费升级的历史机遇,健全城乡融合的体制机制,构建一套可操作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让城市化辐射到的乡村以市场方式率先振兴起来,同时把节约的财力转移给城市化辐射不到的乡村进行保底建设。

关键词:乡村振兴  共建共治共享  城市化  城乡融合  土地制度


03


合作社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


万俊毅  曾丽军


摘要:治理机制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有效运营的关键,其完善程度影响经营绩效。本文基于中国4省(区)7个地级市221家农民合作社的访谈问卷数据,探究以合作社为纽带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类型、治理机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合约治理不仅对合作社经营绩效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还能通过促进关系治理间接提升经营绩效,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存在互补而非替代关系;不同类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存在显著性差异,但关系治理水平较为相似。相较于公司从属型合作社,原生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水平较低,公司主导型合作社的合约治理程度较高。因此,合作社需要审视缔结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特征,妥善运用合约治理与关系治理两类机制,提高合作社经营绩效。

关键词:合作社类型  合约治理  关系治理  经营绩效


04


购买社会保险能提高农民工主观幸福感吗?

——基于上海市2942个农民工

生活满意度的实证分析


程名望  华汉阳


摘要:本研究采用2016~2018年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动态监测调查的2942份农民工样本数据,利用有序Probit模型实证研究了社会保险对农民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表明,购买社会保险可以显著提高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且购买的社会保险种类越多,其主观幸福感越高。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比未购买社会保险的农民工主观幸福感高21.70%,每多购买一种社会保险,其主观幸福感提高6.10%。五种类型的社会保险均能显著提高参保农民工的主观幸福感,其中购买医疗保险带来的边际效应最高,其次为养老保险,最低的是工伤保险。通过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分样本分析,发现原模型的回归结果具有较好的稳健性。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社会保险  农民工  主观幸福感 


05


互联网使用促进农户创业增益了吗?

——基于内生转换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


苏岚岚  孔  荣


摘要:本文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参与两个方面表征互联网使用,依据陕西、宁夏和山东831户创业农户调查数据,运用内生转换回归(ESR)模型,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影响效应,并采用Fields分解法检验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作用方向及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农户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均显著提升了其创业绩效。基于反事实假设,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未使用互联网采购及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下降12.79%和4.54%;未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农户若使用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其创业绩效分别提升44.15%和14.19%,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水平的正向影响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正向作用。研究进一步证实,互联网使用扩大了农户创业绩效差距,参与互联网采购和互联网销售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分别为5.51%和3.94%,即参与互联网采购对农户创业绩效差距的贡献率大于参与互联网销售的贡献率。

关键词:互联网采购  互联网销售  农户创业  创业绩效  内生转换回归


06


农业减量化:农户经营的规模逻辑及其证据


张  露  罗必良


摘要:本文将农户分为五种类型,并将农地规模分解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与连片规模,由此构建“农户类型—规模形式—减量化行为”的分析框架,进而阐明农户减量化的规模逻辑。基于农户问卷的实证分析表明:①对于所有样本农户来说,地块规模越大,减施量越高。其中,追求产量最大化的生产型小农,减施量与经营规模呈“倒U”型变化,而追求多元化经营的功能型小农,减施量随经营规模的扩大而增加;②农户连片规模扩大,减施量就增高,并且能够增强地块规模扩大以及经营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③农户社会服务卷入程度加深,能够增强地块规模、经营规模和连片规模扩大对减施的促进作用。据此,农业减量化,应鼓励农户开展连片种植,形成生产性服务的市场容量,然后诱导服务供应商提供专业化服务,进而实现服务规模经营对农地规模经营的替代。

关键词:地块规模  经营规模  连片规模  纵向分工  农业减量化


07


保护性投资能促进森林公园的旅游发展吗?

——基于森林公园层面的经验研究


秦光远  程宝栋


摘要:本文利用2010~2016年森林公园及其所在市的宏观数据,构建面板数据,考察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旅游发展的影响,并选取造林面积、林相改造作为缓解保护性投资内生性的工具变量,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森林公园的保护性投资对其旅游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森林公园进行保护性投资并不能带来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显著增加,反而导致旅游收入显著减少;保护性投资对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和旅游人次的影响在不同等级、不同地区的森林公园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保护性投资的1期滞后项对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次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却无法显著地促进森林公园的旅游收入增长。

关键词:保护性投资  森林旅游  工具变量回归


08

精准扶贫视角下医疗保险

对农牧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730份

农牧户的问卷调查数据


李  傲  杨志勇  赵元凤


摘要:家庭消费是反映农牧户家庭贫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其受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医疗保险和贫困状况是其中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本文在归纳贫困户和非贫困户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有限信息最大似然估计法构建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贫困问题抑制了农牧户家庭的医疗消费及外购食品消费,医疗保险显著提升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信心,刺激了农牧户家庭的消费,使其所享受到的医疗服务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同时,医疗保险对不同农牧户家庭消费支出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参加医疗保险对贫困户的医疗消费支出、外购食品消费支出等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提升非贫困户的物质生活消费支出影响显著。

关键词:医疗保险  保险扶贫  家庭消费  农牧区贫困


09


坚持社会主义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大方向

——评析土地私有化的四个错误观点


程恩富  张  杨


摘要: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坚持“统分结合”发展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的重要讲话为指导,客观评析了主张土地私有化或变相私有化的四个错误观点:评析了“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产权不清”的观点,认为法律对土地集体所有权作出了非常清晰的界定;评析了“土地私有制是农村土地改革方向”的观点,认为这种主张的实质是通过永久性地固化原有的家庭土地承包关系来搞农村土地私有化,无视和否定了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应注重“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思想;评析了“农村土地私有化会使农民更为富裕”的观点,认为私有土地的自由买卖并不能使农民实现权利与结果的公平,绝大多数农民也不可能通过农村土地私有化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富共享;评析了“‘一田两主’制度是农村土地改革有效途径”的观点,认为这一论断是通过实际架空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来变相主张农村土地私有化。

关键词:土地  集体所有制  统分结合  新型集体经济  农民合作社  家庭农场

关于我们


《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主办,是中国 “三农”研究领域权威性学术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主要刊发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经济学论文,注重论文的学术性和政策指导性;《中国农村观察》刊文包括农村经济、社会、政治、法治、文化教育等“三农”研究的各个领域,注重论文的理论性和学术性。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19版),在农业经济类47种学术期刊中,《中国农村经济》影响因子名列第一,《中国农村观察》影响因子名列第二。《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分别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和“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发现更多精彩

关注公众号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中国农村经济中国农村观察”:

https://mp.weixin.qq.com/s/gLawEKeStSHbEl9-0JP2gQ


相关阅读:

  1. 《中国农村经济》2020年第1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2. 《中国农村观察》2020年第2期目录及内容提要【转】

  3. 《农业经济问题》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

  4. 《农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2期目录及摘要【转】

  5. 《世界农业》2020年第2期目录【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