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2021年7月目录及摘要【转】
*本文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经验与展望
王胜; 吴大兵;1-10
热点透视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与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龙岩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张晓山;11-24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形态与机理——以永辉超市为例
刘迪; 孙剑; 王攀;25-33
全面脱贫后农村多维贫困测量研究
高明; 李小云; 李鹏;34-41
基于PSR模型的粮食安全风险评估及保障措施——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为例
金亚男; 张时琪; 郑双怡;42-49
土地问题
农地依赖会抑制经营权转出吗?——基于607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
段培; 王国峰;50-57
农村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水污染与农业发展
戢梦雪; 毛霞; 屈彪;58-67
社会资本对林农获取林业碳汇项目权益的影响
李研; 张大红;68-78
乡村治理
何谓“农村空心化”?——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
杨春华; 姚逸苇;79-86
行政激活:农村公共品治理成本内部化的路径创新
黄思;87-93
财政与金融
什么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科技采纳行为?——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明贤; 何友;94-102
博士硕士论坛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工具创新及其逻辑展开
刘静;103-111
休闲农业视域下的村民参与和资源再生研究——以川西平原H村为例
郑硕夫;112-119
农业现代化
农业补贴抑制了农药施用行为吗?
庄天慧; 刘成; 张海霞;120-128
订单农业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吗?
檀艺佳; 张晖;129-135
城乡融合引领下乡村空间生产与“乡村+”发展路径探讨——成都公园城市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启示
范颖; 苟建汶; 李果;136-144
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的百年探索、经验与展望
王胜 吴大兵
重庆社会科学院
摘要:回首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三农"问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必须面对并要全力破解的重大问题。事实证明,党的事业发展的快慢与党的"三农"政策呈现出高度相关性。中国共产党对"三农"问题百年探索形成了宝贵经验,即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坚持从农民诉求愿望出发制定"三农"政策,必须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大局谋划"三农"问题,必须紧扣回应"三农"不同发展阶段的重大问题,必须遵循"三农"问题的基本规律制定正确策略。进入新发展阶段,应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经验,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重要论述为引领,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坚持改革开放、创新驱动,加快实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彻底破解大国小农难题,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关键词:“三农”问题;中国共产党;历程;经验;展望;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与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龙岩探索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课题组 张晓山
摘要:新的发展阶段下,供销合作社深化综合改革既有必要性、紧迫性,也有独特的资源和资产基础。龙岩以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为主导力量,探索以生产、供销、金融服务为重点的"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展模式,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全程一体化社会化服务,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破解农产品上行与工业品下行的难题。龙岩实践表明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是"三位一体"综合合作发展模式合适的抓手和平台,也凸显了 "三位一体"综合合作作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一种发展模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三位一体”;综合合作;
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形态与机理——以永辉超市为例
刘迪 孙剑 王攀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大数据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与农产品销售的加速融合,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的数字化转型成为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从价值创造的角度出发,从技术和市场两个层面,结合永辉超市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转型过程,构建一个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的逻辑框架。研究发现,技术驱动下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数字化演进过程中出现了"点线面体"四种形态;市场驱动下四种形态体现出的价值主张为从"经济型价值主张"到"功能型价值主张"再到"情感型价值主张",最终转变为"涌现型价值主张"。研究结论揭示了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模式演进规律,对于生鲜电商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完善的供应链体系,优化消费者体验,突破生鲜电商发展困境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供应链;价值主张;模式演进;数字化;
全面脱贫后农村多维贫困测量研究
高明1 李小云2 李鹏1
1. 武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2.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摘要:对农民家庭的贫困进行多维测量和识别是解决2020年后农村相对贫困问题的前提。使用修正的A-F多维贫困测量法,以"能力—权力"框架构建评估维度和指标体系,评估全面脱贫后中部农村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状况,结果显示:农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和多维贫困发生率依然较高,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的多维贫困指数差异较大,但两者的贫困强度接近。进一步分解发现,中部农村地区呈现出两极差异化的减贫成效。一方面,社会权力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较低,贫困群体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社会权力得到极大彰显;另一方面,表征农户发展能力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维度对农户多维贫困贡献率达到84.4%,且脱贫户与非建档立卡户之间并不存在明显差异。
关键词:多维贫困;发展能力;社会权力;农户;
基于PSR模型的粮食安全风险评估及保障措施——以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为例
金亚男1 张时琪1 郑双怡2
1. 中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2. 四川大学商学院
摘要:粮食安全是影响国家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国内自然灾害、极端气候的频发给粮食生产带来挑战,疫情肆虐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粮食安全风险。本文拟聚焦粮食安全问题,选取国内代表性的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粮食安全风险水平测度及安全等级评价。通过P (压力)—S (状态)—R (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层次分析法、改进的熵权法与TOPSIS评价方法相结合,基于2014~201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粮食主产区各省份的面板数据,对粮食安全水平进行评价与风险等级划分并分析五省份间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自2014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各省份在压力—状态—响应三个子系统维度内粮食安全风险水平表现各有优劣,省份间粮食安全水平差距较大。各省份应建立完善的粮食安全过程考核与风险预警机制;应以弥补粮食安全发展过程中的短板为工作重心;引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粮食安全压力—状态—响应的互动过程;建立风险应对信息交流平台等。
关键词:粮食安全;PSR模型;风险评估;改进的熵权法;TOPSIS模型;
农地依赖会抑制经营权转出吗?——基于607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
段培 王国峰
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禀赋效应理论提出并检验小农户农地依赖通过产权强度对承包地经营权转出决策影响的假设,同时验证了集体参与在其中的调节作用。基于河南和山西两省共607个小麦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小农户农地生存依赖和情感依赖均是影响经营权转出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产权强度认知在农地生存依赖与经营权转出决策之间起着中介作用。集体参与程度正向调节产权强度和转出决策之间的关系,加深小农户农地依赖如何能带来促进农地规模经济实现的理解。因此,依据不同生存依赖和情感依赖程度的小农户家庭,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提高小农户的产权知识,提高他们的产权自信,促进经营权转出的意愿到转出行为的发生;村集体在提供流转服务过程中,更应增强潜在转出户的抵御风险能力,弱化农地禀赋效应。
关键词:农地依赖;产权强度;转出决策;“三权分置”;
环境治理、水污染与农业发展
戢梦雪1 毛霞2 屈彪2
1.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所2. 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发展的同时,以水污染为代表的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日趋严重。本文以河长制的推行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中国2004年~2016年地级市层面的统计数据,运用双差分方法考察地方环境治理对地区农业发展的影响,并结合国控监测点水质数据分析了其中的影响机制,以此也间接评估河长制的执行效率。研究发现:河长制的推行与地区农业发展没有直接关系,但是河长制能够通过缓解水污染、改善水质而有利于农业发展。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河长制的推行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的政策效应明显,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不显著。此研究以期能为客观评估地方政府环境治理政策的执行效率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河长制;环境污染;农业发展;双差分;
社会资本对林农获取林业碳汇项目权益的影响
李研1,2 张大红1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 唐山师范学院经济管理系
摘要:林业碳汇项目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项目业主和林农,林业碳汇项目权益分配是林农和项目业主讨价还价的结果。本文根据林农在林业碳汇项目中获取的权益内容对林业碳汇项目权益分配方式进行分类,利用6项集体林林业碳汇项目参与农户的微观调研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村庄对外联系、农户个体信任、政策信任和组织工具性支持等变量均在不同程度上显著正向影响林农在林业碳汇项目中获得的权益内容。除农户个体信任因素外,上述其他社会资本因素对农户获取林业碳汇项目权益的边际贡献均在高水平呈现显著影响。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户;林业碳汇;权益分配;
何谓“农村空心化”?——一个结构化的概念分析视角
杨春华1 姚逸苇2
1. 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2.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
摘要: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受到媒体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农村空心化"为主题的既有文献进行梳理,使用美国学者加里·戈茨(Gary Goertz)提出的概念分析方法,从"基本层次"、"二级层次"和"数据/指标层次"对"农村空心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概念结构和层次进行了分析。本文发现,"农村空心化"概念是一个包含多层含义的复合概念,包括"地理空间空心化""人口结构空心化""经济资源空心化" 3个二级层次。而且3个二级层次中任意一个维度都可能引发其他两个维度的变化,呈现出可相互替代的"家族相似性"关系。在一些农村空心化的研究中,农村社会和政治的"空心化"也经常被视作"农村空心化"的维度之一,但是二者仅仅是农村人口结构空心化所衍生的现象。
关键词:农村空心化;农村人口空心化;概念结构;
行政激活:农村公共品治理成本内部化的路径创新
黄思
武汉大学社会学院
摘要:基层治理普遍存在"最后一公里"困境,难以有效动员农民。恩施市基层政府以公共品供给为切入点,提供了一种行政激活自治的新路径。研究发现,在基层治理现代化背景下,行政的规范化与公开化程度提高,基层干部通过为农民办实事重塑基层公信力,打下扎实的群众基础。进而,基层政府以不完全竞争型分配秩序、效率导向型供给规则激发农民主体性,在行政引导下充分激活村民自治,从而农民以组织化方式低成本地进行内部动员、成本分摊、矛盾协商,实现农村公共品治理成本内部化。研究表明,基层政府以行政手段激活村民自治,有利于优化国家资源下乡的路径,提高基层治理效能,实现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资源下乡;公共品供给;行政激活;村民自治;分配秩序;
什么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金融科技采纳行为?——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分析
李明贤 何友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在金融科技企业、政府部门以及农村金融机构内生动力的驱动下,金融科技在农村地区得到应用和发展,尤其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步伐,并展现出强大的功能。基于2020年6~8月对湖南省长沙县、衡阳县、洞口县、汝城县四个县样本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居民使用金融科技产品或服务的现状,运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居民金融科技采纳决策与采纳程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1)农村居民对金融科技产品与服务的使用基本集中在费用支付、转账汇款等初级应用上,较少使用理财、筹资等金融服务;(2)在金融科技采纳决策和使用的过程中,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整体上,年龄、工作地点、工作类型、数字化素养、传统金融布局等对农村居民金融科技采纳决策和使用行为都存在显著影响,而先前经验、受教育程度及其交乘项仅对金融科技采纳程度有正向影响;(3)金融科技知识普及程度显著地通过农村居民的采纳决策影响其采纳程度,在未来金融科技推广过程中应当更加重视宣传对金融科技采纳决策的影响。
关键词:金融科技;影响因素;样本选择模型;采纳行为;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工具创新及其逻辑展开
刘静
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
摘要:为效果付费债券运用于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在宏观和微观层面均有着巨大裨益。融资方式的创新有助于以市场化的手段缓解政府财政压力,在解决社会问题的同时,激发市场活力与效益;政府实践功能从被动抑负转变到主动增益,有助于将社会利益的增进内化为制度机制构造的基本目标;服务理念从工程服务为主转向以效果服务为主,有助于经济领域做大增量到提升质量的理念运用到社会领域,进而在质的层面改善目标对象的生存状态。为效果付费债券的模式结构联合政府、市场、社会、个人等多方主体,涵盖理念、规范、信息、知识、共识五大要素,有助于解决当下农村公共服务层级供给、协同供给、自我供给的主要困境,就具体领域而言,供给实效直接取决于公共服务在理念、规范和技术三大维度之间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为效果付费;社会资本;共生理念
休闲农业视域下的村民参与和资源再生研究——以川西平原H村为例
郑硕夫
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摘要:针对当前中国休闲农业的发展潜力与研究局限,基于内部视角,以川西平原H村为例,展现村民参与休闲农业时不断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村民对村庄组织、文化和生态资源的再生产,探寻H村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靠资源再生不断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地方智慧,村民在参与休闲农业的过程中可实现从浅层在场到深度融入的转变,地方资源也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H村结合村民参与和资源再生的休闲农业发展路径,对分散型村庄转化地方优势、重建村庄共同体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村民参与;资源再生;休闲农业;川西平原;
农业补贴抑制了农药施用行为吗?
庄天慧 刘成 张海霞
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减贫中心
摘要:农业补贴政策的环境效果正日益得到重视,为推动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完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亲环境生产行为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2015年CHFS公开数据,利用OLS分析了农业补贴对农户农药施用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1)农业补贴对农药施用行为有抑制效应,且在不同种植类型的农户之间具有异质性,对粮食作物具有抑制作用,对于经济作物具有促进作用。(2)不同农产品生产用途的农药施用行为具有异质性。市场型农户相比与自给型农户,更追求经济效益,农药施用行为更倾向于增量化投入。(3)除经济作物外,农业补贴对农药施用行为的抑制作用是通过农业风险承担来影响,由于获得农业补贴增强了农户的风险承担能力,有利于农户降低预防性农药投入,使其农业生产决策倾向于农药减量化。另外经济作物上表现为遮掩效应,这给下一步研究指出了切入点,说明其影响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以及通过更丰富的数据论证。
关键词:农业补贴;农药施用;风险承担;影响机制;
订单农业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业技术的需求吗?
檀艺佳 张晖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2018年我国25省1674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SUR),实证分析订单农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需求的影响,探究不同经营主体对产前、产中、产后农业技术需求影响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订单农业对农业新品种的需求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经营主体负责人特征以及经营特征对农业技术需求有显著影响,负责人年龄、受教育程度、创业培训和经营主体的经营规模、收入、农业新业态、农业保险等均对农业技术需求有正向影响。因此,要提高农业技术和订单农业推广水平,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一要推进订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生产经营进行正向引导;二要及时了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技术的差异化需求,建立技术需求双向反馈机制;三要针对异质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不同的技术宣传推广方式。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技术;订单农业;似不相关回归(SUR);
城乡融合引领下乡村空间生产与“乡村+”发展路径探讨——成都公园城市城乡融合乡村振兴典型案例的启示
范颖1 苟建汶2 李果3
1. 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环境艺术系2. 四川省德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3. 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摘要:城乡融合是城乡关系发展的最高级阶段,是理想城乡关系的目标状态,是乡村空间生产与再生产的演进动态,将指引城乡关系变革下的城乡空间重构。城乡融合必定生产出新型的空间形态,其本质是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动促进下的乡村空间生产与再生产。本文通过对城乡融合空间的概念生成探析,从空间生产理论三元辩证螺旋式递升关系的角度切入城乡融合空间属性研究,提出以乡村为本体的、城乡融合空间建构的"乡村+"路径:"乡村空间综合价值认知(空间实践)——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效应(空间表征中的流空间与空间涌现性)——城乡融合机制与实践模型建构(表征的空间)"。结合成都公园城市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典型案例,本文认为城乡融合空间建构应坚守市场主导下的双向精准选择性、乡村本体的空间差异性、政府主导下的乡村空间多维共治、先锋典型带动下的乡村统筹与空间重构等原则。
关键词:城乡融合;空间生产;“乡村+”公园城市;
——END
本文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更多目录请点击“阅读原文”
编辑排版:郭姜裔
审核:龙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