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6期目录及摘要

三农学术 2022-12-31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官方投稿网址:

https://nyxdhyj.isa.ac.cn/nyxdh/home

————


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路径与政策取向研究

高旺盛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和驱动因素

刘衡,朱铁辉,辛岭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评估——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分析

陈玉鑫,刘冰,邓祥征,张帆


广东省农业发展优势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

刘玉,孟超,蔡玉梅,路磊,唐林楠


农村基础设施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效应分析

郭楚月,曾福生


基于重心模型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耦合分析

刘楚杰,李晓云,聂媛


江苏省耕地产量差及生产限制性因子分析

孙涛,郭杰,欧名豪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时润哲,李长健


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分析

崔梦怡,王若男,郭宇桥,郑风田


政府干预、邻里效应对农户生态种养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以稻虾共作为例

田卓亚,齐振宏,杨彩艳,刘哲


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

徐晶,张正峰


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影响——基于全国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的分析

曾俊霞,龙文进,郜亮亮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影响效应——基于宁夏的农户调研数据

李昭楠,李钰婷,刘树梁,刘七军


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

李媛媛,李锋,陈春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肖人荣,赵鹏军,戚禹林,卢业勤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

马军旗,乐章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

陈惠君,莫雅芳,封红梅,王家妍,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枫

 


高旺盛. 我国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路径与政策取向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978-981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的新时代,农业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对我国农业科技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新阶段加快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需求出发,分析新时代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特征,探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面临的重大挑战,提出了部署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引领性重大科技工程建设的建议。研究表明,农业科技现代化处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战略核心地位。面临后疫情时期保障粮食安全的重大挑战,需强化农业基础研究、提升农业原始创新能力,突破生物育种核心技术、打造现代种业科技强国,突破智能农业关键技术、打造数字农业科技强国,突破绿色农业关键技术、构建生态安全农业技术体系,突破食品产业技术、构建营养健康农业技术体系等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因此,提出大力提高农业科技创新投入强度、大力培育支持农业创新型企业、强化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加大部署建设国家农业战略科技力量、重组构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政策保障体系的建议。


刘衡,朱铁辉,辛岭. 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和驱动因素[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982-995

摘要: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的耦合协调有助于推动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基于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指标体系,运用组合赋权法测度我国2004—2018年省域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指数,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分析二者的耦合协调关系,借助地理探测器探究驱动二者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和交互因子。结果表明,我国省域农业现代化空间布局呈现“梯次递减、东西分化、中心极化”的特点,省域城乡融合空间布局呈现“三极驱动、断层分化、整体偏低”的特征,二者耦合协调度从轻度失调迈进勉强协调,空间上呈现出“东部高西南低”的层级递减特征。二元对比系数、城镇化率、城乡义务教育投入比、城乡失业保险率、城乡居民收入比、非农与农业从业比、农业电气化是驱动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的主导因子,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与其他系统的交互作用会增强两者的耦合协调,但促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的主导因素存在异质性和阶段性。因此应从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农业经济体系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着手,差异化推进区域农业现代化与城乡融合耦合协调。


陈玉鑫,刘冰,邓祥征,张帆.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评估——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的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996-1005

摘要:从农户视角出发研究农村产业发展的脆弱性问题是不同于传统区域产业脆弱性研究的一种新思路。基于脆弱性研究相关理论,本文将农户生计要素和农户对产业发展的主观评价相结合,提出基于农户视角的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概念,以辽宁省清原县5个典型村为研究对象,从暴露度、敏感性和适应能力3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因子分析和计量经济回归模型,分析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指数和脆弱性指标差异,探讨脆弱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清原县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指数为0.479,整体处于中等脆弱水平;不同案例村的产业发展脆弱情况不尽相同,其中椽子沟村脆弱性最小为0.397,相比之下该村拥有最强的适应能力和最小的暴露度。因子脆弱性中,收入保障因子村间差异最为明显,椽子沟村得分远低于其它调研村;农户家庭人均收入对清原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影响程度最大,环境风险、老龄化率对脆弱性也有较大影响;经济作物(中药材)种植业是目前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拉动效果最明显的产业,可依托其推动富民进程。因此,为降低清原县农村产业发展脆弱性,提出依托中药材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留住“绿水青山”;积极应对老龄化,提升人力资本等建议。


刘玉,孟超,蔡玉梅,路磊,唐林楠. 广东省农业发展优势度综合评价方法及其空间特征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06-1016

摘要:客观评价农业发展优势,并对症施策,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本文从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农业质量效益、经营组织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产业发展潜力等6个维度构建农业发展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熵权法、机器学习神经网络算法等评价并揭示了2019年广东省县域农业发展优势度及其空间特征。结果表明:2019年广东省农业发展综合优势度空间差异明显,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县域的农业优势最突出。6个分项中,自然地理本底、农业生产环境和生态协调能力是主要贡献因素。其中,自然地理本底和经营组织效益均表现为粤西南方向最优;农业生产环境表现为粤东北方向最优;产业发展潜力表现为粤东南方向较优;农业质量效益、生态协调能力与农业综合优势度整体空间分布相似,但农业质量效益不再是农业发展优势度的关键影响因素,粤中南和东北方向的生态协调优势突出。因此,建议结合农业分项与综合优势,未来在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以及粤西南、粤东南和粤东北分别形成现代都市农业区、高效农业区、特色农业区和生态农业区,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郭楚月,曾福生. 农村基础设施影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机理与效应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17-1025

摘要: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目标,农村基础设施作为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本文从经济效益、生态环境、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发展水平4个维度构造了一个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2000—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同时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探讨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00—2018年各省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且不同农村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发挥的作用明显不同。其中水利、通信基础设施对农业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农村电力、医疗基础设施显著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交通基础设施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强水利、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和电力、医疗基础设施的维修力度,同时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使其能更好地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刘楚杰,李晓云,聂媛. 基于重心模型的粮食生产与水资源时空耦合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26-1036

摘要:随着水资源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水资源约束下的粮食安全问题也愈发受到关注。为更加清晰地认识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文章首先对全国粮食产量与水资源总量进行了时空分布分析,其次运用重心模型从全国和区域层面对1999—2018年粮食生产重心与水资源重心的演变趋势、时空耦合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我国粮食生产重心在1999—2018年间整体上向东北方向移动了238.78 km,在全国和区域层面均出现了北移的趋势;我国水资源重心始终位于粮食生产重心西南方向,移动范围不大。2)从全国层面看,研究期间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增加,整体上空间重叠性下降,但近几年空间距离增加趋势趋于平缓;双要素重心的变动一致性指数均值为-0.06,呈较不匹配状态,但2014—2018年间指数均值为0.14,耦合性略有增强。3)从区域层面看,结合双要素重心的空间距离与变动一致性指数,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时空耦合程度较强,西北地区较弱。通过合理规划粮食生产与水资源利用格局、提高农业水资源利用效率等途径,有利于缓解粮食生产与水资源之间的紧张形势。


孙涛,郭杰,欧名豪. 江苏省耕地产量差及生产限制性因子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37-1047

摘要:产量差表征粮食增产空间,缩减产量差是提高粮食产量的重要途径,解析产量差限制因子为探索产量差缩减路径、提高粮食产量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江苏省2000—2018年地市统计数据,借助边界线分析法定量分析粮食生产限制因子对产量差的贡献率,并解析限制性因子最适值。结果表明:江苏省耕地平均产量差占到最高产量和平均产量的比例分别为23.47%和64.05%,表明粮食产量具有较高的提升空间;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产量差的关键限制性因素分别为复种指数、劳动力和单产;江苏省粮食复种指数为1.6、机械总动力为5.3 kW/hm2、施肥强度为487.64 kg/hm2时粮食产量最高,是粮食生产要素投入最适值,其中施肥量超出施肥警戒线,表明江苏省农业施肥利用效率低下;转化产量差可实现苏南、苏中和苏北粮食增产30.3%、17.73%和21.45%,同时对耕地的需求量减少8.8%、13.38%和9.02%。因此,提出增加耕地复种规模,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政府加强对农户施肥指导以及提高机械化水平等缩减江苏省粮食产量差,促进粮食可持续生产和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建议。


时润哲,李长健. 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48-1058

摘要: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施合理的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无论是在促进生态环境保护还是在协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均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利用2004—2018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补偿相关数据,在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综合绩效、水足迹、灰水足迹的基础上,使用双目标决策的序列DEA-SBM方法,分析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探讨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2005—2018年间反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变化的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变动呈“W”型波动特征,总体呈现出东部地区偏高,中部和西部地区偏低的分布格局。城乡消费公平与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对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在绿色化协同水平指标的调节作用下,生产性投入的提升与城乡分配公平的提升均能够提高长江经济带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因此,从改善资本投入结构、重视城乡协调发展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三个角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提升水资源生态补偿效率。


崔梦怡,王若男,郭宇桥,郑风田. 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59-1070

摘要:社会化服务是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重要途径。基于“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指数调查”数据分析农户的社会化服务获取水平及其质量安全认证水平,并采用IVProbit模型分析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质量安全认证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对社会化服务的平均获取数量为1.424种,通过至少一种质量安全认证的农户占比为8.5%,呈现出较低水平。社会化服务对农户的认证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异质性。在社会化服务不同环节中,产后服务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为产前服务,最后为产中服务;对不同类型农户而言,社会化服务对普通农户的促进作用强于规模农户。研究表明,缓解家庭资源禀赋约束和拓展产品销售市场是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户认证行为的有效路径。因此,提出推进社会化服务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对普通农户获取社会化服务的激励政策、完善社会化服务对农户认证行为的影响路径等建议。


田卓亚,齐振宏,杨彩艳,刘哲. 政府干预、邻里效应对农户生态种养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以稻虾共作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71-1082

摘要:稻虾共作技术作为一种典型的生态种养技术,不仅有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之效,还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其推广和持续发展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转型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持续使用模型,利用湖北、湖南和安徽3个省农户微观调研数据,采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政府干预和邻里效应对农户稻虾共作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探讨二者的交互效应。结果表明,农户的稻虾共作技术采纳率较高,其中已采纳农户中86.67%有明确的持续采纳意愿。政府干预中,技术补贴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政策宣传、惩罚措施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效应中,邻里交流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邻里示范显著正向影响农户的技术采纳行为;对农户的技术持续采纳意愿的影响上,政策宣传与邻里交流存在替代效应,惩罚措施和邻里交流存在互补效应。因此,要完善政府干预机制,加强农户间的交流互动,多管齐下,以推动稻虾共作技术持续扩散。


徐晶,张正峰. 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83-1092

摘要:农村非农创业的稳步发展在提高农户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同时,也推动了农户对土地资源的配置与利用,进而对农地转出产生影响。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5年的微观农户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和Tobit模型分析家庭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探讨农户家庭保险所发挥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比例不高,仅为14.6%,农地转出行为参与率和转出规模平均比重均呈现出较低水平,分别为17.4%和14.4%。非农创业对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均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非农创业在青壮年农户中的影响强度要显著高于老年农户。非农创业通过促进农户家庭参与保险,进一步推动了农户的农地转出行为和转出规模,家庭保险参与在非农创业对农地转出的影响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因此,提出有序推动农业劳动力向非农部门转移,基于农户发展特征实施差异化的政策扶持和就业引导,通过完善农村保障制度提高农户保险参与率等政策建议。


曾俊霞,龙文进,郜亮亮. 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影响——基于全国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的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093-1103

摘要: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被认为是解决中国“谁来种地”、提高中国农业组织化程度的重要希望,政府也在大力宣传、引导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投身农业并引领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本文基于新迁移经济学等理论,利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的大样本数据,运用二元模型、双重稳健模型、匹配模型和多元定序模型等计量方法,分析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粮食种植业职业农民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占比为23.66%,合作社负责人占比为24.59%。外出务工返乡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34.65%,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中合作社负责人的占比为21.47%,两者相差约13个百分点。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相比没有外出务工的农民,外出务工返乡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要显著高出约6个百分点,即调查样本中外出务工返乡农民要比其他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概率高出近1/4,这证实了外出务工对农民成为合作社负责人的正向促进作用。外出务工通过人力资本提升、农业生产投入和政府政策支持三个方面促使返乡农民工更可能成为合作社负责人。因此,在当前农业转型阶段,政府一方面应鼓励人力资本水平较低的青年农民外出就业,通过务工积累个人资本;另一方面,应大力吸引并帮助优秀的返乡农民工投身农业和乡村振兴事业,发挥他们更多的引领带动作用。


李昭楠,李钰婷,刘树梁,刘七军. 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相对贫困影响效应——基于宁夏的农户调研数据[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104-1113

摘要:随着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我国将进入以相对贫困治理为核心的扶贫工作新阶段,发挥数字普惠金融减缓相对贫困的效应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宁夏3县区9村426户田野调查数据,运用熵值法、A-F法、Log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在测算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识别多维相对贫困家庭的基础上,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农村家庭多维相对贫困的影响效应,探讨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宁夏农村地区经济维度的“贫”已基本得到消除,但健康、教育、安全饮水和卫生厕所等因素导致的相对之“困”依然严峻。农户在数字普惠金融的结算、储蓄和信贷服务已有部分涉及,但对互联网投资、互联网保险等深层次金融业务的参与尚且较低。数字普惠金融对不同权重下的相对贫困均有显著的减缓作用,并且随着剥夺维度提升其减贫作用呈增长态势。数字普惠金融可以通过提高农户电商意愿及行为、增强健康意识、促进消费进而达到缓解相对贫困之目的。因此,为减缓宁夏农村家庭相对贫困状况,需注重农户自我发展能力提升与农村生活标准改善,深化农户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充分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减贫助农作用等。


李媛媛,李锋,陈春. 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特征及驱动力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114-1125

摘要:青藏高原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地,研究青藏高原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化及驱动因素,对生态系统的维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景观格局指数,探究了1980—2015年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空间演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发现:1)青藏高原农村居民点用地总体上呈扩张趋势,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主要来源于对耕地、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占用;2)研究期内,农村居民点斑块形状逐渐趋于不规则,斑块破碎度降低,连续性增强;3)农村居民点集聚特征明显,分别在青海省东部和南部以及西藏南部形成了高值集聚的中心;4)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主要受高程和坡度的约束,同时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交通和城镇的发展是影响青藏高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布局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青藏高原乡村发展过程中,应注意合理规划农村居民点用地,严格把控生态红线,同时依托政策支持,不断优化乡村职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从而推动青藏高原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


肖人荣,赵鹏军,戚禹林,卢业勤. 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126-1136

摘要:打造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是深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手段之一。现有的研究多侧重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保护、经济价值挖掘以及品牌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对全国尺度下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属性关注不足。本文以农产品地理标志(AGI)、地理标志产品(PGI)、地理标志商标(GI)中的农产品品牌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分析、地理探测器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尝试揭示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86.28%的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分布在胡焕庸线以东地区,在沿海地区与长江流域集聚明显,并呈现出与T型经济带重合的态势。2)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密度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长江中下游的湖北、江苏、安徽、浙江、上海等地为热点区,西部的新疆、青海、西藏为冷点区。3)蔬菜、粮油、果品等不同类型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空间分异特征显著,整体上表现出与农产品生境相适应的格局。4)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异质性受到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政府作用的综合影响,社会环境中的第二产业与铁路密度的交互作用对空间异质性有着较强的解释能力。基于此,结合乡村振兴与农业品牌的战略目标,从农业品牌建设的区域合作、资源要素的空间配置以及品牌保护路径等方面提出建议。


马军旗,乐章. 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137-1145

摘要:在乡村生态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考察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元调查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较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即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由东中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污染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低污染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强化环境治理投资,加强农业绿色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完善区域间联防联控,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陈惠君,莫雅芳,封红梅,王家妍,曾馥平,宋同清,彭晚霞,杜虎,王枫. 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21, 42(6): 1146-1157

摘要:土壤真菌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推动者。为探明西南喀斯特峰丛洼地不同森林类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影响因素,选择了三个典型森林(灌木林、次生林、原生林)的土壤样品进行真菌ITS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灌木林和原生林土壤理化性质最为接近,养分含量较高。33个土壤样品中共获得2 013 410条有效序列,9677个OTUs,分属于18个门、59个纲及946个属。三类森林土壤真菌均由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未分类真菌(unclassified Fungi)、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和罗兹菌门(Rozellomycota)组成,其中,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是三类森林土壤真菌的优势菌门,所占比例近80%。原生林和灌木林α多样性最高,具有最为接近的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LEfSe分析表明,各森林关键优势真菌类群各不相同,灌木林中的差异种有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散囊菌(Eurotiomycetes、Eurotiales),丛赤壳科(Nectriaceae);次生林的差异种主要是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古根菌纲(Archaeorhizomycetes);而未分类的伞菌目(unclassifiedAgaricales)和丝盖伞菌(Inocybaceae、Inocybe)则在原生林起关键作用。相关分析发现土壤真菌与土壤理化因子显著相关且关系十分密切,冗余分析进一步表明土壤的交换性钙离子、镁离子、全钾、温度对真菌群落的分布作用较大,是影响喀斯特森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和分布的主导因子。


——END

内容源自中国知网;全文可在知网下载


相关阅读:

  1.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4期目录及摘要【转】

  2. 《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5期目录及摘要【转】

  3.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21年第5期目录【转】

  4. 《美国农业经济学杂志》AJAE 2022年第104卷第1期目录

  5. 免费下载 | 2021最新《农业经济学手册》第5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