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5期目次及摘要【转】

三农学术 2023-10-24

*本文转自公众号“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


目  次



摘  要


怎样看待当前的粮食安全风险

姜长云1,李俊茹2,王一杰2

(1.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2. 中国农业大学)


【摘  要】当前,全球粮价迅速上涨,国内外粮食安全风险引起广泛关注。本研究认为,当前全球粮食库存充足,粮食安全问题主要不是生产和总量问题,而是结构和分配不平等问题;当前导致国际粮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是全球通货膨胀加剧,我国粮食安全坚持“以我为主”方针有利于管控粮食安全风险;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状况在总体上处于历史较好水平,要警惕单纯依靠粮食自给率指标带来对粮食安全形势的误判。此外,管控未来粮食安全风险应对未来我国粮食需求增长潜力做出客观评估。

【关键词】粮食安全风险;粮食库存;国际粮价



姜长云,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农业农村发展、产业融合发展。

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丁存振,徐宣国

(山东农业大学)


【摘  要】为探究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前沿的时变溢出指数方法,将小麦、玉米、大米和大豆等四种粮食产品纳入统一分析框架,从多个维度考察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关系,并量化分析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市场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国际粮价波动对国内粮价波动的平均溢出效应为22.11%,显著高于国内粮价波动对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7.84%;国内各品种粮食价格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直接溢出效应较大,间接溢出效应较小,其中,大豆受到国际粮价波动的溢出效应最大,高达38.64%,其次为玉米,小麦和大米受到溢出效应较小,但各粮食品种均是国际粮价波动溢出的净接受方;粮食进出口、国际粮食供需基本面及价格支持政策是影响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粮价波动;溢出效应;时变溢出指数;影响因素


丁存振,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产品市场与政策研究。近年来,在农业经济问题、农业技术经济、农民日报等发表论文40余篇,撰写的多篇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并担任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理事及多家期刊审稿人。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内涵逻辑与政策建议

郝晓燕,亢霞,袁舟航

(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


【摘  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是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的关键。当前我国不仅面临着耕地数量减少、质量不优,农业科技创新基础薄弱、能力不足的瓶颈,也有极端天气频发、突发事件增多,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结构矛盾突出,支持政策的协调性、精准性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对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藏粮于地”关键在地,核心是产能;“藏粮于技”关键在技,核心是种业。为此,应坚持用养结合,夯实耕地基础地力;坚持目标导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坚持精准施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

【关键词】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


郝晓燕,博士,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粮食产业经济及粮食安全。

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拓展的逻辑探析

李博,刘佳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摘  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时期形成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机制,如精准化治理机制、协同治理机制、驻村帮扶机制、监督考核机制等,这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宝贵经验为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基于乡村振兴所具有的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复杂性等特点,脱贫攻坚成果需要进一步拓展,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当前农业农村的发展实践中,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乡村治理问题、实施网格化治理、进一步强化社会和市场力量、完善议事协调机构运转、因村派人、建立驻村帮扶长效机制、深度整合调动各类监督主体等方面。

【关键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成果拓展;乡村振兴


李博,管理学博士,博士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方向:农村发展与基层社会治理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参与省部级及以上课题10余项。

从运动式治理到常规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转换

许汉泽,邵瑞雪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摘  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治理逻辑的转换。脱贫攻坚被看作是运动式治理在扶贫领域的典型呈现,但又与传统的运动式治理理论不同,其实无论是在运作逻辑、动员强度以及治理效能方面运动式治理都有新的拓展,对其我们不应抱有“病理学”的态度。治理逻辑的衔接就是要做好乡村振兴在组织结构、治理主体、治理规则与技术以及治理资源等方面实现常规化治理转型。在政策优化上进一步处理好短期任务与长期目标、政策统一性与地方差异性、行政干预与农民参与以及社会公平逻辑与市场效率逻辑之间四类关系,只有逐渐将脱贫攻坚融入到乡村振兴之中,并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式发展,才能够真正做好两大战略的有效衔接。

【关键词】运动式治理;常规化治理;乡村振兴;治理逻辑

 许汉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扶贫与基层治理、农村公共政策等;目前在权威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探索与争鸣》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脱贫地区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构——基于两个县域的比较分析

李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摘  要】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已经全面脱贫。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脱贫地区的脱贫人口还面临诸多不确定的风险,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风险依旧存在。有鉴于此,本研究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视角,对脱贫地区防返贫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展开研究。在论述构建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必要性的基础上,对地方政府开展的探索实践进行总结,并据此提出防贫监测与帮扶机制构建的具体路径,即需要科学确定监测标准,精准锁定监测对象;分类分层进行预警,建立完善的动态预警机制;细化优化帮扶举措,构建多层次和复合式的帮扶机制,才能防止规模性返贫,为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基础。

【关键词】防贫预警机制;帮扶机制;相对贫困;预防贫困;贫困治理



李卓,管理学博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员,陕西省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研究人员。在《中国行政管理》《农业经济问题》等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村民自治组织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

沈费伟

(杭州师范大学)

【摘  要】数字乡村建设的关键是重建农村社区,而农村社区重建最重要的是发挥好村民自治组织的有效治理价值。村民自治组织具有角色定位清晰、体系结构健全、整合多元利益和选拔精英人才的优势,能够在数字乡村建设进程中发挥提供公共服务、调解民间纠纷、保护集体财产的作用。尽管如此,当前村民自治组织也存在政治层面的行政倾向严重、组织层面的结构体系涣散、经济层面的治理资源缺失等困境。因此,现阶段唯有合理划分治理边界,明确角色定位;构建村庄组织体系,增强组织能力;促进乡村经济建设,提高村民参与,才能促进村民自治组织的有效治理,最终实现数字乡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数字乡村;村民自治组织;组织有效性;实践逻辑;优化策略

 沈费伟,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卓越人才计划入选者,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长三角城乡社区发展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农村问题、地方政府与基层治理、互联网技术治理与治理现代化等研究。

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以浙江省实践为例

施远涛

(杭州师范大学)


【摘  要】实现共同富裕,数字乡村建设是关键路径之一。数据承载的信息成为一种关键的生产要素,催生、激活和放大数字技术的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以及普惠效应,为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了赋能机制、共享机制以及均衡机制,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浙江作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数字化改革撬动共同富裕体制机制创新取得重大突破性成果,具体实践包括:高水平规划引领数字乡村顶层设计、数字赋能推进乡村产业转型升级、数字化改革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以及治理数字化转型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但是,数字乡村建设在具体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具体包括:代际与阶层数字鸿沟问题、隐私泄露风险问题以及数字乡村建设资金、人才等资源相对缺乏等,需要通过强化数字乡村顶层设计,加强政企合作;创新乡村人才培养体系,提升数字技能和素养以及规范政府数字监管,合理平衡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等路径来更好推动数字乡村建设,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关键词】数字乡村建设;共同富裕;内在逻辑;数字经济


施远涛,男,湖北襄阳人,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复旦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RF)、加尔各答发展研究院(IDSK)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乡村治理及中印比较。

农业转型中的技术“筛滤”效应:机制、基础与应对

黄增付

(宁波大学法学院)


【摘  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作为实体经济具有应用现代技术的天然优势。作为现阶段农业生产主力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历着适应乡村情境的组织制度化过程,对现代农业技术形成了“筛滤”效应,这一过程可从新主体有限理性决策、与利益相关方的“松散联盟”型关联、地方情境政治嵌入三类机制做出诠释。新主体的制度化及其“筛滤”效应表明,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技艺之间存在客观性张力,实现二者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紧迫性。关于农业转型中技术“筛滤”效应的应对路径上,提出藏“技”于民和“技”宿乡土、构建“紧密联盟”型关联、发展社区支持型农业等方案,以有效促进现代技术与传统技艺协同效应的发挥。

【关键词】农业转型;技术“筛滤”;现代技术;传统技艺


黄增付,宁波大学公共管理系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为农村社会学、农业转型与乡村治理。在《中国农村观察》《农业经济问题》《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期刊发表论文十多篇,其中两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

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综述及展望

钱龙,熊可馨

(南京财经大学)

【摘  要】食物浪费是一项世界性议题,作为食物浪费最重要的构成与来源,居民家庭场所的食物浪费受到了高度重视。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介绍和总结了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的最新进展。大多数研究来自发达国家,关于发展中国家的文献较少;对食物浪费不一,获取食物浪费数据的主要方法有五种,分为间接法和直接法两大类;影响家庭食物浪费的因素十分广泛,但是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家庭食物浪费不仅威胁粮食安全,而且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显著的负面环境效应。最后,结合已有文献和中国实际,展望了后续研究。

【关键词】食物浪费;数据获取;影响因素;资源环境效应

钱龙,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粮食产业政策与食物经济。截至目前,发表论文80多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级课题10多项,出版专著2部。

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碳足迹估算研究

朱强1,马海波2,敖兴宇1,严菲菲1

(1. 湖州师范学院;2. 南京财经大学)

【摘  要】食物浪费问题不仅事关粮食安全问题,而且对环境产生较大的影响,碳排放就是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之一。本文基于生命周期理论,通过对全国各省(市)30所高校的9660份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在高校食堂就餐时产生的食物浪费碳足迹进行了核算。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每人每餐平均食物浪费碳足迹为0.095千克CO2eq;所有在校生每年产生的食物浪费碳足迹约为193.325万吨CO2eq。食物浪费在原料制造阶段产生的碳足迹为150.794万吨CO2eq,交通运输阶段的碳足迹为3.866万吨CO2eq,食材制作阶段的碳足迹为27.066万吨CO2eq,废弃处理阶段产生的碳足迹为11.599万吨CO2eq。为减少高校食堂产生的碳足迹和形成低碳饮食路径,需要学生、高校、餐饮企业和政府多元主体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食物浪费;碳足迹;高校食堂


朱强,江苏连云港人,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粮食安全,生态文明。

基于拓展的MOA模型的食物浪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廖芬

(山东财经大学)

【摘  要】减少食物浪费是保障粮食安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基于拓展的MOA模型,建立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框架。通过1104份问卷的调查,实证检验了影响食物浪费行为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动机因素里的食物浪费态度、个人规范、知觉行为控制,机会因素里的购买和准备食物的时间、商店可及性,能力因素里的食品知识水平以及预期负面情绪和过度购买均会显著影响消费者食物浪费行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减少食物浪费节约粮食的宣传、开展食品知识相关教育与培训、完善减少食物浪费的相关法律条例、多渠道保障食品供应,防止消费者过度购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食物浪费行为;MOA模型;预期负面情绪;过度购买



廖芬,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讲师,管理学博士,在《中国农村经济》、《农业技术经济》、《农业经济问题》、《管理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


往期精彩回顾

2022年第4期目次及摘要

2022年第3期目次及摘要

2022年第2期目次及摘要

END


编辑 / 赫雪侠

审核 / 佘小宁


期刊社新媒体编辑部


——END

本文转自公众号“山西农业大学期刊社”:

https://mp.weixin.qq.com/s/MKvJDdvztgRKXyXXqqLLx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