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轨迹 ——武汉大学十大新闻中的测绘镜头

2016-10-23 武汉大学报社 慧天地



2013年7月21日、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工作期间,视察了我校两项科技成果,并给予高度评价。在光谷展示中心,刘经南院士介绍了北斗卫星中我校自主研发的系统,习近平指出,国家富强靠自主创新,靠技术,靠人才,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在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鄂州试验基地,习近平仔细察看并夸奖红莲型杂交稻长势和稻种成色,当听说朱英国院士团队负责培育的杂交稻良种累计推广亿亩以上时说,感谢你们做的贡献,希望继续努力,粮食安全要靠自己。

每年倍受关注的武汉大学十大新闻评选,竞争可谓十分激烈。从2006年至2015年的十年间,上榜的测绘镜头还有哪些?让我们一起回顾一番,从中感受武汉大学测绘学科的发展轨迹。(以下按时间先后排序)



▲鄂栋臣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被评为武汉大学年度新闻人物(2007年)

2007年12月19日,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院士第11次全体大会在京召开,中国10位科学家当选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鄂栋臣成为湖北省惟一的当选者。


▲李德仁入选973计划专家顾问组,我校新增3位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年)

李德仁院士入选973计划第四届专家顾问组,是湖北高校唯一入选者。我校3个项目获2007年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立项,孙蒙祥教授、李德毅院士、郭林教授担任973项目首席科学家。至此,我校作为依托单位已承担973计划项目(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8项。


▲汶川大地震我校科技抗灾显神威(2008年)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校发挥科技优势,积极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李德仁、张祖勋院士带领一批遥感测绘专家,运用专业优势,提供了大量震区航空数码影像图和卫星遥感数据,为堰塞湖排险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师生还在医疗救治、灾后防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受到各级表彰。


▲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一(2009年)

1月19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发布《学科评估高校排名结果》,我校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公共管理等3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高校第一。我校共有10个一级学科排名前五位,入选数居全国高校第八、湖北高校第一;共有19个一级学科排名全国前十位。一批国内领先的优势和特色学科,为我校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连续三次获评优秀(2010年)

9月28日,国家科技部正式发文通知,在2010年评估中,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被评为“优秀”实验室,这是该实验室继2000年、2005年后连续第三次获评优秀。实验室一系列出色的工作和大批重要成果,有力支撑了我校测绘学科的发展,武汉大学因此被国际同行誉为“当今世界地球空间信息领域最著名的研究机构”。


▲武汉大学新增五位院士(2011年)

2011年,武汉大学新增5位院士,其中张俐娜、龚健雅、舒红兵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晓红、李建成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至此,我校院士总数增至16位。此次我校还有万卫星、康绍忠两位校友当选为院士。湖北省委省政府向武汉大学发来贺信,湖北省主要领导会见了5位院士。


▲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武大两篇入选,李德仁指导的论文第五次入选(2011年)

武大两篇论文入选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分别为水利水电学院史良胜(指导教师杨金忠)、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潘俊(指导教师李德仁)。另有8篇获提名。迄今我校共有16篇论文入选,总数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李德仁院士指导的论文共有5篇入选。2011年我校还有34篇论文入选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


▲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花落武大(2012年)

4月23日至25日,李德仁院士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地理空间信息世界论坛上,代表武汉大学领取“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印度第11届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博士为其颁奖,以表彰武汉大学在该领域基础研究和能力提升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此前全球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德国汉诺威大学曾获此奖。8月,李德仁还获得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荣誉会员”称号这一该领域国际最高荣誉。


▲两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012年)

12月18日,教育部召开2012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颁奖大会,我校在全国高校中唯一入选两项。分别是:李德仁院士主持完成的“资源三号卫星指标设计及地面处理关键技术”、张俐娜院士等共同研究的“基于生物质大分子的新材料和生化品”。此外,《光明日报》发布的“2012年十大科技瞬间”,“抗艾滋病病毒感染新细胞被发现”由武大完成,“北斗”和“子午工程”两个项目也有武大人参与。


▲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武大成绩全面提升(2013年)

2013年1月29日,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三轮学科评估结果,我校学科水平全面提升。共有23个学科排名前十位,其中测绘科学与技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地球物理学4个学科排名第一,列全国高校第六位。另有9个学科进入前三,14个进入前五。


▲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4年)

10月15日,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2014年度“2011协同创新中心”认定结果,我校牵头的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地球空间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2011协同创新中心”定位国家急需、世界一流,是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打造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战略举措。目前全国牵头两个及以上中心的高校仅6所,我校是湖北省首个以牵头单位身份获批的高校。


▲我校首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2015年)

1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举行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我校6项成果获奖,其中由李德仁、刘经南、龚健雅三位院士带领的对地观测与导航技术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创新团队奖,我校是继清华大学后第二个获得此奖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该团队长期聚焦学科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成果,是国际上本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团队之一。团队依托的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20年中连续四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估为“优秀”,并牵头组建了地球空间信息技术2011协同创新中心。



【慧天地】敬告

【慧天地】是服务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公共公益平台,旨在:传递政府声音;发现行业亮点;增强学术交流;共享优质资源;关注本硕博学子的学习、就业;重视地理信息文化的传播、弘扬。【慧天地】有一小小的梦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测绘地理信息在国计民生中的重要作用;【慧天地】有一浅浅的认识:我们要跳出本行业固有的思维局限,才能有更广阔的天地!跨界融合是必然趋势,具有国际化视野才能做大做强!【慧天地】高度重视版权,对于原创、委托发布的稿件,会烦请作者、委托方亲自审核通过后才正式推发;对于来自网站、期刊、书籍、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的稿件,会在作者栏或者文章末尾显著标明出处,以表达对作者和推文引用平台版权的充分尊重和感谢;对于来源于网络作者不明的优质作品,转载时如出现侵权,请及时后台留言,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内删除。先做人,后做事;心有多大,舞台有多大。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慧天地】的关注和支持!


欢迎大家推荐精品稿件

 【投稿邮箱】

 geomaticshtd@163.com

“有兴趣加入【慧天地】交流群的朋友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与赵楠@Zn联系。”

编辑:韩   鹏

审核:朱林烨  李茂永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928135614)



推荐

(限于篇幅 更多精彩不再全部列出 请在相关系列中查看)


点击下文直接阅读

武测强,测绘强!

原来武测历史是这样的!

镌刻在武测史上最深的记忆 ——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叶雪安、金通尹纪事

测绘学科福利,国家重点实验室喊你来读研啦~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推手”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6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有力“推手”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回顾与思考

六位院士畅谈测绘学科文化,解读学科发展之道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引领前沿,服务国家

武汉大学测绘学科: 最好的教师上讲台,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武测-世界测绘教育的传奇

喜欢的话别忘记点击小手给小慧点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