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基于GIS的中国历代诗词地名提及的时空格局与归因

地理信息世界 慧天地 2020-09-16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慧天地”即可订阅

(点击图片可放大观看,更多精彩请留意文末推荐)

作者信息】

邹亚国1,刘 寅1,2,彭文甫1,2,彭秀华1,李加安1,钱秋红1,苟思敏1,田 涵1,刘 亮1,孙林艳1

(1. 四川师范大学 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8;2. 四川师范大学 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0068)

 

【摘要】中国历代诗人创作的大量诗词时常提及的地名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研究历代诗人创作诗词涉及的地名,有助于认识中国历史地理环境的变化过程。目前少有研究涉及这一范围,分析也有待深入。本研究基于GIS技术,以中国历代著名诗词为数据源,提取地名3 657个,按朝代先后分为9组,应用最近邻指数、核密度、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等点分布模式分析算法,研究其时空格局及原因。结果表明:①时间上,历代空间感知重心存在绕历史总重心逆时针旋转的趋势,靠后朝代的感知格局除反映自身外还受到过往朝代的叠加影响。②空间上,中国诗人空间感知呈核心—轴线—背景面格局,核心是诗人的常住地,轴线是诗人在常住地间流动留下的迁徙轨迹,背景面是核心和轴线围成的弱感知区。③诗人的生命历程决定其空间感知,而个人的生命历程又处于社会历史大环境之中,因此,历代诗人的空间感知时空格局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重心时空格局基本一致。这一研究对分析中国历史重心的转移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GIS;诗词;地名;文本挖掘;时空格局

【中图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1672-1586(2018)04-0029-07

【引文格式】邹亚国, 刘 寅, 彭文甫, 等. 基于GIS的中国历代诗词地名提及的时空格局与归因[J].地理信息世界,2018,25(4):29-35.

正文

0 引 言

中国历代文学家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从地理学的视角来看,这些文学文本中隐藏着大量空间信息。过去的文学研究侧重时间维度,对空间维度重视不够,对文学作品的研究相当大的程度上忽略了对地域文化、家族文化、作家人生轨迹变化及文化中心转移等空间方面问题的研究,然而这些空间因素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文学的书写与叙事方式。并且,文学作品中的地理空间构建往往体现了作家的审美倾向与审美个性,以及他们的创作理想与创作目标。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出发来研究文学作品中的空间问题是一个新的视角,运用地理空间科学的方法研究文学,为文学地理学研究开拓一条新的道路。近年来,以文学空间研究为中心的文学地理学逐渐兴起,具有校正传统线型思维与拓展新的文学空间的双重意义。

目前,对文学地理空间的分析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从气候、物候的差异性和文学家的地理分布着眼探索文学空间的形成背景;从行为地理学、时间地理学的视角出发,关注人物个体的行为特征,对文学作品中的主要人物的行为空间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对某一作者诗词的创作地、描述地进行统计,以文学作品的空间模式分析文学家的人生特性。但是,文学地理学研究成果还不成熟。要想得到地理学真正的认可,需要重新认识文学作品,不仅将文学作品视为一种地方文本,承载着地方的经验,还需要关注隐含在文学空间过程中的地方权力更迭和话语争夺等实践议题,更要研究文学作品对重塑和再现地方的重要意义。以Barnes为代表的学者将文本看作是研究地方及其意义的途径。所谓文本是指与书面表达相关的一系列表达方式的集合,甚至包括所有相关的文化产物,这些文本包括诗歌、小说、故事、传说等文学作品形式,有着丰富的对空间现象和景观的描写,它们体现了作者对地方的理解和解释地方的努力。

文学地理学不仅要关注文学或文学空间,也应注重文学作品背后的地理要素分析。文学作品是基于文学家生活体验的文本描述,挖掘其中蕴含的地理信息具有还原历史地理环境与人地关系的现实意义。从感应地理学的视角而言,空间感知(Spatial cognition)是对结构、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内心描绘或认识,换言之,是对空间和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因此,诗词中提及的地名往往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如诗人或以眼前景展现自身所处空间环境(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的“长安”,孟郊《登科后》),或以心中事勾勒出一个比实际所处更为辽远的地理时空(如“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中的“条支”“天山”,李白《战城南》)。可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下建构的,发掘中国古典诗词作品中地理空间特征意义十分重大。既可挖掘作者在创作之时无意间追求的这种地理空间意识,又可追寻作品中可能留下来的地理空间的痕迹。而对历史时期文学作品的空间意向构建进行时空分析则可探讨区域历史发展的空间轨迹,展现人地关系模式的变化乃至历史重心的转移。

本研究基于GIS技术,以中国历代著名诗词为数据源,进行地名提取。并应用多种点模式分析方法挖掘中国历代诗词地名提及所反映出的中国诗人空间感知格局特征及其背后的原因。对分析中国历史重心的转移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 数据来源及处理

1.1 地名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1)诗词数据源

诗词数据源为“中国古典诗词曲赋鉴赏辞典工具书”中的《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鉴赏辞典》《唐诗鉴赏辞典》《宋词鉴赏辞典》《元曲鉴赏辞典》《元明清诗鉴赏辞典》和《新诗鉴赏辞典》,是目前具有代表性的诗词集成著作,一共收集了4 522首诗词,年代跨越从周朝至现代。

2)地图数据及投影

古诗涉及各朝代底图通过《中国历史地图集》进行矢量化获得,新诗及汇总的底图以国家测绘局审定通过的现代中国矢量边界为准,所有图件均基于Albers等面积投影进行点分布模式分析计算。

3)时期划分

分析时空格局,首先涉及时期的划分。目前尚无学者提出文学地理研究的时期划分方案。综合考虑中国历史阶段和文学阶段,本研究按如下3个原则进行统计周期划分:一是时代特征聚类,将时代特征相同的诗词划为同一时期,而最直接的时代特征聚类是朝代;二是数据量足够,若划分出的时期样本量不足,结果的可信度也会降低;三是时期尽量细分,以提高变化趋势分析的时间分辨率。实践中,应以第一原则为划分基础,在此之上依第二原则将数据量不足的时期进行合并,依第三原则将数据量富余的时期拆分,最终划分出周秦汉魏六朝、唐前期、唐后期、五代北宋、南宋、元、明、清、20世纪等共计9个统计周期。其中,周秦汉魏六朝属因数据量不足依第二原则合并的时期;唐前期和唐后期属因数据量富余依第三原则拆分的时期。以安史之乱为转折点,从杜甫处断开,将唐诗分为唐前期和唐后期统计。

4)地名属性、类型与位置界定

诗词中地名的统计范围为诗词标题、序文、正文、注文中直接或以指代词间接提及的点状地名。各提及地名统计属性字段见表1。

表1 地名属性统计

Tab.1 Attributes of placenames

将诗词中提及的地名根据其范围和含义界定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类。如江南、蜀、天山等尺度级别的空间意象界定为面状,苏州、巫山、滕王阁等尺度级别的空间意象定为点状地名。此外,将过于细碎的地物指向归并到其所隶属的更具全局意义的地名以点状统计。如“龙天浩劫余孤塔,海岳书生别旧庵”中的“塔”和“庵”都是甘露寺中的具体地物,以甘露寺为地名统计。由于点状为主要提及的类型,本研究仅关注点状地名时空格局特征,不分析。

对诗词中涉及地名的经纬度的获取有如下5种方法。①直接法:即能够方便地确定位置且没有争议的地名,如“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②特征点法:对空间尺度较大但可视作点状地名选取特征点,如“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中的“岱宗(即泰山)”,以泰山主峰玉皇顶为特征点统计;③历史地图法:如“杨生倜傥权奇者,万里骁腾渥洼马”中的“渥洼”是已经干涸的古湖名,但《中国历史地图集》中有标注,则对历史地图进行配准以获取经纬度;④近似替代法:如“碣石东浮三绛色”中的“三绛”,统计源辞典以句意分析认为“三绛”是“三雾(敕雺山的译名)”之误,又据《云南山川志》“敕雺山在嵩盟县东四十里”可推算大致位置进行近似替代;⑤句意分析法:如“秋光远送芙蓉驿,乱石还过打顿滩”,这是诗人被贬雷州之作,则可知诗人是沿北江顺流而下,诗题“韶阳夜泊”指明诗人今夜宿韶阳,“远送”说明“芙蓉驿”在韶阳上游且根据其是一个驿站可推测这是诗人昨夜所宿之地,并根据一般行船速度确定其大致位置,“打顿滩”则应在韶阳和芙蓉驿之间。

1.2 地名概况

最终在4 522篇样本诗词中,获取到3 657个位置可考的点状地名,概况见表2。其中,清、20世纪提及中涉及了欧美和日本的地名,在进行平均中心计算时对结果干扰大,剔除之,但本数据包括分布于中亚、蒙古等今中国周边地区但在古代有密切联系乃至管辖关系的地名;另外本表不包括位置不可考的地名。

表2 样本概况

Tab.2 Samples overview

2 地名点模式分布的描述方法

诸多地理事物以点的形式存在于地理空间,对于点数据而言,空间点模式分析主要依据研究对象的空间位置探索其分布模式,常见的点模式有纯随机空间模式、聚类模式、规则模式等,并发展出基于密度、距离、联系等的众多点模式分析方法。诗词地名提及也是一种点模式并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诗人的空间感知格局和社会历史环境,对其聚散属性和集聚位置的考察有重要意义,选取最近邻指数、核密度估计、平均中心、标准差椭圆等方法进行分析。

2.1 最近邻指数法

最近邻指数法是分析点数据聚散趋势的一种方法,由Clark和Evance提出,基本原理是:计算每一个点和最邻近点的距离然后取平均,比较这个平均值与理论随机分布值的比值以衡量数据分布模式。计算方法是:

服从泊松分布的理论随机分布。当>1时,空间点呈均匀分布,理论上的最大值约为2.15,此时空间点呈均匀的六边形分布;当R =1时,空间点呈随机分布;当0<R<1时,空间点呈集聚性分布;当R =0时,表示点呈彻底的集聚状态,即所有的点集聚到一个空间位置。

2.2 核密度估计法

核密度估计法是基于属性加权的点区域展布测度方法,由Silverman提出。离散点数据如果直接用图表示,往往难以直观并定量分析其空间趋势。核密度估计法可以得到研究对象密度变化的图示,空间变化是连续的,又有“波峰”和“波谷”强化空间分布模式的显示,所以是分析诗歌点状提及空间格局的有效方法。在二维空间中一个常用的核密度公式为:

式中,h为阈值,n为点数。

2.3 平均中心与标准差椭圆

平均中心可以很好地反映诗词点状地名提及的分布重心或诗人籍贯重心,对平均中心位置随统计周期变化的考察可以分析诗人空间感知重心或籍贯重心的变化趋势。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xi,yi)为提及点坐标或诗人出生地坐标,wi为提及次数或诗人样本诗数。

标准差椭圆是由Lefever提出的一种分析点数据方向分布的方法。研究采用标准偏差为1.0的椭圆,其中包括68%的数据,方位角反映地理要素分布的主趋势方向(即正北方向沿顺时针旋转到椭圆长轴的角度),长轴和短轴分别表示地理要素在主趋势方向和次要方向上的离散程度。其方位角Q 、轴标准差、y轴标准差计算公式分别是:

3 诗人空间感知的时空分布模式分析

诗词地名提及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统计表明,诗人在诗词中提及地名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周遭环境亲历的记述(眼前景),二是因追怀过往(提及过往生涯经历的地名)、憧憬未来(期待出现于将来人生的地名)或回望历史(使用历史典故而连带的古地名)而提及构架于诗人心中的空间意向(心中事)。所以,诗人的空间感知是一个立体过程,不仅代表诗人作诗当时当地的空间要素,更包括过往生命的空间信息延续、未来生命期许中的空间构成以及国家、历史在诗人心中的空间投影。但从传统的文学角度进行定性描述难以发现和量化一定历史时期诗人感知的宏观格局,借助以上点模式分析方法,从诗人空间感知的聚集性、空间分异、时序变化角度展开分析。

3.1 诗人空间感知的聚集特征分析

对各时期诗词提及地名点的最近邻指数的计算结果见表3。各时期地名点最近邻指数R 值均小于1,说明地名点呈聚集分布,诗人的空间感知存在区域不均衡。本文所得结论与李文娟的研究结果一致:李白诗提及地名的最近邻指数R=0.499,杜甫诗提及地名的最近邻指数R =0.408。最近邻指数指标值在0.4~0.55之间,表明诗歌地名提及点在时期层面和诗人层面均呈聚集分布特征。

表3 地名点分布最邻近指数计算结果

Tab.3 Computing result of nearest neighbor index

3.2 诗人空间感知强度的时空分布

地名提及次数反映了诗人对该地的空间感知强度,以地名提及次数为权重,基于自然断裂点分类法得出历代和历史时期加总感知强度图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诗人空间感知存在明显的时空分异。周秦汉魏六朝(图1a)提及最多的地区是洛阳所在的河南中部一带,其次是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以及山东西部,这是当时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其他次一级的高提及区有南方的太湖和洞庭湖周边,这是当时吴文化和楚文化两大区域文化中心;在北方有幽州附近和雁门关附近两大高提及区,带有边塞、战争色彩。从范围来看,高提及区北起燕山,西抵汾渭河谷和巫山,南达长江流域。

唐前期(图1b)长安及其周边地区提及量显著提高,改变了周秦汉魏六朝时期以洛阳为中心的格局,长江沿线提及量也整体提高。受李白、杜甫等著名诗人都曾在蜀地生活的影响,四川地区的提及数明显增加。唐后期(图1c)长安一带提及数进一步极化,受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的战乱影响,华北地区提及区较唐前期明显降低,江南取代洛阳一带成为次高提及区。

宋代是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键时期,这一转变也在感知重心上得到表现。五代北宋(图1d)存在开封一带、长安一带、三峡一带、江汉一带、江南一带几个提及量相当的高感知核,表明此时处在从以北为主到以南为主的转变节点。南宋(图1e)在继承北宋整体格局的基础上,由于战争的失利疆域退到大散关—淮河线以南,并先后定都建康(今南京市)、临安(今杭州市),江南地区的提及数明显提高,完成重心南移的过程。

元代(图1f)存在江南和关中两大高感知核,此时的关中地区已不再是政治文化中心,但元曲作家在民族矛盾尖锐的时代背景下,在文本中借长安、关中意象表达铺叙,怀念盛世,所以提及量仍然很高。元朝定都大都是今北京在历史上第一次成为统一的中国政权的首都,北京地区的提及量开始上升。

明代(图1g)和清代(图1h)江南仍然是提及量最高的核心区,这与当时的文化重心完全南移、诗人普遍出生在江南有关,据统计,明代共有状元89人,其中江浙两省占37人,清代有状元98人,江浙两省占47人。另一方面,伴随元代政治中心北移,北京一带提及量稳步增加,明代已与关中相当,至清代仅次于江南。此外明清时期云南、岭南地区的提及量开始增加,侧面印证这两个地区的发展。

20世纪(图1i)北京一带超越江南成为提及强度最高的地区,关中地区仍为第三极,其中的提及往往是诗人因为战乱和国家衰亡而对长安产生怀念。

将历代点状提及进行加总,统计各地点总被提及次数(图1j),结果发现,提及最高的地区是关中和江南,其次是黄河下游、长江中游、北京地区。中国整体高提及区位于明长城以南,陇山—巫山以东,南岭—武夷山以北的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汾渭平原地区。

图1 历代提及的地名点位空间格局

Fig.1 Spatial patterns of placenames mentioned in previous dynasties

3.3 地名提及点的分布中心与趋向

从诗词地名提及的标准差椭圆来看,周秦汉魏六朝至南宋(图1a~图1e)受长安—江南两大提及中心的西北—东南向分布影响,标准差椭圆长轴方向皆呈西北—东南向,且椭圆离心率大,说明地名提及方向性明显。元代(图1f)开始定都北京使北京地位上升,明代至20世纪(图1g~图1i)地名提及呈江南—北京—长安三足鼎立格局,椭圆离心率降低而趋近于圆,分布方向性削弱。

图2展示了历代诗词空间感知重心、样本诗人籍贯重心、人口重心的转移变化,图中感知重心和籍贯重心基于公式(3)、公式(4)计算获得,诗人人口重心改绘自胡焕庸、张善余。感知重心从周秦汉魏六朝到唐西移,唐到宋元往东南移,南宋明显偏南与南宋政权只领有大散关—淮河线以南有关,元、明开始折向西北,清代出现再次向南的反复与大量样本诗人怀念前朝拒绝北上参与南明抗争有关,20世纪明显偏西北是因诗人感慨国家衰亡而大量提及长安、西域地名,总体上呈现出一个逆时针旋转的趋势。

图2 人口重心、籍贯重心与感知重心转移

Fig.2 Shift of population center、hometown center & cognition center

感知重心、人口重心、籍贯重心的转移趋势间具有相似性,但相比于人口重心的变化幅度,感知重心的变化相对较小,更加稳定。诗人籍贯重心总体较人口重心更加偏东,说明受东部经济、文化中心影响,东部地区比于西部地区更易产生诗人。

4 诗人空间感知的时空异质性

4.1 诗人空间感知的不均匀性

从统计结果发现,诗人的空间感知具有核心—轴线特点,核心是诗人大量提及的区域,如诗人家乡附近、工作地附近、首都附近等诗人长期居住、生活的地域或者有重要地理意义的节点。轴线为连接核心之间的提及量相对较高的交通廊道,是诗人在核心之间迁移留下的轨迹。

最终,统计时期加总后的诗人空间感知呈核心—轴线—背景面格局。全国意义的核心有如长安、江南、北京、洛阳等,是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治、文化重心。全国意义的轴线有洛阳和长安之间的晋豫峡谷,江南与北京之间的运河沿线、洛阳和北京之间的太行山东麓等。由于20世纪交通方式的变革使诗人在核心之间的迁移速度加快,轴线基本消失,形成一个个孤立的核心。点状核心与线状轴线串联成网分割出若干弱感知的背景面,最主要的背景面处在长安、洛阳、江南、江汉等感知核心之间,在今河南省东南部、安徽省西北部,历代人口重心、诗人籍贯重心、感知重心基本都落在这一背景面。

4.2 诗人空间感知的演化

诗词中提及的地名可分为自然地名和人文地名两类,相比于人文要素而言,区域自然基底条件相对稳定、变化缓慢,所以主要是由人文要素的变动牵引时代间感知重心的转移。参考葛剑雄、邹逸麟、蓝勇等对中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重心转移趋势的论述,发现诗人感知重心的转移与之存在联动关系,分析认为,诗人的空间感知格局反映诗人的人生轨迹和社会状态,而人的人生轨迹和社会状态又根植于一定时期的社会状况,正是历代经济、政治、文化重心此消彼长的牵引促使诗人空间感知重心时空格局的变动。

从统计结果而言,诗人空间感知的变化幅度相对于人口、经济、政治、文化而言较小,说明诗人的空间感知不仅表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状况,还受到历史时期经济、政治、文化状况影响,具有空间上的空间惯性和时间上的历史加成性。空间惯性如长安地区从元朝开始直至20世纪,虽然已不再是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仍然是全国重要的感知核心,其已经成为诗人在空间上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标识。历史加成性如唐诗频繁提及汉代意象,唐代以后的诗歌中频繁提及汉代、唐代意象,汉唐成为诗人在时间上的集体记忆和文化标识。

5 结束语

研究从“诗词地名提及是诗人空间感知的自然流露”出发,通过大量样本的统计分析,从实证视角测度这一文学现象背后的空间模式,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空间轨迹。研究探讨了诗人空间感知模式,认为诗人空间感知不仅体现作者当时当地的状态,还有过往生命历程的烙印,对将来生活的期许,更根植于社会历史背景,受一定时代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并存在联动变化规律。未来的研究可基于这一人地关系视角出发,从宏观上,进一步深入发掘文学地理现象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的关系。从微观上,可将空间感知分析立足于对生命历程的研究,从行为地理的角度探讨人地关系这一物质联系对人的意识表达(既可以是诗词,也可以是其他的形式)的影响,将丰富对人地关系的研究。

来源: 地理信息世界(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荐读

点击下文标题即可阅读

基于GIS 的镇赉县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遗址分布初探

郭仁忠院士:技术赋能智慧城市建设 GIS成为核心操作系统

地名,历史最后的记录

在地图上追寻历史的老人——访古地图文化学者刘家信

编辑 / 郭梅  审核 / 郭梅 胡方霞

指导:万剑华教授(微信号wjh18266613129)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