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红色北疆 文学记忆 || 内蒙古文学馆红色百年主题展(包钢)

内蒙古作家 内大图书馆快讯 2023-04-09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提到了“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迅速唤起人们对那段光辉岁月的记忆。

1959年10月15日,周恩来总理参加包钢一号高炉提前出铁庆祝大会,他在讲话中指出,在北方的草原上,我国能建起一个现代化的高炉,表明我们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在任何地方、任何企业中的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周总理为包钢一号高炉出铁剪彩

(图片来源:包钢集团)






1








在1号高炉建设工地上的工人

(图片来源:包钢集团)

 1号高炉建设工地

(图片来源:包钢集团)

50年代中期,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到来之际,工业战线上建设者的英姿开始摄入内蒙古作家的视野,一些作家以极大的热情深入厂矿企业体验生活,奉献出一大批富有工业生活气息的作品。



1







玛拉沁夫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首由作家玛拉沁夫作词,作曲家通福编曲的电影插曲《草原晨曲》红遍大江南北。豪迈的风格,悠扬的曲调,明快的节奏,无一不具有那个时代充满活力和希望的鲜明特征。

这首歌让更多的人知道了包钢,记住了草原钢城——包头。







《草原晨曲》



······

再见吧 青色的草原

再见吧 红色的家乡

为了草原钢花怒放 

我们将飞回包钢

我们像双翼的神马

飞驰在草原上

这里从此不荒凉

钢城闪光芒

再见吧 金色的草原

再见吧 幸福的家乡

我们将成钢铁工人

把青春献给包钢

······





扎拉嘎胡

1







六十年代初,扎拉嘎胡深入包钢工地,同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人“一同吃住,一同劳动”,完成了长篇小说《草原雾》(后改名为《草原的早晨》)。

作品通过对蒙古族第一代钢铁工程技术人员和工人阶级艺术形象的塑造,首次把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各族人民在钢铁工业建设中的风貌引入文学画廊。

选自托娅 阿茹汉《内蒙古自治区小说史》


部分藏品展示:







1








 许淇




“我曾经参加包钢高炉出铁、平炉流出第一炉钢水的庆典。我离主席台很近很近,看见周恩来总理轻轻地有节奏地鼓掌。”


部分藏品展示:





《第一盏矿灯》



《多出钢 出好钢》

许淇画  

《许淇文集》

《钢铁大街》


钢铁大街是宽阔的、笔直的

它伸展得很远很远

直到那淡葡萄色的朦胧的乌拉山下

蓝水晶般透明的天空复盖着它

地上没有云的影子

阳光没遮拦地洒下来

洒满了一街

······




沙痕


沙痕的短篇小说《包头兄妹俩》以包钢建设工程为图景,讲述了失散15年之久的高珍、沈仇俩兄妹悲欢离合的故事,塑造了妹妹高珍和哥哥沈仇两个平凡而动人的艺术形象。

选自托娅 阿茹汉《内蒙古自治区小说史》



部分藏品展示:





1







赵剑华




//

《星光下的钢蓝色》


钢铁汉子以骄傲的肌体

和同样骄傲的钢铁碰撞

这一刻,无比灿烂

酝酿已久的感情

伴随青春的风姿 理想的彩虹

和一种崇高的精神

以男性最柔美的舞姿

在轧机的欢唱中

诉说我们钢铁工人最甜蜜的畅想


 ······


部分藏品展示:






···············


//














往期推荐


201025 办公文秘暨新媒体编辑制作规范
【桃李湖畔·真人图书】

201205 张浩兰“求真务实”--《诗经》之生命家园的常格
【桃李湖畔·梅兰诗社】

20201211 照日格图:聆听戈壁和草原
【桃李湖畔·名师讲堂】

原载微信公众号平台「内蒙古作家」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