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数据的价值到底如何衡量?

傅一平 与数据同行 2021-10-16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公众号

请您点击“与数据同行”以“关注”,关于数据的实践与思考,每周一我在这里等你!

作者:傅一平 就职于浙江移动大数据中心  微信号:fuyipingmnb  欢迎交流!

大数据对内支撑的时候,往往会被投资部门质疑,你的数据为什么要存储这么长时间,这些数据到底能产生多大的价值?请给个理由?

说来也奇怪,我们做数据的,以数据为谋生手段,却很难评估自己的数据到底能创造多高的价值?

有一种评估数据价值的方法肯定是错的,即基于数据的类型、周期、粒度、硬件及人工成本等维度。

记得刚做变现的时候就想着把数据的生成和建模成本计算出来,由此作为定价的依据,姑且不说能否倒腾出什么计算公式,即使有了公式其实也没有意义。

为什么呢?

我们还是要回到每个人就应该知道的答案上吧: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数据也一样。

千万不要误以为价格和成本直接相关,它们只是间接部分相关,人们为某个标签付钱,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这个标签的制作成本有多高。

传统企业做对外大数据价值变现有各种驱动,包括获得更多的收入、更大的影响力等等,但有一个好处是隐性的,即获得了一种最为客观评估数据价值的方法。

客户的需求和获得的收入就像是一座灯塔,指引着企业所有的数据资源向这边倾斜,无论是人力成本、软件成本还是硬件成本。

比如做对外拓客,建模师就可以非常好的量化自己的贡献,客户买的单就是最靠谱的依据,这是巨大的进步。

但对内就非常困难了。

这是当前BI、经分、大数据对内运营中的一个困惑,虽然也许我们仍然无法准确评估数据对内的价值,但有了对外评估的参照,我们起码可以知道为什么对内评估会这么难 ?

首先,数据对内变现跟对外有个最大区别,就是对内不是市场化的运作,供需关系导致的价值体系完全失效,对内无论是数据、模型还是产品,业务人员可以随便使用,数据提供者不能向业务人员收钱,业务人员也没有选择的余地,企业内搞虚拟结算又往往显得自说自话,缺乏公信力。

其次,对内数据的使用过程往往是个长流程,数据嵌套在公司的生产流程中的确发挥了价值,但其所占的比例很难说清楚,这里又可分为以下一些价值体现方式,当然不仅限于这几种:营销、报告和产品:

针对营销数据,比如要评估一个外呼拓客的总收益,可以根据获得的客户数乘以未来预期价值大致能测算出来,但到底多少算是外呼渠道的贡献,多少算是营销清单的贡献呢?

假如将总体收益当成数据的价值,就会形成评估泡沫,毕竟企业的营销成本可是刚刚的,亲兄弟还是要明算账,管钱的部门可不是好忽悠的。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做AB测试,所有条件保持一致的条件下,通过数据的改变(比如准确度)来评估提升的效益,但对于大多企业来讲,实施成本还是太高了,特别是线下的场景,虽然点的评估有时一鸣惊人,比如某次营销成功率提升100倍,但那又怎么样,无法说明数据对于企业的整体价值有多大。

针对报告数据或数据产品,其价值更是取决于人,业务人员从这些数据和产品使用中获得了多少额外的收益,没有人能说得清楚,很多企业往往只能以报表、产品点击量来作为评估数据价值的一个依据也是无奈之举,但对内点击流量的价值并没有公允的评判标准,业务人员点击一次报表算多少钱?显然没有答案。

可以看到,一旦数据脱离了市场定价体系,对内数据的价值评估方式必然跟企业的流程、机制及数据价值呈现方式相关,而其中每一项都不是那么容易计算的。

再次,作为使用者,业务人员(决策者)其实是最有发言权来评估数据的价值的,但其驱动力往往不高,因为没必要为数据付钱就没必要说清楚这个数据值多少,即使提供了也很难为评估的质量负责,或者就流于形式。

这个时候,数据提供方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往往需要越界到业务前端去评估数据价值,但其实也是勉为其难,特别容易陷入断章取义的评估陷阱,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言不正名不顺。

就这样陷入了数据评估的死循环。

大数据时代,大家都看到了数据的巨大价值,但企业再有钱,也不可能无限制的投入,需要给投资一个信服的理由。

对外数据变现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对于数据的利用将是最高效的,诸如金融验真查询一次多少钱绝对不是根据成本算出来的,而是由需求决定的,数据产品也一样,市场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决定着数据该有的价格,决定着企业未来数据投资的方向。

对内数据价值评估则复杂的多,一种方法是根据不同的数据价值体现方式给出不同的评估标准,营销类的需要针对各种营销模式进行梳理,比如按渠道、政策等类型给出短信流量类营销(比如随机)基准水平值(比如成功率),通过AB测试出精准数据的额外价值(注:不考虑成本的营销就是啥流氓了),以后凡是超出这个基准值的部分就算是数据的价值了,但越复杂的市场营销体系就意味着越复杂的计算方式,管理成本太高了,对内数据类产品就只能根据UV,PV来计算了,但每一类产品的UV,PV单价又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种就是将数据服务部门独立出来,按实结算,回归市场体系,比如运营商BI集成商评估自己的数据服务价值就非常容易,合同额大小呗,当然弊端就是沟通成本会比较高,对于一个致力于创新性的企业,似乎也不是理想的选择,没看到BAT把自己的数据服务部门独立出来吧。

无论如何,对内数据的价值评估,数据提供者的确有举证的职责,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有利,就好比天使投资,人家不奢望你马上赚钱,但也有义务给他们画个饼。

但即使是这一点,数据提供者也很难做到,大多将数据服务当成了需求,重建设而轻运营,这个时候,问题倒不在于评估的能否科学,而在于有没有做了这个评估,能否将评估当成数据服务的一个原则,能否将评估作为下次改进的依据。

比如机械的做报表而不去评估报表的使用情况,疯狂的取数却不去咨询取数的目的和效果,好不容易做了标签库却对访问人数停滞不前无动于衷,好不容易开发了模型却不去常态化的跟踪效果,诸如此类太多了,而对外变现的市场机制显然会保证这一点。


历史部分文章

(关注微信公众号"ysjtx_fyp"后点击精彩文章目录可分类浏览全部)

传统BI的认知:

《为什么BI取数这么难?》

为什么传统BI没前途?

《BI的囚徒困境》

《BI自助取数是怎么炼成的?》

经分伙伴,我们如何携手度过下一个十年?》

十幅图读懂BI自助取数系统!

报表系统的雄心

《如何才能做好一张报表?》

BI一线管理者的二次创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ETL?》

BI取数者的职业发展之路?》

一本数据字典的三生三世

《为什么数据挖掘很难成功?》


大数据的实践:

《大数据,为什么不是传统BI的简单升级?》

不忘初心,大数据不是IT的狂欢!

《论运营商当下的大数据变现服务模式》

大数据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

一个大数据应用是如何炼成的? 

《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大数据平台架构?》

《决战大数据的对内运营》

《企业的数据中台的价值》

《为什么没人愿意为大数据洞察报告买单?》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大数据培训?》

《传统企业大数据对内运营变现如何破局?》

《一个传统企业大数据发展的编年史》

一个业务化的大数据PaaS平台启示录

《大数据运维的思考》


数据管理的领悟:

《从DAMA出发,一个指标库到底是如何炼成的?》

《一本数据字典的三生三世》

《思考|谈谈数据管理的原则》

《重装上阵-大数据管理的实践和思考》

《我如何完成一本企业数据字典的编写!》

《为什么数据管理工作很难成功?》

《七幅图读懂企业的数据字典》

《六把武器? 谈谈DT时代的大数据资产管理》


数据人员的修养:

《谈谈我的深入浅出大数据系列讲义课程》

《用数据说话:一份不算总结的半年度总结》

《这五个灵魂问题,解决BI新人80%的困惑》

《数据分析师的自我修养》

《为什么有些人用3年的时间获得了你12年的数据分析经验?》

《经营分析师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境界》

《数据从业者与PPT的进阶》

运营商大数据:

《运营商大数据运营的现状及思考》

《浙江移动发布手机终端大数据分析报告》

《联通的大数据反欺诈,依赖互联网公司靠谱吗?》

《电信运营商的反欺诈系统不会侵犯用户隐私!》

《DPI大数据之战,运营商的艰难抉择》

《PK BAT大数据?谈谈运营商大数据的价值》

《唯有数据创新,运营商才能实现大数据变现的突破》

《逆袭 | 运营商吸引大数据人才的七个优势》

中国移动信用分悄然登场了!


我的读书笔记:

《阿里云机器学习平台的思考》

品《阿里巴巴大数据实践-大数据之路》一书(上)

《品《阿里巴巴大数据实践-大数据之路》一书(下)》

《读吴军的智能时代

《如何清晰的理解区块链?》

《我如何理解深度学习?》

《进阶: 产品启示录》

《黑客帝国的前奏:工业大数据的崛起》

《互联网广告:大数据变现的颜值担当》

《理解深度学习的钥匙–参数篇》

《理解深度学习的钥匙 –启蒙篇》



视频 小程序 ,轻点两下取消赞 在看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