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伏娃被消费成为波伏瓦,女性主义被消解成为行为艺术 ‖《成为波伏瓦》读前感

独角大仙 内向者曰
2024-12-09
点击上方 “ 🎧 ”耳机符号 ,可收听本文。
或,点击右上“•••”,再点击“听全文”。

《读前感》第 231021|083 期

书评部分大约2700字,阅读需要9分钟。



1. 综评


综   评:★★★☆3星半

新意度:★★★3星半

深刻度:★★★☆3星半

争议度:★★★★4星


“微信读书” 名 图书约有 1本,待上架同名 图书约有 0本。


本书与本文,适合 关心女性者阅读。

建议收听有声书,或观看电影、或借阅,或购买电子书。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打开【35分钟有声书】​



2. 简介


作者[英]  凯特·柯克帕特里克

Kate Kirkpatrick

曾在伦敦国王学院、赫特福德郡大学、牛津大学圣彼得学院任教,讲授哲学和神学等。

现为牛津大学摄政公园学院哲学和基督教伦理学讲师、哲学研究室主任。

著作有《萨特与神学》《成为波伏瓦》等。


内容

根据近几年新曝光的波伏瓦信件、早期日记等材料撰写的波伏瓦全新权威传记。

介绍了波伏瓦的经历,与萨特的故事,以及当时的女性困境。

本书还将呈现很多此前不为人所知的波伏瓦的个人细节。

包括2018年曝光的克洛德·朗兹曼与波伏瓦的情书、只有法语版本的波伏瓦学生时代日记,以及对波伏瓦养女的采访等。



3. 书评

书评不是推销,评论必须批判


瑕不掩瑜:真实的波伏娃被淹没在了八卦里


这是对真实波伏娃另一个方向的偏离。


书名叫成为波伏,为什么不是波伏

用男性的名字,恰恰还是暗暗地承认了男性的优越。


如果波伏娃在世,她会怎么想呢?

波伏瓦在美国旅行途中,与美国女权主义者对过话,她知道有些女权主义者甚至认为“女性”这个词早已是一个无意义的词汇。
但波伏瓦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自欺”行为。
多萝西·帕克认为,性别之间的不平等可以通过将女性定义为“人类”而不是“女性”来解决。
但波伏瓦说,“我们都是人类”这种观点的问题在于,女人并不是男人。
他们在这个层面上所享有的平等是抽象的,而且男女所拥有的可能性是完全不同的。

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于她,萨特其实从来就没那么重要 | 波伏瓦逝世35周年


作者应该是为了图书的销路,过多的加入了私生活的内容,而且是对细节的大量描写。


这么写也勉强算是情理之中,

因为,一个真实的波伏娃和她的思想,对于当今世界已经不新鲜了。

看畅销书排行榜就知道,萨特现在远不如波伏娃名气大。


本书在对她一生详略不当,又面面俱到,

却对波伏娃的内心世界缺少深刻的挖掘,

当然,似乎作者可能既无心挖掘、也无力挖掘。


挖掘他们有什么好处呢?

有谁真正关心吗?

会有销量吗?

大多数读者只在乎花边新闻。


再说了,有的事情真的不是通过笔记、日记就可以挖掘出来的,

毕竟,许多事已被波伏娃和萨特永远的带进了坟墓,

其他人知道的再多,也是揣测。


由瑕而发:我们可能连波伏娃的边都没摸到
不提本书的好坏,单独说说女主这个人。
先说说不为大众所知的那一面,
再说说不为她自己所知的那一面。

不为大众所知的那一面是,

没想成为女性主义者的女性主义者。


波夫娃比我们想象的要世故,或者说是一种狡猾,

她早就看透了这个社会和读者,

她没想跟谁较劲,也不想启迪什么读者。

她从来没想成为什么女性主义的偶像,

尽管,她追求自己个人的独立和自由,

但是,她也深知,成为所谓的女性主义先锋的代价,

至于同时代其他女性的独立和自由,她很知道看火候,量力而行,适可而止。

所以,她直到很晚才承认自己是女性主义者。


尽管,她一生特立独行,惊世骇俗,

但是,也最多只是为了自己触犯了世俗性爱道德的边缘,

而对冲击强大男性社会的浪潮保持距离、敬而远之,

毕竟,那离她的私生活比较遥远,

对她而言,男权事实上也没碍着她什么事。


她只是想研究她的哲学,只想自己过得舒服。在她的主观上,《第二性》的主题从来不是女性主义,只是被女性主义选为圣经,

她,也只是身不由己地被女性主义推上了皇位。


不过,聪明的波伏娃对这一切也很受用,在只有好处没有损失的情况下,也就默默的接受了。


这就是不为大众所知的一面。

但是,无论多么聪明的人还有不自知的另一面。


波伏娃没有意识到,

撇除学术不论,在爱情里,萨特配不上自己。


两个人,分别代表了男性与女性,

也代表了理性与感性,

但是,波伏娃更完善。


在气度上,萨特不如波伏娃更超然物外,可以做到毁誉由人,暗享其好,

智识上,也不配不上,

波伏娃更投入爱情,受理性影响不大,

而萨特不知道,爱情这个东西,在没有什么危险的情况下,最好不要让理性过多掺和,

理性一旦参与过多,至少难以享受到至真的、忘我的、纯粹的爱情。


但是,波是真正的完整的女人,

完整的人不是非此即彼,

萨特不是完整的男人,他没有释放足够的情绪和情感,

他不是理性,而是冷酷。

而这种冷酷明显是错误的,

萨特不希望波在她的好友葬礼上哭泣,

那么,萨特希望波伏娃在他的葬礼,也保持理性吗?


只是,波伏娃除了萨特,没有更好的选择,

所以,萨特对波伏娃当然很重要,

这才对萨特一生都没有放手。

不过,波伏娃也知道萨特为什么重要,

她很投入,但也一直很清醒。


她俩都在爱情中投入了过多的理性,

这使他们的爱,总是不那么纯粹。

反倒是各自在他人身上,找到了更加纯粹的爱。


只是,理性已经在他们身上扎了根,

即便遇到纯粹的爱,也不能放弃独立和自由,

却忘记了追求独立和自由,又是为什么?


我们追求独立和自由,是为了可以不受外界束缚,在需要的时候按照内心所爱,做出任何选择。

这个选择就包括,

为了真正的爱,而牺牲必要的个人独立和自由,以便获得更大的共同的独立和自由。


真正的爱情,如同一场志同道合的旅行。

在两个人的目标和道路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虽然,结伴一定会牺牲一些儿独立和自由,

却能获得更多的安全、便利和速度,难道不是更好的选择吗?

相反,为了独立自由而独立自由,倒是有点自私的嫌疑。


除了纠结于婚姻里的不独立不自由,他们还纠结于婚姻里的主导权。

他们把主导权理解为,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他们因为比安卡等人的争风吃醋,就是一种证明,

他们为什么不怎么找同龄人,因为同龄人很难被他们主导。


在婚姻里的主导权,难道不可以是这样的关系吗?

首先,主导,不是领导,更不是独裁、专制和压迫,

第二,这种主导是一事一时的,不是一直的,谁擅长什么就主导什么,

第三,这种主导与被主导,会因时因地因情况而互换,

第四,没有主导的时候也是经常存在的,

而且,这种状态不一定是争执不下,

有时,就是自然的、完美的、意见一致的状态,

或者,为了共同的目标、为了解决问题,两个人去共同研究,共同商量。


为什么非要把两性搞成对立的关系,为什么就不能和谐相处呢?

难道两个人的结合,不是出于相爱吗?


除非,真的把他人视作地狱。

就像有些人因为不想失去独立自由,而不生养孩子。

如果,孩子在他们眼里都是地狱,

那么,爱人等其他人就更是无底地狱了。


事实上,两个人确实都有冷酷、自私的一面,

我们可以不受一些空洞的无用的道德约束,

但是,这不是伤害别人的借口。


这种自私和冷酷,还表现在其他一些方面。


比如,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时,波伏娃因支持阿尔及利亚而获叛国罪

这种冷酷自私,用在对的地方就是人本主义、人道主义、就是世界良心,

用错地方,就是西方知识精英左派所惯有的主义至上、罔顾人情的自以为是和自私。

他们一贯以主义、民主、自由……为名,甚至可以为一些人,置另一些无辜的人死活于不顾。


其本质是,知识精英的坐而论道、爱心泛滥(也就是圣女心),加上书呆子气,以及偏执狂。


在政治上,就表现为幼稚病。

……还有人讽刺他拒绝官方荣誉,却不拒绝共产党的骨头。

1968年5月20日,萨特在巴黎大学会堂向学生们发表讲话,冗长而空洞的内容遭受到了空前的失败。
结束时,萨特说:“我现在要离开你们了,我很累。如果再不走,我会以很多蠢话收场的。”
同年,苏联入侵布拉格镇压布拉格之春,萨特不得不宣布与共产主义决裂。
进入70年代,萨特的声誉一路走低,
究其原因,除了左翼运动的衰弱,曾经的年轻人都长大了,没人想再听萨特谈什么人类的未来,共产主义,理想。
人生的后10年,他在社会活动以及学术活动上都显得越来越无足轻重。

公众号:苔原

L'Homme révolté | 作为行动者的萨特

他们的包括女性主义在内所有的政治主张,在狡猾的政客面前,很少掀起什么大浪,

少数的大浪都是民怨已经沸腾,他们只不过是被民怨托起的浪花,

而真正的政治家,往往把他们当成可爱的孩子,

尽管,表面上乐见其成,

但是,内心里并不当真,

行动上还要时刻提防他们搞出乱子。

现在的女性主义,更像一场场无关痛痒的行为艺术,形式大于内容,声势大于结果,

就象电影里的一些女性一样,早沦为了政治闹剧里的道具。

而美国取消堕胎权等事实,却是显而易见的大倒退。


尽管,他们的政治主张,一直被政客利用,从未得到真正的实施,

但是,作为知识精英的优越感,始终有增无减。

这使他们在被政客们讨厌的同时,也不能为更多的底层民众所长期接受。

哪怕是托尔斯泰,以及世界的良心罗曼·罗兰、维克多·雨果,也与民众隔着一层说不清的东西。


在富人和政客面前,他们的优越感是有良心,

在底层的民众面前,他们的优越感是有脑子。

他们心底里认为底层民众就是一群乌合之众,一群需要他们代言和拯救的可怜人。

这种高人一等的俯视,使他们与民众始终有一种隔膜。


当然,他们的幼稚是值得原谅的。

毕竟,他们在认真生活,用心体验。

虽然,观测者不能观测自己,

但是,能做到萨特和波伏娃这样的人,已经不多了。

我们还是看看与这些理论家对应的实践家。


在他们那里,民众始终能感知到一种亲和力。

一方面,这些人往往从民众中来,从语言风格到行事做派,都没有距离感,

另一方面,这些人最知道民众是怎么想的,主张最得人心,哪怕是不合当下心意的主张也知道怎么能说清楚,怎么样才能把事办成。


就以女性问题为例,

中国女权不同于西方之处,是被动地由一群实践家直接解放的。
这导致,
一方面,中国女性解放一步到位,更加彻底,
另一方面,女性自身的平权意识又不够到位,
仍然有被动等人解救的思想,男性和社会在内心还是没有转变过来。

但是,中国女性的现状从来没有发生倒退。
原因来自于经济方面,
如果,让所有女性回归家庭,首先反对的可能就是男性,
因为,只靠男人养家实在太特么难了。

中国的实践家深知,
一切政治力量的背后,都是经济力量,
一切社会发展的背后,都是经济发展,
一切人的解放的背后,都是生产关系的解放。

而,一切对女性的男性化背后,都是对人的物化。


所以,在姓名上的去娃用瓦,本质上是迎合图书的消费主义,

与男性主义是一个逻辑,是对人的物化,

是对波伏娃最大的不尊重。


不要再搞性别对立,是怎样就怎样,当怎样就怎样。

好好做个人,自然会做好男人和女人,用不着分什么男人和女人。


也不要总是成为女人,成为自己……

成为这,成为那,

不成为,才是成为。

她就是波伏娃,干嘛要成为呢?


晚安



附1. 参考信息


看评分,不入坑
如果看一下波伏瓦所处的时代,我们就更能理解波伏瓦之前的沉默。
在波伏瓦所处的年代,可可·香奈儿穿着长裤和飘逸的时尚服装,使中性风格变成一种潮流。
女性进入工作场所的人数空前高涨,同时她们也刚刚赢得了选举权。
一些女性甚至在竞争激烈的全国考试中排名高于男性。
但是女性仍然不能拥有自己的银行账户,直到1965年《拿破仑法典》被修改之后情况才有所改变。
但20世纪40年代末,“女权主义”这个词是和女性要求选举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在美国和法国,女性都成功地获得了选举权,那么她们还想要什么呢?

公众号:新京报书评周刊

于她,萨特其实从来就没那么重要 | 波伏瓦逝世35周年
在「成为自己」这条路上,女性忍受多少打压才能赢得尊重?
波伏瓦粉丝为她立传:萨特没那么重要(上篇)​​​
波伏瓦粉丝为她立传:萨特没那么重要(下篇)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打开【目录】​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打开【35分钟有声书】​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打开【译者访谈】​
https://m.ximalaya.com/selfshare/album/51165540?cId=1001&uid=40225695&shrdv=f1c298bf-786e-3c1b-95fa-763b3ba94e59&shrh5=android&shrid=18b5169aea91101d&shrdh=1&shrpid=18b5169aea94fdc&srcType=6&subType=1010&srcId=51165540&commandShareId=86b9cd9faae54211f11673d15bbf71d0&shareTime=1697877962409&shareLevel=1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下载【电子书】​
https://weread.qq.com/book-detail?type=1&senderVid=39125061&v=db432f6072341663db407bd&wtheme=white&wfrom=app&wvid=39125061&scene=bottomSheetShare


附2. 解读与评论

言你所未见,见书所未言



【评论】


波伏瓦:爱与自由 是否可以兼得


为什么波伏瓦说,没有一个女性能够“不受偏见约束”地过一生?


波伏瓦: “深柜里的哲学家”​​当下女性的境遇:既进步也退步了|波伏瓦逝世36周年
被误解的波伏娃的一生

附3. 延伸与扩展


人前人后,书里书外


【延伸】:萨特和波夫娃的电影


​点击本句蓝色文字,打开【电影】​


【扩展】:书单

被男人伤害过,才需要读女性主义吗?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内向者曰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