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白纸绘新图 现代车城再出发
十堰,一座100平方公里的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拥有“武当山、汉江水、汽车城” 三张世界级名片。9月17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1场,邀请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慧莉,以“白纸绘新图 现代车城再出发”为主题,介绍十堰发展情况,并就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发布会现场图。
发布会上,张慧莉介绍,新中国成立70年来,十堰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老、少、边、山、穷、库”的十堰,逐步从贫困落后走向繁荣振兴,从偏远封闭走向现代开放,从温饱不足走向即将全面小康。
十堰市全面对接全省“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布局,着力构筑“一心两翼三高地”区域和产业布局,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奋力在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展现十堰作为、体现十堰担当、贡献十堰力量。
图为:十堰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慧莉
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从百废待兴到百业俱兴
张慧莉介绍,十堰是一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的城市。1969年,伴随着第二汽车制造厂(1992年9月1日改名为东风汽车公司)的建设,十堰市应运而生。当时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4.63亿元、财政总收入仅有1120万元,可以说条件差、基础弱、底子薄,经济发展十分困难。
70年来,十堰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推动了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迎来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2013年十堰GDP首次跨入全省“千亿俱乐部”;
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747.8亿元,是1969年的377倍;
人均生产总值达51315元,是1969年建市时的266.6倍;
财政总收入达179.9亿元,是1969年的1606倍;
进出口总额45.9亿元,是1994年的170倍;
实际利用外资达到33.1亿美元,是1995年的133倍;
实现旅游总收入586.9亿元,是1980年的734倍。
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从一辆汽车到现代车城
1969年,来自全国各地10万建设者靠着“煤油马灯”“干打垒精神”“芦席棚精神”,在贫穷落后的小山沟建起了现代化的汽车城,谱写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上世纪70年代第一台东风汽车下线,拥有完全自主产权的中华民族汽车工业应运而生,1978年汽车产量达到5000辆,2018年全市汽车产量达54.6万辆,是1978年的107倍。
如今,十堰市拥有汽车企业近千家,汽车产能达100万辆,可生产100多种车型、1000多种总成、4000多种零部件,形成了重、中、轻、微、客、低速货车、各类专用车等全系列商用车的发展态势。
张慧莉介绍,十堰市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大力实施建设百万量级汽车城、打造国际商用车之都、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板块、培育生态文化旅游第二大支柱千亿级产业等重大举措,合力构建“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初步形成了以汽车产业为主导,以生态文化旅游、能源(新能源)、现代服务业、绿色有机农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为支撑,以智能装备制造、生物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为重点的“一主四大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69年的59.4:3.0:37.6调整为2018年的9.1:48.3:42.6。
健全完善城市功能
从边陲小镇到区域性中心城市
十堰自古就有“南船北马、川陕咽喉、四省通衢”之称。但因现代交通发展滞后,公路通车总里程在建市之初仅有2063公里,一度退变为交通封闭的落后山区。
面对这一困境,十堰展开了一场又一场彻底打破交通瓶颈的攻坚之战、持久之战。
公路上,加快推进高速路网建设,先后建成汉十、十漫、十白、谷竹、郧十5条高速公路,实现了“县县通高速”的目标。全市通往119个乡镇1751个村的公路全部达到山区二级路以上标准,全市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万多公里。
铁路上,改变了一条襄(襄阳)渝(重庆)线独自支撑十堰30年的铁路交通,建设了襄渝复线,开通了动车组,今年年底,我们还将迎来“高铁时代”,设计时速达350公里的汉十高铁将彻底结束秦巴山区不通高铁的历史,十堰将成为连接国家中西部地区铁路干线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航空上,武当山机场通航不到4年,已开通17条航线,通达北上广深等26个城市,成为全国百强机场和百万级机场,创造了民航发展史上的“十堰速度”。
十堰市作为国家首批地下综合管廊试点城市,累计投资50亿元,建成了22条53.3公里、辐射72平方公里72万人的城市地下管廊大动脉,有效解决了地上埋管“马路拉链”和天上牵线“蜘蛛布网”的城市病,为全国山地城市管廊建设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样板。
保护生态环境
从“靠山吃山”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张慧莉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十堰为服务国家“三线”建设,支持兴建丹江口水库、襄渝铁路、中国第二汽车制造厂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加上刀耕火种的生产生活方式,因此欠下了“生态账”。
建市以来,十堰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大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018年,十堰市优良天数305天,达标率为86%,位居全省前列。
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Ⅱ类及以上标准,2015年入选首批“中国好水”水源地,“五河”治理经验成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的典范。
森林覆盖率由1975年的30.6%提高到现在的64.7%,森林面积、林地面积、森林蓄积量等主要林业资源指标居全省首位。
十堰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为确保“一库清水永续北送”,十堰始终把服务南水北调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保护水质当作最大责任,坚决当好忠诚的“守井人”。
过去70年间,十堰先后有55.2万亩的土地淹没水下,13座集镇搬迁重建,关停300余家污染企业,拒批160个有污染风险项目,每年减少税收10多亿元,6万职工因此下岗,5万库区渔民“洗脚”上岸另谋出路……可以说,十堰人用“绝不让一滴污水流进库区”的执着,以千方百计保护水环境的壮举,诠释了“守井人”的担当。
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
从一穷二白到奔向全面小康
十堰市属秦巴山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是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全市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
70年来,十堰先后实施规模扶贫开发、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扶贫开发纲要、脱贫攻坚等扶贫攻坚行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十堰举全市之力,以“户户走到、扶贫车间(作坊)、安幼养老、强基固本”四项工作为重点,整体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决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十堰全市贫困人口(不考虑脱贫标准提高因素)从1984年的225.6万人减少到2018年的17.4万人,减少208.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92.3%下降至7.8%,下降84.5个百分点。
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模式,今年4月29日,丹江口市、茅箭区、张湾区三个市区已经摘帽。
在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同时,十堰市坚持共建共享、富民惠民,全面展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推进绿色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71元,是1980年的77倍;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295元,是1985年的44倍;
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60%下降到2018年的31%;
十堰市成为全省范围内除了武汉外,拥有三甲医院、本科院校最多的城市;
群众安全感指数连续8年保持全省前三。
查看新闻发布会详情
记者:黄啸 李茜 华纯皓
编辑:马文俊
热文推荐
· 长江委启动Ⅳ级响应应对长江秋汛 汉江中下游将迎明显涨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