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以俭克腐: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宝贵经验

:王传利,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3年第3期



[摘 要]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克服种种苦难,不断走向辉煌,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加强党的建设,以俭克腐,维护党的勃勃生机,使党员干部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相较于世界上有的国家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遏制腐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高度重视发挥以勤俭节约克服腐败的功效。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间断号召党员干部克勤克俭,发起了数次节约运动,纯洁了党员干部思想,培育了廉洁的社会风气,保持顽强的革命斗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继续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对于全面从严治党,克服腐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以俭克腐;党的建设;节约运动



   如何克服腐败,已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亚洲廉洁“明星”国家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的政策遏制腐败,取得显著成效,因此有学者提出,中国反腐败应借鉴新加坡高薪养廉的成功经验。对此,笔者认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全社会各阶层收入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相应提高机关干部的收入,是合乎情理的。但是,在社会主义中国,以高薪养干部之廉,缺少现实国情基础,不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也不符合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里提出的“廉价政府”构想。数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创造了富有中国特色的以俭克腐的历史经验,即发扬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精神,激发出党员干部的昂扬斗志,达到克服党内腐败现象的目的,使党的事业兴旺发达,不断走向辉煌。本文总结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创造的以俭克腐的历史经验,以期助力于当代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一、以俭克腐:保持旺盛革命斗志夺取革命胜利的成功密钥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重视发挥以勤俭节约克服腐败、保持革命斗志的功效,具有历史必然性。在革命战争年代,如果说国民党长期盘踞中国富裕地区和大城市,有国内大财团为经济后盾,那么,代表劳苦大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往往长期活动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边远贫瘠乡村地区,经济资源匮乏,不得不用勤俭节约的办法维持革命战争基本所需,以艰苦奋斗精神迎接艰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高级领导干部有的出身贫寒,有的出身未必贫寒,但他们都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物,达到了超越贪图安逸的境界。中国共产党人的信条是:只要中国老百姓生活艰难,党员干部的个人生活享受标准就耻于高过普通百姓。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和中国人民的自由幸福,中国共产党人甘愿过艰苦生活,为党积极工作而无怨无悔。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正是靠廉洁奉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保持旺盛的斗争精神,争取了民心,不断赢得胜利。

  早在红色苏区时代,中国共产党提倡节约,克服腐败,以保证革命战争取得胜利。1932年7月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十四号》中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将浪费与贪污腐败、节约与提高工作效能联系起来,“政府中一切可以节省的开支,如客饭,办公费,灯油杂费,都须尽量减少,尤其纸张信套,更可以节省使用。这一切节省,虽在各部分为数甚少,但积少成多,并可以养成苏区中更加刻苦更加节省的苏维埃工作作风——这是万分必要的。对苏维埃中贪污腐化的分子,各级政府一经查出,必须给以严厉的纪律上的制裁。谁要隐瞒、庇护和放松对这种分子的检查与揭发,谁也要同样受到革命的斥责。同时要注意到经费节省,决不是工作减少,相反的,在刻苦的精神之下,还要使工作的效能更加增大起来”。毛泽东还提出一句名言: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

  毛泽东这一论断,完全符合政党腐败的本质内涵。政治学意义上的政党腐败,是指政党因性质发生变异而导致政党功能衰减,失去原有的政党活力。在毛泽东看来,奢侈浪费不是生活小事,而是瓦解政党的经济基础,消磨革命意志的大事,容易诱发贪图享乐、骄奢淫逸、道德败坏、生活放荡、意志消沉、丧失理想信念等现象,容易导致政党失去原有的勃勃生机。因此,浪费是与贪污等同的腐败犯罪。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正是防止和克服腐败,保持革命队伍旺盛斗争精神的制胜之道。毛泽东在讲到为什么必须反对贪污浪费时说:“因为这种现象不但是苏维埃财政经济的损失,并且足以腐化苏维埃工作人员,使他们对于工作失去热忱与振奋精神的元素。”

  经历千辛万苦,红军到达陕北,物资供应依旧困难。1936年10月22日,毛泽东致信在西安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叶剑英和刘鼎二人:“经济甚紧,外面用费须节省又节省,千万不可过费。无论何时不要丧失我们的立场,不要接受别人的馈赠。只有到了万不得已时,才允许向别人借一点钱用,日后如数归还。一切用费均须报账。因近日接连发生几件浪费事,故向二兄指出此点。”“苦久了的人难免见风华而把握不住,故应作为一个问题,对同志做教育与警戒的工作。”毛泽东还请他们向当时受中国共产党委派在山西、绥远(今属内蒙古自治区)等地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彭雪枫,被派驻东北军的特派员朱理治及其他做统一战线工作的同志随时提醒以节约防止和反对腐化浪费。这体现了具有战略眼光的毛泽东,对由俭入奢容易腐化堕落的危险保持着高度警觉。毛泽东深知浪费与腐化、节俭与廉洁的关系,也深知经长征路途上饥寒交加、生死考验“苦久了的”八路军干部,到国民党统治的繁华富庶大城市做统战工作,与形形色色的人士打交道,容易“见风华而把握不住”,腐化堕落。革命者要保持头脑清醒,严格经济纪律,杜绝浪费,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抵御腐化。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节约养廉、以俭克腐的主张。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最坚决、最勇敢、最忠实地站在抗日斗争最前沿,在生存环境异常恶劣、斗争环境异常艰苦的林海雪原,用血性、忠诚和意志与凶残的日本军队抗争了14年。东北抗联精神贯穿了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和延安精神一脉相承。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政策,以达到精简高效、以俭克腐的目的。毛泽东把陕甘宁边区“厉行廉洁政治”“实行俸以养廉原则”,奖励廉洁,禁绝贪污,当作民主抗日根据地的政治优势,质问国民党顽固派:“谁人能够只要每月五块钱薪水呢?谁人能够创造这样的廉洁政治呢?”同毛泽东一样,朱德也把节约与反腐联系在一起。朱德提到坚持抗战胜利的办法之一,就是“提倡节约,节省开支,反对贪污腐化,严办贪污分子,以求节流”,解决军民衣食问题,维持抗战直至胜利。

  极高明而道中庸,简约中激发战斗力,艰苦中激励奋斗豪情,就能打胜仗。早在解放战争伊始,毛泽东就从我党我军能够“艰苦奋斗,军民兼顾”与“蒋介石统治区的上面贪污腐化,下面民不聊生”的鲜明对比中,得出“我们是一定要胜利”的结论。我们党的领袖们在极其简陋的办公条件下,做着惊天动地、极其伟大的事业。在西柏坡,一个仅有七八十户人家的村子,周恩来曾批示道:“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在西柏坡极其简陋的几间普通民房里,毛泽东和党中央指挥部署华北、西北、华东、东北、中原等各大战场的豫东战役、晋中战役、济南战役、襄樊战役以及规模空前的“三大战役”,指导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召开了为建立新中国从思想、政治、组织、思想上做出准备的政治局九月会议,召开了制定夺取全国胜利后各项方针政策的极其重要的七届二中全会。从共产党的领袖,到普通的解放军战士,上上下下保持着艰苦奋斗的作风、旺盛的革命精神,以至于毛泽东曾用锦州战役时解放军战士艰苦奋斗的事迹教育党员干部:“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辽西战役的时候,正是秋天,老百姓家里很多苹果,我们战士一个都不去拿。我看了那个消息很感动。在这个问题上,战士们自觉地认为:不吃是很高尚的,而吃了是很卑鄙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苹果。我们的纪律就建筑在这个自觉性上边。这是我们党的领导和教育的结果。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就是由这里头出来的。”

  显然,物质条件匮乏的中国共产党,将节约当作克敌制胜的革命动力。无论是艰苦卓绝的长征路途、坚持14年抗战,还是解放战争期间,我们党一直保持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历尽艰险,饱受磨难而不坠革命之志,赢得民心。中国共产党人克勤克俭、艰苦朴素的伟大精神,公而忘私的高尚品质,感动了海内外正直的民主人士,在重庆吃蒋介石八百大洋酒席的陈嘉庚,认为中国的未来就在让他吃小米喝南瓜汤的延安中国共产党人身上。勤俭出战斗力,勤俭出廉洁的革命精神,勤俭出旺盛的革命斗志,勤俭出民心所向。中国共产党人以俭养廉、以俭克难,克敌制胜,创造了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中国。


二、以俭克腐:经受住初登执政舞台考验的定海神针


  勤的反面,就是“懒散”;俭的反面,就是“奢侈”。如果不发扬勤俭的作风,就会逐渐染上“懒”和“奢”,极易走向腐败。革命战争中需要克勤克俭、艰苦朴素,从事国家建设,同样需要克勤克俭、艰苦朴素。新中国成立前后,党中央和毛泽东再三强调以俭克腐,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预料革命胜利后我们党即将面临执政考验,革命队伍里有人将出现“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他富有远见地将艰苦奋斗当作抵御资产阶级“糖衣炮弹”进攻的法宝,号召全党继续艰苦奋斗,以俭克腐。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毛泽东提出著名的“两个务必”思想:“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经过28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即将完成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历史任务。掌握全国政权,建设一个崭新国家的历史使命摆在我们党面前。面对这一重大历史性转折,党中央和毛泽东深刻认识到,使全党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经受住执政的考验,继续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防止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危险的法宝,就是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著名的“三反”“五反”运动来看,节约与反腐之间存在必然联系。“三反”“五反”运动最初的经济动因是国家为了解决经济财政困难而发动的增产节约运动。随着节约运动的开展,“三反”“五反”必然走向以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为内容的反腐运动。节约运动与反腐运动再次联系起来。

  “三反”“五反”运动缘起于节约运动。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家建设从“一穷二白”基础上起步,百废待兴,再加上抗美援朝战争消耗大量军费,国家财政相当困难,亟须实现财政状况的根本好转。1951年10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提出,各地自10月开始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厉行节约,严禁浪费。11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是国家当前的中心任务》,提出“‘增产节约’是贯串到一切方面的总方针和总任务,因此,我们必须普遍地深入地发动一个全国规模的增产节约的群众运动”。东北局率先提出节约价值500万吨粮食支援抗美援朝前线的倡议,全国各地纷纷响应。

  完成增产节约的任务必然要求反对浪费。铺张浪费是革命意志衰退的表现,危及执政党的生命力,因此,反浪费必然具有反腐败的意蕴。按照1951年11月30日西南局负责人邓子恢在中共中央中南局和中南军政委员会联合干部大会上的报告《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说法,铺张浪费的作风“如果不加以制止,让其发展,就有败坏革命干部、腐蚀革命组织的危险,因而也就有使党和人民政府脱离群众的危险。挽救的办法就是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

  在反对浪费时,人们发现许多浪费现象与玩忽职守、管理混乱的官僚主义有关联。中央贸易部将向苏联订购口蹄疫的药品3吨,“由于拟稿者的官僚主义,误写为三百吨,结果多买了二百九十七吨”。东北局负责人高岗曾提出一个有价值的观点:“事实证明,恰恰是因为这些浪费现象的存在,才使得那些贪污蜕化分子得以混水摸鱼,得以大量地盗窃国家的资财。”“反贪污蜕化、反官僚主义工作中的无数事实证明:增产节约的最大敌人是贪污、浪费和官僚主义。”因此,在全国增产节约运动开展之初,已有不少地区、部门和领导人提出开展节约运动时要注意反浪费反贪污反官僚主义的问题。西北局主要负责人习仲勋在1951年11月29日西北军政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提出:“厉行节约,开展反对贪污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打破保守观点,揭发并克服贪污、浪费现象”“对于那种浪费金钱又办不好事业的不负责任的官僚主义作风,必须开展批评并加以纠正。”“对于各个方面发现的贪污案件,必须彻底查清,严肃处理,并开展必要的斗争,用以教育干部。”毛泽东指示:“在此次全国革命的增产节约运动中进行坚决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同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实行精兵简政、增产节约、反对贪污、反对消费和反对官僚主义的决定》,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声势浩大的“三反”运动。这应是党中央在全国发动“三反”运动的最重要标志。毛泽东十分重视这个决定,特意加写和改写了这样的文字:“反贪污斗争和反浪费斗争的开展和深入,必将接触到各方面存在着的各种程度的官僚主义和自由主义的工作作风。这种作风,是贪污和浪费现象所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因。中央要求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在此次精兵简政的工作中,在展开全国规模的爱国增产节约运动中,在进行反对贪污和反对浪费的斗争中,同时展开一个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

  这清楚表明,为应对经济困难,党中央提出开展增产节约的任务。各地各部门开展节约运动时,必然开展反浪费、反贪污运动。在反浪费、反贪污运动中,认识到浪费、贪污与官僚主义有关,必然把浪费、贪污和官僚主义并列,这就构成了“三反”的内容。“五反”运动是对“三反”运动的深化。“三反”“五反”运动由实现增产节约计划的经济运动,被历史性赋予了整顿干部队伍工作作风,反对腐败的政治运动和移风易俗、清洗旧社会“污毒”的社会运动性质。

  进入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党和政府继续号召全国人民开展节约运动。1953年2月12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薄一波在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上做关于国家预算的报告,提出“必须加强财政监督,厉行节约,反对浪费”。8月28日,党中央发出《关于增加生产、增加收入、厉行节约、紧缩开支、平衡国家预算》的紧急通知,实施财政部提出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支出的具体办法。该通知下达后,全国展开了一场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1955年6月13日,根据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李富春副总理在中央各机关、党派、团体负责工作人员等参加的报告会上,号召反浪费,厉行节约,为完成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并做出具体部署,比如大力降低各类建筑工程设计标准和造价;降低办公室设备和办公开支,全国各机关、企业、学校一律停止购买沙发、地毯,开会时一律不招待水果、纸烟、点心;除招待外宾外,一律不宴会、不会餐等。7月4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厉行节约的决定》,号召在全国开展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运动,要求将此作为全国普遍、长期、经常的政治任务。1955年开展的厉行节约运动,有力打击了与浪费现象紧密相连的官僚主义、贪污受贿、假公济私、贪图个人享受等腐败现象,有助于培养廉洁的社会风气,具有抵御干部腐化变质的作用。

  显然,初登执政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主动把节约当作开展反腐败斗争以及渡过经济恢复难关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党和政府开展数次节约运动,有利于筹集国家建设资金,壮大新中国的经济实力,更为重要的是有利于我们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廉洁奉公,带动全社会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氛围,经受住初登执政舞台的严峻考验。


三、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继续保持以俭克腐的优良传统


  廉洁的“廉”,是清廉的“廉”,是注重节约、生活朴素的“廉”。铺张浪费,定然难以保持清廉。进入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还要不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不要继续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这是横亘在全体党员干部面前的严峻考验。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从事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提倡节俭,具有反对浪费的经济意义,更具有克服腐败的政治功能。1960年8月10日,中央监察委员会《关于农村“三反”运动中几个具体政策问题的意见向中央的报告》指出:铺张浪费“不仅在经济上造成的损失比贪污要严重得多,而且严重地违反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腐蚀干部,破坏党的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对那些“大吃大喝,大肆挥霍公款公物,特别是不顾群众死活,大肆铺张浪费,给国家和群众造成严重损害的,应该给予应得的纪律处分”。我们党要求党员干部继续保持以俭克腐的优良传统,因为节约不是克服财政困难的权宜之计,而是被当作克服腐败,维护党的旺盛生命力,保证党的事业不断走向辉煌的制胜法宝。

  党和国家领导人深刻认识到,进入和平建设时期,个别党员革命意志容易消减,容易贪图享乐,发生腐化现象。1957年5月31日,时任国务院秘书长的习仲勋在全国来信来访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能够与群众同甘共苦,但“领导机关进城后,生活、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对群众生活疾苦的关怀淡薄了”。邓小平在1957年3月18日一次讲话中提及“抗战的时候,再高级的干部也是过苦日子”,但执政和建设时期的“生活条件、环境会改变人们的意识”,有些老革命老党员出现革命意志衰退的现象,在工作上拈轻怕重,闹待遇、闹等级,“我们党、我们每个同志,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看到这个变化,这叫革命性减弱了。不是讲被腐蚀吗?这就叫被腐蚀”。邓小平强调,如果不纠正党员干部革命朝气减弱的缺点,一定会危及党的地位。

  如何改正执政党面临的“革命朝气减弱”的缺点?有效办法就是密切联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就要与群众同甘共苦,提倡节约。生活上节俭,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有助于抵御生活腐化的侵袭。毛泽东多次要求全党同志和各级干部必须坚持勤俭建国方针,不但要发动运动提倡节约,还要将节约当作日常习惯,勤俭建国不但具有经济意义,还有克服腐败的政治意义。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这篇光辉文献里,毛泽东专门大篇幅谈到节约问题,提出“全面地持久地厉行节约”“这一次节约运动必须彻底地持久地进行”。所谓持久,就像人们每天都要洗脸的习惯。所谓全面,就是“中国共产党、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知识分子、工商业者、工人、农民、手工业者,总之,我们六亿人口都要实行增产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约“不但在经济上有重大意义,在政治上也有重大意义”。可见,毛泽东把节约当作克服“在我们的许多工作人员中间,现在滋长着一种不愿意和群众同甘苦,喜欢计较个人名利的危险倾向”的方法。这种“危险倾向”属于腐化性质。克服这种腐化现象的方法,就是要使全体干部和全体人民厉行节约,经常想到“要使我国富强起来,需要几十年艰苦奋斗的时间,其中包括执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这样一个勤俭建国的方针”。显然,毛泽东已经赋予节约运动超经济的意义,与克服党和政府内的腐化现象联系在一起。

  毛泽东的三个重要讲话值得重视。一是1956年11月15日在八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针对有人拿资本家吃饭五个碗而解放军吃盐水酸菜为据,要增加军队薪水的主张,毛泽东提出一个富含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精神的命题:“酸菜里面出政治”。毛泽东说:“这个酸菜里面就出政治,就出模范。解放军得人心就是这个酸菜”“现在部队的伙食改善了,已经比专吃酸菜有所不同了。但根本的是我们要提倡艰苦奋斗,艰苦奋斗是我们的政治本色”“我是历来主张军队要艰苦奋斗,要成为模范的”“在过草地的时候,没有棚子都可以住,现在有棚子为什么不可以住?”二是1957年3月18日在济南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批评党员干部中出现的腐化倾向:“因为革命胜利了,有一部分同志,革命意志有些衰退,革命热情有些不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少了,过去跟敌人打仗时的那种拼命精神少了,而闹地位,闹名誉,讲究吃,讲究穿,比薪水高低,争名夺利,这些东西多起来了。”三是1957年3月20日在南京干部大会上的讲话,提出克服意志消沉的腐化现象的方法,就是“我们要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把革命工作做到底”。毛泽东主张党员干部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克服党内某些人革命意志消退、脱离群众、争名夺利、贪图享乐的错误现象。

  为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关于以俭克腐的指示精神,缓和物资供应和财政支出的紧张局面,1957年2月8日政治局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性增产节约运动,“要坚决地纠正许多国家机关和企业管理机关组织庞大、人浮于事、工作松懈的现象,坚决地纠正一部分工作人员待遇过高、生活特殊、铺张浪费的现象,并且采取适当步骤,坚决地消灭在一部分工作人员中的贪污行为,借以使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巩固起来”。为应对三年经济困难,党和政府把国家基本建设投资由近三百亿元减到五十多亿元,下放两千万职工,大力控制城乡消费量的增长。1959年6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购买力和在群众中解释当前经济情况的紧急通知,要求“坚决压缩公用开支,紧缩集团购买力。一切机关、部队、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厉行节约”;要求坚决纠正和制止一切请客送礼、讲排场、讲阔气、铺张浪费、开会提高伙食标准等恶劣风气。在人民群众中大力开展勤俭持家、储蓄爱国的教育,暂时不十分必要的东西不要买,把钱存入银行帮助国家建设。1959年8月16日,党的八届八中全会做出关于开展增产节约运动的决议,在全国城乡“广泛地进行节约教育”,“国家机关应该首先做模范,克勤克俭”“在一切居民中提倡节约,克服浪费”。9月27日,党中央批转了吉林省委农村工作部关于一部分干部和群众“大吃大喝、讲排场、摆阔气,任意挥霍的铺张浪费行为”的报告。1960年7月17日,党中央发出号召党员团员带头节约棉布的通知。8月5日,中央发出《关于大力紧缩社会集团购买力的指示》,反对铺张浪费,建立长期的节约制度。这些不间断的节约运动提倡克勤克俭、精打细算、反对贪污、反对请客送礼、高标准接待和大兴土木修建楼堂馆所的浪费行为,为遏制浮华奢靡奠定了基础,对于克服铺张浪费的腐化现象起到了釜底抽薪的作用。大部分党员干部响应勤俭建国的号召,反对生活特殊化,克勤克俭、廉洁奉公,朝气蓬勃地工作,密切党群关系,党的威信比较高,所以很快渡过经济困难。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干部和家属廉洁,身体力行,堪称楷模。毛泽东长期穿一件补了73块补丁的睡衣,衬衣背上打着补丁,领子、袖子也都补过。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毛泽东带头艰苦奋斗,数月不吃肉。与毛泽东一样,共和国总理周恩来生活简朴。1963年周恩来出访亚非欧,到了开罗,换下缝补多次的衬衣,请我驻埃及使馆的同志帮忙洗衣,并叮嘱洗时不要用力,以免搓破,大使夫人感动得边洗衣边流泪。毛泽东、周恩来的战友邓小平曾经说:“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发生了多么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共产党领袖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搞特殊化,不以权谋私,为全社会做出表率,对于营造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廉洁的党风和社会风气,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迎来了新的考验。我们党的富民政策和经济搞活政策,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社会上出现了公款大吃大喝、挥霍国家财物的现象,败坏了党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声誉和威信,毁掉了一批党员干部。1984年10月8日,在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陈云提出文件很有必要强调“竞争中可能出现某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这句话,认为“大吃大喝,送很贵重的礼品”就是消极现象,对招待客人时“六菜一汤,生意兴旺;八菜一汤,独霸一方”“选两个二十多岁的漂亮姑娘当外勤人员,跑材料,推销产品,男外勤人员办不到的事,她们能办到”的歪风,提出严厉批评,指出:“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个问题,不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教育,这些现象就有可能泛滥成灾,败坏我们的党风和社会风气。”

  我们党重视勤俭节约以克服腐败的功效,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与反腐倡廉联系起来,将奢侈浪费当作腐化的表现,将艰苦奋斗和勤俭节约当作反腐倡廉的重要措施。为扭转铺张浪费、追求奢华的风气,保持党的纯洁性和战斗力,党中央、国务院就会议、庆典、评比、住房、用车、电话、吃喝、玩乐、接待、礼品、出国、旅游、经商、兼职等方面,密集出台了反对浪费、倡导勤俭节约的文件。仅就吃喝、礼品方面,就有1979年8月31日,中央纪委发布《关于严防干部侵占农村社员劳动所得用来大吃大喝、请客送礼的不正之风的通告》;1980年6月25日,中央纪委发布《关于杜绝接待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1980年8月16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禁止在对外活动中送礼、受礼的决定》;1980年11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在对外活动中赠送和接受礼品的几项内部规定》;1984年4月14日,中央纪委发布《关于重申严禁接待工作中不正之风的通知》;1984年6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礼品管理中几个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的通知;1985年1月22日,中央整党工作指导委员会发布《关于要坚决刹住用公款公物请客送礼歪风的通知》;1985年11月30日,中纪委发出《关于严禁对领导干部请客送礼的通知》;等等。

  邓小平反复提醒全党要发扬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1989年3月,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十年来,最大的失误是“在经济得到可喜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改善的情况下,没有告诉人民,包括共产党员在内,应该保持艰苦奋斗的传统。坚持这个传统,才能抗住腐败现象”。这段话,一是深刻揭示了奢侈浪费与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逻辑关系,一旦丢掉了艰苦创业精神,腐败现象很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往往是从奢侈浪费开始的,奢侈浪费本身就是严重的腐败。二是表明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有助于遏制腐败。6月9日,邓小平再次提出:“提倡艰苦创业精神,也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建国以来,我们一直在讲艰苦创业,后来日子稍微好一点,就提倡高消费,于是,各方面的浪费现象蔓延,加上思想政治工作薄弱,法制不健全,什么违法乱纪和腐败现象等等,都出来了。”他进一步指出:“我们的国家越发展,越要抓艰苦创业。”提倡艰苦创业精神,有助于克服腐败现象,这是毛泽东和邓小平留给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反腐倡廉的重要思想观点,也是党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考验的宝贵经验。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勤俭建国、艰苦奋斗,抵御腐败现象的谆谆教诲,应成为当代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时期继续保持以俭克腐优良传统的实践证明,凡是真正生活俭朴,具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往往能保持和发扬廉洁作风,能够反对腐败,防止腐败。反之,凡是铺张浪费的人,追求奢靡生活,意志消沉,就会滋生腐化堕落的苗头。勤俭节约是一个人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的内涵,而且还能“养廉”。简言之,勤俭节约,有助于克服官僚主义作风,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有助于人们展宏图、立大志、上大舞台,远离庸俗;有助于消灭懈怠于萌生之时,使人精神振奋;有助于磨炼意志,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坚忍不拔的毅力,保持旺盛的斗争精神;有助于消除散漫性,培养纪律性、战斗作风和规矩意识;有助于驱除贪图享受安逸、在个人利益上锱铢必争的个人主义贪欲,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培养“吃苦在前,享福在后”的高尚道德品质。


四、以俭克腐:维护百年大党勃勃生机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百年大党走过艰难又辉煌的历程,前进道路不可能一片坦途。新的伟大征程上,我们需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激发起全党旺盛的革命斗争精神,战胜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等领域的风险挑战考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高度重视以俭克腐。

  第一,重温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的关于防止“糖衣炮弹”和保持“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习近平对于勤俭节约促进反腐倡廉的功能认识深刻,经常用毛泽东的“两个务必”思想教育全党以促进反腐倡廉建设。2012年12月,就任总书记不久的习近平到河北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叮嘱建红色纪念设施要适当,原本艰苦的革命根据地,不要搞富丽堂皇的设施。习近平还指示道:西柏坡就是那么一个小村子,千万不能搞成一个大游乐场,否则就不符合“两个务必”了,就不是艰苦奋斗的象征了。2013年4月19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说:全党要“从思想上警觉起来,牢记‘两个务必’,坚定不移转变作风,坚定不移反对腐败”。7月11日到12日,习近平到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专程到西柏坡参观,再次提到“两个务必”的思想。习近平指出:“在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之际,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向全党郑重提出‘两个务必’,是经过了深入思考的。这里面,包含着对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治乱规律的深刻借鉴,包含着对我们党艰苦奋斗历程的深刻总结,包含着对胜利了的政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对即将诞生的人民政权实现长治久安的深刻忧思,也包含着对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深刻认识,思想意义和历史意义十分深远。”习近平叮嘱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两个务必”的深邃思想,始终做到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考试”、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考试”考好,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

  第二,严厉批评奢侈浪费现象。尽管党中央高度重视奢侈浪费问题,但此顽疾一时难以克服。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我们党必然面临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党的作风建设始终是摆在党员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清醒认识到,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一些问题还相当严重,集中表现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上。此“四风”中,直接与勤俭节约背道而驰的是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2013年6月1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提出严厉批评。习近平在严厉批评享乐主义时说:“有的意志消沉、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有的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紧接着他对奢靡之风毫不客气地提出批评:“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热衷于造节办节,节庆泛滥成灾,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劳民伤财啊!有的热衷于个人享受,住房不厌其大其多,车子不厌其豪华,菜肴不厌其精美,穿戴讲究名牌,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要求超规格接待,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觥筹交错之后还要‘意思意思’。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有的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啊!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古人云“奢靡之始,危亡之渐”,这些腐朽风气是廉政的大敌,是我们党维护勃勃生机的大敌。习近平说:“如果任由这些问题蔓延开来,后果不堪设想,那就有可能发生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霸王别姬’了。更为严重的是,我们一些同志对这些问题见怪不怪,甚至觉得理所当然,‘久入鲍肆而不闻其臭’。这就更加危险了。”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第三,引用以俭克腐的古语古训,警示全党。中华民族历来以勤劳节俭、不怕艰苦著称于世,先贤们深刻认识到勤俭节约对廉政的意义,留下了大量勤俭廉政的名言。习近平在很多讲话中都引用了以俭克腐的古语古训。

  李商隐有“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咏史》)的诗句。生活水平随经济发展提高,这是正常的。我们不是反对生活水平提高,而是反对脱离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的过高消费,反对假公济私、损公肥私和损人利己。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上说:“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咏史》一诗中写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

  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政权兴亡的根本因素。中国历史上一个又一个王朝覆灭,世界历史上一个又一个不可一世的大帝国崩溃,当今世界一些长期执政的政党下台,都与人心向背有很大关系。政风廉洁,从来是赢得民心,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繁荣的重要一环。习近平具有强烈的政权安危意识,高度关注党与群众的关系问题、人心向背问题。习近平以历史为鉴戒,借杜牧的《阿房宫赋》总结秦朝灭亡的教训,借中国历史上政权兴亡周期率,向全党发出警告。习近平在2013年1月22日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说:“中国历史上因为统治集团严重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由于执政党腐化堕落、严重脱离群众导致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啊!”习近平讲道:秦始皇是第一个统一了中国的封建帝王,开始是代表了历史发展要求的,但他好大喜功,横征暴敛,弄得民怨沸腾,不过传之二世秦王朝就灭亡了。杜牧在《阿房宫赋》中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唐王朝建立后,唐太宗励精图治、纳谏任贤,成就了贞观之治。但是,唐王朝后来的统治者渐渐忘乎所以,沉醉于声色犬马,唐玄宗“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各级官吏贪污贿赂成风,结果“渔阳颦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发生了安史之乱,唐王朝也就从兴盛走向衰落,最后王仙芝、黄巢起义攻下长安,不久唐王朝就寿终正寝了。这方面的例子还多得很,我们应该以史为鉴!

  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提到:南北朝时期南朝陈国皇帝陈叔宝,在位时生活奢侈、不理朝政,后来隋军南下,陈国军队不堪一击,陈叔宝被俘病死。他所做的诗《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亡国之音”。唐代诗人刘禹锡在《金陵五题·台城》中写道:“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这首诗成为政权兴亡的精妙写照。理解了习近平讲的这些史实,就能够理解在中国由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勤俭节约精神,反对奢靡之风的部署安排了。

  第四,以革命先烈为榜样,对党员干部提出以勤俭养清廉的要求,提出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的要求。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都是艰苦奋斗的光辉典范,比如方志敏在敌人牢狱里写下《死!——共产主义的殉道者的记述》《清贫》等文稿。习近平用革命先烈的事迹激励党员干部克勤克俭。2013年7月他在河北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的讲话中说:“如果沉迷在‘四风’之中,还讲什么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那是多么大的讽刺啊!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打下的红色江山就是让一些人去挥霍败坏的吗?!”习近平以“封建时代、剥削阶级骄奢淫逸的所作所为”为鉴,要求: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警觉,始终坚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习近平看到新华社关于遏制餐饮浪费的材料,做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各级党政军机关、事业单位,各人民团体、国有企业,各级领导干部,都要率先垂范,严格执行公务接待制度,严格落实各项节约措施,坚决杜绝公款浪费现象。”这一批示,反映了广大干部群众的长期愿望,表明了习近平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差不多同时,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再次强调:“要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坚决反对讲排场比阔气,坚决抵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为此,中央办公厅专门发出节日期间厉行节约的通知。

  第五,以钉钉子的精神,持之以恒地部署以俭克腐。反对“四风”,落实“八项规定”,勤俭节约,不是小事,而是能否搞好党的建设,取信于民,遏制腐败的大事。习近平正是从战略高度看待这个问题的,认为这样做,是“提出了一个抓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他还说:抓党的建设要从“四风”抓起,“我们抓中央八项规定贯彻落实,看起来是小事,但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八项规定都抓不好、坚持不下去,还搞什么十八项规定、二十八项规定?”习近平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反对“四风”和落实八项规定的工作,要“让大家感到我们是能办成事的,而且是认真办事的。这样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抓发放节假日礼品之事,不是小事,而是意义重大,“今年中秋节中央纪委抓月饼,看起来是小事,其实是抓这后面隐藏的腐败。抓了中秋节抓国庆节,抓了国庆节抓新年,抓了新年抓春节,抓了春节抓清明节、抓端午节,就这么抓下去,总会见效的,使之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与以往相比有了很大改善。由于多种原因,我们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在一些党员干部中被淡忘了。一些党员干部迷失了自我,热衷于灯红酒绿,贪图享乐。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决定集中整治“四风”,雷厉风行,说到做到,行胜于言,全党为之一振,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们已经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需要一刻不停歇地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反弹回潮、防止隐形变异新形态、防止疲劳厌战情绪。党的二十大闭幕不久,习近平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专程赴延安瞻仰革命纪念地,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释放出作风建设不停步、再出发的鲜明信号。

  中央八项规定不是只管十年、八年,而是坚信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必须长期遵守、落实的铁的纪律。勤俭节约,不是简单省几个钱的小问题,而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不要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要不要永葆旺盛革命斗志的事关党的建设全局的大事情。在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得到全面巩固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全社会弘扬勤俭节约精神;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一次会议审议《中共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实施细则》;中央纪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化纠治“四风”工作的意见。这环环相扣的三件事表明,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得到了继承和发展。要研究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苗头性、倾向性、隐蔽性问题,坚决查处享乐奢靡行为,深挖严治不吃本级吃下级、不吃公款吃老板、超标接待拆分报销、物流快递送礼、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等现象,把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落到实处,把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到实处。

  总之,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国家,难以发展进步;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政党,难以兴旺发达。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弱变强,克服重重苦难,不断走向辉煌,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加强党的建设,以俭克腐,维护了党的勃勃生机,使党员干部保持了旺盛的革命斗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