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一词 | 招请推理 Invited Inference

心得小芊 语言学心得 2020-02-12


“语言学心得”

第  99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1.什么是招请原理?

招请推理(invited implication)是基于常识的一种推理形式,属于语用推理。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出于经济性原则的考量,会有意无意地略去一些复杂的话语蕴涵(implication)并招引或邀请听话人来进行回溯推理,这一推理形式就称为招请推理。“招请”二字是为了强调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和交谈规范”(沈家煊,2004)。

在招请原理的驱使下,句子或词汇隐含的语用意义有可能进一步编码到语言形式中,发展为新的用法。比如一些旧词新意现象,基于省力原则,人们对词的字面意义进行再解读,词语的语义发生泛化,并且成为交际语境中的优选义,在语义被规约化后就成为了词汇的编码义。


2.招请原理在交际中的使用:

①实现话语交流

例:十一月份的北京突然下了这么场雨,那个冷哟,就不用说了

事理:若某种性状特征显而易见,那么在交谈过程中不必多言。

事实:那个冷哟,就不用说了。   

推理:十一月份的北京冷的程度是显而易见的,下雨之后更加寒冷。

②促进词汇语义规约化

例:“土豪”在清朝时期还是一个比较中性的词语,偶尔会有贬义的意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越来越趋向于体现贬义的语义。在网络时代“土豪”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游戏中的人民币玩家被戏称为“土豪”,“和土豪交朋友”也体现了网络语境中的一种主观性表达,但是“土豪”这一次是否能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的固定成员,还有待时间的验证。

再如“给力”,在秦朝时表示“给力役”,属于派发薪酬;之后表示“卖苦力”、“做苦工”等意思,在清朝时似乎已在词汇系统中淡化,但是在网络时代又成为红极一时的网络词汇。


3.相关研究

语用原则语用推理和语义

(沈家煊,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4期)

摘要:当今历史语义学的主流是探讨语义演变的动因和机制,这种探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借鉴和采纳语用学的研究成果,初步的结论是,交谈双方遵循一定的语用原则(特别是“适量准则”)是语义演变的重要动因,语用推理和推导义的“固化”是语义演变的主要机制。本文是对近年来这方面研究情况的介绍。


《说“不过”》

(沈家煊,清华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摘要:语言意义的演变及相应的形式演变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文章以“不过”的多种意义和多种形式为例,着重说明两种最重要的演变类型语法化(实词虚化)和词汇化(词的组联变词),说明演变的动因是言谈的“省力原则”(包括“足量原则”和“不过量原则”),演变的机制是“语用推理”及推导义的“固化”。演变的规律表明意义和形式的结合是有一定依据的。


程度评价构式就不用说了研究

(王晓辉,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2期)

摘要:程度评价构式“X就不用说了”主要是对 X性状程度的主观评价,能够进入到构式的词项需具有可计量特征,同时X的量性特征越显著,越易激活程度评价的构式义,整个结构构式特征的浮现和其形义关系的透明度存在一定关联。此构式的形成与程度的梯级演化有关,同时言说动词的虚化和隐喻机制的影响、听说双方的互动及招请推理的发生,促使其构式化进程不断完善。相关构式“X就别/甭提了”程度评价用例的增多,揭示了口语化增强的环境下此类程度评价构式更易产生和完善的事实。这类形式上否定、意义上肯定的“形义不对称”构式,不论从共时还是历时角度看,都值得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让/叫”的主观性用法及扩展机制》

(邓川林,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1期)

摘要:使役动词“让/叫”在会话语境中具有标记责任者、解释原因和言语行为等多种用法,具有主观性和交互主观性。这些用法可归纳为“行”、“知”、“言”三域,其功能扩展受到了交互语境、招请推理、形式意义互动等多重条件的共同制约。

                                                             


 ——本文流程图源自《网络流行语“给力”语义规约化探析——招请推理理论应用》(陈茹,2012)





● 今日一词 | 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对外汉语教学

● 今日一词丨名物化 Nominalization

● 今日一词 | 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

● 今日一词丨事件结构 Event Structure

● 今日一词丨蕴含共性 Implicational Universals

 保研分享 丨 主动出击,握住幸运——北师夏令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