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一词丨名物化 Nominalization
🍂
{ 秋滋味 }
“语言学心得”
第 96 篇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何为“名物化”
简单地来说,
就是从其他词类转化为名词的过程叫做名物化。
eg:动词→名词(printer,swimming)
形容词→名词(freedom,helplessness)
有人就会说,不就是后加名词词缀吗!
解释解释“动词名物化”的过程
从认知语言学视角来看,“explosion”和“explode”的意义差异很大,由动词到名词这一过程涉及到“reification”(具体化)的语义操作,其特征通过名词和动词词类的特点来解释。
一个动词经过某种物化的语义操作,该动词所指称的某一动作在概念上就被转换为一个物体或一个事物,可以被给予或获得作为一个物体的数和量。
eg:John called me.(表示指称打电话这一动作的概念)
→ John gave me a call.(表示打电话这件事的数量)
相反,一个指称物体或事物的名词可以转化为表示行为化的认知运作的语法形式。通过这一运作,该物体与其参与的活动糅合在了一起;由此出现的语义结果是:该事物大部分可见的具体特征被背景化了,并从属于一个发生过程的概念化过程。
eg:Crowds of people went to the fair.成群结队的人们赶往市场。
→ People thronged to fair.人们成群结队赶往市场。
名物化的类型
(1)作为另一种描述
将一个动词的描述转移到名词特征的事物身上,唤起有关动词的内在结构。
例如:
A. 标体Trajector(内部主语):抱怨者complainer,舞者dancer,法官judge,厨师cook
B. 地标Landmark(内部宾语):应征者draftee、被劝者advisee、选择choice
C. 工具Instrument:摇椅rocker、探针probe
D. 产品Product:绘画painting、记号mark
E. 环境或场所Setting or Location:大厅lounge、保龄球道bowl
F. 片段截取Excerprting(用一个完成体动词指称某一过程的一个片段的情况):take a walk、make a throw、have an argument
G. -ing构成的其他名词化形式,其功能相当于集体名词:walking
所以,回过头看,从“explode”到“explosion”,其实在概念意义上并没有增加什么内容,名物化的语义贡献在于突出(profiling)组构的某一方面。
(2)类Type与例Instance名物化
A. “行为”Action名词化,经常带介词of。
eg:John’s signing of the contract
B. “事实”Factive或“动名词”gerundive名词化,不带介词of。
eg:John’s signing the contract
两者在名词化操作所发生的组织层次上有所不同:行为名词化适用一个动词词根,产生一个与任何其他名词一样充当中心词的名词;而事实名词化适用更高一层的结构,如sign the contract,虽然只是动词加上了ing形式,但实际上是整个词语经历了名词化的过程。
研究前沿
(1)《论汉语中的名物化结构》
(何元建、王玲玲,《汉语学习》2007年01期)
摘要:类型学上,如果一种语言有领格代词,它的动词或形容词能够变换形态而成为名词,它的被动标记有形态变化,那么,这种语言的名物化过程不可能涉及句法转换,如英语(参看Chomsky 1970)。不过,汉语是具有跟上述特征相反的语言。很长时间以来,汉语是否需要在名物化过程涉及句法转换,这一问题似乎讨论得不多。本文提出具体证据说明汉语名物化过程需要涉及句法转换,并做出分析论证,在语言描写及理论上有一定的意义。
(2)《从英汉比较看汉语的名物化结构》
(陆烁、潘海华,《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年05期)
摘要:"春天的到来"代表了一类特殊的汉语"的"字结构,给语言分析带来了诸多挑战。本文证明这类结构由相应结构在句法层面发生名物化得来。通过与英语领属形式名物化结构(possessive gerund)进行比较分析,本文证明汉语领属名物化结构和英语-ing形式的领属名物化结构具有平行的生成方式,也存在VP名物化和V名物化的层次区分。本文的分析解决了以前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可以解释领属名物化结构的种种句法、语义特征,帮助更好地厘清几种形式相似而性质不同的句法结构,包括词汇层名物化(名词化)和句法层名物化(狭义的名物化)的界限。本文的分析还完善了普遍语法视野下的名物化、名词短语研究。
(3)《汉语两类[N的V]结构的韵律句法考察》
(王丽娟,《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01期)
摘要:本文从韵律和句法两个角度对汉语[N的V]结构进行考察后指出,[N的V]内部应分为[N施的V]和[N受的V]两类。就韵律而言,[N施的V]对V没有严格的韵律限制,单双音节均可出现;而[N受的V]中的V只接受双音形式,单音形式不能出现。就句法而言,[N施的V]是以限定词"的"为核心投射而成的DP,而[N受的V]是以动名词V双为核心投射而成的GP。最后针对学界一直讨论的名物化问题指出,[N施的V]结构与名物化无关,而[N受的V]结构存在动词的"韵律式名物化"。
🍂 本文主要参考《认知语义学》(束定芳,2008)
● 今日一词 丨 交互主观性 Intersubjectivity
● 今日一词 | 教师提问语 Teachers' Ques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