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讯|《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2期
《海外华文教育》
2020年第2期
《海外华文教育》2020年第2期刊发14篇文章。主要分为“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汉语言文字研究”“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三个板块。内容涉及二语习得、构式研究及海外地区教学等问题。其中,“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板块回顾了六十年来高校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的发展历程,为读者的学习和研究梳理了思路。
往期推荐:
目 录
国际中文教育研究
03 教学语法规范评议的发展历程及理论分析——以六十多年来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为例 / 施春宏;朱立锟25 汉语移动学习APP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 刘华;王敏42 教师课程转化现象初探——新加坡小学华文课堂教学观察分析 / 胡月宝;童琪颖
54 服务性学习中的汉语第二语言发展 / 吕娜;杨蓓
汉语言文字研究
65 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 高秀雪73 汉语口语中“我知道”的回应功能 / 张文贤;王成英81 论“有的+VP”结构 / 陈婷珠;钱瑶瑶91 网络环境下“X自由”构式的产生和发展 / 蒋雯;陈景元97 语义节点和逻辑语义关系对序列事件小句中“然后”位置的影响 / 邹海清;王悦105 基于语料库的副词“稍微”的句法语义研究 / 杨彩影;石高峰;柴省三
112 基于语料库的“~哒”实证分析 / 徐莉;张书朋
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研究
119 基于实证调查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差异性探析 / 唐燕儿;梁咏琪;兰茜予
131 缅北华裔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研究——以云华师范学院中小学生为例 / 陈娟
139 海外孔子学院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研究——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 任丽丽
提 要
教学语法规范评议的发展历程及理论分析——以六十多年来的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为例
施春宏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朱立锟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
提 要:语法评议是现代汉语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有效实施教学语法的重要手段,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编写者和学界对汉语语法系统运作规律及语言交际生活的理解和思考。本文系统考察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高校现代汉语教材中语法规范评议的基本阶段、演变路径及理论蕴含等问题。文章首先将这六十多年里101种现代汉语教材中所呈现出来的语法规范评议演变过程划分为匡谬、停滞、拓展、深化四个阶段,并分别从词法、实词、虚词、句法组合、句法位置、成分冗缺、特殊组配、特殊句式、杂糅、复句和句群、逻辑事理等11个方面对不同阶段的规范评议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概括每种评议类型发展变化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文章归纳总结了影响现代汉语教材语法规范评议的基本因素,主要包括:大众语言生活和语言水平、汉语语法系统的根本特点、语言规范观念、语法研究的理论框架、语法研究内容及成果等。文章由此强调,现代汉语教学语法和教材编写要跟上学术发展的时代步伐,充分做到基础性和前沿性的统一。
关键词:教学语法; 现代汉语; 语法评议; 语言规范; 教材; 交际值;
汉语移动学习APP现状与需求调查研究
刘 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王 敏 江门市第一中学
提 要:汉语移动学习是汉语国际传播的新技术和新趋势。本文在对汉语移动学习进行述评后,调查分析了全球506个汉语移动学习APP,全面描写了汉语移动学习APP的现状。同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汉语学习者对汉语移动学习APP的需求情况。最后,结合现状和需求调查,对汉语移动学习APP开发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汉语移动学习; APP; 现状; 需求;
胡月宝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童琪颖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国立教育学院
提 要:在教育改革中,课程、教材、教师乃三大关键。其中,教师在课程教材与学生学习之间的衔接传递作用最大,教师课程转化与教材应用因此成为教育改革中引人关注的课题。本研究基于新加坡教育部对2015年小学华文教材"自上而下"[1]的推行,通过对课堂观察的话语分析与教学设计两方面进行分析,检查教师课程转化现象。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正式课程与教师知觉课程、运作课程、学生经验课程之间因为教师中心教学习惯的影响而存在课程递减现象,主要反映在言语技能学习与自主学习这两方面。
关键词:课程转化; 教材应用; 课堂观察; 新加坡小学华文教学;
服务性学习中的汉语第二语言发展
吕 娜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杨 蓓 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珠海)
提 要:在非汉语环境中,很多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往往因没有在真实语境中使用汉语交际的机会而面临提升学习能力与水平的瓶颈。本文以服务性学习理论为基础,在美国开展了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教学设计以新浪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为依托,为中国学生提供生活信息和学校介绍等信息服务。实践成果进一步证明了服务性学习在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能够提供真实的汉语语境,促进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发展。这种教学方式更加侧重学生的主导性,教师充当社会服务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本文最后指出服务性学习为非汉语环境中的中高级汉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有利于汉语学习者自主融入汉语语境和中国文化,是一种值得开拓和推广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服务性学习; 汉语中高级阶段教学实践; 二语发展;
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
高秀雪 青岛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提 要:基于施力者和反施力者的事件理论模型,本文认为去及物化符合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去及物化结构的施事在施力过程中背景化,语义上降格,句法上隐形,受事论元受到凸显而前景化,在句法上实现为主语。概念语义因素影响去及物化结构的句法形式表征,该句法—语义界面条件不仅包括施力—动态事件结构限制,还包括去及物化中事件状态化和主观化的语义条件。汉语去及物化实现较英语去及物化更具有灵活性和多产性,其语言类型学差异的原因在于汉语动词性双音节构造和体貌凸显有助于减少事件的动态性。
关键词:去及物化结构; 句法—语义界面; 状态化; 主观化;
汉语口语中“我知道”的回应功能
张文贤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王成英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
提 要: 在汉语口语中,"我知道"并不仅仅是用来回答询问,而是具有互动功能。"我知道"表达认同回应,表示前述信息在共同背景知识中或者认同性地回应评价。叠连使用的"我知道"表示强化或表面认同实为阻止对方言谈,表达不耐烦的态度。
关键词:我知道; 回应; 叠连; 互动;
论“有的+VP”结构
陈婷珠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钱瑶瑶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有的"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频率较高,搭配模式、分布位置多样,形成了丰富的语法结构和语义类型。其中"有的+VP"是一种常见用法,大致可分为3类。本文将通过变换分析、语义分析、结构分析等方法,辨析三类"有的+VP"以及语义相似的结构,归纳结构特点,并探究"有"和"的"分别为"有的+VP"做出了何种贡献,以分析其具体的形成机制。希望能对现代汉语高频词"有的"的认识和使用,不同"有的"的辨析、归类、标注等相关问题有所帮助。
关键词:“有的”语法结构; 语义特征;
网络环境下“X自由”构式的产生和发展
蒋 雯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陈景元 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提 要:网络构式"X自由"构造简单,表意丰富,具有独特的语用效果。网络环境下,传播速度加快,使用频率骤升,促成"X自由"短时间内迅速构式化。构式义可以概括为:由于某种原因或条件的限制,X尚未达到人们所需的自由,"X自由"体现了一种消费水平,代表了实现财务自由的某一个段位,暗含说话人的一种需求和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奈。"X自由"构式产生的动因和机制主要是社会的发展变化、网民的话语运动、转喻机制和高频类推。
关键词:“X自由”; 构式; 构式化;
语义节点和逻辑语义关系对序列事件小句中“然后”位置的影响
邹海清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王 悦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提 要:叙事语篇中,"然后"在序列事件小句中的位置并不完全受语用的制约,语义节点和逻辑语义关系在其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语义节点从正向的角度影响"然后"偏爱在什么位置出现,小句间的逻辑语义关系从负向的角度影响"然后"偏爱不在什么位置出现。很多情况下,这两股力量交织在一起,综合影响着"然后"在序列事件小句中的位置。
关键词:“然后”; 语义节点; 逻辑语义; 序列事件; 位置;
基于语料库的副词“稍微”的句法语义研究
杨彩影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石高峰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学部
柴省三
北京语言大学国际学生教育政策与评价研究院
提 要:本文通过语料库统计对副词"稍微"的语法意义、句法分布特点及其词类划分进行了详细描写与讨论。我们认为"稍微"的典型词类是主观相对程度副词,其主要用在陈述句中,具有[+小量][+程度低]的语义特征。修饰谓词性成分是其典型语法功能,修饰名词性成分是其边缘功能,其在修饰谓词性成分时受关联成分或事件发生背景的制约,本质是表示程度的再次弱化。"稍微"主要出现在句子的状语位置,但分布比较灵活,在口语中甚至可以出现在整个句子的句首(主语前),对整个句子做评注,表现出去范畴化现象,呈现了向语气副词发展的趋势。语气副词是"稍微"的非典型词类,具有[+肯定][+程度低]的语义特征,可以表达肯定、推测、评价的语气。关键词:稍微; 句法; 语义; 副词; 语料库;
基于语料库的“~哒”实证分析
徐 莉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书朋 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提 要:北京语言大学的BCC汉语语料库,是目前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当今社会语言生活的大规模语料库之一。本文以BCC语料库为研究基础,对"~哒"进行了实证分析。从语体分布上看,"~哒"主要分布在微博等网络语体中,借助于网络平台,"~哒"具有了超强的传播能力。从构式组合上看,"~哒"具有极强的构式组合能力。从语义类型上分析,"哒"具有拟声词义和合音语气词义,又以合音语气词的"哒"占多数。论文还对最为流行的"叠词+哒"做了语用成因的阐释,主要是受语言内部机制的作用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
关键词:“~哒”; 语体分布; 构式组合; 语义类型; 语用成因;
基于实证调查的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差异性探析
唐燕儿 暨南大学教育学院
梁咏琪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兰茜予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提 要:由于中国各领域实力的快速提升,来华留学生的数量逐年增多,其跨文化适应问题也相应的得到重视。研究者在文献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心理适应、环境适应、社会文化适应三个维度展开调查,并分析留学生性别、来华时长、汉语水平以及学习动机与跨文化适应的相关度。最后通过数据分析探讨影响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的因素,并就中方学校和留学生自身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应在留学生教育、心理状况、跨文化适应能力以及学习动机等方面予以重视与完善;留学生应在多元文化、来华学习动机以及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有正确的认知与提高。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跨文化适应差异性; 心理适应; 环境适应; 社会文化适应;
缅北华裔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研究——以云华师范学院中小学生为例
陈 娟 西安石油大学人文学院
提 要:本文以缅甸云华师范学院126名华裔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方法考察他们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认同情况。结果发现:缅北华裔中小学生对中国春节和中秋节的认同程度较高,而对清明节和端午节的认同程度相对较低。其中,他们在节日熟悉程度、历史传说、风俗习惯和文化寓意认同上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高中生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认同程度显著高于小学生,而在喜爱程度上则无显著性差异。从整体上来看,缅北华裔中小学生对节日文化寓意认同程度普遍较低,这表明文化寓意是缅北文化教学中一个亟待补充和完善的的文化内容。
关键词:文化认同; 中国传统节日; 缅北华裔;
海外孔子学院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研究——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
任丽丽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速成学院
提 要:跨文化意识指的是理解和承认文化差异的能力。它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的因素,影响着人们对思维与行动等文化习惯的理解。本文以美国乔治梅森大学孔子学院为例,提出了海外孔子学院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三种模式:即以汉语课为依托的汉语教学中渗透式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以文化活动为依托的体验式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以教师工作坊为依托的本土教师案例式跨文化意识培养模式。三者既各有特色,又相互依托,相辅相成。跨文化意识的形成都遵循了了解——尊重——参与体验——理解——移情——适应——欣赏/客观评价的过程。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意识; 培养模式; 孔子学院;
期刊简介
《海外华文教育》主要刊发汉语国际传播理论、方法、政策、实践领域的原创研究文章,以及汉语第二语言学教学研究、国别语言政策研究、国际汉语师资研究、国际汉语教学理论与方法等原创性研究文章。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本刊联系方式
主 编:郑通涛
地 址:福建省厦门市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361002
邮 箱:oce@xmu.edu.cn
欢迎加入
往期推荐
今日小编:鱼蛋球
审 核:心得小蔓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