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 磅|202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语言文字”话题汇总(值得收藏)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好书推荐|丁健《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留言赠书)

2023-03-16

重  磅|ChatGPT在语言使用方面是否类似于人类?@ 港中文最新发现

2023-03-15

青年学人|国际中文教育系列讲座(第8+9期)回放资源

2023-03-13

董洪川: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语言服务能力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外国语大学校长董洪川通过调研发现,目前语言服务市场发展程度不高、语言服务人才供需失衡、区域内组织机构协同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他建议,提升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语言服务能力,助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即通过强化政策保障,加大对语言服务行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推进专业建设,完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翻译人才培养布局,特别是结合成渝地区在国家新开放格局中的区位优势,围绕面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需要的关键语种进行布局。

此外,他还建议建立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发展协同机制。由国家部委牵头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区域性语言服务研究中心,形成成渝两地政产学研协同工作机制,承担国家和地方重大语言服务研究项目和语言服务翻译工作。如开展区域性语言服务行业研究,制定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规范,定期发布成渝地区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和智库研究报告成果;推动成渝两地语言服务行业协会、翻译类学术组织、翻译人才培养院校加强协同联动;在顶层设计、行业研究、翻译服务、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等。



来源:重庆日报,2月28日






王灿龙:年轻人要避免养成网络依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王灿龙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现象。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很多年轻人出现“文字失语症”,即依赖网络用语进行交流,致使正常的表达能力弱化。有网友举例称,找不到形容词,万物皆可“yyds”。“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和能力的提升,也影响学习和工作。”在王灿龙看来,这种现象尤为需要注意。

他认为,针对“文字失语”,年轻人要避免养成网络依赖,尤其对学生而言,最初的阅读和写作训练要全面系统、科学规范,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不能一开始就依赖互联网和手机等智能终端。“家长和学校要切实负起责任,正确引导孩子使用互联网和手机,而且有必要加以适当控制,互联网和手机占用的时间多了,系统性阅读和写作的时间就少了。”王灿龙表示,对于走出校门的年轻人来说,避免网络沉溺和依赖,则主要靠自律。

王灿龙长期关注大学语文教育,今年全国人代会,他提出建议,完善大学语文课程制度建设,提升大学毕业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他建议,成立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保证有专业的权威组织和力量对大学语文的教研活动进行指导和监管。建议学校设置独立的大学语文教学单位,配备专职的大学语文教师和管理人员。此外,还要调动大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允许根据学校和专业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因材施教,按需配送。同时,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大学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让学生既有内生动力,也有外在压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3月4日






王灿龙:应当依法严惩网络语言暴力




全国政协委员王灿龙认为互联网“真人不露相”的发声方式和无时空限制的特点,使一些网络语言暴力肆无忌惮,给受害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和精神折磨甚于肉体伤害。对于网络暴力致人死亡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案件,检察机关应依法介入,根据具体情况,可提起公益诉讼或发出检察建议,督促有关部门予以查处。

对于司法机关从严追诉网络诽谤、侮辱等用语言侵害他人名誉、荣誉等行为,王灿龙非常赞同。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涉网行为同样需要谨言慎行,同时,网络企业、网络平台也要加强监管。



来源:检察日报,3月5日






杨杰:将编程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


“建议制定全国中小学生编程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逐步将编程教育上升为中小学主要学科课程,并列入学业水平考试和中高考升学考试体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建议。

杨杰认为,当前我国中小学编程教育在普及程度、教学体系、软硬件保障等方面还存在很大提升空间。杨杰建议,完善教学课程体系。明确编程教育的整体课程内容导向,从符合人工智能、元宇宙、自动驾驶等面向未来的产业方向入手,优化调整编程语言的选择、学科重点内容模块的设置。

“加强学科融合式编程教育,丰富跨学科课程设计,将编程思维嵌入数学、手工、工程等各学科课程,引导学生运用编程思维解决各学科任务,着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杨杰称。

杨杰建议,创新智慧教学模式。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编程教育的融合创新,发展“互联网+编程教育”,加强AI人机双师、VR/AR虚拟教具教学等新型交互式模式推广,促进优质编程教育资源共享,并基于学业大数据为不同学生量身定制学习建议和指导方案,提升编程教育普及效率和发展质量。

杨杰还建议,构建智慧学习支持环境。搭建国家编程教育云平台,推动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等各级各类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间的数据融通,开发汇聚各类优质数字化编程教学资源,不断扩大覆盖范围和应用对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3月6日






陈伟志:高考英语必考改选考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新纪元教育集团董事长陈伟志认为,需进一步推进中考、高考英语科目改革,创新初中、高中英语教学,优化英语科目的设置。为此,他提出了三个改革建议:

第一,将高考外语必考科目改为选考科目,中考英语实行等级考试。同时完善“一年两考”制度,避免因过度应试导致的不公平竞争。实施全国性英语水平考试体系,完善中考英语等级划分标准。

第二,改进和优化中考、高考英语命题,侧重考查英语表达与沟通能力。逐步打破“应试英语”、“哑巴英语”的困境,突出英语教育的语言工具本位,强调语言学习基础的重要性,切实提升初高中阶段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

第三,取消初中、高中英语的主科地位。全面取消小学一二年级英语课程,降低英语课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比重,注重“个性化教育”,切实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引导社会对于英语学习“回归理性”。



来源:澎湃新闻,3月4日






徐丛剑:增加外文科技出版物比例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对红星新闻记者说,他自己本身是一本生殖与发育相关医学英文杂志的主编。在从事这本英文杂志的相关工作中,他发现,我国每年发了大量的科研论文,论文数在全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与此同时,我们自己的英文杂志很少,在5000多种科技期刊中,只有5%左右是英文期刊。

“这个实际上导致我们有很多的声音想在国外发表的时候,必须首先得到国外的编辑和审稿人的认可才能发得出去。”徐丛剑说,这导致了国内的很多研究成果和观点无法与国际交流,影响了我们学界向世界发声。另一方面,每年我们大概要向国外的出版商交几十亿的版面费,这是个很大的损失。“用这些费用去扶持我们自己的外文科技出版物我觉得意义更大。”

徐丛剑说,还可以适当鼓励办一些其他语种的科技出版物、学术期刊,才可以真正拓展我们国家自己的学术影响,甚至有可能做到学术引领。要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学术往来,就得大力支持和扶持多种语言的科技出版物。



来源:红星新闻,3月4日







安庭:健全短视频平台错字别字怪字审查制度


“短视频平台的健康发展,应坚持内容为王、质量优先的价值原则。”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副主委、希肯国际文化集团董事长安庭说,短视频中的谐音怪字和错字别字不少。这不仅给全社会一种错误示范,也不利于平台的高质量发展,建议健全短视频平台错字别字怪字审查制度。

安庭认为,任由乱象发展,会对语言文字的规范认知与使用构成威胁。他建议,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短视频平台制作、发布、使用语言文字形成硬性约束。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组织,则应督促短视频平台方升级审查技术标准与手段,织细织密针对短视频错字别字怪字的审查网络,技术审查与人工审查并重,压实平台主体责任。

“还可以发动用户纠错。”安庭建议,对于用户上报的存在错字别字怪字情况的短视频,平台方在限定时间内及时下架,督促制作者修改订正,并对屡次犯错的用户建立黑名单制度,依照程度采取限流、下架、封号等惩戒措施。



来源:京报网,3月5日







杜占元:加快建设综合性外文网络传播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局长杜占元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近年来国际上学习中文的人员越来越多,但外文特别是英文仍然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主要语言。与此相对的是,我国外文网络传播能力还难以满足国际传播的迫切需要。有关调查显示,中央和国家机关英文网站开设率不足50%,其他非通用语种不足5%,权威外文信息供给相对有限。中央媒体网站的外文信息以新闻资讯类为主,缺少聚合中国国情、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文化等内容的权威、海量外文传播平台,难以满足国际受众全方位了解中国的信息需求。

对此,杜占元表示,完善综合性外文网络传播平台建设,提升外文网络传播能力迫在眉睫、势在必行。他在今年的提案中提出,应加强顶层设计,以中国网等中央重点国际传播网站为基础,汇聚各方面的图书、期刊、报纸、新媒体、数据库等外文信息资源,为国外读者了解中国提供优质外文内容资源和便捷高效的网络渠道。同时,发挥专业国际传播机构优势,支持和引导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加强外文网站建设,形成外文传播信息供给的有效联动,形成精准高效的外文网络传播体系。



来源:人民中国,3月7日







何毓灵:推进建设甲骨文数字化工程


“如何深入研究和活化利用甲骨文,是我长期以来在思考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安阳站副站长何毓灵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何毓灵建议尽快启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 在甲骨文出土地安阳殷墟建设甲骨文数字化平台。

“甲骨文数字化工程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工作重要论述和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的有效举措,是新时代采用新技术的保护与研究需要,也将对甲骨文的活化利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他认为,建设甲骨文数字化工程意义重大。“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建设,应基于‘共享理念、权威发布、信息公开、高效便捷、智能互动’的原则。”何毓灵补充说。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具体该怎么建?何毓灵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在有关部门协调和推动下,建议将在安阳殷墟建设甲骨文国家数字平台列入“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并组织启动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协调国内各甲骨收藏单位,尽快立项甲骨文数字化采集、建模技术规范,公布相关国家标准或推荐标准。如果条件允许,尽可能得到境外甲骨收藏机构的支持,完成其收藏的甲骨三维数据信息采集。在立项、资金等方面,国家给予大力支持。 

甲骨文数字化工程建设,也离不开科研单位的钻研和投入。何毓灵表示,安阳师范学院拥有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他们现在也朝着甲骨数字化技术努力。此外,积极支持大型科技公司的参与也是拓展甲骨文数字化工程研发与建设的重要方面



来源:中国新闻网,3月2日







洪厚甜:实施“中国历代书法经典品鉴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党支部书记、副所长洪厚甜提交了一份名为《关于实施“中国历代书法经典品鉴工程”》的提案,该提案指出:“在将中国书法文化推向世界的过程中,也能依托该参照系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出真正内涵丰富的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洪厚甜指出,应当引领书法艺术在当代的健康发展,这才能够让大众享受更深层次的书法内涵。“因此我建议由政府主导推进正解中国传统书法历代经典名作的‘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品鉴工程’,为书法艺术的学术鉴赏作基本定位,为书法艺术的传承和海内外传播建立具有学术高度的参照系。从让更多人民群众感受和学习书法文化,跨越到推动书法艺术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符号,并推动这一文化符号走出中国。”

在洪厚甜看来,“历代书法经典名作品鉴工程”可以成为与“中国美术全集”相并行的一个学术工程。“组织专家组在对中国书法史上历代学术品鉴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站在当代学术和美学的高度对经典作品进行评判和定位,建立起科学诠释中国文化艺术经典的参照系、度量衡。将书法研究和培训引入更深的层次、更专业的水准,从而避免不合格的教育者或传播者对大众产生误导。”

洪厚甜还认为,尤其是当下,书法艺术进入校园,学生从小接触、学习传统文化已形成良好氛围,如果能够建立这样一种参照系,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书法教学。



来源:封面新闻,3月7日







蔡光洁:加强中国书法教育普及


在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看来,中国书法是中华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渗透着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内涵。今年两会,她建议加强中国书法教育普及,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蔡光洁认为,从普及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上来看,中国书法是中华文化的根脉源头,其蕴含的“汉字基因”易于植入教育体系,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形式,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神内核,其“美育”和“德育”价值应在教育中得到彰显。但长期以来,中国书法承载的文化精髓未被充分发掘,其育人价值也未被充分认识和重视,长期被学校教育忽视或边缘化。此外,学校书法教育存在开课率低、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化书法教育水平参差不齐、书法专业人才供给不足等问题。

为此,蔡光洁建议,加强中国书法教育普及体系设计,督导教育教学有效实施。她提出,教育主管部门可以从课程学分、教学条件、岗位师资、评价考核等方面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书法教育进一步明确要求,并发挥好教育督导“利剑”作用,确保其贯彻落实。同时,将书法教育体系延展到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

针对优质书法师资队伍培养,蔡光洁建议,一方面,加大高校书法专业和学科建设力度,合理设置培养规模,在本、硕、博各层次形成质优量足的书法专业人才队伍;另一方面,落实中小学书法教师岗位编制,形成稳定的书法岗位师资队伍。此外,还可以借助书协和书法名家等资源,构建社会书法教育优质师资库。

蔡光洁还建议,推进中国书法教育改革,从创新教学内容和方法入手,将枯燥的书法临摹变成有鲜活意义的生动教学实践。借助信息化技术,系统构建中国书法教育课程在线资源库,面向国内所有学校和社会学习者开放共享,促进中国书法教育优质、均衡、普惠发展。



来源:中国教育报,3月5日







双少敏:建议科技创新助推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山西省委副主委、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双少敏提及,书法教育在中小学基础教育实施过程中,由于传统墨汁本身的特性,在书法教育练习环节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毛笔使用完洗笔时会产生许多黑色污水。二是墨汁对其它表面沾染的污渍难以清洗。三是书法练习过程中消耗的纸张难以脱色,纸张很难循环再利用。”

双少敏建议:一是新型水致褪色环保墨汁技术已成熟,可以形成工业化产品。将此技术创新成果融入书法教育,将使书法研习过程便捷、绿色、低碳,大大提高书法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二是选择合适的中小学做试点,建立专项管理制度,分步推行,在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辐射全国中小学使用。三是科技创新融入书法教育形成的新型水致褪色环保墨汁产品既要让更多的师生受益,让更多的家长受益,甚至要让更多的国外师生受益,让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影响世界。



来源:澎湃新闻,3月5日







陈国桢:全力编纂一部中华传统文化大典


全国人大代表、省政府参事、开封书画院院长陈国桢认为,新时代修典关键在于创造性转化,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打造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有利于党和国家与人民意志相统一、有利于大众化普及和传承的深化、具有新的时代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集成;需提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将成语、典故、名言、观点、例证等遴选出来,使之成为独立单元、赋予代码,进入互联网络;需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要主题化供给体系,再造一个主题明确、层次分明、要素集中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和主题化供给平台。




来源:澎湃开封,3月4日







陆銮眉:完善小语种教育体系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陆銮眉准备的建议是,科学合理引导小语种培养,改善小语种学习“各自为政”的局面。陆銮眉呼吁各地要对小语种学习加强引导、合理分流,同时建议教育部门统筹分配好师资资源,启动小语种教材教辅编写,建设起一套完善的小语种中学、大学衔接机制。

在陆銮眉看来,针对小语种教育的学校、市场乱象,各地应加强科学合理引导,还可以采取合理分流的方式,由教育部门牵头,“以县区为单位开展既集中又分流的方式教学”,从而改善因省级层面没有统一课程设置而导致各校“各自为政”的局面。另外,解决小语种师资缺乏的问题,可以借鉴优秀退役军人到中小学任教的做法,聘用符合条件的优秀海归人才当教师。

在教材层面,陆銮眉的构想是,除了启动小语种教材教辅编写,还可以尝试建立小语种教育示范点,支持开设小语种教学的学校进行课程建设、教材研发和教学改革等,待经验成熟后再加以推广。至于衔接不足的问题,陆銮眉建议,应理顺衔接机制,“例如初中开设有小语种课程的学校,到高中应设有相应的高起点班,至少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



来源:南方周末,3月7日







程萍:身份证上的名字加注汉语拼音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文康(临沂)律师事务所主任程萍提出了《关于在身份证上加注拼音的建议》。她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是最常使用的身份证件,随着时代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应针对新的社会现象进行“更新换代”。在身份证上加注拼音不仅能避免姓名误读、读错的尴尬,也利于加强汉字的推广宣传,推动汉字、拼音的国际化。

“在时代发展和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身份证上,特别是对身份证上的名字加注汉语拼音,益处多多。”程萍建议说。

其一,汉语拼音作为普通话音节的构成,在身份证上予以标注,能对中国文字文化进行宣传与推广。汉语拼音方案要求我国的书籍报刊;城市道路的路牌、路名;商标名称等都要求加注汉语拼音。如果在户口簿和身份证的姓名上加注汉语拼音,能对普及推广汉语拼音产生推动作用。

其二,国际交流的需要。汉字的人名是中国人的国内名字,汉语拼音的中文名字,才是中国人名的“世界语”,全世界都认识并能准确读出。随着国际交流日益增多,有必要把中国人的姓名加上汉语拼音,使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国际化的名字。另外,出国人员在办理护照时,身份证上有汉语拼音,可与护照上姓名的汉语拼音相互验证。

其三,规范多音字、生僻字。由于汉字多音字、生僻字较多,对姓氏的多音字,词典上一般有一个规范的读音,但对名字的多音字,却没有规范的读音。遇到多音字、冷僻字,就很容易读错。特别是在严肃场合,比如法院宣判一个案件,若证人、犯人的名字是多音字,就很可能会读错。因此,迫切需要一个规范的人名读音。这个读音应是经本人及公安部门的认可,并具有法律效力。

其四,符合时代潮流。随着电脑的基本普及,许多人在网上都有个人电子邮箱,邮箱上的名字均用汉语拼音。在网络上传递信息,涉及人名也多用汉语拼音。人名加注汉语拼音,有利于信息沟通。




来源:齐鲁壹点,3月7日







金永伟:研制基础教育学段的中文教育教学标准


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科学有序发展,对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常委、民进中央秘书长金永伟经过前期调研,认为国际中文教育已进入提质增效阶段,但现有的教学标准不能适应国际中文教育多元化的需求。金永伟建议教育部、国家语委等部门优先研制基础教育学段的中文教育教学标准,将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标准纳入公派教师、志愿者岗前培训等,同时要将教学标准的研制和推广纳入整体规划,提供经费支持。



来源:红星新闻,3月4日







都海江:加快数字博物馆建设,增强观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数字博物馆将文化与科技广泛结合于文物保护利用、展览体验、文化传播、管理运营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广泛前景,可以实现从实体馆舍向数字云端的系统性转型,带来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与方式的认识变革。当前,我国数字博物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都海江委员建议:

一是筑牢数字博物馆的制度基础。加快文物数字化标准制修订进度,健全文物藏品标准化体系建设、博物馆评价指标体系等制度,推动更多数字化新标准的发布和已发布标准的宣传贯彻,完善文物数字资源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二是提升科技支撑水平,加强数字化、虚拟化关键技术攻关。应大力推动技术领域创新突破,鼓励和引导科技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应用,推动数字化、虚拟化装备的规模化生产应用,形成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

三是加强数字博物馆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在文博行业培训中增加文物数字化授课内容,推动高校和职业院校在文物与博物馆学、文物保护等专业中增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文化+数字”多层次人才队伍。

四是个性定制,深化合作,为数字博物馆提质赋能。切实提高数字展厅的展览水平,根据明确的主题进行个性化定制,利用智能系统集成、交互性强的优势增强观众沉浸式、互动式体验。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有文化工作室






王定华:语文教学呼吁有效的分级阅读标准


“‘整本书阅读’的背后包含着分级阅读的理念。”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王定华表示,不同学段的学生不可能读同一本书,也不可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要求不同的学生去读懂同一本书。

“语文教学呼唤有效的中文分级阅读标准。”王定华说,“中文分级阅读不仅仅是对图书分级,而应根据少年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能力,为他们提供适合的中文读物,并给予适当的阅读指导和建议,以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促进人格发展与精神成长。”

“推动青少年科学合理深度阅读,学校和教师起着不可替代的指导和组织作用。”王定华建议,在阅读教育中,教师可以从知识技能、兴趣习惯、情感态度等多个维度考查和评估不同阶段学生的阅读素养,提供精准指导。“教师要重塑阅读观,构建多元的阅读课程体系,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指导学生熟读精思。通过深挖作品主题、拓展读写运用,引导学生把阅读与生活连接起来。”王定华说,“获取一切知识的重要目的在于应用与创新,青少年阅读应当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以实践经验为半径,画出一个既能走进去又能走出来的‘同心圆’。



来源:中国教育报,3月9日






信息来源:各大媒体、中国语情




课程推荐




好书推荐|丁健《现代汉语目的范畴研究》(留言赠书)

2023-03-16

好文荐读|李琪、李红印:汉语学习词典单双音同义动词释义模式区分度的实证研究

2023-03-16

刊讯|SSCI 期刊《外语年鉴》2022年第1-4期

2023-03-17

招  聘|复旦大学2023年博士后招聘(语言学)

2023-03-17

学术会议|首届全国文化语用学缙云论坛@3月20日截稿

2023-03-16

重  磅|ChatGPT在语言使用方面是否类似于人类?@ 港中文最新发现

2023-03-15

刊讯|SSCI 期刊《语言、认知与神经科学》2022年第7-10期

2023-03-15

学术会议|第56届英国应用语言学年会@3月17日截稿

2023-03-14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习与发展》2022年第1-4期

2023-03-14

学术会议|第四届教育与语言学国际会议

2023-03-13

青年学人|国际中文教育系列讲座(第8+9期)回放资源

2023-03-13

刊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刊文(国际中文教育)

2023-03-13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心得君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重 磅|2023两会代表委员热议“语言文字”话题汇总(值得收藏)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