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刊讯|《南方语言学》2022年第1期(附稿约)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系列讲座|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

2023-03-25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留言赠刊)

2023-03-24

刊讯|《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3年第1期(留言赠刊)

2023-03-21


《南方语言学》


2022年第1期 

    《南方语言学》2022年第1期刊发20篇文章及一篇书评。文章涉及广西广东军话和闽粤戏文中的句式结构研究,湖南、浙江方言的元音和声学研究,生态话语的积极修辞,《官话类编》中的句末语气词和安徽方言中的“个”,词汇学与语义学方面涉及方言中的亲属称谓研究、复合词的隐喻转喻机制以及跨层结构的词汇化,还关注了地理语言学和海外汉语方言研究,语言应用方面涉及生态翻译学、翻译教材、语言活力与濒危状况、老年群体的语言障碍类型等。欢迎转发扩散!



目  录  

本期话题

汉语方言研究

05 广西合浦军话的述补结构 / 林天送

21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荔镜记》中允让使役句研究 / 刘华丽

35莆仙戏与闽粤剧种的历史渊源探析 / 张丽娟

43广东龙川田心屯的军声 / 刘立恒

55江西新余方言谚语的式微与濒危问题及其成因 / 温爱华

语言学与音系学

73湘语娄邵片荆竹话系列高元音研究 / 杨玉婷

82浙江永嘉桥头话内爆音的声学性质 / 章策

语法学及语用学

95 生态话语的积极修辞 / 黄淑萍

109《官话类编》中句末语气词“喇”的分布规律及话语标记——兼论“喇”与“了2”异同 / 张欢 王衍军

120安徽含山方言中的“个” / 张艳

词汇学与语义学

129重庆城口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 / 王衍军 余海燕

140汉语复合词语义发展中的隐喻转喻机制 / 冷瑞婧

149跨层结构“V得”的词汇化 / 曾文斌

地理语言学

159海峡两岸地理语言学的名称和定义小议 / 陈曼君

海外汉语方言研究

172广州花都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语言生活调查报告 / 龙祉均

语言应用

190孔子学院应该开展汉语方言教学 / 陈晓锦 庄晓茹

196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云南特有民族文化》英译研究 / 覃丽赢 盛辉

210麦嘉湖《英华口才集》汉语教学理念探究——一部19世纪的厦门方言教材 / 张旸

227深圳红罗畲语的语言活力与濒危状况 / 吴芳 周炜

245老年群体使用公共智能设备的语言障碍类型分析 / 林思仪 刘思芸 赵婷 许皓茗 肖自辉

书评

259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 / 董一博 方舒雅


提  要  

广西合浦军话的述补结构

林天送    福建工程学院人文学院

摘  要:广西合浦军话是一个闽方言岛。本文尝试对合浦军话的述补结构进行深入的描写分析。根据补语的语义类型,合浦军话的述补结构包括四种基本述补式(补语分别为结果补语、趋向补语、状态补语、程度补语)和两种可能式(述结可能式和述趋可能式)。本文发现合浦军话的“V+C”和“Neg+V+C”具有多功能性,可用于形成除述程式以外的多种述补结构。此外,本文认为合浦军话在述补结构的标记类型上与闽方言的三分模式不同,而与汉语普通话的标记类型更为接近。关键词: 基本述补式;可能式;广西合浦军话;

明刊闽南方言戏文《荔镜记》中允让使役句研究

刘华丽    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摘  要:明代《荔镜记》中使用“待”字句和“乞”字句表达允让。“待”字句句法上用于连动句,N1常常省略,N2常为第一人称代词,语义上表达了说话人请求允许做某事。其语义演变路径为:等待>主观请求>不打扰性容让。语义演变受到人称、语体和否定的制约。“乞”字句句法上依赖“S+V1+(O1)+乞+O2+V2”和“S+乞+O2+V2”句式,语义演变路径为:给予>允让/容让,再扩展出弱使让和致使义。演变的制约条件是要求原来双及物结构或双宾结构中的间接宾语O2出现在“乞”后,直接宾语或者O1话题化。二者差异表现在“乞”字句中N1控制度高,“待”字句中N2自主性高;前者可向被动转化,后者不可。“待”字句并非闽南方言特有句式,而“乞”字句是闽南方言表达允让的特征句式。

关键词:“待”字句;“乞”字句;允让;

莆仙戏与闽粤剧种的历史渊源探析

张丽娟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莆仙戏与闽粤剧种梨园戏、潮剧等交流密切,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首先地方剧种使用方言演唱,方言为地方声腔剧种的基本要素,方言渊源是剧种交流的重要前提。其次闽粤地理位置之毗邻与人员流动之频繁,莆田与泉州、潮州为沿海近邻城市,便利的海运交通成为闽粤地区交往的重要纽带。又因为闽粤历史上战乱迁徙、官职调动、商贸流通不断产生人员流动促进莆仙戏与闽粤剧种的交流。探究莆仙戏形成过程与闽粤剧种产生交流的成因,对于思考现今地方剧种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启发意义。

关键词:莆仙戏;剧种交流;方言;地理;人员流动;

广东龙川田心屯的军声

刘立恒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摘  要:论文介绍了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通衢镇的一种极度濒危的方言——田心屯军声,描写了田心屯军声的音系,研究了田心屯军声的语音特点,包括声母、韵母、声调特点及变调情况(两字组),本文还通过词汇比较,分析了作为方言岛的田心屯军声与北方方言、广东平海军话、周边客家话的关系,发现龙川田心屯的军声自明代以来与龙川客家话长期互相影响,逐渐融合形成一种新的方言,有别于其他地方的军话。

关键词:  军声;官话;语音特点;

江西新余方言谚语的式微与濒危问题及其成因

温爱华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摘 要:通过考察发现,江西新余方言谚语面临着式微与濒危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功能弱化、特征弱化与濒临消亡等。其成因主要来自语言外部,即语言所处的物质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前者如气候气象的变化、工具设施的改善、运输技术的提高等,后者如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关系的变化、文明程度的提高等。生命力降低及传承断层的出现则是导致新余方言谚语式微与濒危问题的内部成因。社会发展与保护方言并不对立,应找到二者的“最大公约数”,在社会发展中保护方言。

关键词:新余方言;谚语;问题;成因;

湘语娄邵片荆竹话系列高元音研究

杨玉婷    暨南大学文学院摘 要:湘语荆竹话中除了有“i、y”两个高元音外,还存在“?、?、?”三个音位变体。本文从音韵地位讨论出发,对荆竹话这三个音位变体进行分类,认为“?、?、?”在荆竹方言音系里具有音位功能,可以与同部位的塞擦音、擦音或通音声母相拼。同时本文通过声学实验的研究方法,对荆竹话这一系列高元音的声学特征进行初步考察。从荆竹话舌尖元音的语音特征来看,将“?、?、?”这三个舌尖高元音在荆竹方言音系里划分为独立音位是合理的。在声学实验的基础上,本文对荆竹话系列高元音进行系统描写,探讨其共时表现,丰富湘语中舌尖元音的相关实验研究,进一步加深对湘语舌尖元音语音特征的认识。

关键词:湘语;荆竹话;系列高元音;声学实验;

浙江永嘉桥头话内爆音的声学性质

章    策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 浙江省永嘉县桥头镇的方言属于瓯江片吴语,古帮母和端母在永嘉桥头话中分别读为双唇内爆音?和齿龈内爆音?。本文用实验语音学方法,揭示了浙江永嘉桥头话内爆音的声学性质:(1)内爆音嗓音起始时间VOT受到发音部位和后接元音的影响。(2)爆破前声带振幅渐增。(3)除阻时爆破强度相对较大,有明显的冲直条。(4)内爆音持阻时产生高频共振现象。

关键词:永嘉桥头话;瓯江片吴语;内爆音;声学性质;

生态话语的积极修辞

黄淑萍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摘 要: 生态文学作品和生态公益广告有助于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属于有益性生态话语。通过分析这些有益性话语,发现比拟、比喻、反复等辞格和形貌辞趣是常用的构建生态话语的积极修辞手法。恰当地使用这些修辞手法,有助于实现生态话语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倡导生态整体观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生态话语;积极修辞;辞格;辞趣;

《官话类编》中句末语气词“喇”的分布规律及话语标记

——兼论“喇”与“了2”异同

张    欢    王衍军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摘 要:“喇”是晚清域外汉语教材《官话类编》中较为特殊的句末语气词之一。通过穷尽性研究“喇”字例句可发现:(1)句末语气词“喇”可以附着于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类句子末尾,其中,“喇”字句的陈述功能最强,而疑问、祈使、感叹功能较弱;(2)句末语气词“喇”的核心语义为“强势达情”;(3)句末语气词“喇”具有话语标记功能,主要体现在“互动交际”与“信息关联”两方面。因此,可将句末语气词“喇”视为独立发展的语气词。

关键词:《官话类编》;句末语气词“喇”;分布规律;核心语义;话语标记;

安徽含山方言中的“个”

张    艳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摘 要:“个”在现代汉语中最常见的是量词用法,但在属于江淮官话的安徽含山方言中除了量词用法外,还有指示代词、后缀、语气词的用法。根据资料,比较其他方言,发现“个”在作为指示代词时,很有可能是吴语的遗存。“个”用作后缀和表达语气,是“个”虚化的表现,这是词语发展和语法化的结果,并且,它在方言区的使用也与当地的语言习惯和交际习惯有关。

关键词:“个”;方言;安徽;含山;

重庆城口方言的亲属称谓研究

王衍军    余海燕

暨南大学华文学院

摘 要:文章以重庆市城口县方言的亲属称谓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归纳整理出了城口方言中三大类亲属称谓的概貌,并在此基础上,紧密结合当地县志及其他相关资料,对城口方言的亲属称谓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当地亲属称谓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当地汉族和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共融,亲属称谓体现出多民族融合特性;(2)亲属称谓与湖北麻城市孝感乡方言存在许多相似之处,体现出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迁徙这一历史文化信息;(3)随着经济发展、交通便利以及普通话的推广,城口方言亲属称谓中的古巴蜀特色逐渐减弱,以当地年轻人为代表的新派方言中,亲属称谓更接近共同语的表达方式。

关键词:城口方言;亲属称谓;方言比较;

汉语复合词语义发展中的隐喻转喻机制

冷瑞婧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当下对汉语复合词语义发展的研究,常注重描写词义引申过程中的阶段性语义,却少于对引申的原理和动机作出解释。从认知语用来看,隐喻和转喻机制为汉语复合词词汇化的重要动因之一,词汇化的过程常伴随着语义的引申发展。隐喻和转喻利用形容词的具体性特点形成广泛的认知经验,以达到最大的交际效益。名词则常利用核心义素进行隐喻引申,而转喻对名词的语义要求度较低,故转喻在名词所占比例较大。动词常通过隐喻描摹心理认知过程,利用动作行为代指施事者或指代整个事件,从而使受话者在短时间内更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或新概念。

关键词:隐喻;转喻;复合词;语义发展;

跨层结构“V得”的词汇化

曾文斌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 要:“V得”结构中的“V”为表人的认知活动的动词,如“认”“识”等;“得”为结构助词,充当中心动词“V”的构词后缀。“得”由表“获得”义的动词语法化为结构助词,为“V得”结构的词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大约在唐代“V得”开始连用,在“V+得+O”的句式中,“V”与“得”开始粘连,在主观性增强、韵律制约和“语频效应”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至迟在宋代,“V得”结构完成词汇化,重新分析为复合动词。

关键词:“V得”结构;词汇化;语法化;重新分析;

海峡两岸地理语言学的名称和定义小议

陈曼君    集美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  摘 要:名称是否得当,定义是否科学,对一个学科的发展和繁荣,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海峡两岸语言学界在地理语言学的名称使用和定义探索方面存在着种种分歧和不足。本文对此进行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指出“地理语言学”应是地理语言学科术语名称的不二选择,同时就如何给中国地理语言学下一个相对科学又富有前瞻性的定义提出几点思考,并据此尝试性地给地理语言学下定义。

关键词:地理语言学;名称;定义;海峡两岸;

广州花都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语言生活调查报告

龙祉均    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摘 要:因20世纪50—70年代末的“东南亚国家排华事件”,广州花都华侨农场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的归难侨。其中,大部分越南归侨集中归国的时间为1978—1979年,祖籍地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母语多为客家话。通过对124人进行问卷调查,结合访谈发现:中老年归侨一代对客家话的掌握程度及情感认同度极高,但随着年龄及代际的变化,农场内的越南归侨及侨眷的母语方言已不单纯是客家话,甚至不是客家话,出现了代际语言转移现象。同时,由于粤方言广府话的强势及普通话推广程度的加深,青年侨眷群体对客家话的掌握程度、语言认同度及语言忠诚度呈现明显下降的态势,使用客家话的人数减少,交际范围收窄,客家话的传承面临困境,亟待改善。

关键词:花都华侨农场;越南归侨;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态度;

孔子学院应该开展汉语方言教学

陈晓锦    庄晓茹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摘 要:来自不同汉语方言区的华人推动了全球海外华人社区的形成。海外汉语方言不仅是海外华人社区的主要交际用语,也是海外华人社区方言文化的根基,是华人系连祖籍国最自然、最亲切的链条。近年来,海外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逐渐萎缩甚至消亡。为维护海外华人社区的汉语方言和文化,依托孔子学院为平台开展汉语方言教学活动,不啻是目前一个救急的应对之策。

关键词:孔子学院;汉语方言;教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云南特有民族文化》英译研究

覃丽赢    盛    

昆明理工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摘 要:本文以《云南特有民族文化》(中英对照)一书中白族、傣族和独龙族的民族文化的翻译为样本,从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出发,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语言、文化、交际三个维度的转换和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技巧,分析译者在翻译中的可取与不足之处。通过对该样本的分析,文章旨在探讨在翻译理论的指导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英译发展,促进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外译提供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云南民族文化;

麦嘉湖《英华口才集》汉语教学理念探究——一部19世纪的厦门方言教材

张旸    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

摘 要:《英华口才集》(A Manual of the Amoy Colloquial)是1871年英国来华传教士麦嘉湖(John Macgowan)针对以英语为基底语的学习者所编写的厦门方言入门教材。本文通过分析该书教学理念,得出以下发现:(1)主张“先语后文”,口语教学先于书面语教学;(2)围绕日常生活,创设接近真实的交际情景;(3)重视语言对比,以学习者基底语助推语言习得;(4)强调语音教学,追求语音学习的系统性;(5)灵活注释生词,留意“多对一”“一对多”关系;(6)关注易混淆词,词语辨析密切结合语境;(7)巧用“组构”形式,层层组构强化理解记忆;(8)语法教学词汇化,聚焦常用语法项目。从国际汉语教学史看,《英华口才集》的教学理念对当代国际汉语教学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华口才集》;麦嘉湖;厦门方言;汉语教学理念;国际汉语教学史;

深圳红罗畲语的语言活力与濒危状况

吴    芳    周    炜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红罗畲语是深圳管辖范围内唯一的一支少数民族语言。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访谈、参与式观察的方式,对红罗畲语四个年龄层的畲民的畲语语言能力、语言使用、语言态度展开调查。调查结果发现,随着与汉族接触日益密切,年轻畲民的畲语受客家话和普通话的影响日益加深,畲语语言活力弱化从未成年畲民开始加剧,普通话对畲语的影响开始增大。

关键词:红罗畲语;语言生活;语言活力;代际变化;

老年群体使用公共智能设备的语言障碍类型分析

林思仪    刘思芸    赵婷    许皓茗    肖自辉暨南大学文学院摘 要:近年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公共服务相融合,我国公共服务发展正处在“智慧化”转型的关键阶段。让智能技术发展与老龄化趋势相协调,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聚焦老年群体信息生活中的语言障碍问题,通过搜集广州市公共服务场所的相关语料,从文字标识、词汇、语法等方面对公共智能设备的语言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具体不足之处。并提出“适老化”的语言改造建议,帮助老年群体更好地融入智能化社会。

关键词:老年群体;公共智能设备;语言障碍;适老化;

中国地理语言学研究的又一力作——《广东粤方言地图集》

董一博    方舒雅

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摘 要:《广东粤方言地图集》是国内第一部分省单方言地图集,以地图绘制的形式直观展现方言特征与差异。该书调查广东省境内122个点的粤方言,以150幅分类地图展现广东粤方言面貌。《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的出版不仅推动粤方言的深入研究,更是为方言学科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方法、视角上的借鉴。

关键词:《广东粤方言地图集》;粤方言;方言地图;地理语言学;



稿约   

   

     《南方语言学》是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重点研究基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主办的以方言及语言学相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性学术杂志,经多年发展,已出版18辑,并从2014年开始定为半年出一辑,每年6月(上一年12月15日截稿)和12月(当年6月15日截稿)出版。本刊以“挖掘丰富的语言事实,服务语言研究和应用”为学术宗旨,鼓励提倡扎实、有理有据的第一手调查研究成果,提倡理性、平和的学术争鸣,为汉语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发表成果、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诚邀国内外专家学者不吝赐稿!    本刊栏目相对固定,主要有: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岭南汉语方言研究、语音学与音系学、词汇学与语义学、语法学及语用学、地理语言学、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关系研究、汉语史研究、方言与文学、语言资源与语言技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等;此外还有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介绍,每期视情况设立评论以及信息性栏目。    来稿以6000字左右为宜,特约和优秀的稿件不受此限。    来稿请循本刊稿例。详情请登录“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网站(dialects.jnu.edu.cn)点击“南方语言学集刊”查阅。    为确保学术规范,作者须对稿件的引文(含间接引文)认真核实,并注明出处;否则,均视为不规范稿件,不予刊发。    来稿请写明作者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职称、联系方式、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将电子版发送至chinesedialects@126.com,邮件标题格式为“作者姓名+论文名称”,如“李菲+客家方言声调调类地理分布的总体格局”。编辑部收到邮件后,将于10个工作日内回复,如未收到回复邮件,可致电020-85220201询问稿件状态。本刊限于人力,不办理退稿,请作者自留底稿。    本刊遵循《著作权法》之规定,有权对来稿作文字的删改及润色。若作者不同意改动文稿,请在稿件上注明。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律遵循“文责自负”原则,作者应依照相关法规认真核查论文,避免出现违法违规内容。    为保证稿件评审的公正性,提升刊物的学术水准,本刊实行双向匿名评审制度。来稿六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作者可自行处理。    来稿一经采用,将尽早安排刊出,并寄赠当期样刊2册。作者如需另购当期刊物,可直接联系编辑部。
地址:中国广州黄埔大道西601号暨南大学第二文科楼901汉语方言研究中心电话:020-85220201电邮:chinesedialects@126.com


                                                                                              《南方语言学》编辑部

本文来源:《南方语言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系列讲座|国际中文教育研究前沿:选题、方法与工具

2023-03-25

刊讯|SSCI 期刊《心理学前沿》 “汉语二语/外语教学”专刊

2023-03-25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留言赠刊)

2023-03-24

刊讯|SSCI 期刊《性别与语言》2022年第1-4期

2023-03-22

刊讯|《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2023年第1期(留言赠刊)

2023-03-21

刊讯|《中国语言学研究》2022年第2辑

2023-03-19

刊讯|《语言学论丛》2023年第1期

2023-03-18

刊讯|SSCI 期刊《外语年鉴》2022年第1-4期

2023-03-17

刊讯|SSCI 期刊《语言、认知与神经科学》2022年第7-10期

2023-03-15

刊讯|SSCI 期刊《语言学习与发展》2022年第1-4期

2023-03-14

刊讯|《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22年刊文(国际中文教育)

2023-03-13

刊讯|SSCI 期刊《计算语言学》2022年第48卷第1-4期

2023-03-12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秋    实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刊讯|《南方语言学》2022年第1期(附稿约)

六万学者关注了→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