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荐读|唐文菊、汲传波: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差异
好文荐读(第二十期)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差异。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2.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北京,100871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唐文菊,汲传波.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差异[J].语言文字应用,2023(02):69-78.
摘要:话语表述是学术传播交流的基础,对学术汉语的相关研究有助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同位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通用语篇,约为通用语篇的三倍。同位连接成分包括换言与举例两大类,换言在学术语篇中主要用来详述、推论、解说,而在通用语篇中主要用来表确认、解说;举例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差异不大,主要差异体现在词频与词汇选择上。软学科中换言连接成分使用频率高于硬学科,而举例连接成分在硬学科中的使用频率又高于软学科。这与不同学科的知识结构、研究规约有密切关系。总结学术语篇的话语表述规律,是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
关键词:语体;汉语学术语篇;汉语通用语篇;同位连接成分
基金项目: 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学术汉语语言特征研究”(20BYY120)的资助。感谢《语言文字应用》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二.语料来源及研究对象的确定
(一)语料来源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对比的研究方法,涉及学术汉语语料库与通用汉语语料库。
学术汉语语料库为自建语料库,以 Becher(2001)学科分类框架为标准,从“软—硬”和“纯理—应用”两个维度区分出纯理型硬学科、应用型硬学科、纯理型软学科和应用型软学科四大学科群体。本研究选取 8 个学科代表上述四类学科社群,其中,哲学与语言学为纯软学科的代表,社会学与经济学为应用软学科的代表,生物学与物理学为纯硬学科的代表,机械工程与计算机为应用硬学科的代表。各学科随机选取该领域权威核心期刊 2015~2020 年的学术期刊论文 35 篇,合计 280 篇,构成 200 万词的学术汉语语料库。
通用汉语语料库选取北京外国语大学语料库团队建立的 Torch 语料库。该语料库按布朗语料库取样方案创建,共 200 万词,包括常见 15 种文本类型,内容覆盖面广。说明:文中例句源自上述语料库。下文不一一标注,足够说明语言使用的多种情况,可作为一般通用汉语语料库。
(二)研究对象的确定
首先,我们尽可能穷尽性地统计出汉语语料中所有的逻辑连接成分,共计 346 个,其中学术语篇出现的逻辑连接成分共 205 个。部分逻辑连接成分既可作为句内连接成分,也可以作语篇连接成分。在统计过程中,我们仅选取连接小句及以上的连接成分,排除句内连接成分。通过对 205 个逻辑连接成分逐一在学术汉语语料库和通用汉语语料库中检索,统计频率后,结果见表 1。
注:本文所有的频率都是基于每万词进行计算。
由表 1 可见,学术语篇中逻辑连接成分的频率高于通用语篇。
同时我们也对学术语篇中出现的 205 个逻辑连接成分根据语义进行分类,并对不同语义下的逻辑连接成分进行频率统计,结果见表 2。
由表 2 可见,学术语篇最常使用的前三类逻辑连接成分为增补连接成分、因果 / 条件连接成分和同位连接成分。该结论与 Biber(1999)对学术英语逻辑连接成分的分析基本一致。学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逻辑连接成分依次为结果 / 推论连接成分、同位连接成分及对比 / 让步连接成分。学术英语与学术汉语高频使用的逻辑连接成分语义类别基本一致。
观察表 2 也可发现,同位连接成分的在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差异最大。可见同位连接成分对建构学术语篇起重要作用。同位连接成分连接的内容并不是要引入新的命题,而是对已有内容进行进一步深入刻画。这在学术语篇中是重要的论证方式。因此,本文主要讨论同位连接成分在学术语篇中的表现。
三. 同位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的使用差异
Halliday(1985,2008)与廖秋忠(1986)都将“换言”和“举例”归为同位下的次类。Halliday将同位连接成分分为换言和举例两大类;廖秋忠将阐明连接成分分为换言和举例两类。两种说法虽然名称不同,但内涵一致,本文选取Halliday的说法。换言连接成分指后一表达对前一个表达用含义相同但不同的措辞重新表述,如“换言之、也就是说、即”等。举例连接成分包括“例如、如”等。二者的功能都是具体化前一命题的意义,因而均属于同位连接成分。
根据这一分类,检索学术语篇语料库,共找到 32 个换言及举例连接成分,它们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的频率表现如表 3所示。
由表 3 可知,换言和举例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通用语篇。
同位连接成分包括前项与后项两部分,后项主要对前项进行阐明与解释。廖秋忠(1986)指出前项通常是概括或具体的描述,后项则是具体、详细或易懂的说法。同位连接成分即是将前后项联系起来。本研究对同位连接成分下的换言与举例在两类语篇中的差异分别进行考察。
(一)换言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的表现
廖秋忠指出换言连接成分主要作用是将“表达方式虽然不同,却是同义或
同指”的两部分连接起来。并进一步指出前后语义关系是“抽象—具体、难懂—易懂”的关系。根据廖秋忠(1986)的定义及分类,我们在语料库中检索到如下 20 个换言连接成分:换句话说、换言之、或者、或者说、就是说、也就是说、可以说、这就是说、(说得)通俗一点、(说得)简单一点、具体来说、直观来说、具体地说、具体而言、通俗地说 / 讲、通俗来讲 / 说、通俗点、具体点、即是说、即。对上述换言连接成分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进行卡方检验,其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连接成分有8个,见表 4。
李胜梅(2007)指出换言连接成分的前后两个部分可构成广义同义形式。所连接的前后两部分在角度、风格、语体、程度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但语义相近或相似。李晓琴(2020)则认为换言连接成分前后语义关系可首先二分为释义关系与非释义关系。释义关系指前后项语义相似,包括解说关系、概说关系、详说关系、例说关系和确说关系;非释义关系中前后项二者并不同义,包括推论关系,揭示关系、隐现关系、联想关系。这一分类语义更为清晰,也更易对语料进行界定,因而本文参考这一分类。其中“例说关系、隐现关系、联想关系”未在学术语篇中出现,这里不予讨论。
我们根据李晓琴(2020)的分类,进一步对学术语篇中出现的语义关系作出界定。释义关系可分为四小类:
(1)解说关系:前后项之间具有解释说明的关系,前项表达更专业,后项表达更通俗。
(2)概说关系:前项较为具体、详细,后项是较为简略、概括的说法。
(3)详说关系:前项是较为抽象、概括的说法,后项是较为具体、详细的说法。
(4)确说关系:前项是一般性的、不够严谨的说法,后项是较为准确的、确切的说法。
注:概说、详说、确说从某种程度上都可以算是对前项的一种解说,但并不是所有的解说关系都属于这三类,因此本文将解说与其他三类区分开来。
非释义关系可分为两大类:
(1)推论关系:前后项是一种因果关系,如前项是前提,后项是结论,可以是前因后果,也可以是前果后因。
(2)揭示关系:前后项关系是从行为到目的、从表象到实质。后项是对前项行为和表象的一种揭示,揭示背后更本质的目的和实质。
考察表 4 中的换言连接成分在两类语篇中的前后项语义关系,结果见表 5 和表 6。
对比可知,换言连接成分在学术语篇中最常用来诠释语义、推论因果和揭示实质,较少用来进行概说,最少用来表确认;而通用语篇则常用换言连接成分表确认关系。换言连接成分对语义衔接、建构学术语篇起重要作用。当前后项是释义关系时,同义强化,表达更周密,深入浅出,由难到易,更容易理解。当前后项是推论或揭示关系时,语义前后连贯,加强文章表达的逻辑推理。因此,学术语篇中的换言连接成分频率使用远高于通用语篇。
(二)举例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的表现
举例连接成分的功能主要是举例说明,将“较为概括的描述和具体事例连接起来”(廖秋忠,1986)。学术语篇出现 11 个连接成分,包括“如、譬如、譬如说、例如、比如、比如说、比方、比方说、以……为例、从 / 对 / 就……(上)来说、象”。对上述连接成分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中进行卡方检验,其中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的连接成分有6个,结果见表7。
如表 7 所示,学术语篇常用举例连接成分有“如、例如、比如、以……为例”,而通用语篇常用的则为“比如说、从 / 对 / 就……(上)来说”,其中“从 / 对 / 就……(上)来说”在通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很高。
首先,从语体色彩上看,“如、例如、以……为例”是典型的书面语,而“比如说、从 /对 / 就……(上)来说”更偏口语。其次,从搭配上看,“比如”和“如”都可以与副词“又 / 再”等搭配使用。学术语篇中共有 39 例,通用语篇中有 56 例,卡方检验后得出 P 值为 0.081(>0.05),二者未呈现显著差异。再次,从句法位置上看,我们对“例如、比如、如”的句法位置和前后标点统计后发现,学术语篇中,53% 的举例连接成分前后均有标点符号。通用语篇中,该比例为 47%,二者差别不大。最后,从前后项语义和结构特点来看,举例连接成分与换言连接成分一样,在语篇中也有前项和后项。前项常常是概括的表达或是某一结论,后项则是具体的事例,用来进一步对前项进行说明。前项可以是结论、建议、论据,后项则是具体的事例。
以上分析可知,举例连接成分可用在学术语篇建构的方方面面,包括转折、递进、假设、选择各种语义关系中。举例连接成分的前项可以是论据、结论,还可以是引用或转述他人研究与观点。在实际应用中,举例连接成分常见于引言部分。此时,前项通常是结论或者论据,后项则对做过相关研究的学者及结论举例说明。总之,举例连接成分在篇章功能上发挥着衔接与连贯的作用;在学术语篇和通用语篇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词汇选择上。
四.同位连接成分在汉语学术语篇中的学科差异
学术语篇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语言使用的学科差异。不同学科通常有其约定俗成的研究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因而语言使用也随之呈现差异。因此,我们对同位连接成分在八个学科中每万词的使用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如表 8 所示(因篇幅所限,表中仅呈现频率)。同时,进一步统计了二者在软硬学科的表现,结果如表 9 所示。
如表 8 与表 9 所示,换言和举例在不同学科中的表现并不一致,具体差异如下:
(1)表 8 显示,换言连接成分在哲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社会学,使用频率最低的是生物和机械工程;而举例连接成分在语言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其次是计算机、机械工程与物理。表 8 还显示同位连接成分在语言学中使用频率最高,在生物学中最低。
(2)表 9 显示,换言连接成分在软学科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硬学科,而举例连接成分在软硬学科中差异并没有那么大。
可以从两个角度对该差异进行解释。
一个角度可参考 Bernstein(1999)区分的等级知识结构和水平知识结构。等级知识结构从上至下,越处于上层,越概括越抽象,知识的增长是以理论化的抽象方式呈现,如生物学的分类体系。而水平知识结构的论证则是基于各种主张,提出各种主张、论证不同的主张。这些主张常常是基于“主体或主体间的属性和个人经历”(Maton,2011)。哲学学科属于典型的水平知识结构,而生物学属于典型的等级知识结构。不同的知识结构代表了两个学科在研究框架、研究方法和研究传统上也是截然不同的。等级知识结构拥有较多的学科共识,而水平知识结构则可能提出与学科共识截然相反的结论。因而典型等级知识结构的学科会高频使用换言连接成分,对主张和结论进一步阐释,以论证和建立新的知识。而等级知识结构与拥有水平知识结构的学科相比,知识更具有客观性,知识结构的呈现也多为累积性的树状,对学科共识更多。较为典型的等级知识结构的学科包括生物、物理等。
另一个角度可参考Squires(1992)对学科划分的三个依据。Squires(1992)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反思三个维度对学科进行区分。其中研究对象指的是学科目前关注的焦点与热点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指该学科内部约定俗成的研究框架;研究反思是指对学科自身发展的再认识。从表 8 还可看出社会学中换言连接成分使用频率也较高。原因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行为和人类群体,哲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观和方法论。从某种程度上说,二者的研究对象都与“人”的行为和思想密切相关。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决定了社会学的知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因此在换言连接成分的使用频率上,更接近哲学而不是经济学。同样的,举例连接成分在不同学科呈现差异的原因与学科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密切相关。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客观语言事实,对语言事实的举例说明是语言学学科中的重要论证方法,因而举例连接成分在语言学中的使用频率远高于其他学科。值得注意的是,举例连接成分在硬学科的使用频率高于软学科(除语言学外)。原因与软硬学科知识建构体系有关。硬学科的知识体系具有层级性,从下到上,高度概括、抽象和理论化(胡光伟,2020)。因而时常需要对抽象概念举例解释。反之,社会科学(如哲学)的知识建构体系是水平的,主张和理论之间通常互相描述,在描述之中已经将各种假设、主张阐释清楚,无需举例。因此举例连接成分使用少,换言连接成分使用多。
五.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发现,汉语学术语篇与通用语篇在同位连接成分使用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是词汇频率差异。学术语篇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频率远高于通用语篇,并且不同语体中的高频词并不一致。其次是篇章功能存在差异。虽然两类语篇都使用了同样的连接成分,但在不同语篇,连接成分所起的篇章功能并不一致。在学术语篇中,换言连接成分最常用来表示详说,后者对前者进一步详细阐释。而在通用语篇中,换言连接成分最常用来表示确说,用来确认前者说法的准确性。此外,从学科性角度看。软学科使用较多换言连接成分,而硬学科使用较多举例连接成分。差异产生的原因与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建构体系有密切关系。
本研究揭示了学术汉语本身论证的特点,对建立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有所启示。本研究对学术汉语同位连接成分的考察,分析学术汉语同位连接成分的使用频率、功能分布特征以及学科特点,不仅能促进学术汉语语篇相关研究,而且对新手作者的学术写作也有一定的帮助。如何建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是一项值得长期深入研究的新课题,在学理阶段还处于探索和完善阶段。本研究是一个初步的尝试,以期为未来研究提供案例支撑。
作者简介
汲传波
汲传波,男,应用语言学博士,教授。2002年7月开始在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工作,其间曾赴英国牛津大学、韩国梨花女子大学任教。曾担任汉语语法教学(2013年春季学期、2014年春季学期)、第二语言习得导论(留学生硕士,2014年春季学期)、汉语要素教学(留学生硕士,2019年春季学期)等课程。目前担任留学生硕士的汉语语言学导论(2012年秋季学期至今,每年开设)。担任过留学生长期班的各级别汉语、口语等必修课;中级报刊阅读、中级听力等选修课;预科中级汉语、高级汉语、高级口语课;中文系本科生高级汉语 课;剑桥研究生现代汉语、报刊阅读课;汉语强化项目口语课、商务汉语课;牛津大学暑期班英汉翻译课;哥伦比亚暑期班汉语课。2006年9月4日至29日,承担对泰国TCC集团副董事长周美满女士的汉语教学任务;2008年4月22日至5月23日,承担对泰国前副总理、教育部长乍都隆(刘鸿宇)的汉语教学任务。研究领域: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语体、语法研究;“三教”研究(教师、教材、教学法);语言生活状况研究。联系方式:jichuanbo@pku.edu.cn。
唐文菊,女,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现工作于湖北大学文学院。
本文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课程推荐
2023-08-03
2023-08-03
2023-08-03
2023-08-02
2023-08-02
2023-08-02
2023-08-01
2023-08-01
2023-08-01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今日小编:墨色深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