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胡承佼、王叡垚: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

胡承佼、王叡垚 语言学心得 2024-02-19


好文荐读(第43期)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
胡承佼1 ,王叡垚2

1.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芜湖,241002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上海,200083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胡承佼,王叡垚.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J].汉语学习,2023(04):33-43.


摘要:话语重复是指互动交际过程中某个独立语言形式内部成分被同一说话人接连重复使用,属于服务于说话人特定交际需求的一种表达手段和言语策略,其从不同角度可分为“始发型与回应型”“积极型与消极型”“引述型与非引述型”。重复形式在会话序列中的功能表现具有动态性和浮现性,并有进一步规约化的可能。话语重复现象的产生可以从会话过程中的“注意力吸引”和“聚焦性反馈”两方面来认识,由违背数量准则触发的语用推理与基于数量象似性的认知识解是促成话语重复现象的重要机制。

关键词:话语重复;会话序列;注意力吸引;聚焦性反馈;数量象似性

感谢《汉语学习》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零.引言

话语重复(utterance repetition)是人们言谈中的常见现象,学界对此已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丁崇明 2001,彭兰玉、谢晓明 2001,李宇明 2009,李艳 2010,梁丹丹 2012,杨玉玲 2013,郭燕春 2013,李先银 2016)。这些研究深化了我们对汉语话语重复现象的认识,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思考:第一,概念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重复与重叠、重复与叠连、重复与反复等关系应如何看待?第二,话语重复是否只能出现在“刺激—回应”框架中的回应部分?是否一定限于句外成分的重复连用?(语料中既发现了出现在“刺激”位置的用例,也发现了句内成分重复连用的用例)第三,重复形式在会话序列结构中究竟有什么样的表现?如何认识其形成原因与机制?

本文在梳理、检讨话语重复相关概念纠葛的基础上,进一步考察话语重复类型表现,分析重复形式在会话序列环境中的不同功能表现,进而尝试解释话语重复现象的形成动因和机制。文中所用语料转写自电视剧作品、网络生活短视频、现实生活中的日常对话,转写规则参照乐耀(2017)。

一.话语重复的概念检讨及形式表现


1.1 概念检讨

话语重复与重叠、反复以及非流利性重复在形式上比较接近,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本质不同。概要而言,重叠是语法层面的形态手段,反复是修辞层面的表达模式,非流利性重复是交际层面的被动性的言语产出受阻,而话语重复则是交际层面的主动性的言语行为策略。具体情况如表 1 所示:

最容易与话语重复产生纠葛的是话语叠连。目前主要有两种看法:

(1)话语叠连可视为话语重复的一种。彭兰玉、谢晓明(2001)指出,话语复现是语句的连续复现,是说话人对原语句有意识的重复,有无停顿视说话者的语气而定,语气平缓时停顿,语气急迫时不停顿,停顿与不停顿可以相互转化。李宇明(2009)梳理了汉语中的复叠现象,认为复叠是使某语言形式重复出现的手段,重复属于句法、超句法层面的复叠。

(2)话语叠连与话语重复属于不同类型的语言手段。丁崇明(2001)认为,叠连是词语的叠连,词语之间没有语音停顿;重复是语句的重复,语句之间有停顿。李先银(2016)认为,话语叠连中间没有语音停顿,形成一个语调曲拱;话语重复中间有停顿,也可能有语气词“啊”等隔开,重复的每一个部分形成单独的语调曲拱。

自然语言的基本特征由语言交际所处的互动环境塑造,是适应于交际环境的产物,并为互动服务。(方梅、李先银、谢心阳 2018)重复连用的语言单位之间是否有停顿,往往只是言者在即时(spontaneous)互动场景中的个人选择。如果整体来看,话语叠连与话语重复之间还是同大于异,不妨归并处理。句法上,它们的构成部分均可以是词、短语或句子。语义上,它们均不会增减语义真值,都能够强化信息量。语用上,它们都能够增强语义强度和情感强度,内部停顿与否不直接影响说话人的信息传达。试比较:

例①a 与例①b 内部停顿的有无变化所引发的差异主要在于“口气”急促程度。基于此,话语重复可视为互动交际过程中某个独立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内部成分被同一说话人接连重复连用,以服务于说话人特定交际需求的一种表达手段和言语策略。1.2 形式表现1.2.1 句法表现话语重复可以是词的重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叹词等;可以是短语的重复,如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定中短语、状中短语等;还可以是句子(包括小句)的重复。从重复形式的句法表现看,除了单独成句外,重复的句内成分大多充当谓语,偶尔也能做主语、宾语(包括介词的宾语)和状语。例如:

1.2.2 重复次数重复成分的重复次数一般具有非强制性,理论上不受限制,往往取决于说话人的主观需要,一般以两次重复和三次重复居多。例如:


二. 话语重复的分类


互动会话是“刺激—反应”轮回过程,交际双方(说话人 A 和听话人 B)构成利益共同体,当利益中的一方发出某种言语行为时,会自然激发利益中的另一方做出反应。(李先银2013)观察角度不同,话语重复的类型亦有所不同。2.1 始发型重复与回应型重复根据所在话轮位置,话语重复可以分为始发型重复与回应型重复,前者位于会话发起端,后者位于会话回应端。始发型重复作为一种刺激行为,通常是对听话人的提醒、邀请、要求或者说祈使,让听话人做或不做某事。听话人对此的回应可以是言语行为,也可以是非言语行为,如面部表情、手势、身体姿态等。例如:

回应型重复作为一种反应行为,表明当前说话人对上一说话人的回应,可以是应答、附和、肯定、让步等,也可以是反对、反驳、否定等,以此表明自己的“合作”或“抵抗”(李先银、石梦侃 2020)。例如:

2.2 积极型重复与消极型重复根据说话人的情感态度与立场表现,话语重复可以分为积极型重复与消极型重复。积极重复体现说话人正面态度立场,消极型重复体现说话人负面态度立场。试比较:

2.3 引述型重复与非引述型重复根据重复形式是否由引述性成分构成,话语重复可以分为引述型重复与非引述型重复。会话互动过程中,说话人有时会引述前面话轮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并有意加以重复,以此作为话题参与新话轮的建构。引述型重复大多传达负面态度立场,显示出一定的语义对抗性,郑娟曼(2012)曾指出“引述回应同对抗否定存在必然联系”。例如:

此外,还有一种不常见的引述型重复——行为引述型重复,是“说话人对对方行为的引”(张金圈 2018)。例如:

不含引述性成分的重复都属于非引述型重复。有一种比较特别的非引述型重复——概念释义型,其涉及说话人对某个词语意思的主观性解读,藉以表达说话人即时心理状态。例如:

例⑩“金亮”为了让“王淑华”参加宴请,苦口婆心劝“金大柱”改订一个更高级的饭店。“金大柱”认为“金亮”读再多书都没用,于是对“读书”进行了一番自我解读——“读书读书,遇到事儿就是输”,以此表达内心的无奈与愤懑。


三. 话语重复的会话序列环境及其互动功能


话语重复是说话人有意在语言线性增量的基础上强化信息量与主观量。这种对量的强化建立在基式的基础上,受基式影响。如果基式表达肯定意义,重复后强化肯定;如果基式表达否定意义,重复后则强化否定。这是话语重复的基本功能。但另一方面,会话具有即时性、在线性和互动性,话语重复作为会话过程中的一种策略性言语形式,往往还因自身所处会话序列环境的不同而衍生出一些临时性的功能表现。

3.1 话轮位置

话语重复可以出现在话轮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位置相当灵活,有时还能够独立构成话轮。例如:

3.2 序列环境

会话序列结构包括相邻对前件(first pair part,FPP)、相邻对后件(second pair part,SPP)以及相邻对的扩展(expansion)。处于不同会话序列位置的话语重复形式在功能表现上往往存在某些差异。

3.2.1 相邻对前件

当话语重复落在相邻对前件时,说话人利用重复形式一般意在刺激听话人,唤起对方对重复形式所涉内容的关注。

1)求取信息。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向听话人求取信息,要求听话人回应。例如:

(2)提醒注意。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提醒听话人注意他当前所说内容。例如:

(3)使令促成。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强化语势,以达成自己的诉求或实现对听话人的要求。例如:

3.2.2 相邻对后件当话语重复落在相邻对后件时,说话人利用重复形式一般意在对所接受信息予以回应,以配合会话进程的推进。(1)认可赞同。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向对方做出回应,表明自己的认可、赞同。例如:

(2)附和让步。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向对方做出回应,表明自己的附和、让步。例如:

(3)否认反驳。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向对方做出回应,突出自己的否认、反驳。例如:

(4)话题收束。说话人利用话语重复向对方做出回应,同时试图结束该话题,往往伴话轮截断现象。例如:

3.2.3 最小后扩展扩展序列中的话语重复一般只落在最小后扩展(minimal post-expansion)上。其作用在于结束话轮,当话语重复落在最小后扩展时,结束话轮的功用往往就自然“沾染”到重复形式上。某一重复形式如果高频出现于最小后扩展,其临时性的结束话轮功能最终可能“规约化”(方梅、乐耀 2017),如“好好好”“行行行”“是是是”等。例如:

四. 话语重复的形成原因与机制


4.1 形成原因4.1.1 注意力吸引人的注意力有限,而其所处环境中存在的信息则是海量的(梁丹丹 2012),我们不可能时刻注意所有信息。因此,注意力最基本的特征是选择性,交际双方均会选择自己认为可取的、需要的重点信息加以关注。重复即是有效吸引听话人注意力的一种手段。桂诗春(2001)指出,把一句话重复是违反量的准则,但是在一些特殊的通信中却是必要的,目的在于增加信息的羡余度。从形式上来看,话语重复虽然意味着成分羡余,但适当的羡余能够有效地吸引听话人注意。说话人在互动交际中不断重复自己的话语,使其在当前所有刺激信息中成为一种有标记的信息,得到凸显;听话人注意到被重复的话语,并通过有标记的形式推断出该信息在当前言谈中十分重要,需要自己及时应对和处理。由此,听说双方的会话能够顺利进行。例如:

例㉑“米小米”刚跟“金亮”领完证就后悔了,想立马办理离婚。“金亮”重复四次“别”表明自己不同意的态度,并希望藉此引起“米小米”的重视和关注。4.1.2 聚焦性反馈焦点是说话人最想让听话人注意到的部分(刘丹青、徐烈炯 1998),互动交际过程中说双方对信息进行的注意力选择与分配一般取决于彼此关注的信息焦点。一方面,说话人可以通过重复形式凸显当前信息,增强信息强度,使其尽可能受听话人关注;另一方面,听话人识别到说话人的信息焦点后,同样可以利用重复形式给予聚焦性反馈来加强反馈力度,表明自己已经精准把握该信息焦点。例如:

例㉒“金大柱”询问“金亮”是否领证,“金亮”通过三次重复“领了”凸显信息“已领证”,使之高度显赫,便于“金大柱”及时做出反应。“金大柱”则在锁定“金亮”话语的信息焦点“领了”后,利用重复形式“好好好”做出聚焦性反馈,以加强反馈力度。可见,由注意力吸引所促发的话语重复能更好地获取聚焦性反馈,由聚焦性反馈所促发的话语重复能更好地显示注意力吸引的达成,两者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话轮的自然衔接乃至会话序列的有序组织。4.2 形成机制4.2.1 违背数量准则触发的语用推理Sperber & Wilson(1995)认为,交际的成功不在于听者能够认识语句的语言意义,而在于他们能从中推出言者的“意义”。话语重复与因违背数量准则而触发的语用推理存在一定关联。具体来说,包括一套常规推理和回溯推理。常规推理过程可大体概括为:A.交际要遵循数量准则,确保信息既足量又不过量;B.交际中出现重复话语的行为;C.话语重复往往意味着形式上的信息冗余,违背了数量准则;D.基于合作原则,人们相信交际对象不会无缘无故违背数量准则;E.话语重复被识解为:交际对象在施行“取效性”言语行为——有意以话语形式的重复来增强信息强度和受关注度。随着该常规推理过程的高频使用,下面的回溯推理便成为可能:事理:话语重复可以被识解为一种增强信息强度和受关注度的“取效性”言语行为;事实:交际中的一方确有增强信息强度和受关注度的现实需求;推论:交际中的一方可以采用话语重复形式。一旦上述回溯推理常态化,话语重复作为一种服务于特定交际意图的形式手段也就定型化,成为一种言语策略。例如:

例㉓“穆版”本应遵循数量准则,却重复了三次使令性的“拍呀”,“大熊”基于合作原则识解出“穆版”的话语是以重复的形式增强信息强度和主观情感强度,提高其受关注度,以此引起自己注意。另一方面,“大熊”也重复两次“我拍了”并追加语气词“呀”和代词我”来回应“穆版”,意在向“穆版”展示并强调“任务最终没有完成并不是我的错”。4.2.2 基于数量象似性的认知识解对信息焦点的关注和强调具有一定主观性,这种主观性与人的经验结构、认知方式、概念框架有密切联系。(席建国、张静燕 2008)话语重复的形成同样有其认知理据,话语成分在形式上的重复与说话人主观上对该成分信息重视程度的增加之间呈现“数量象似性”(iconicity of quantity),即形式表征上的成分重复象似性地反映了概念领域内的量度增加。这也意味着,一旦说话人具有强化某一成分信息表达强度的动机和需求,对于该成分信息予以形式上的适当重复就成为其可能选用的言语手段之一。例如:

例㉔“王淑华”因“金大柱”不请自来十分生气,话里话外都在埋怨“金大柱”不讲礼数。“金亮”第一次回应“王淑华”时重复了四次“对”和两次“怪我”,后续 TCU 补充说明自己的错误,且在话轮结束时再次重复两次“怪我”;第二次回应时又重复五次“好”来附和“王淑华”。这些话语重复强化了“金亮”附和让步的态度立场,显示出“金亮”在言语行为上试图缓和双方父母矛盾的努力。

五.结语

话语重复作为一种表达手段和言语策略,具体是指互动交际过程中某个独立语言形式或语言形式内部成分被同一说话人接连重复连用。话语重复根据其所在话轮位置可分为始发型重复与回应型重复,根据其情感态度与立场表现可分为积极型重复与消极型重复,根据其是否由引述性成分构成可分为引述型重复与非引述型重复。会话是即时、在线的互动过程,话语重复在不同会话序列位置上往往会浮现不同的功能解读,体现出一定程度的位置敏感和语境依赖。当重复形式落在相邻对前件时,其互动功能可解读为:求取信息、提醒注意、使令促成等;当重复形式落在相邻对后件时,其互动功能可解读为:认可赞同、附和让步、否认反驳、话题收束等;当重复形式落在最小后扩展时,其互动功能可解读为结束会话序列。产生话语重复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会话过程中的注意力吸引与聚焦性反馈两方面来认识,违背数量准则触发的语用推理与基于数量象似性的认知识解是将话语重复塑造为一种言语策略的重要机制。


作者简介








胡承佼

    个人简介:胡承佼,男,1979年出生,安徽枞阳人,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1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7年9月至12月,日本大阪产业大学共同语研究中心访学;2004年至今,任教于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胡承佼博士主要研究汉语功能语法和认知语言学。已经在《语言教学与研究》《汉语学习》《语文研究》《语言科学》《汉语学报》《华文教学与研究》《中国语文法研究》等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语委“十三五”科研规划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1项。指导学生国家级双创项目1项、省级双创项目4项。曾荣获2018年获“安徽省教坛新秀”称号、2015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等。


王叡垚个人简介:王叡垚,女,汉族,四川通江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现代汉语语法。

本文来源:《汉语学习》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课程推荐




好书推荐|施雅倩、雷蕾《语言数字人文与R语言实践》(留言赠书)

2023-10-12

前沿专著|今井睦美、秋田喜美《语言的本质》

2023-10-11

“青年学人”讲座|王璐博士:音位负担与汉语二语语音研究

2023-10-10

重  磅|国家语委2023年度科研项目(共计36项)

2023-10-09

刊讯|《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留言赠刊)

2023-10-07

好文荐读|黄长彬、钱玉莲:第二语言口语流利性:内涵、指标及模型

2023-10-07

前沿专著|冯志伟 《自然语言处理的形式分析手册》

2023-10-03

语言学人|罗仁地:汉藏语研究的领航人

2023-10-02

博士招生|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2024年博士招生(语言学+教育学)

2023-10-01


欢迎加入
“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请备注“学校/单位+专业/研究方向”

 

今日小编:小     秦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好文荐读|胡承佼、王叡垚:话语重复的互动表现及其形成原因与机制

胡承佼、王叡垚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