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荐读|崔希亮:语言中的刻板印象及其认知基础
好文荐读(第151期)语言中的刻板印象及其认知基础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崔希亮.语言中的刻板印象及其认知基础[J].语言教学与研究,2024,(04):57-67.
摘要:语言生活中存在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定型化看法,这就是心理学中所说的刻板印象。刻板印象在认知结构中表现为一组心理表征,而在语言中则表现为一组能够反映我们认知图式的属性特征。刻板印象往往代表了某个特定的语言社团对某一类人或者事物的社会偏见。通过对BCC语料库和汉语认知库的调查,本文讨论了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职业和身份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地域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国家和族群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以及人们关于动物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并探讨了产生刻板印象的认知基础。
关键词:刻板印象;社会偏见;认知基础
感谢《语言教学与研究》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刻板印象(stereotype)是一个心理学名词,指的是人们对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固定、概括而笼统的定型化看法。从认知上来看,刻板印象是被图式化了的心理表征,是对特定群体属性、特质、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定型化看法。这种看法往往是隐蔽性的,说的人和听的人常意识不到这是一种偏见,因为这种看法忽略了个体差异,容易造成脸谱化的后果和先入为主的社会偏见(socialbias)。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在语言中表现为各种社会偏见。如“女司机嘛!”反映了言者对女司机的刻板印象和认知上的倾向性,“你可是个大男人哦!”反映了言者对男人的刻板印象和认识倾向性,这些都是隐含性别偏见的例子。刻板印象代表了一种观念,而这种观念在语言表达层面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在名词前加上性别标记“女”形成“女司机”“女汉子”“女老板”“女流氓”“女强人”(苏金智1993;吴长镛、姚云竹2002),在句子末尾加上表达言者态度的语气词“嘛”形成“男人嘛”“女人嘛”“孩子嘛”“老外嘛”“逢场作戏嘛”“狗眼看人低嘛”(崔希亮2020),在名词前面加上“大、小”形成“大男人”“大丈夫”“大局长”“小女人”“小媳妇”“小科员”,使用特殊的句型“连清洁工都比你体面”“连流浪汉都有审美需求”“连警察都不敢管”等等。这些涉及到对男性角色、女性角色、清洁工、流浪汉和警察的刻板印象。人们对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的接受程度是不一样的,如在网络购物过程中,客服对所有顾客的称呼方式都是“亲”,已经成了客服人员的刻板印象标记,这种称呼方式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接受的。
语言生活中的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偏见,反映了人们在认知上的偏颇。常见的社会偏见包括性别偏见、地域偏见、职业偏见、动物偏见、族群偏见、国家偏见、文化偏见等等。在社会心理学和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中,人们已经注意到这种偏见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描写,如苏金智(1993)、钱进(2004)、张丽萍(2007)、赵永萍(2013)、李莲莲(2016)、吴海舒(2018)、朱述承等(2021)等。在语用学、文化学和社会学领域也有比较多的成果,如 Agha(1998)从语用学的角度对敬语的刻板印象和语域的研究,Agha(2007:155-159)对刻板印象社会化的研究、刻板印象与意识形态的研究;Cameron(2003)对性别与语言意识形态的研究;Okamoto&Smith(2004)从文化模式的角度对日语中的性别差异和意识形态的研究;McGartyetal.(2004)对形成刻板印象的社会、文化和认知因素进行的分析。Lakoff(2004)收录了一些论文专门探讨语言与妇女地位的问题,也涉及到文化、性别、权利和女性地位的问题,这对我们理解刻板印象的形成很有帮助;Chen&Kang(2015)对“港女”(KongGirl)的刻板印象问题进行了符号学和话语构建方面的研究;包蕾萍(2010)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对“独生子女”刻板印象的结构、来源和后果进行了分析;吴海舒(2018)从新闻传播学的角度出发,以《人民日报》和头条新闻为例对媒体中“河南人”刻板印象的构建与传播现象进行了描写和分析,指出了媒体在刻板印象形成过程中的催化作用;朱述承等(2021)基于语料库对我国职业性别无意识偏见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研究;赵欣(2014)从跨文化传播学的角度出发,对在华旅居的韩国人群体的隐性偏见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揭示了不同族群之间存在的刻板印象和偏见,这种刻板印象和偏见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前人研究基本上都不是在语言学的框架和范式里进行的,在语言学领域,人们对刻板印象这个话题的关注还很不够,尤其是与刻板印象语言表达手段和认知动因相关的研究还比较少见,目前看到的一些刻板印象研究成果,大都是举例性的定性研究,很少有定量分析。这是一个社会语言学的问题,也是一个认知语言学的问题。我们尝试运用现有的语料库和认知库的方法,探讨在语言表达中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的具体表现和认知动因。
从语言的社会功能上来看,语言不仅仅是一套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它还是人类社会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文化和思想的载体。人们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语言形式本身会反映出人们的观念和思想现实,也会反映出说话人和听话人的主观立场。
我们在这里要区分三个概念:一个是语言中的刻板印象,一个是语言中的角色差异,一个是语言中的社会偏见。这三个概念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语言中的刻板印象指的是某一语言社团对特定人群或事物的定型化看法,这种定型化看法可以通过不同的语言表达手段来实现;语言中的角色差异指的是在语言交际中带有角色特征的语言差异,如性别差异、身份角色差异、职业差异、族群差异、地域方言差异等等,有人把这种差异叫作角色语言(英语叫作rolelanguage,日语叫作“役割语”);语言中的社会偏见指的是说话人对人或事物固有的倾向性评价,而这种倾向性评价往往是比较偏颇的。刻板印象跟群体认知有关,角色差异跟社会分层有关,社会偏见跟语言中的歧视性观念有关。语言中的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往往是一体两面的,所以我们把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放在一起来讨论。
二.性别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
三. 身份角色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
四.地域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
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东西部贫富差异悬殊,南北方生活习俗迥异,不同地区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于是人们对不同地区的人产生了不同的刻板印象。说到山东人,人们的印象是憨厚、耿直、豪爽、倔强、忠诚、慷慨、在饮食上喜欢生吃大葱大蒜等等;说到山西人,人们的印象是精明、质朴、勤劳、节俭、安土重迁、在饮食上喜酸喜辣等等;说到东北人,人们的印象是热心肠儿、大气、豪迈、可爱、幽默、好斗、善饮酒、爱吹牛、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在饮食上比较粗放等等。这些印象其实都是刻板印象,忽略了这些地方的个体差异。关于地域刻板印象,本地人的认知和外地人的认知往往会有偏差。香港人称大陆人为“大陆表叔”,台湾人称从大陆嫁过来的媳妇为“大陆新娘”,上海人称上海以外的人为“乡下人”,外地人称南京人为“大萝卜”,这些带有歧视性观念的脸谱化称谓明显地反映了人们的地域刻板印象和地域偏见。旧时有“京油子,卫嘴子,保定府的狗腿子”的说法,这也是非常明显的刻板印象,代表了旧社会的地域偏见,北京人、天津人和保定人听了都会不舒服。这种地域偏见应该是旧时代的“地域黑”,在新媒体发达的时代,“地域黑”的现象更加突出,而这种现象恰恰反映了人们对不同地域的刻板印象和社会偏见。
对地域刻板印象的研究也可以从语料库入手,我们通过对BCC语料库的检索,发现语料中对不同地区的人会有不同的认知。我们采用词语搭配的方式进行检索,例如经常跟“山东人”共现的形容词基本上可以反映人们对山东人的评价,余者依此类推:
有些地域很难形成刻板印象,假如你问一个人“河北人有什么性格特征?”他恐怕很难概括得出来。因为河北人没有一个统一的刻板印象,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特点,承德和唐山不一样,张家口和石家庄不一样,保定和邯郸不一样。江苏也一样,没有统一的刻板印象,江苏人称自己为“散装江苏”。东北地区虽然是三个省,但是文化认同感高度一致,因此有“整装东北”的说法,针对东北人的刻板印象是一致的。即使在一个省域或市域之内,大家对不同地区的人也有不同的看法,也会形成刻板印象。例如居住在北京城内的人,人们的刻板印象是“东城富,西城贵,北城穷,南城贱”,了解老北京历史的人都知道,旧时王公贵族多住西城,国家府库和富商巨贾多在东城,普通百姓多住北城,街头艺人和五行八作的“贱业”从业者多聚居南城。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刻板印象也渐渐地淡化了。
五. 国家和族群刻板印象与社会偏见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是家养的,有的是野生的,而我们对不同的动物也有不同的看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十二生肖就是12种动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的脸谱化属性特征,如鼠胆小,牛强壮,虎威猛,兔温顺,龙勇猛,蛇阴险,马矫健,羊固执,狗忠诚,猪愚笨。当然不同动物的刻板印象并不是这样简单的。我们对同一种动物会有不同的刻板印象,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刻板印象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如对狗的看法,在当今社会基本上是正面的评价,然而在汉语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狗的负面认识。关于猪的刻板印象也是一样,随着时间的变化,刻板印象也会发生改变。表7是检索 ChineseCogBank得到的关于猪的刻板印象。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跟“猪”产生语义认知联想的属性特征有70个之多,其中排在前边的有:笨、懒、肥、幸福、胖、贪得无厌、蠢、老实、愚蠢、肮脏……。在这里“幸福”出现了42次,不是很容易理解,“蠢”和“愚蠢”可以合并计算。所有这些认知语义联想都是构成我们对猪这种动物产生刻板印象的认知基础。还有一种动物跟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那就是狗。
在中国社会的传统语境中,人们对狗的刻板印象是势力,在当代社会语境中,人们对狗的刻板印象是忠诚,这只是狗的理想认知模型。在汉语认知库中,与狗密切相关的属性特征排在前边的有:忠诚、灵敏、听话、忠实、卑微等。通过 BCC 多领域语料库中与“猪”和“狗”高频共现的形容词,可以从某一个角度反映出这两种动物的认知属性。
中国社会的传统语境与当代语境对“猪”和“狗”的认知是有差别的。对于人类来说,猪是我们豢养的家畜,无论是传统语境还是当代语境,“蠢猪”“笨猪”“猪脑子”都是贬义的。而狗是我们的宠物,中国社会的传统语境对狗的评价很低,所以有“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狗改不了吃屎”“狼心狗肺”“狗东西”“狗杂种”等说法,这些说法反映的是中国传统社会对狗的刻板印象。而在当今社会,狗已经成了很多人的家庭成员,人们对狗的刻板印象开始转变,其“忠诚”“聪明”“可爱”“萌宠”的属性特征得到了凸显。当然现在也开始有一些人家把猪当作宠物来养,所以可以预期,人们对猪的刻板印象也会发生变化。
心理学有一个传统的理论认为,刻板印象是自动激活的,不能由知觉者的目的和策略所控制和改变。从语料库和认知库的调查结果看,刻板印象的激活需要社会条件和认知基础,刻板印象不是单一的心理表征,往往由一组心理表征构成,其中有些心理表征是凸显的,有些是内隐的。在语料库中,被凸显的心理表征处于高频地位,内隐的心理表征处于低频地位。刻板印象的形成有不同的动因:一是来自某一语言社团的集体认知,二是来自媒体的催化作用。刻板印象中的属性特征是可变的,对于同一类人或事物,我们在认知上可能会有相互矛盾的看法,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不同的认知主体,这些认知主体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性别不同、生活环境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因此对同一类人或事物有不同的定型化看法是很正常的。语料库和认知库中所反映出来的刻板印象是笼统的和概括的,是一般性的认知,它们不能完全反映认知上的复杂性,也不能完全反映语言交际者的立场。我们说过,刻板印象是一种社会性的偏见,而这种社会性的偏见在语言中的表现为一些固定的搭配和一些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
作者简介
个人简介:崔希亮,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教授,曾任北京语言大学校长(2005-2017),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学会会长,中国语言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国书法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教授,兼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副会长,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获北京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人文科学名誉博士、韩国启明大学艺术学名誉博士,罗马尼亚锡比乌卢西安.布拉嘎大学、康斯坦察奥维迪乌斯大学名誉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汉语语法及汉语熟语,著有《汉语熟语与中国人文世界》、《语言理解与认知》、《语言学概论》、《语言导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等著作,主编汉语国际教育研究生教材丛书,对外汉语教学系列丛书若干种,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
本文来源:《语言教学与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2024-09-23
2024-09-22
2024-09-17
2024-09-15
2024-09-14
2024-09-13
2024-09-10
2024-09-08
2024-09-06
今日小编:浅 研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