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胡范铸、胡亦名: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重新认识

胡范铸、胡亦名 语言学心得
2024-09-18


好文荐读(第147期)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重新认识——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的考察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重新认识
——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的考察
胡范铸1、胡亦名21.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2.上海理工大学沪江学院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胡范铸,胡亦名.现代汉语称谓系统的重新认识——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的考察[J].当代修辞学,2024,(03):51-60.


摘要:言语主体是语言运用研究的第一性问题,称谓则是其重要的标记系统。可是,对究竟何为“称谓”,“称谓”与“称呼”什么关系,“称谓”是离散的还是系统的,现代汉语的称谓系统是如何构建起来的等一系列问题,迄今依然缺乏深入的讨论。依据“新言语行为分析”理论:称谓的本质是“社会身份指称”,称呼的本质则是“情景角色磋商”。称谓系统并非只是自发性的日常称谓系统,而是包括两大子系统:一是规制性身份系统,二是自发性身份系统。汉语日常称谓系统也并非传统认为的只有“尊称”和“谦称”,而是包含了三种身份类型:一是“尊敬型称谓”,即“尊称”“谦称”; 二是“贬低型称谓”,即“傲称”“贬称”; 三是“平视型称谓”,即“平称”“近称”“昵称”“婉称”“谐称”。历来认为“姓名”似乎并不能构成“称谓”,因为“姓名”属于专有名词,是“个别化”而非“类型化”的。其实不然,如果把“姓名”看作一个构式,则这一构式就成为“身份”符号的一种特殊形式,也就是“构式称谓”。汉语的日常身份指称只有放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才可能获得正确的理解。

关键词:新言语行为分析;规制性身份系统;自发性身份系统;尊敬型称谓;贬低型称谓;平视型称谓;构式称谓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以‘新言语行为分析’为核心的汉语修辞学理论研究”( 项目编号:19AYY002) 

感谢《当代修辞学》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何为“称谓”

1.称谓与称呼

在语言学研究中,最常与“称谓”混用的概念便是“称呼”。如黄长著等将英国语言学家哈特曼与斯托克《语言与语言学词典》(1981: 6) ADDRESS 条目翻译为:

ADDRESS Speech directed towards a specific person indicated by terms relating to aposition in the social hierarchy,e.g. English M r.,French Madame,etc.,or by→familiar or→polite forms,e.g. French tu as opposed to vous “you”,or by special vocative case forms.  Alternative term:allocution.[称呼]合乎特定人物的社会地位的称谓,如英语的 Mr. ( 先生),法语的 Madame( 夫人、太太) 。称呼有表示亲昵和表示礼貌两种,如称呼你时,法语有两种形式:tu 和vous,前者是表示亲昵的称呼“你”。后者是表示礼貌的称呼“您”。……

所谓称呼就是“合乎特定人物的社会地位的称谓”,在这里是把“称呼”看作是“称谓”的一部分,即“合乎特定人物的社会地位”的部分。我们认为,这是混淆了“称呼”与“称谓”。

因为,所谓“称呼”的本质是一种行为过程,而“称谓”则是一种“社会分类”( Tracy,K2002) 。所谓“社会分类”就意味着: 其一,这是“类别化”的,亦即每一个“身份”符号后面所指是具有同类形状的集合; 其二,这一分“类”依据的是各种“社会”的参量,如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 其三,“称谓”构建的是一种“身份系统”,亦即,称谓通常是在一定的系统中才能显示其价值。

2.元主体、身份系统、行为过程

我们的研究是基于“新言语行为分析”框架的讨论,所谓“新言语行为分析”是我们提出的一套系统性分析语言运用全过程的一个理论模型 ( 胡范铸、胡亦名 2024) 。

“新言语行为分析”认为: 任何语言运用的过程就是“人类行为中使用话语完成信息交换的事件”。由此可以得出: 任何言语行为都有一定的行为主体,亦即“言语主体”。

这一言语交际主体的结构应该分为三个层面加以认识:

第一个层面是最普遍的也就是元语用层面的问题,这是一个“元主体”问题。所谓“元主体”,就是一切“主体”背后的“主体”,也就是一切言语行为中都无法躲避的“主体”问题,这一问题的语言标记便是“人称”代词系统。任何人称代词系统都包括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也就是“我、你、他”。而“我、你、他”的分别也就是“说话者、听话者、监督者”的分别。任何言语行为都必须同时具有“谁是说话者”“谁是听话者”“谁是监督者”的意识( 胡范铸等 2022) 。

第二个层面就是社会身份的定位及彼此身份之间的关系问题,亦即身份指称系统问题。这一问题的语言标记便是“称谓”系统。任何语言中都拥有“称谓”,而称谓的本质就是“身份指称”。“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不仅意味着每一种“社会关系”都对应一种以上的身份指称,同时,还意味着每一种身份指称的价值都是在身份指称系统中实现的,亦即是在一个语义场中实现的。

第三个层面则是具体的交际语境中的身份选择与建构问题。这一层面的语言标记便是“称呼”,“称呼”是对“元主体”和“称谓系统”的征用。称呼对方、他人或自己,是对话中的基本的言语行为之一,是对具体情景中彼此角色的定位、言语行为的合法性加以磋商的过程。

3.自发性身份系统和规制性身份系统

应该看到: 作为社会身份系统,并不完全是所谓“自发”形成和“自我选择”的。在语言学的“称谓”研究中,我们通常有意无意地只关注到所谓“老师”“爷爷”此类社交性称谓。然而,几乎很少有人能够自觉意识到还有一种“规制性称谓”,如以往档案中必填的“本人成分”“家庭出身”以及与之相关的“工人”“反革命”“地主”“富农”等。换言之,所谓“称谓”其实包含了两大类: 一是在长期的语言生活中自发演化而来的日常称谓,二是由于特殊社会条件所规定的规制性称。“规制性身份”系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语言学界几乎从来没有讨论过,胡范铸、胡亦名(2018) 提出一个“十字架等级制身份体系”的理论模型以揭示 1949 年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规制性身份体系的基本特征,兹不赘述。这里着重讨论汉语的日常称谓系统。

日常称谓不是由于某种特定的指令而突然问世的,也不会因为某种政策的改变而完全废止,这是一个语言共同体在长期的语言生活中自发演化出的身份系统。这一系统一般不受特定的政治空间和历史时段的限制,具有更持久的“惯习”。

对于日常称谓系统,有一种认识是直接将其归为“礼貌语言”,即所谓“尊称”问题。可是,人们立刻便会遇到尴尬: “小兔崽子,看我怎么收拾你! ”显然,这里的“小兔崽子”不能说不是“称谓”,可这肯定不是“尊称”; 于是,人们开始承认还有“贬称”( 或者说“詈称”) 。

但问题似乎并没有真正解决,如遇到下面的问题: “老外”是尊称还是贬称? 解释为“尊称”肯定不合适,因为在正式场合下,是不可以使用“老外”的指称表示礼貌的; 可是,如果解释为“贬称”,似乎也不合适,因为我们的确时常可以当面指称一个熟悉的外国人而不会让对方觉得冒犯。显然,传统的日常“称谓”分类系统出现了问题,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分析?

我们以为,既然言语行为是说话者与听话者的互动行为,那么,在这一互动过程中,言说者与听说者的关系便可能有三种基本的关系类型:

类型一: 直接显示对对方地位的肯定的称谓;

类型二: 明确显示对方低于自己的称谓;

类型三: 彼此关系相当的称谓。



二.尊称和谦称:直接肯定对方


在日常称谓系统中,最常见的是直接肯定对方地位的“尊敬型称谓”: 尊称和谦称。

      1.通用性尊称和特指性尊称

      尊称就是直接显示对对方的地位的尊重的指称。这种尊重有时直接用指称对方来表示,有时则用指称与对方相关者( 如父母兄弟) 来表示。根据适用对象、语境的不同,尊称可以分为两类: 通用性尊称特指性尊称

      所谓“通用性尊称”又叫“泛尊称”,指的是适用范围较广、语境限制很少、交际双方具体角色关系比较模糊的一些身份指称形式。现代汉语泛尊称的基本形式是: “同志”“先生”“女士”“小姐”“夫人”“太太”“师傅”“老师”“老板”等。随着社会的变化,这类身份指称形式的语义内涵与语用条件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同志”: 指称对象不分男女。在汉语中,“同志”最初并不是一个词,指的是“志趣相同”,如“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 左丘明《国语·晋书·四》),后来演化为名词。作为名词,此中又有四种情形: “同志 1”,理想相同的人,“所与交友,必也同志”( 范晔《后汉书·刘陶传》);“同志 2”,政治理想相同的人,同一政党的成员相互间的称谓,如“党内一律称同志”; “同志3”,我国公民彼此之间的泛尊称,如“女同志”“老同志”; “同志 4”,同性恋者

     值得注意的是: 第一,在现代汉语中,一般最普遍的用法还是“同志 2”和“同志 3”。如今,“同志 3”在日常生活中正越来越多地被“先生”“小姐”“女士”“师傅”“老师”“老板”等所替代。与此同时,“同志 2”在当今的政治生活中的使用频率也明显降低,其语用条件也已发生了不少变化。作为泛尊称,当对方不能认同你的政治观念时,其“尊称”的有效性就受到了影响。第二,《现代汉语词典》所谓“人们惯用的彼此之间的称呼: 女同志 / 老同志 / 张同志 / 同志,请问您贵姓”,其实并不准确,因为尽管都是汉语社会,“大陆”和“港澳台”之间的“彼此之间”一般并不适宜采用“同志”。

      “先生”: 一是指老师和具有老师地位的人士,并不限于男女; 二是泛尊称一切具有独立人格的男性。应该指出: 作为泛尊称的“先生”适用范围与人际关系的民主化程度密切相关,或者更严格地说,与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程度有关。民主化程度越高,社会公共空间的发育程度越高,“先生”作为泛尊称的有效性就越高。

      “女士”: 女性正式场合的泛尊称。

      “小姐”: 女性的泛尊称。但在当代汉语中,作为身份指称,“小姐”的语义内涵并不单一,其中包括:

      “小姐 1”: 泛尊称,指“对年轻的女子的尊称”,与“先生”对称,这是为《现代汉语词典》普遍认同的义项。由于中国同西方的语言及文化的接触,英语 M ISS 进入汉语,经过音译“密斯”的形式最终被意译形式“小姐”所替代。不过,当今汉语中作为与“先生”对称的“小姐”,与西方 M ISS 的指称对象并不完全一致。其特点是: 第一,可以指称“未婚的女性”而不必考虑其年龄,如“张小姐已经七十多了”; 第二,也可以指称年轻或者看上去比较年轻的女性而不必考虑其是否已婚,即使是确认被称谓者已经结婚,如“张先生,你的太太是刘小姐吧?”当然,最典型的 “小姐”指称的是不但“未婚”而且“年轻”的女性。

      “小姐 2”: 类亲属称,指“旧称缙绅仕宦家青少年女子”。这一义项由于社会生活变化现在已经很少用了,通常只在叙述旧时代的文学作品,或者作为一个人( 或一种人) 的行为、性格特点( 娇气,任性等) 出现,如: “小姐”脾气。

      “小姐 3”: “最佳女性获奖者,选美活动中优胜者”。这一义项在新闻媒体的娱乐版中出现得较多。但是这个义项不能单独使用,必须加一定的修饰语,如: “世界小姐”“击剑小姐”等。这一义项有向专有名词发展的趋势。

      “小姐 4”: 亲属称,指“一个家庭中小的姐姐”。这一义项主要存在于方言中。如在江淮官话中,“小姐”是与“大姐”相对的,指的是姐妹排行中最小的女性。

      “小姐 5”: 社会职业称,特指“色情业女性从业者”。近年来,由于服务行业的发展,“小姐”在某些地方被用来专指“服务员”,随之又由于服务业中一些色情活动的滋生蔓延,“小姐”分化出另外一种意思,成为了一种“三陪女郎”的代称。同时,在语法上,也出现了新的形式,可以做宾语,如:“她是做‘小姐’的”。这个义项的产生与委婉这一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一开始称呼提供“性”服务的女性为“小姐”时有委婉的倾向,但随着大众传媒对做这种特殊服务行业的女性的描述,推进了“小姐”特殊含义的发展。于是“小姐”作为“性服务者”这一义项就逐渐固定下来了。

      “夫人”“太太”: 已婚女性的泛尊称。有趣的是,与“先生”中已婚者相对应的“太太”称谓也并未流行,这也许与当代女性强调保护个人隐私,不愿暴露婚姻和年龄资料,强调自立,不愿表现出在生活上对男性的依附有关。在“二次元社区”中,“太太”则被用来指称那些技术水平非常高的画师,这里的“太太”可能源于程度副词的叠加。

      “师傅”: 作为特称,指的是技术上的指导者; 作为泛尊称,可指城镇所有体力性工作者,如司机、售货员、小摊贩等。

      “老师”: 以往有三种含义: 1) 教自己的人; 2) 从事教育事业的人; 3) 有知识的人。如今作为泛尊称可指城镇所有脑力性工作者,如企业管理人员、银行从业人员、医院医护人员、政府公务员等。

      “老板”: 传统的老板主要指的是“雇主”和“企业主”。如今在非正式场合,“师傅”几乎可以指称任何凭工资生活的人; “老师”几乎可尊称任何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 “老板”则几乎可以指称任何微小经济活动的决定人,甚至在菜市场买几根葱,顾客和摊主也可以互称“老板”。此外,理工科很多导师也被学生归为“老板”。

       所谓“特指性尊称”指的是交际双方角色关系定位比较具体的尊称。这类尊称在为角色关系定位时有两个坐标: 一是亲属坐标,即在一定的关系网内,把交际对象纳入亲属关系网,并且把这种亲属关系的辈分定得越高、离说话人越近就越显得尊重; 二是社会地位坐标,把对象的社会地位定得越高就越显得尊重( 曲卫国、陈流芳 1999) 。

      亲属关系的尊称包括“实际亲属”关系尊称、“中介亲属”关系尊称和“类亲属”关系尊称。

      “实际亲属”关系尊称指的是这种关系是实际存在的,如父系一等血亲男性长辈为“爸爸”“爹”“老爸”“爷”,二等血亲男性长辈为“爷爷”“公公”,三等血亲男性长辈为“太公”“太爷爷”等。

      汉语的亲属称可以分为两大类: 血亲与姻亲。姻亲称数量少于血亲,解决的办法是: 在非正式的场合,姻亲借用血亲称( 中介称),如: 叔叔、妹妹; 在正式场合,尤其是传统葬礼场合,姻亲采用“姻 + 同辈血亲称”结构,如: 姻伯父、姻嫂。

       “中介亲属”关系尊称指的是不直接使用彼此的亲属关系来指称,而是用与彼此有关的第三人与对方的关系来指称。其形式或表现为提高对方的辈分,或表现为拉近双方的距离。一般多为从自己的小辈称,如妇女指称丈夫为“他爹”,“他”可以省略; 未婚的女性称自己的父亲为“爷爷”,依从的是自己兄弟的孩子的指称; 老人指称孙女的舅舅可以是“大哥”( 从媳妇称),也可以是“舅舅”( 从孙女称) 。在指称姻亲时,从亲者称,利用与双方关系最近的第三者指称,如妻子称呼丈夫的父亲为“爸爸”。

      “类亲属”关系尊称指的是并无亲属关系的交际双方使用亲属称谓或者具有“类似长辈”涵义的称谓。使用亲属称谓的如“爷爷”“奶奶”( 老年人),“大叔”“大婶”( 中年人),“叔叔”“阿姨”( 成年男女) 。

      类亲属尊称常常要加年龄或姓氏标记,以示区别,如“张爷爷”“李家妈妈”“老妈妈”“小哥哥”。“类似长辈”称谓有“老人家”“老先生”“老大爷”“老大妈”以及“ × 老”“ × 公”等。“× 老”一般用于知识界中德高望重的老年人士,可称“姓 + 老”、“姓 + 名的首字 + 老”或“名的首字 + 老”,如“陈望道”可称之为“陈老”、“陈望老”或“望老”。“ × 公”为对具有相当知识素养或社会地位的中年以上人士的尊称,如“林公”“赵公”。上海地区还有一个特殊类亲属称谓: “大妈妈”,亦即比妈妈年长而又同辈,是有标记性的“妈妈”。

      社会地位的尊称指的是使用社会评价比较高的职业、职务、职称以及学历来称呼对方:

       ———职业: 如老师、编辑、记者、会计、医生、律师等;

       ———职务: 如部长、局长、团长、主任、经理等;

       ———职称: 如教授、工程师、主任( 医生) 等;

       ———学历: 如博士等;

       ———资历: 先进( 港台地区流行) 。

       社会地位的尊称的有效性与社会地位的公共评价密切相关。如“大学生”的称谓在高中没有普及的农村可能是尊称,但在博士成堆的研究院里则一般不能成为尊称; 副校长、副教授、副主任、副经理、副部长等“副”字在一般交际场合中常常略去以表尊重,但事关国体的国家主席、总理的副职的“副”字则不能省略。

     现代汉语中的不少尊称是沿用了文言的习惯,如“名( 号) + 尊称”或“姓 + 尊称”,如“默存先生”“钟书先生”“钱先生”。

       2.谦称

       谦称是通过自我指称时压低自己或与自己相关者以表谦恭并抬高对方的称谓。

      在现代汉语的口语中,谦称的使用频率较低,一般多在文言色彩比较浓的书信中与尊称结对使用。

      谦称中常用的自称有: 愚( 对晚辈或平辈中的年资低的); 弟( 对平辈或晚辈); 晚( 对长辈); 生、学生( 对无亲属关系的长辈); 不肖( 对师长); 敝人、在下、不才( 对平辈); 小 × ( 对相应的兄长辈,如: 小弟、小侄、小婿) 。

      谦称中常用的对与自己相关者的他称有: 家 × ( 指称长于自己者,如: 家严、家慈、家兄、家姊、家嫂); 舍 × ( 指称幼于自己者,如: 舍弟、舍妹、舍侄、舍婿); 小 × ( 指称自己的后代,如: 小儿、小女、小孙、小侄) 。




三. 傲称和贬称: 明确贬低对方


      在传统语言研究中,曾经不少人以为称谓就是“用来表示礼貌”的,其实不然,还可能用来表示“不礼貌”甚至“反感”。这就是明确的“贬低型称谓”,包括傲称和贬称。

       1.傲称

      傲称是一种自我指称时特别抬高自己的指称形式。

      傲称的一种形式是强调官位与说话人的关系: “本 + ( 官衔) ”。如“本座”( 我这个官座) 、“本局”( 我这个局长) 。这一形式在当代汉语中已经相当罕见,唯有在法庭上是一个例外,如“本( 审判) 庭认为”“本( 法) 院判决如下”,这主要是为了彰显法律高于一切权力的意识。在日常生活中,也有“本 + 尊称”以表示调侃或其他特别的语用含义,如“本小姐”“本老师”。

      傲称的另一种形式是自称中借中介称谓强调自己地位长于对方: “你 + ( 尊称) ”。如“你大叔”“你大爷我”,尤其是在没有实际亲属关系时。当然,如果在“你 + ( 称谓) ”中的称谓是比对方低的身份,则含义就完全不同,如“你外甥我”。

       2.贬称

       贬称是一种用丑化的形式显示对方低于自己的指称形式。

       贬称的第一种形式是突显对方社会地位的弱势,包括种族的弱势,如某些语境中的“黑人”“黄种人”; 地域的弱势,如“乡下人”“乡巴佬”“巴子”“江北人”等; 职业的弱势,如“佣人”等。

      贬称的第二种形式是突显对方生理的缺陷,如“傻子”“瞎子”“跷脚”“聋子”等。

       贬称的第三种形式是突显对方社会等级的弱势,如“孙子”。值得注意的是,正因为如此,一位讲师可以面称同事为“教授”,但一位教授一般不可以面称同事为“讲师”。

       贬称还有一套“词语模”,其中包括:

      前置语素: “臭 + ( 指称) ”,如“臭小子”“臭婆娘”“臭女人”“臭男人”( 有时,这一形式也可以表示“亲昵”); “鬼 + ( 指称) ”,如“鬼东西”“鬼儿子”“鬼老子”( 有时这一形式也可以表示“亲昵”,如“鬼丫头”); “龟 + ( 指称) ”,如“龟东西”“龟儿子”“龟老子”( 由于“龟 + ( 指称) ”的贬义主要来自对男性性失败的隐喻,因此,这一形式一般限于男性,同时也不表亲昵);“狗 + ( 指称) ”,如“狗东西”“狗养的”。

     后置语素: “( 性状) + 货”,无论“烂货”“臭货”“赔钱货”还是“宝货”,“人”一旦变成“东西”就“不是东西”了。不过,近年来,“吃货”的语义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吃”的选择性越来越多,相当多的青年以此自嘲甚至自炫; “( 性状) + 虫”,如“懒虫”“可怜虫”“糊涂虫”“害人虫”( 不过,如果是“( 领域) + 虫”,情况就比较复杂,如“网虫”可以成为自诩); “( 名词) + 佬”,如“海佬”“美国佬”; “( 名词) + 赤佬”,如“美国赤佬”; “( 名词) + 鬼子”,如“日本鬼子”“德国鬼子”; “( 形状) + 性器官”,如“戆卵”“傻 X”等。

      “的”字结构: “动词 + 的”,如“开车的”“戴眼镜的”,只有动作,没有主体,取消了人的主体性。或以为这属于“俗称”( 谭汝为 2023),其实,“动作 + 的”由于只关注其动作特征( 戴眼镜、开车等) 而忽视其“主体”,因而就成为贬称的一种形式,尽管其贬斥度并不高。“的”字结构还有其他表现,如“姓 X 的”( “姓王的”“姓赵的”),这是由于在中国文化“祖先崇拜”语境中,为表尊重需要尽量避免提及对方姓氏,反之就为不敬。再如“X 养的”,如“B 养的”“狗养的”“狗娘养的”,这是既贬低对方又侮辱对方母亲的形式。至于某些方言中的“当家的”“掌柜的”,由于其中“当家”“掌柜”内蕴了一种“权力”和“地位”,因此,成为另一种构式。

      隐喻形式: 以动物隐喻对方的身份缺陷,如“家禽”隐喻,以“鸡”隐喻“女性性工作者”,“鸭”隐喻“男性性工作者”,“鹅”隐喻“同性性工作者”; 再如“王八”隐喻,如“乌龟”“王八蛋”隐喻“男性性失败者”乃至一切行为猥琐者。


四.平称、近称、昵称、婉称、谐称: 平等观念制约下的现代彼此关系重构

在一般的称谓研究中,通常只注意“尊称”,有时尽管能够既注意“尊称”又注意到“贬称”,但仍然无法解决这样的问题: “老外”是“尊称”还是“贬称”? 进而言之,“老王”是“尊称”还是“贬称”? 姓名时常与各种“称谓”替换,这是“贬称”还是“尊称”?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这一系列问题说明,传统“称谓系统”的描写,缺了一个重要类型,这就是表示“彼此关系相当”的“平视型称谓”。

中国传统社会是“家国同构”的“等级制社会”,由此发育出的主要就是“尊称”和“贬称”;而所谓彼此关系相当的称谓,是在社会民主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指称形式,社会越是现代化,这一类型的指称形式便越是发达。“平视型称谓”依据彼此关系的远近表现为“平称”“近称”“昵称”“婉称”“谐称”等各种具体类型。

其中就语言形式而言又有两类: “名词性称谓”和“构式性称谓”,所谓“构式性称谓”指的是其具体词语并不直接构成某种“身份类型”,但词语形式所显示的构式却构建出某种“身份类型”。

1.平称

平称是彼此关系、地位中性( 平等且没有远近) 的身份指称。

最典型的平称是“姓名”,如“林中军”“王小范”等。“姓名”与一般称谓的彼此替用是语言生活中极为常见的现象,但从来没人讨论过“姓名”是否也可以成为“称谓”的一种类型。我们已经提出: 所谓“身份”的本质是一种“社会分类”,也就是所谓“类别化”的,这一分“类”依据各种“社会”的参量,如种族、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 由此,“姓名”似乎并不能构成“称谓”,因为“姓名”属于专有名词,是“个别化”而非“类型化”的。其实不然,我们如果把“姓名”看作一个构式,则这一构式的意义就是显示“姓名”在称谓系统中的特殊价值。“姓名”是“身份”符号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说“无标记形式”。如果说“任何无标记都是一种标记”,则“姓名”同样标记了“具有同类形状的集合”,这就是: 彼此关系平等同时并无所谓远近,也就是“客观化”的称谓。亦即每一个具体的姓名自然不能直接视为“称谓”,收入《称谓词典》,但“姓名”这一构式却是可以与各种称谓互换的“零形式称谓”,或者说是“( 姓名) 构式称谓”。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方面越来越多的身份指称开始“平称化”,如“驾驶员”“快递员”等;另一方面,一些新的身份指称也成为“平称”的一种,如“碳基人”“数字人”( 王豪等 2024) 。

2.近称

近称是彼此关系平等且比较近的身份指称。最典型的是“去姓称名”“小 / 老 + 姓”,如“建国”“小王”“老高”。正因为这是“彼此关系平等且比较近”的,假如在“彼此比较近但有等级差的关系”中,便可能产生特别的语用含义: 长者称低者“小王”可以主动弱化身份差别,表示亲昵; 而低者称呼长者“老王”便可能表示藐视身份差别,表示不敬。当“关系平等且相当近”时,可能的指称形式便是去姓直呼其名,这也是“( 姓名) 构式称谓”的一种。

3.昵称

昵称是彼此关系平等且极其近的身份指称。最典型的有“名字尾字叠音”( 尤其多见于对孩子和青年女性),如“娟娟”“琴琴”; “阿 + 姓”,如“阿王”“阿张”。这同样可以归入“( 姓名)构式称谓”。

4.婉称

婉称是关系比较平等且比较远的身份指称,如“失聪者”“失能者”。

5.谐称

谐称是在关系平等条件下解构权势,消解内心紧张的身份指称。最典型的如“老外”、“老美”( 美国人) 、“老川”( 川普) 。在我国语言生活中,对于外国人曾经不是贬为“鬼子”便是尊称为“外宾”,当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到中国后,人们开始感受到原来他们与我们一样,既不应该特别贬斥,也不需要特别敬重,于是谐称“老外”应运而生。

随着社会平等意识和自由心态的不断发育,谐称也以空前的速度发展。近年来大量出现的新的身份指称如:

爱表族、爱车族、爱饿族、本本族、班班族、抱墙族、暴走族、备胎族、背包族、被迫族、毕婚族、标题族、不婚族、彩虹族、蹭暖族、蹭睡族、抄号族、炒鸟族、打工族、剁手族、反宅族、跪族、柜族、卡族、考碗族、啃老族、恐归族、恐婚族、恐聚族、酷抠族、乐活族、溜溜族、年清族、陪跑族、拼瘦族、汽车族、抢包族、扫货族、上班族、拾惠族、食人族、食尸族、双租族、睡衣族、太阳族、囤货族、卧槽族、无趣族、新贵族、炫食族、蚁族、夜归族、夜猫族、夜淘族、隐婚族、有车族、御宅族、月光族、月欠族、宅假族、整饰族、追星族、桌趴族

由此,称谓就显示为这样一个系统:

也就是说,称呼的本质是“情景角色磋商”称谓的本质则是“社会身份指称”称谓系统包括两大子系统: 一是规制性身份系统; 二是自发性身份系统,也就是日常称谓系统。汉语日常称谓系统并非只有所谓“尊称”和“谦称”,而是包含了三种身份类型: 一是明确肯定对方的称谓,即“尊称”“谦称”; 二是明确贬低对方的称谓,即“傲称”“贬称”; 三是表示彼此关系相当的称谓,即“平称”“近称”“昵称”“婉称”“谐称”。

汉语的日常身份指称只有放在这样一个系统中才可能获得更为准确的理解。



作者简介







胡范铸

个人简介:胡范铸,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室主任,复旦大学《修辞学习》(中国语言学核心期刊)主编。兼任华东师范大学应用语言学研究所副所长、对外汉语学院学术委员、传播学院学术委员,上海高校学报研究会理事长,上海语文学会副会长,华东修辞学会副会长等。主要研究领域:应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语修辞学, 汉语语用学, 中国社会语言学,大众传播学,学术思想史等。他大学本科时撰写的 《幽默语言学》迄今仍是中国语言学界幽默研究最重要的成果,他的《钱钟书学术思想研究》是中国文学界钱钟书研究最主要的参考文献之一。他是中国修辞学研究新领域、新问题、新方法研究的重要推动者之一,在修辞学研究中,首倡整合修辞学与语用学,建立以言语行为为核心概念并逻辑展开、有效分析语言生活实际问题的语言运用分析范式。发表论著100余篇部。





胡亦名

个人简介:胡亦名、副教授、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博士,研究方向有社会语言学、区域国别研究、国家形象修辞学、东方思想史等。上海市浦江人才,日本北九州市立大学社会系统研究科博士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国家话语生态研究中心(CTTI来源智库)研究员。论文在《探索与争鸣》《外国语》《社会科学》《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等发表14篇,其中权威与CSSCI期刊8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报》转载、推介10篇次,因CSSCI期刊高被引被《文化艺术研究》期刊列为“2022年度优秀论文” 。在海外出版学术专著1部。主持教育部人文重大攻关项目子课题、上海市哲社年度课题等省部级项目3项;以第二负责人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3项;以第二、三作者参撰决策咨询报告2篇,被中央领导机关采纳。获上海理工大学“同学心目中的好老师”、课程教学优秀奖一等奖、优秀班主任等。

本文来源:《当代修辞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好文荐读|陈天序等:基于字形的汉字字符算法及其应用

2024-09-14

好文荐读|王灿龙:汉语普通双名黏合语的句法表现与语义特征

2024-09-13

好文荐读|章宜华:基于模因仿造的欧美外来词的汉化机制研究

2024-09-10

好文荐读丨张黎、张闻:汉语“流水句”的语义分析及其句法定位

2024-09-08

好文荐读|周鹏、李婧:韵律信息在汉语儿童习得歧义结构中的作用

2024-09-06

好文荐读|洪炜、刘晓迪:隐喻手势对汉语二语抽象词汇学习的影响

2024-09-03

好文荐读|黄瓒辉:为什么是尾焦点?

2024-08-30

好文荐读|束定芳:从世界语言看汉语到从汉语看世界语言

2024-08-27

好文荐读丨刘立勇、熊文新:国际中文教育政策演进历程与逻辑

2024-08-26


欢迎加入“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浅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