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荐读|黄瓒辉:为什么是尾焦点?
好文荐读(第140期)为什么是尾焦点?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黄瓒辉.为什么是尾焦点?[J].世界汉语教学,2024,(02):191-203.
摘要:本文为某些成分具有特定的信息功能提供又一个个例。通过观察“X时段 来”“X时段 ”和“一直”的信息功能,指出“他三十年来一直住在芜湖”和“他在芜湖一直住了三十年”的“尾焦点”特征,来自句中具有新旧信息分界功能的“一直”的使用,以及句中“X时段 来”和“X时段 ”不同的信息地位。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讨论了焦点结构兼容限制对语句与信息结构相关的合法性的解释作用。
关键词:尾焦点;谓语焦点;信息结构;“X时段 来” “一直” 焦点结构兼容限制
基金项目:本文的研究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形式语义学的汉语研究与形式语义学理论创新”(项目编号:22&ZD295)的阶段性成果。
感谢《世界汉语教学》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下面这两个例子是徐烈炯、刘丹青(1998:95)用来说明汉语“句子末尾通常是句子自然焦点的所在”的用例。 (1)a. 他三十年来一直住在芜湖。b. 他在芜湖一直住了三十年。 徐、刘认为自然焦点是具有[+凸显]和[-对比]特征的焦点,指出上面例子中自然焦点分别落在句尾的“芜湖”和“三十年”上,体现了句子尾焦点的特征。之后讨论汉语自然焦点和尾焦点的文章,都会提到徐、刘书中的界定和这两个例子,如鲁晓琨(2006)、袁毓林(2006)、玄玥(2007)等,并且认同他们的判断。可以说,这两个例句“小有名气”。 关于“自然焦点”的所指,文献有不同的解读。从句法树内嵌位置讨论自然焦点位置的,看的是重音位置与可能的焦点投射的关系。从中性语境下重音语感位置讨论自然焦点位置的,看的是认知心理上句中哪个成分最为重要。而用疑问测试讨论自然焦点位置的,则是看句中成分在信息上的新和旧。黄瓒辉(2023)经过分析,认为徐、刘书中的“自然焦点”应该是指非对比性的信息焦点,并建议用[±新]代替[±凸显]来定义焦点。如果认为“自然焦点”是信息焦点,我们认同徐、刘对(1a、b)的判断,认为其中的焦点分别是“芜湖”和“三十年”。这里有一个问题。既然这两个句子都是孤立给出的,并未置于特定的语境中,为什么我们能够很确定地说其中的自然焦点或者说信息焦点,是句末的成分呢?假定这两个句子是在说明性语流中出现,即说话人对话题的自然说明,那为什么不能理解为“他”是话题,“他”后面的整个谓语部分都是焦点,而语感上仅句末的“芜湖”和“三十年” 是焦点?
这篇文章试图回答上面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将通过对句中相关成分的特定信息功能的分析,指出(1a、b)的信息焦点范围是以“一直”为界的右边。而“一直”右边仅有句末成分“芜湖”和“三十年”在信息上较为凸显,因而成了句中的信息焦点。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讨论特定功能成分对句子信息结构的影响,指出黄瓒辉(2006)提出的“焦点结构兼容假说”对语句与信息结构相关的合法性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二.“X时段来”与“X时段”信息地位的不同
三. “一直”的语义及信息功能
3.2“一直”的语义语用功能
3.2.1“一直”的持续义
黄瓒辉(2001)考察了时间副词“总”和“一直”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根据该文,“一直”表示的“持续不变”可以分为三种情况:动作的持续不变、活动的持续不变和状态的持续。
3.2.2“X时段”句隐含“一直”义
在“一直”句中,当出现了时段词时,“一直”的使用与否其实并不影响句子的逻辑语义。因此,(18a、b)的逻辑语义相同,都表示在芜湖住的时间有三十年。也就是句中即使没有“一直”,时段成分的出现也能保证状态的延续义,只不过没有把持续义凸显出来而已。
当一个成分不出现也能表达相同的语义时,它的出现就有额外的语义语用功能了。在有时段词的“一直”句中,由于时段词已经表明了延续义,再用上“一直”,就能感觉到说话人有特意强调延续义的意思了。通过“一直”的使用,将“持续不断”义明确地表示出来,凸显说话人特别强调某种状态在某个时间段里没有中断和改变过。因此在(18b)中,“一直住了三十年”都是说话人强调的部分。我们觉得要算“自然焦点”的话,应该把“一直住了三十年”都算上。而实际上我们在说这个句子时,“一直”有着明显可感的重读。由于它们都是说话人强调的部分,我们觉得“一直”能获得重读的这一语感,就能很好地解释了。不过,也正是由于这种语义隐含关系,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一直”的语义重要性因时段成分的出现,较没有时段成分的句子削弱了。比如,(38)中两句的意思差别较大,而(39)中两句的意思差别不大。3.2.3“X时段 来”要求“一直”类成分共现
虽然将(1b)中的“一直”去掉,得到的句子也可以说(如(18a)所示),但是(1a)中的“一直”却不能被去掉,去掉后,要加上一些后续句才能构成可接受的表达。
“换了十个工作”“不停地换工作”以及“尝尽了生活的苦头”,都跟动作行为的反复多次或持续有关。结合(40a)的不合法,可以初步得出结论,“X时段来”要求其后共现的事件表达是跟反复多次或者持续相关的。反复多次或持续保证了事件的复数性。因此也可以说,“X时段来”要求与其共现的事件是复数性的。这种对非单一事件的要求,跟“X时段来”在时段表达上的特点是相关的。“X时段 ”附加上“来”之后,很明显地有一个从时间起点向说话时间延伸的动程,表示与其相关的事件或状态是覆盖了整个时间段的。因此在语言形式上,会要求与历时的复数性事件相关的表达成分共现。这也就是为什么(1a)(即(40b))中“一直”不能去掉的原因。可见,跟3.2.2所讨论的“X时段”句中“一直”可以去掉不同,这里的“一直”不能去掉。当“一直”带有一定的强制性时,其重要性也显现出来。在(1a)中,“一直”的使用满足了“三十年来”这一时间成分对复数事件的要求,表达了事件主体的行为动作在时间上的特征(即跟瞬时相对的延续特征)。这些方面使得它成为句子述谓部分最重要的信息组成部分。但同时,由于“三十年来”也是一个时段成分,它对反复多次事件或持续性状态的要求,使“一直”义在一定程度上也隐含其中。因此,我们也不会觉得(1a)中“一直”所表达的持续义是新信息,只是觉得句末的地点信息是新信息。3.3“一直”的信息功能
以往文献观察过副词性成分在句中的使用对句中信息的分界作用。董秀芳(2003)讨论“都”与其他成分的位序问题时,指出“‘都’可以看作句子中信息分布的一个分界点,‘都’前成分是非焦点信息,而‘都’后成分是焦点信息”。
“一直”在句中也有这种信息分界的功能。位于“一直”左边的成分是已知
信息,而 “一直”右边,包括“一直”在内,是新信息的范围。也就是“一直”可以看作句中新旧信息的分界线。“一直”可以在句中移动,移动之后,句中相关成分的信息地位也会随之改变。
“有”开头的句子一般是引入一个新的对象,因此“有”后成分不是话题性成分。所以上面的“一直”句中,“一直”都不是新旧信息的界限。这一点跟上文提到的“都”不同。“都”较为严格地要求其语义关联的对象,通常也是事件主体,是话题性成分。“都”字句很少有类似上面这种与“有”共现的,如例(53)所示,因此“都”的新旧信息划界功能是非常典型的。
四.特定功能性成分的信息功能
4.1特定语义内容决定句子特定的信息结构
理论上说,一个句子在脱离语境的情况下,其信息结构是不确定的。然而,句子的信息结构不完全由语境决定。某些情况下,句子特定的语义内容会决定其一般只能采用哪种信息结构。黄瓒辉、石定栩(2008:101)讨论了这方面的问题,提到了Lambrecht(1994:18)对意大利语和英语例子的分析。意大利语和英语中的谓词一般都要求主语是一个动前的话题成分,宾语是一个动后的焦点成分,然而意大利语中,某些不及物动词采用标记句焦点结构的VS语序比采用SV语序听上去更自然,而英语中像My car broke down和Her father died这样的句子采用句首焦点韵律形式比采用句尾焦点韵律形式听上去更自然。
这里所说的意大利语中特定的语序和英语中特定的句首韵律形式,实际上是标记句焦点(sentence focus),而不是谓语焦点(predicate focus)。也就是说,某些特定语义内容的句子更常用作句焦点句,而不是谓语焦点句。比如上面英语中的My car broke down(我的车坏了)和Her father died(他父亲去世了),常用作新闻报道句,而不是对当下讨论的话题"my car”和"her father”的说明。这是因为句子所说的事件具有偶发和意外性,对这种偶发或意外事件的报道,通常是作为新闻来说的。
4.2副词或其他功能性成分对句子信息结构的影响
某些副词性成分或其他功能性成分在句中的使用,也会带来句子信息结构的特定面貌。关于副词性成分对句子信息结构的影响,以往有多篇文献谈到了,如董秀芳(2003)、黄瓒辉(2006)、黄瓒辉和石定栩(2008)等。前文已提到董秀芳(2003)认为“都”是句中新旧信息的分界线,黄瓒辉、石定(2008)进一步从“都”的逻辑语义功能解释了为什么“都”会对句子的信息结构具有决定作用,认为“都”表达的无一例外的意思,建立了NP和VP之间更为丰富的述谓关系。这种更为丰富的述谓关系要求NP必须是一个话题性成分。
除了“都”以外,黄瓒辉(2006)还讨论了“只”“还”“也”等副词性成分对句子的信息结构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只”“还”会限制自身所关联的语义焦点位于其后的 VP中,“也”的语义焦点则位于其左右两边都可以。在话题句中,它们也都是新旧信息的分界点。副词性成分之外,其他功能性成分的使用也可能对句子的信息结构有特定的作用。黄瓒辉(2006)详细分析了介词“把”和“被”对句子信息结构的影响,指出“把”后 NP可以是话题性成分,也可以是焦点性成分。而“被”后 NP则只能是焦点成分。通过上文对“X时段来”“X时段”和“一直”的分析,可以看到,“X时段来”“X时段 ”和“一直”也都具有特定的信息功能。可概括为,“X时段来”只能强制性地被解读为话题性成分;“X时段”可新可旧,看具体的使用情况;“一直”在话题句中,具有跟“都”一样的新旧信息划界的功能。“一直”的语义可以为时段成分隐含,因而在与时段成分共现时其焦点地位不凸显。至此,我们可以对“引言”中的问题做出回答了。正是“一直”特定的信息功能,使得(1a)和(1b)句不能是整个谓语部分做焦点,而只是“一直 VP”做焦点。而“一直 VP”中由于“一直 V”的语义是可以被时段成分和相关的处所成分隐含的,因而其后的时段成分或地点成分变成了我们语感上的焦点。五. 焦点结构兼容限制
无论是“问答一致”,还是“焦点结构兼容”,都是从信息结构的角度对句中相关成分的信息地位提出要求。“兼容”跟“一致”相比,相对要宽松一些。“问答一致性”是问和答两个句子在焦点一背景结构上完全一致,而焦点结构兼容指同一个句子中不同功能成分对某个成分的信息状态的要求须是不冲突的。假如说X与Y在同一个句子中共现,X要求A成分为新信息,而Y要求A为已知信息,那就会起冲突,从而导致句子不合法。
5.2焦点结构兼容限制
在我们不断发现了具有特定信息功能的成分,而这些特定信息功能的成分在共现时对相关位置的信息地位的要求不能冲突后,我们是否可以把黄瓒辉(2006)的“焦点结构兼容假说”改为“焦点结构兼容限制”,也就是把它的地位提升到语法规则的地位,认为它有资格作为一条语法规则进人我们的语法系统,跟其他语法规则一样,指导我们的组词造句?这个应该是可以的。讨论焦点性质的文章早就指出,焦点不是纯粹的语用现象,而是一种涉及句法、语义、语用和音系的多界面的综合语言现象(徐烈炯,2001;黄瓒辉,2003等)。句法和音系上的表现、语义上的影响等,使得它成为我们观察和描写语言组构规则时不能避开的方面。焦点结构兼容限制就是我们从语句信息结构角度观察到的语法规则之一。它对因违反这方面限制而造成的不合法的语言现象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因而我们是能把它放入我们的语法系统的。
作者简介
黄瓒辉
个人简介:黄瓒辉,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博士,现为中山大学中文系国际汉语中心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湖南科技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200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彭小川教授;200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师从袁毓林教授;2004-2006中山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讲师, 2006-2009 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博士后,合作导师石定栩教授,2009- 2018年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助理教授,2019年中山大学中文系工作。黄瓒辉博士主要研究汉语语法学,语义学,对外汉语教学,已在《中国语文》《当代语言学》《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教学与研究》《语言科学》等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现代汉语事件量化系统的研究”。
本文来源:《世界汉语教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2024-08-27
2024-08-26
2024-08-24
2024-08-23
2024-08-20
2024-08-18
2024-08-16
2024-08-14
2024-08-13
今日小编:悦 心
审 核:心得小蔓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