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蔡武等: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与时代价值

蔡武 朱宇 陈武元 语言学心得
2024-09-03


好文荐读(第135期)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与时代价值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与时代价值



蔡武1、朱宇2、陈武元31.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心理学院/菲律宾研究中心2.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海外教育学院3.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蔡武,朱宇,陈武元.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与时代价值[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4,(03):10-17.


摘要:行业汉语直接体现语言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使命与担当。文章认为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为语言特征,文章阐述了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概念内涵、分析原则、研究内容与方法。行业汉语的时代价值包括:为现代汉语理论体系的完善服务;为国内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的提升服务;为外籍劳工汉语素质的发展服务;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贸易企业服务。

关键词:行业汉语;逻辑起点;理论体系;时代价值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学术及行业语域语言差异多维度分析”(21FYYB010);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教学资源建设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中文+工程’云词典编制与应用研究”(YHJC22ZD096);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中外联合专项课题“美国教科书中的‘中国关键词’研究”(22YH21ZW);福建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共生视域下闽台海外华文教育融合发展研究”(FJ2024B065)。

感谢《华文教学与研究》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引言

2021年11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①(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切实增强国家语言文字服务能力”,要求各部门特别是广大语言文字工作者“围绕国家需求,探索创新服务国家战略的语言文字政策和举措”。《意见》特别提出要“加强粤港澳大湾区、自由贸易试验区、‘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的语言服务”。

语言具有经济属性,且语言对经济的贡献越来越显著(李宇明,2012)。甚至有学者提出,语言贯穿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具体过程中,无论是完成任务或者进行交易,都要通过语言这一重要的中介,其本身就是能被交换的有价值的商品,具有经济价值(付慧敏、洪爱英,2020)。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基本组织单位,按照2017年10月1日实施的最新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共有20个门类、97个大类、473个中类和1380个小类。而在我国,行业汉语正是语言经济属性重要的实践途径与成果,直接体现语言服务国家经济建设的使命与担当。本文通过论述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基本问题与时代价值,尝试回答

行业汉语存在的本因,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关键构成要素,以及其当代价值何在

二.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哲学与逻辑学探讨的核心概念,代表事物最本质、最初、最简单的思维规定,是理论体系构建的基础和出发点。在黑格尔等哲学家的思想中,逻辑起点具有多重特征,如作为体系建立的依据、绝对且抽象、与历史起点一致等。在学科或问题研究中,逻辑起点常被定义为揭示该领域最简单、最本质、最抽象的规定,用以区分和构建理论体系。

不同学科和研究领域对逻辑起点的具体定义各异,但普遍认可其作为理论体系构建基石的重要性。例如,在教材伦理学、虚拟社会研究及公共政策等领域,学者们分别将“学生发展”、“虚拟社会关系”和“公共利益”视为各自的逻辑起点。这些定义均基于各自领域的核心概念和基本问题。

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是行业汉语的开端,是整个行业汉语理论体系形成、推演和发展的关键。只有确定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其理论才能由起点逐步展开。结合以上关于逻辑起点的论述,我们认为,“语言特征”是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具体而言,指的是行业汉语对语言特征(语音、词汇、语法、语义等各级语言表达手段)的使用有着区分于汉语其他语域①的显著特点,从而形成独特的语域。“语言特征”之所以能作为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语言特征,是一个抽象的存在,其贯穿于整个行业汉语的理论体系,体现其个性化特征,是其理论体系的基础。语言特征将行业汉语与汉语其他语域区分开来,例如,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与通用汉语的语言特征存在差异,也与学术汉语语言特征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行业汉语内部各分子语域语言特征的使用特点也不尽相同。举例来说,产业汉语与服务业汉语,往往具有明显不同的语言表征;第二,语言特征是一个简单的范畴,是整个行业汉语理论体系中简单和基本的概念,同时也是一个假定,预设行业汉语与其他汉语语域有着不同的语言差异;第三,语言特征是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起点,体现行业汉语的自身特点。同时,也回答了行业汉语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具体问题,解释了行业汉语内部各个分支语域的差异,体现了逻辑起点和逻辑重点的辩证统一;第四,语言特征也是行业汉语的历史起点。追根溯源,“行(háng)”源自春秋时期军队纵向的排布单位,通常以二十五人为一行,后也指因从事相同经济活动而聚成的小团体,如:“行帮、行当、行会”等;“业”,本指装饰悬挂的钟/鼓的大板,后指“功业、事业”,并渐有部门、职务、财产等意。“行”和“业”的联合使用,也就具备了“为财产或事业等共同目标而聚的人群”这样一个基本含义。由于从事的经济活动不同,区分了不同行业,而不同行业的语域必然体现不同的行业特征,即语言表现的特征。这体现了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的统一。


三. 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


行业汉语的理论体系应该回答三个方面的基本问题一是关于内涵,即什么是行业汉语?其源头在哪里?在汉语体系中的位置如何?与行业语的异同是什么?二是关于基本观点或原则,即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是什么?行业汉语语言特征的探索宜遵循哪些基本原则/理念?三是关于研究内容和方法,行业汉语研究什么内容?行业汉语各研究内容可通过什么方法、途径进行研究?这些基本问题的解答,构成了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基石。

3.1行业汉语的概念内涵

行业汉语作为中国社会生活的产物,拥有上千年历史,其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随着现代中国经济的崛起,部分行业汉语如商务汉语、中医汉语、法律汉语等开始在国际上传播。然而,“行业汉语”这一概念在内涵上仍显模糊,易与近似概念混淆,且在汉语研究领域中相对边缘化,鲜少被提及或关注。

“行业”一词在《大辞海》中有两种界定,经济卷中的定义更为广泛,包括工商业及其他经济活动类别如农业、医疗行业等,更符合社会生活实践。与“行业”紧密相关的“职业”被定义为个人在社会中的主要工作来源。二者主要区别在于:“行业”关注的是经济活动类别,而“职业”侧重于具体的工作;此外,“行业”是类别性的概念,而“职业”则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的工作定位。

《大辞海》定义了“行业语”为特定行业人群使用的专门词语,但在汉语言研究领域中,这一概念在探索各行业语言面貌及使用规律时显露出局限性。实际上,特定行业人群不仅使用专门词语,还对共同语词有独特运用,形成特定体式和语法规则,如语体语法,展现出与行业相关的独特语域风貌。因此,仅用“行业语”难以全面描述行业语言的全貌。

郑通涛、曾小燕(2021)将“行业汉语”定义为特定人群在社会生产中约定俗成的汉语符号系统,此定义具有广泛涵盖性。进一步剥离“特定汉语符号系统”与“专门术语”后,可界定为:行业汉语是各行业人群在社会生产中使用的汉语言语总和,它基于通用汉语,但各行业的实际使用赋予了其独特的表现差异或特征,从而形成了行业汉语及其内部不同的语域。

职业汉语与行业汉语虽为不同概念,但紧密相关。借鉴Jordan(1997)对英语的分类方法,汉语可划分为通用汉语和专门用途汉语,后者再细分为学术汉语和行业汉语。(参见图1)行业汉语可进一步分为产业汉语和服务业汉语,且均可不断细分至更具体的领域,如服务业汉语可细分为租赁服务汉语、商务服务汉语等,直至最终细分至如“餐饮服务业汉语”等接近职业汉语的具体层次。这种细分揭示了职业汉语与行业汉语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层级关系。

在英语界,1970年代的“Industrial English”概念短暂出现后迅速消退,而“职业英语”(EOP)则成为主流。EOP在学术和实践中均取得显著发展,如相关核心期刊的设立、大量研究论文的发表,以及托业考试的广泛认可。这反映了西方社会对个体发展的重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汉语”概念应运而生,并伴随“职业+汉语”趋势走向国际,成为汉语应用语言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同时,作为职业汉语的上位概念,“行业汉语”在完善汉语语域和语体理论体系、提升教育水平、服务国家经济及“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是符合中国历史和时代特色的研究领域。

3.2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及其分析原则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是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基础,涉及确定其语言特征、分析与其他语域的差异及内部各分支的差异。行业汉语虽非新语言,但其在各行业中的独特功能和表现形式使其成为汉语的一种变体。当前,行业汉语研究尚处初期,明确其语言特征尚不现实。本文提出探索行业汉语语言特征时需注意的三个基本原则,旨在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所讨论的“语言特征”指为实现特定语言交际目的,从全民语言中选用的词汇语法手段。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是在行业交际中,为实现特定功能而从汉语言中选用的表达手段。这些特征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交际功能。与行业语不同,行业汉语视角能更全面展现语言变体的独特表现及功能关联。以餐饮菜谱为例,其语言特征包括高频使用动词、副词、名词、连词、数词、量词及程度补语,常见无主句、无标记被动句、连动句,而其他词类句型则较少见。从语言特征的选择和使用数量角度观察分析,是探索行业语域语言规律的基本途径和首要原则。在探究行业汉语语言特征时,需采用多维度视角,分析语言特征如何关联以实现语言交际的子功能,从而把握语言交际目的与表达形式间的对应关系。以餐饮菜谱为例,连词和顺序词实现烹饪程序表达,数词、量词、名词、动词、程度补语详解烹饪内容,无主句、无标记被动句、连动句则使表达简洁。这些语言特征相互配合,实现菜谱的多个子功能,进而共同达成整体语言功能。这是行业汉语语言特征探究的第二个原则。行业汉语语言特征探索的第三个原则是进行语料定量分析。由于说写者表达习惯和风格的差异,会导致语言特征项目选择和使用频率的不同,影响对行业语言特征的归纳和分析。因此,为科学、准确地研究行业汉语语言特征,需搜集大量代表性语料,并进行定量比较和分析,以明确语言表达的共性和差异程度。这一原则对于确保研究的有效性和必要性至关重要。需要明确的是,国家统计局对行业的分类并不直接对应行业汉语的分类。行业汉语的语言特征可能跨越多个行业,形成特定的语体,如“操作语体”。以烹饪菜谱为例,其语言特征虽属餐饮行业,但与其他行业如医疗手术操作、能源钻井平台作业等也有相似表达规律。因此,行业汉语的子语域划分、整体语言面貌及与其他行业语言的关系等问题,需要未来长时间内由众多学者深入研究才能解答。3.3行业汉语的研究内容与方法行业汉语的研究不仅是语言学的范畴,还应涵盖教育学和文化学等相关领域。它要求跨学科的合作与融合,以全面深入地理解行业汉语的特点、应用及其背后的教育、文化意义。行业汉语的语言学研究需明确其内涵及与“行业语”“职业汉语”的区别。研究应基于真实、有代表性、大量的国内外各行业工作情境中的口语及书面语语料,利用计算机语料处理系统进行搜集、分词、标注、频数统计等。同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和语言学质性分析,如因子分析、多变量方差分析、话语分析、会话分析等,排除先验偏见,自下而上地归纳总结不同大类、门类行业汉语语域的异同与表达规律。行业汉语的教育学研究聚焦于不同门类职业汉语的教育培训。依托内容为本的语言教学理论,教学采用由上至下的方式,首先介绍行业汉语的总体表达特点及其与学术汉语、通用汉语的显著差异,随后根据学习者需求传授特定行业如产业或服务业的汉语特征,最后针对具体工作岗位,详细教授职业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常规表达。研究方法上,基于行业汉语语言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教学对比实验、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实证手段,构建职业汉语教学理论,总结有效的教学实践经验。

行业汉语的文化学研究路径独特,当前国际中文教育多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或当代社会文化,对行业/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的阐释不足。行业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后形成的企业文化和行业文化尤为值得研究。深入挖掘并整理跨国企业的行业文化,可为行业文化教学提供高质量材料,促进国际雇员不仅掌握职业/行业汉语,还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提升跨文化沟通效率。研究者需与企业人力发展部门合作,开发适合不同国家和学习者的行业文化教材,并探索合理教学目标和高效教学方法。


四. 行业汉语的理论价值

4.1行业汉语的理论价值

当前,专门用途汉语研究,特别是行业汉语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待提升。现有研究成果多集中于“汉语行业语”层面,缺乏对“行业汉语”整体性的深入研究。这种现状影响了汉语研究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使汉语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与时代和实践脱节。为扭转这一局面,应高度重视并大力发展行业汉语研究,通过高水平研究项目和发表引领方向,鼓励产学研合作培育研究力量,加强国内外交流提升研究水平。行业汉语的探索可涵盖词汇、语法、语义、修辞、语用等多个层面,有助于全面挖掘汉语表达特征,完善现代汉语理论体系。在新时代背景下,行业汉语研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如促进跨文化交流、提升职业素养、推动语言教育创新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4.2行业汉语的应用价值

4.2.1为国内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的提升服务

核心职业技能是职业生涯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其中“交流表达”技能尤为关键,位居八大职业核心技能之首。它要求劳动者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意图,实现有效沟通。因此,职业汉语能力是国内劳动者应具备的基本语言技能。然而,当前学校教育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行业/职业语言素养的培养尚显不足,这对于个体和行业的高水平发展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加强职业汉语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行业/职业语言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国际上,针对小学生的阅读素养进步研究(PIRLS)倡导学生以文学欣赏为目的之阅读与以获取实用信息为目的的阅读占比应达到1∶1,也就是说后者阅读量占比应为50%;针对初中生的经合组织(OECD)国际学生评价项目(PISA)规定了考察学生阅读能力的篇章类型占比,连续型文本(文字文本)、非连续型文本(即图表等非连续文字的文本)、混合文本、多重文本的占比分别是60%、30%、5%、5%。实用信息类文本是非连续文本的主体,而其他三种类型的文本也有一部分是实用信息类文本,换言之,实用信息类文本在PISA的阅读教学测评框架中也占有相当大比重(至少30%)(李连功,2019)。然而对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当前主流初中《语文》教材进行比较后发现,即便是实用信息文本(说明文与应用文)占比最高的澳门地区教材也不到16%,尤其是大陆统编初中教材,在整体上仍是以文言文和文学欣赏目的的文类占统治地位,实用文占比不到8%(参见表1),这与国际中小学阅读测评权威机构建议的标准相去甚远。这种情况表明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亟待补充实用文本的教学内容,行业汉语语篇基本都属于实用文本,行业汉语的教育学研究可为该方向的努力提供参考。

同时,随着中国工业化的持续发展,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职业技能,不少高职院校也正在或将要进行海外布局,拓展境外办学网点,这表明行业汉语的价值并不仅限于国内劳动者,还将服务外籍劳工。

4.2.2 为外籍劳工汉语素质的发展服务

行业汉语在国内劳动者职业核心技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全球老龄化、少子化问题的加剧,劳动力短缺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或较为发达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为应对这一问题,这些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引进外籍劳动力,其中语言成为关键因素。以日本为例,政府设立了新的劳工签证以吸引外籍劳工,这凸显了语言在劳动力国际化中的重要性。

与此同时,我国也面临着劳动力人口持续减少的趋势(如图2),未来在劳动力和人才区域流动中,可能需要大量国际雇员。因此,当前应高度重视行业汉语的发展,制定科学的语言发展规划,提升外籍劳工的汉语水平,以适应未来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增强我国在全球劳动力竞争中的优势。

4.2.3 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贸易企业服务

“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民心相通,中国企业在此框架下积极走向沿线国家和地区,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还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亐道远(2020)总结了部分高铁走出去项目所雇佣的所在国员工(见表2)。这一过程中,中国企业在使用当地雇员时面临语言交流的挑战,行业汉语能力成为影响企业在境外发展规模和进度的关键因素。因此,中国企业针对外国员工的语言培训以行业/职业汉语为主要内容,并需高效的教学资源、方法及评估体系。同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涉华贸易企业也需掌握行业汉语的当地雇员,以满足合作需求。综上所述,行业汉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促进国际合作、民心相通及企业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结语

行业汉语研究在大国崛起的新时代,承载着服务国民经济和中外经济交流的历史使命,也迎来了自身大发展的宝贵机遇与广阔空间,值得更多汉语研究者的关注和投入。本文认为“行业汉语”的逻辑起点为行业语域的语言特征,尝试回答了行业汉语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概念内涵、分析原则、研究内容及方法),并进一步归纳了行业汉语的理论意义在于发掘汉语在特定领域的表达特征和规律,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现代汉语的理论体系,其应用价值在于为发展国内劳动者的职业核心技能服务,为发展外籍劳工的职业汉语素养服务以及为“走出去”的中资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涉华贸易企业服务。



作者简介







蔡武

个人简介:蔡武,男,厦门大学博士(专业:对外汉语教学),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副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具有多年国际中文教育工作经验,曾被国家汉办(现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评为优秀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在《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报》《福建日报》以及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多篇。主持或参与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校级项目10余项。



朱宇

个人简介:朱宇,男,博士,厦门大学海外教育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教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导师,“新汉学计划”博士生合作导师。厦门大学2013年中国建设银行奖教金(科研类)及2020年鹭燕奖教金(科研类)获得者,长期讲授“研究方法论”、“教育与心理统计”、“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等课程。已在国内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专著两部,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课题。


陈武元

个人简介:现任厦门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曾任厦门大学社会科学研究处处长,《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编辑部主任、副主编。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高等教育、民办高等教育、教育经济与管理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多项;已出版专著2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路径的探索》《私立高等教育研究:理论与政策》)、译著3部(《高等教育的日本模式》《日本高等教育改革:现实与课题》《日本高等教育的改革动向》),并在《教育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比较教育研究》《大学论集》(日本)《大学财务经营研究》(日本)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得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

本文来源:《华文教学与研究》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好文荐读|傅惠钧:词汇修辞化与修辞词汇化

2024-08-18

好文荐读|王喜、吴勇毅:共同体视域下国际中文教材跨文化呈现路径探析

2024-08-16

好文荐读|许钊:现代汉语的时系统

2024-08-14

好文荐读|张露等:游戏化虚拟情境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

2024-08-13

好文荐读|周义凯、刘海涛:ChatGPT掌握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句长规律了吗?

2024-08-10

好文荐读|冯浩等:拼音文字背景汉语二语者汉字知音、知义和正确书写的关系研究

2024-08-09

好文荐读|周立炜、饶高琦:大语言模型中文语体能力评测研究

2024-08-06

好文荐读丨宋文辉:“对言语法”和中国逻辑

2024-08-03

好文荐读丨郝晓慧、史金生: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

2024-08-01


欢迎加入“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阿宁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