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好文荐读丨郝晓慧、史金生: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

郝晓慧、史金生 语言学心得
2024-09-03


好文荐读(第126期)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

好文荐读不定期更新,为大家带来最新的核心期刊亮眼论文,希望大家多多支持,也欢迎给我们留言推荐更多值得一荐的好文哦~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
郝晓慧,史金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   

文章简介

文章来源:郝晓慧,史金生.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互动功能及实现策略[J].语言文字应用,2024(01):98-108.

摘要: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由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整合而成的互动性标题句。与传统的标题句相比,该标题句具有信息解答功能、真伪确认功能、舆情应对功能、立场表达功能。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通过概念整合、语篇截取、信息包装形成的。其表达策略包括整合性叙事、多层面互动、强化时间表达、凸显主观情态。该类标题句连通了客观域和主观域、现实表达和非现实表达。它在新媒体中使用更能体现出互动性高、整合度低的特点。

关键词:复合事件;回应;整合叙事;信息包装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元明清至民国北京话的语法演变研究与标注语料库建设”(22&ZD307);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行、知、言’三域理论的北京话虚词功能及其演变研究”(18BYY180)的资助

感谢《语言文字应用》授权推广,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一 引言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由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整合形成的新兴标题句。这类标题句在反映重点舆情、应对突发事件、解读热点问题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目前,这类标题句广泛出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例如:

      (1)非法砖厂毁基本农田!当地政府回应:全面核查整治(农视网,2021-05-08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由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复合而成。根据交际需求,引发话语、回应话语可随语境隐现。本文涉及的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基本属于超单句,重点涉及引发事件、回应事件以及事件表达的形式整合。关于超单句的标题,学界主要从结构特征、语义特点、篇章分布、互动功能等几方面展开分析。例如:左乃文、陈一(2019)着眼于篇章角度,重点分析了新媒体标题“亮了”篇章功能的扩展;曾常红(2020)从复句角度,探讨了 社论标题的简省性、凸显性和对称性;李洋、陈一(2020)从互动角度描述了双视点互动标题句的语义构成、形成动因和话语整合策略;沈威(2020)以连词“所以”为研究对象,描写了“所以”在标题句中的功能扩展。本文从互动角度研究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对话属性,讨论引发话语层和回应话语层的视角整合、跨域整合,连通叙事性与对话性、主观性与交互主观性, 分析多角度、多层次的互动关系

二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类别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涉及引发话语层和回应话语层的形式整合。引发话语层包括引发主体和引发行为,回应话语层包括回应主体和回应内容。完整的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应包含引发主体、引发行为、回应主体、回应内容四个要素,其中以“引发行为” 和“回应内容”为主要要素。本文以含有动词“回应”的标题句作为考察对象,讨论该标题句在不同语境下的分布模式(一)“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是指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同时出现“引发行为”和“回应内容”的话语模式。其中,“回应内容”一般作为新信息,出现在句末,“引发行为”一般作为已知信息,出现在句首。通常引发主体、回应主体也随之出现。‍‍‍(2)“清华博士报考协警”?清华大学回应:学籍库查无此人(《新京报》2022-05-23)(3)涉小米产业链 IPO 政策受限?证监会回应:系谣言(人民网,2022-03-30)(二)“引发行为”单现类

“引发行为”单现类是以“引发行为”为核心的话语模式。“引发行为”是必有成分,“回应内容”是隐匿成分,“引发主体”和“回应主体”为可有成分。

(4)上海一小区居民吃泡面居委吃瑞士卷?徐泾镇回应(《新民晚报》2022-05-16)

(5)判决书出现“安徽省南京市”, 法院回应(《南方都市报》2021-11-23)‍‍‍‍‍‍

‍‍‍(三)“回应内容”单现类

“回应内容”单现类是以“回应内容”为核心的话语模式。“回应内容”是必有成 分,“引发行为”是隐匿成分,“引发主体”和“回应主体”是可有成分。

(6)上海专家回应:核酸复阳者没有传染性(健康界微信公众号,2022-04-11)

(7)最新回应:已下架!(《湖北日报》2022-05-27)‍‍‍

‍‍(四)“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

“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主要是指在前三类分布模式的基础上,添加主观评议性成分。评议性成分可以分为前置类和后置类,其中前置类成分形式短小,通常以感叹句的形式出现,表示标题拟定者或相关主体的主观态度和立场评价。后置类成分通常伴随着评论主体及评论内容,表现表示评论主体的立场态度。

(8)荒诞!99.99 亿拍一瓶“限量版”茅台?茅台公司回应:不清楚,不予置评(《21世纪经济报道》2022-05-19)

(9)女孩溺亡,警察失职?警方回应!网友:看着好难受……(《中国青年报》2020-12-05)‍‍

(五)“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

“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是指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既不出现“引发行为”, 也不出现“回应内容”的话语模式,回应主体可选择性出现。此类模式在形式上最简, 信息量最少,读者对正文语篇的依赖性较强。

‍‍(10)教育部回应!(《西宁晚报》2022-01-17)

(11)东风本田紧急回应(《南方都市报》2022-05-26)‍

(12)热搜第一!刚刚回应(《合肥晚报》2022-05-26)

三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语用功能


与传统的标题句相比,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传递的信息量通常较多,有自身独特的语用功能。其语用功能包括信息解答功能、真伪确认功能、舆情应对功能、立场表达功能。其中,信息解答功能是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核心功能,真伪确认功能、舆情应对功能和立场表达功能是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外围功能。

(一)信息解答功能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具有信息解答功能,即相关主体通过解答的方式给出事件处理结果。由于社会大众对热点问题的迫切关注,亟需相关部门对社会热点问题做出快速回应。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可以满足社会大众最基本的信息需求,因此具有信息解答功能。需要解答的信息类型包括疑惑类信息、争议类信息、纠纷类信息、政策法规类信息。

‍‍‍(13)北京回应是否建设方舱医院:已完成 4000 张床位储备(央视网,2022-04-30)

(14)江南布衣回应童装争议:未经过审核委员会设计研发支出并不低(《经济观察报》2022-06-12)

(二)真伪确认功能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具有真伪确认功能,包括证实功能和证伪功能。就证实功能而言,引发话语层通常是社会生活中尚未确认的事实,回应话语层对这类事实进行真实性的确认。就证伪功能而言,引发话语层通常是当前社会生活中的传言或谣言,回应话语层主要使用否定形式对谣言进行澄清。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有效传递正确信息,打击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引导社会群体形成正确的舆论。

‍‍(15)女网红用濒危动物做美食? 警方回应:确实是大白鲨(《钱江晚报》2022-08-01)

(16)叮咚买菜被曝大裁员,回应:消息不实(红星新闻,2022-01-13)‍

(三)舆情应对功能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具有舆情应对功能,即具有传递事实真相、扭转负面舆论、解决舆情危机的功能。王振宇(1997)指出,公共关系危机是指损害良好公共关系状态的潜在或已发生的破坏性事件。舆情危机作为公共关系危机的一种重要类型,对良好的公共关系具有破坏作用。针对舆情危机,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传递了对相关情况的通报和说明,处于危机中的社会组织或社会团体能及时扭转、化解舆情危机,进而维护与公众的良好公共关系。

‍(17)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霸州回应:立即启动问责程序,以工作成效赢得原谅 (《山东商报》2021-12-21)

(18)儿童平板电脑充斥黄暴内容?小天才回应:立即下架处理(《证券时报》2022- 07-11)

(四)立场表达功能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具有立场表达功能。相较于引发话语层,立场表达经常出现在回应话语层中。Du Bois( 2007 )指出,人们使用语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表达一定的立场。方梅等(2017)认为,立场表达体现在人们言语交际中的方方面面,先不说人们在社会互动中对某人、某事表达赞美、同意、反对、亲近等这些带有明显态度倾向的社会行为,哪怕是在评价某个人、某个观点或某个事件时保持客观、不偏不倚的中立态度,这也是一种立场的体现。在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标题拟定者通常使用显 性形式来表达肯定性评价立场或者否定性评价立场, 显示明确的立场表达。‍‍(19)全国政协委员建议将违法建设行为入刑,自然资源部回应:赞同(福安城市管理微信公众号,2020-11-26)(20)网友称五官科医院核酸检测收40元,医院回应:不符合事实(《新民晚报》2022-06-03)

四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形成过程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形成是多方面综合的结果,首先是心智层面的认知加工, 为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提供概念框架。其次是语义层面的截取操作,为标题句的产生提供内容材料。最后通过语序变化、句法降级等操作手段, 实现信息配置和布局。

(一)概念整合过程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将引发话语层和回应话语层整合形成的新兴标题句。沈家煊(2006)论述了概念整合的两种类型,分析了糅合型整合和截搭型整合两种不同的整合形式。基于“引发事件—回应事件”的事件框架,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属于截搭型整合,在句法层面体现了因果性、时序性的特点。概念整合过程通常伴随着概念压缩和概念显隐。就概念压缩而言,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大体是在原正文语篇的基础上通过去精细化操作而形成的。沈家煊(2006b)指 出,概念压缩指参与整合的两个概念域(输入域)及其关联性有选择地压缩到一个整合域中,概念压缩可能作用于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概而言之它们都是“距离压缩”。以时序截搭为例,事件1作为引发事件,发生在前,事件2作为回应事件,发生在后。引发事件域和回应事件域有时间距离,属于时间距离压缩。再者,引发事件发生在引发空间域,回应事件发生在回应空间域,两域之间属于空间距离压缩。就概念显隐而言,在无标记的情况下,标题句中将事件有关的时间、空间、原因等不必要要素隐去,将主体、事件内容等必要要素凸显,最终提取必要的事件框架,这一操作过程伴随着概念凸显与概念隐退,凸显出来的信息是前景信息,隐去的信息是背景信息(二)语篇截取过程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在语篇正文的基础上截取而成的。根据截取的手段,可以分为直接截取类、整合截取类、零截取类。1. 直接截取类:指标题拟定者直接从语篇正文中截取核心内容。根据交际需求,标题拟定者可以从引发事件截取,也可以从回应事件截取。通过去精细化操作,将语篇中的核心内容截取到标题中。

2.整合截取类:一般涉及的是多个主体、多个视角的整合。在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 首先出现的是主体的整合,其次整合出两个或多个主体的回应内容,以“联合回应”和 “分别回应”为主要代表形式。

3.零截取类:标题拟定者没有选择引发事件和回应事件中的内容,零截取型通常是标题拟定者认为引发事件具有紧急性、突发性,回应内容具有权威性、言据性,因此标题拟定者通过零截取来调控读者的注意力。

(三)信息包装过程

1. 不同属性信息的在线组合

信息流中,通常包含多个信息元素,这些信息元素包括已知信息、新信息、可推知信息、情态信息、衔接性信息等(陆俭明,2017)。通过信息元素的组合,实现信息传递,满足语言使用者的交际需求。在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存在“新信息”“已知信息+新信息”“附加信息+已知信息+新信息”三种不同的信息要素组配模式。

一是“新信息”模式。在无标记的情况下,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以回应话语为核心,回应话语为新信息另外,标题拟定者出于陌生化表达的需求,有意将回应内容隐去,这时引发话语的信息地位得到凸显, 成为信息焦点,属于新信息。

二是“已知信息+新信息”模式。引发话语层通常是已知信息,发生在前;回应话语层是新信息,发生在后。根据线性增量原则,说话的自然顺序要从已知信息到新信息。标题拟定者将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并置处理,考虑到读者顺向识解的认知程序, 标题拟定者将引发话语前置,作为已知信息,将回应话语后置,作为新信息。

‍‍‍三是“附加信息+已知信息+新信息”模式。该模式传递的信息量最大,其中附加信息主要是标题拟定者及第三方的评论性信息。除评论性信息之外,标题拟定者还可以附加标示事件性质的信息、标示事件过程转变的信息。

2. 信息要素的包装手段‍‍‍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信息包装手段包括平行并置和内嵌从属两种。

平行并置是指将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看作一个线性序列,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发生在前后相继的时间线条上,引发话语在前,回应话语在后,遵循从旧信息到新信息的信息流原则。引发话语层和回应话语层被压缩为等立小句。

内嵌从属是指通过句法降级等手段,将引发话语打包到回应话语中,引发话语成为宾语小句,属于内嵌小句,在句法上不自足,语气成分受限,引发话语由背景化需求驱动(方梅,2008),降级为背景信息,回应话语成为前景信息。

五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表达策略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表达策略分为整合性叙事、多层面互动、强化时间表达、凸显主观情态。该标题句涉及主观性和客观性、叙事性和对话性的动态整合,具有明显的互动性特征。

‍‍‍(一)整合性叙事

传统的标题句大多是单维叙事,即客观叙述一个事件,大多以行域事件为主。尹世超(2008)分析了汉语标题的被动表述,其中主要涉及受事主语标题、有标记受事主语标题、无标记受事主语标题等,此文是根据主体的语义角色进行的标题考察,涉及的大多是一个主体,报道的是一个事件。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突破了单一事件的表述方式,更多涉及多维叙事、整合叙事,整合过程中涉及不同视角、不同概念域的在线重组。

‍‍‍视角整合体现了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统一、静态视角与动态视角的统一。客观视角是固定的、不可改变的,主观视角是临时的、因人而异的。静态视角是相对稳定的,动态视角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姚双云,2012)。就客观视角与主观视角的统一而言,客观视角体现为标题拟定者在叙述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时,两个话语层的事件基本是客观存在的,事件发生的时间、空间是相对固定的;主观视角体现为标题拟定者在描述客观话语层的同时,有选择地添加评论性话语,体现标题拟定者的主观态度和看法。就静态视角和动态视角的统一而言,静态视角是指标题句呈现的话语形式具有定型性和稳定性,属于一次回应;动态视角是指在同样的视角框架下,随着事件进程的发展, 回应存在二次回应、多次回应等不同类型,具有相对动态性。‍‍‍

随着主观视角的整合完成,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也涉及到概念域的不同组配。从三域的角度看,引发事件域大多为行域,即言者客观报道现实发生的事件。回应事件域可以是回应主体采取澄清、反驳、斥责等言语行为进行回应,属于言域;还可以表达回应主体对事态的看法和认识,属于知域。整合过程将行域、知域、言域三个概念域进行并置,分为“行域+行域”“行域+言域”“行域+知域”“知域+言域”等不同的组配类型,综合利用语序、内嵌等包装手段,连通客观域与主观域、现实表达与非现 实表达,实现交际需求。‍‍‍

(二)多层面互动

‍‍新闻标题以报道新闻为基本功能,具有一定的叙实性。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在叙实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多层面互动的语用功能,多层面互动体现为主体互动和文本互动。‍

就主体互动而言,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体现了引发主体和回应主体的双主体互动模式、引发主体与回应主体、评论主体的多主体互动模式。双主体互动模式的典型表 现是“回应主体回应引发主体:回应内容”和“引发主体+引发行为,回应主体:回应内容”两类,双主体凸显引发主体和回应主体的在线互动, 增强了主体之间的对话性。多主体互动模式的典型表现是“引发主体+引发行为,回应主体:回应内容,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多主体互动模式比双主体互动模式传递的信息量大,增加了评价主体,更能凸显参与主体与评价主体的互动,这种互动形式也突破了传统新闻标题的叙实性特征,将叙实性与对话性、叙事性与互动性统一到标题表达中。

文本互动体现在引发文本、回应文本、评论文本的互文性。祝克懿(2010)从语篇研究的角度探讨了互文性,互文性可以从文本内部和文本外部两个角度进行分析。从文本内部来看,互文本体现为当下文本成分与源文本成分之间的互涉关系;从文本外部看,互文本体现为处于不同空间层次上、不同来源的源文本按不同的方式参加到当下文本中所形成的空间结构关系。在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引发文本、回应文本、评论文本是对源文本成分的省缩、改造,体现了文本内部的互涉关系。从文本外部来看,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由评论文本、引发文本和回应文本复合而成,三类文本分别来自 不同的空间领域,通过整合共同参与到当前文本中。引发文本和回应文本关系密切,二者存在广义的因果关系,回应文本是针对引发文本的进一步阐发和解释。评论文本与引发文本、回应文本的距离相对较远,评论文本表达了评论主体的立场。

(三)强化时间表达

传统的新闻标题弱化时间表达。方梅(2007)探讨了语体动因是如何塑造句法形式的,该文从“时间连续性”和“动作主体”两个角度观察不同语体的句法特征。文中指出,新闻报道的标题经常出现时体标记的缺省,去掉了过程表现形式。过程结构的缺省说明新闻标题不关注时间连续性,也就是不关注时间表达。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较为关注时间表达,具体体现为标题句中添加时间副词、时间名词等来定位事件的发展过程。高频出现的时间副词主要包括“刚刚”“已”“已经”“早已”“正”“正在”“立 即”“马上”“将”等。如:

‍‍(32)天津航空回应女子实名举报机长丈夫:已停飞,将持续关注(中国新闻网,2022-04-24)

(33)出版社回应《美国高等教育史》错译问题:全网下架,正修订翻译错误(澎湃新闻,2022-05-15)‍‍

‍‍(四)凸显主观情态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在客观叙事的基础上,还表现了标题拟定者或者回应主体的主观情态。主观情态表达经常出现在回应话语层,以认识情态和道义情态为主。通过主观情态的表达,回应主体有意识显示对引发话语的情感态度,凸显自身的主观认识, 使得读者进一步探索主体的态度意图,加强标题拟定者与读者的互动关联。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中多带有主观情态标记,经常出现“可能”“必须”“应该”“肯定”等情态词,表示命令、保证、推断、可能等主观情态。

(34)河北邯郸一小学操场变农田回应:基本农田必须复耕(《中国青年报》2018-05-25)

(35)新东方直播突然火了,股价暴涨近10 倍!俞敏洪理性回应:可能是一时的热闹 (《期货日报》2022-06-17)

六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在不同媒体中的使用情况

本文考察了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的使用情况,总结出了不同模式的使用数量及使用比例,分析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在两类不同媒体中的使用倾向。

‍‍( 一 )传统媒体中的使用情况

我们通过搜索《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法治日报》等传统媒体, 随机检索了 500 条复合事件回应标题进行分析,考察了“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引发行为”单现类、“回应内容”单现类、“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五种模式的使用情况。具体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在传统媒体中,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经常使用“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和“引发行为”单现类传递信息。“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将“引发行为”看作已知信息或者易推信息,将“回应内容”看作新信息,“引发行为”和“回应内容”的并置减少了读者的认知付出,符合正常的认知程序。“引发行为”单现类具有设疑功能,标题拟定者将回应话语隐去,容易激起读者的兴趣点。由于传统媒体具有正式性、典雅性、严谨性等特点(冯胜利,2010),“回应内容”单现类和“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传递的信息量较少,不符合传统媒体的正式度、严整性要求(崔希亮,2020)。另外,相较于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互动性和交互性较低,所以“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出现频率和使用频率较低。

(二)新媒体中的使用情况

我们通过搜索搜狐网、新浪网、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媒体,选择出现在新媒体中的 500 条复合事件回应标题进行分析,考察上述五类模式的使用情况。具体见表 2。‍

‍‍根据表 2,在新媒体中,“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和“引发行为”单现类的使用频率最高,符合标题句的信息传递功能和设疑功能。相比前两者而言,“回应内容”单现类、“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传递的信息量较少,读者需要付出较大的认知努力去识解,因此这二者的使用频率较低。另外,基于标题语言的经济性和简洁性要求,“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的出现频率也相对较低。通过以上两个表格可以看出,不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引发行为—回应内容”并存类和“引发行为”单现类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是标题拟定者的选择偏好。但是在新媒体中,“引发行为—回应内容”添加类和“引发行为—回应内容”缺省类的出现频率要高于传统媒体,这说明新媒体的互动性程度更高、整合度较低,符合话语交际在线生成的语用性质。

七 结论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是由引发话语和回应话语整合而成的新兴标题句,具有信息解答功能、真伪确认功能、舆情应对功能、立场表达功能。这类标题句是通过概念整合、 语篇截取、信息包装生成的。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表达策略分为整合性叙事、多层面互动、强化时间表达、凸显主观情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标题拟定者有不同的选择倾向和选择偏好。

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的不同话语模式可以满足标题拟定者的选择需求,同时也反映出标题拟定者在选定标题时的主观倾向和视角,体现了标题语言内在的互动性和对话性。作为标题语言创新的一种类型,复合事件回应标题句可以反映相关主体应对突发事件、危机事件的处理方式和处理态度,也可以对社会热点问题、重大舆情事件进行舆论引导,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作者简介








史金生

个人简介:史金生,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学科负责人,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语文现代化学会语义功能语法专委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句法语义、汉语国际教育和语言智能研究,出版专著《现代汉语副词连用顺序和同现研究》(商务印书馆)、《语法化的语用机制与汉语虚词研究》(学林出版社)。曾获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语言学家奖二等奖。


    郝晓慧,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句法语义学。


本文来源:《语言文字应用》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欢迎转发扩散!




推  荐




好文荐读|刘华、闫慧颖:近十年东盟华文媒体“国际中文教育”主题挖掘研究

2024-07-29

好文荐读|夏焕乐、张谊生:构式特征在构式化过程中的互动、机制与结果

2024-07-28

好文荐读|孔英民、朱庆祥:从多动因互动看强化否定还是弱化否定

2024-07-25

好文荐读|杨旭、吕佩:句式交替的界定、分类与表征

2024-07-24

好文荐读|沈家煊:践行“简单原则”

2024-07-19

好文荐读|李宇明、李艳华:“中文+X”的类型及“工具语言”问题

2024-07-17

好文荐读|崔希亮:人工智能——语言教学的机遇与挑战

2024-07-16

好文荐读|张虹倩、胡范铸:语境、概念、路径:国际中文教育的再思考

2024-07-15

好文荐读丨张进凯:“X 不比 / 没有 / 不如 Y Z”变体选择的多变量分析

2024-07-12


欢迎加入“语言学心得交流分享群”“语言学考博/考研/保研交流群”


请添加“心得君”入群务必备注“学校/单位+研究方向/专业”

今日小编:詹   詹

审     核:心得君

转载&合作请联系

"心得君"

微信:xindejun_yyxxd

点击“阅读原文”可跳转下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心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