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令人心动的offer》完结,它教会了我们什么?

职问旗下 法律求职 2020-11-12


腾讯综艺《令人心动的offer》终于播出了最后一期。

当看着律师们和加油团选出最后3名获得offer的实习生时,我突然发现,这个结局,和两个多月以前我看这个节目刚开播时,预估的结果差不多。


或许有人会很快得出结论:你看,我说吧,比你强的人永远比你强,从你的出身和过往的成长轨迹就已经决定了,你再怎么追也追不上。

诚然,我们早就接受了现实的残酷,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童话。但我们往往忽略了,残酷现实里的那些成长与变化,才更值得关注。

当我回头看《令人心动的offer》里的8名实习生时,我发现,最终的结果虽然没有太多惊喜,没有什么逆袭,但其实并不是他们没有变化,相反,是他们每个人都产生了变化,都经历了成长。

尤其是对于李晨、蔡昆廷、郭旭等曾经一度被人认为“学历不够”“拖后腿”的实习生,他们本身并没有与李浩源、邓冰莹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为期两个月的实习中,能与学霸们以相同速度成长,甚至缩短这个差距,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说实话,一开始我并不看好这部从韩国引进的综艺,一方面是韩国原版太过耀眼,另一方面是根据以往经验,担心国内引进后会变味。

可是看这么久下来,我终于承认,这是一部让我受益良多的综艺。

我理解那些因为考虑综艺效果而设计的情节,并没有还原律所实习的真实生态,但在那些故意设计的情节背后,蕴藏着律所职场的真正道理,幸好我没有错过。

(分享一个《令人心动的offer》金句大赏☟)


了解法律工作的复杂性
 
每一个刚走出象牙塔的法学生,要面临最困难的一件事,就是说服自己接受法律工作的复杂性。

法学生容易陷于一种误区,“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但法律和所有学问一样,都有复杂性。
 
《令人心动的offer》里有一期,在与何运晨讨论是否“构成欺诈”“构成重大误解”的时候,郭旭据理力争,坚定认为“不是欺诈”,其实就是太过于简单地按自己的理解去给一个法律问题定性。

后来,柴晓峰告诉何运晨,你拿重大误解打,就是在变相承认当事人是个傻子,这只能作为下策。作为一名资深律师,柴晓峰很清楚,当事人找到一名律师,并不是让律师告诉他法律是什么样的,而是要让律师帮助他在合乎法律的范围内解决他的问题。

还有一次,在见客户之前,郭旭在准备如何沟通时,独自一人在角落嘟囔,“万一客户说没有呢?没有就别告了”。


同样的问题,学霸李浩源也犯过。在面见一个因怀孕而被公司辞退的当事人时,李浩源也向当事人发表了一些很主观的言论,比如“这是一种‘钓鱼解除’”“我认为它是不合法的”,等等。


专业学习和法律实务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学习中,法学生需要做的是回答问题,而实务中,更重要的是解决问题。

初入职场的法学生很容易把法律工作理解成一种“答题”。

我们的期末考试、法考、法硕考试,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案例题,最后的问题总是问犯什么罪判什么刑,但是在实务中,案例往往不会有“正确答案”,而且实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必须想办法实现你的答案。

节目中,郭旭最后有了非常大的成长,她懂得与同伴更温和地交流,学会更成熟地思考每一个法律问题。她自己总结,“我们渐渐吸纳了别人的意见,拥抱了秩序的力量,进而成为了新的自己”。


法律工作不能太情绪化

《令人心动的offer》中,李晨无疑是特殊的一个,与其他学霸相比,李晨院校背景不够突出、专业能力也相对一般。有一期节目,因为成绩太差,试图与带教律师柴晓峰交流时,甚至哭了出来。


我看到这段的时候,心里暗暗说,李晨啊李晨,你太傻了!

在律所实习,真的很少有能与带教律师如此直接交流的机会,为什么不把握机会跟柴律师讨教工作上的问题呢?不抓紧时间多学一些东西,而是把时间浪费在宣泄自己的情绪上,真的太傻了。

何炅也提出,他并不鼓励年轻人与上级交流时宣泄自己的情绪,在工作场合,就应该多想想如何把工作做好,而不是考虑自己的情绪有没有被照顾好。柴律师是一个温暖的人,但并不是所有上级都是温暖的人。
 
有人总是对法律工作者的理性、冷酷,甚至有点不近人情非议颇多,但我觉得,要从事法律工作,一定要避免不恰当的情绪化。
 
李浩源在见过被单位辞退的怀孕员工后,也表示,“我很怕见当事人,特别他们是处于一个弱势地位的”。


李浩源很清楚他的问题,金勋律师也提出,要注意控制情绪投入的度,如果全情投入,有时会很受伤。当然,金勋没有讲的是,不恰当的情绪投入,不仅会伤害自己的感情,也会严重地耽误工作。


谨言慎行

接着上面的情绪化问题说,情绪化导致的不仅是自己情感受伤,而且会进一步影响你的工作。

有一期节目,8名实习生到乡间进行法律援助,见到了许多需要帮助的当事人,有的是留守老人与子女发生矛盾需要帮助;有的是事实孤儿,母亲抛下孩子走了,孩子想寻回亲情……

这些当事人过着朴素的乡间生活,缺乏保护自己的途径,许多人都很值得同情。我们的实习生当然不能幸免,纷纷热心出手,帮助他们联系亲人、出具法律文书,希望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起码能帮助一点点。

可是事后复盘的时候,柴晓峰很快发现一个问题:实习生给委托人出具了一份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


实习生回答,这只是一份草稿,他们希望能通过这份文书,给委托人提供一点帮助。

柴晓峰马上指出,文书需要带教律师确认才能向当事人提交。


柴律师考虑的,大概一方面是,实习生还称不上成熟的法律工作者,没有向当事人提交法律文书的资质,文书应该由律师把关;另一方面,如果实习生提交的文书中有错误的表述,会引导当事人作出不利的举动,反而会伤害当事人的利益。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谨言慎行对法学生来说非常重要。

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谦虚一些。
 
李浩源在节目中甫一登场,blingbling闪着学霸的光,各种古诗词、生僻成语出口成章,聊天时也动辄背几个法条。其实,我当时很担心他无法成为一个好的律所实习生。

无论一个法学生顶着学霸的光环还是天才的赞誉,进入律所当实习生也永远是一张亟待书写的白纸,有太多东西需要学了。别的不说,就连使用打印机都没那么容易,不是吗?


李浩源后来渐渐减少了“炫技”的次数,在真正接触律所实务后,变得谨慎和踏实,这是李浩源最后成功的关键。

事实上,律师行业,除了单打独斗的少数刑辩律师,大部分律师都是团队工作。越是重大的案件,越需要律师之间的相互配合。个人色彩在律所是并不提倡的,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出风头,他的团队势必会承担更大的风险,同僚也会逐渐离他远去。
 
我有一个律师朋友,法学院毕业后就在红圈所当律师,朋友圈火起来那几年都很少看到他发朋友圈,近些年变成senior后,全年可以不发一个朋友圈。对于律师来说,无论在什么场合,表态就意味着产生法律上的后果,专业的律师要避免表态。
 
我还记得,节目里有一期,请到金勋律师在演播室采访,何炅在旁连问好几个让他表态更看好哪位实习生的问题,金勋律师不发一言,微笑以对,既不回答,也不拒绝。这就是顶级律师的职业习惯。


务必保持温暖

虽然上面说了很多实习生“不够职业”的一些习惯和做法,但我完全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大部分的不够职业,是建立在“学生气”,也就是一种初生牛犊的人性温暖上的。

回过头来看,这些温暖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说实话,法律行业最缺的不是一板一眼、以专业著称的人,而是心中有太阳、手里有温度的人。

近些年来,律师行业发展迅速,但总是有许多负面评价,使律师跟金钱和利益联系在一起,受人非议。比如有人谴责律师为了钱,帮助犯罪的人脱罪;有人认为律师选择客户,只看谁给的钱多。虽然我们清楚,这些谴责在业内人士看来是明显的误解,但它起码表明了一个问题:律师行业的形象有待建设。

我在看《令人心动的offer》时,总是会受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鼓励和感动,使我相信律师行业是温暖的,而不是冷冰冰的。

比如,李晨找柴律师哭诉时,柴律师鼓励他说,自己是非法本的,对许多法本来说不算根正苗红,但努力加坚持,就没有什么做不到的。


再比如,梅桢在几次面见当事人的时候,都会很细腻地观察当事人,努力照顾当事人的情绪。


节目最后,8名实习生站在某著名的海边,向着大海许愿,十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李浩源说,要成为全国扬名的法律人。李晨说,要成为制霸上海法律圈的男人。邓冰莹说,要成为徐灵菱那样超酷的律师。蔡昆廷说,要成为高级合伙人。梅桢说,要成为赚很多钱的女人。郭旭说,要给妈妈买大别墅。何运晨说,要成为不太累的合伙人。薛俊杰说,要成为超级社会精英。


人各有志,我衷心祝愿他们梦想成真。

但我私心也抱有一种希望:十年后,他们仍然是现在的他们,保持那种温暖和善良,做一名有温度的法律人,在法律行业里纵情驰骋、大展宏图。


法律求职原创,作者:Henrik
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福利来了


【你从《令人心动的offer》学到了什么】


在文末留言

写下你的院校、年级

并分享你观看《令人心动的offer》的感想

(不少于50字)

我们将从留言区选取符合上述格式

点赞数最高五个留言

分别赠送

《令人心动的offer》实习生

签名照一张

(排名靠前者优先选择)


活动截至1月6日12:00



如果你想找律所/法务实习或全职工作,或想在法学院求学中做好规划。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加顾问】,会有专业的顾问为你进行1对1简历评估、能力提升、求职规划。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