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男是美本申请中最难取胜的吗?(上)
1. “理工男”是申请链的底端吗?这个是伪命题吗?
从表面上来看,“理工男”确实是最难进入名校的群体之一,但这个结论有一定的欺骗性,并且没什么意义。
之所以有欺骗性,是因为理工科的学术成绩和人文社科的学术成就很难直接比较。相对于人文社科来说,理工科有多得多的竞赛和暑期项目,尽管其中有些项目含金量一般,但这使得很多理工科申请者看上去奖项满满。而人文社科尽管有一些比赛,但是学术成就更多体现在申请者的底蕴中,要通过文书、面试、活动经历等申请材料中的各个方面去体现,这使得很多实力不凡的人文社科申请者在纸面上的实力一般般。
抛开上面这一点,如果我们真的去仔细看每个学生的核心实力(不仅仅看纸面材料),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之间的难度差距就会缩小。尽管依然有一些差距,这主要是来自于男生中要读理工科的确实比要读人文社科的多一些,因此竞争就会更加激烈一些。但是,这一结论依然没什么意义,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是不能在理工科和人文社科之间自由切换的。如果不擅长人文社科,但是偏要走人文社科的路线,不仅会痛苦,而且会失败,肯定不如基于理工科的基石去构思可以“突出重围”的留学规划。
如何突出重围呢?
要么是取得硬核的奖项,要么是展示跨界的综合能力。
硬核奖项可以分为奥赛类和科研类。
(1)奥赛类:就是各个学科各个国家的专门比赛,比如 AMC, PhysicsBowl, USABO, USNCO, Brain Bee, BPhO, UKChO, BBO 等等,不一而足。
(2)科研类的赛事一般都包含多个学科领域,其中全球各地都可以直接参加的就是丘成桐奖,在国内还有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创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名字比较可爱,但是一个很高规格很严肃的比赛)、英才计划(披着培养外衣的官方选拔),在美国还有 ISEF(国内俗称“英特尔”,但是现在已经不是英特尔冠名的了)、JSHS、STS等等。具体多高的奖项算硬核是取决于学生的基础情况和目标学校的。
一线美高的女生,以前15左右的学校为目标(比如康奈尔的数学系),可能获得AMC 12 top 5%,或者 ISEF-affiliated sciencefair(“英特尔”的预选赛)的州一级奖项就可以了。但是一个国内读书的男生,同样以前15为目标,就需要有更高一级的奖项,比如AIME 9分(仅仅在AMC 12取得 top1%是不够的) 或者丘奖半决赛入围。以上两个例子都是假设没有高水平暑期项目等其它的学术成就。
所谓跨界的综合能力,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人文素养很难直接体现,这更加适合原本就同时擅长文科和理科,并且要从冲击前十名校,因此在文书和面试中有充分展示机会的学生。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这有很多可能性,比如科学背后的哲学、哲学背后的科学、科学家的情怀等等,甚至是写科幻小说和科普文章(Scholastic Writing 和 New York Times StudentContests 分别有专门的比赛类目)。相较而言,社会责任就更加容易体现。尤其是对于擅长理工科,但是觉得自己不一定有实力取得硬核奖项的学生,可以用理科的方法去分析社会问题,不仅体现自己的学术好奇心,而展示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关心。
这里的切入点非常多,首先要从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情出发(理科的工具是非常具有延展性和普适性的,很多社会问题都可以分析也值得分析)。比如,老龄化对于社会的经济影响,就可以通过数学建模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中美民众相互之间的情感倾向,则可以通过计算机科学中的「自然语言处理」来分析。可能性无穷多,但是要基于学生自己的探索,此外当然也要有专业的指导和严谨的学习计划。
2. 招生官怎么定义和看待理工男选择的专业方向
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区分“理科”和“工科”。“理科”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环境科学、地球科学等等,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自然世界的运行原理,或者说找到新的知识。“工科”主要包括计算机、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化学工程、土木工程等等,主要学习的内容是造出有用的东西(包括电脑软件等虚拟物品),或者说运用已有的知识。
理科和工科的很多内容是相通的,甚至是密不可分的,在高中阶段要做的准备也是类似的。但是,从本科申请的角度来说,理科和工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在于学习的内容,而是在于申请的难度:大部分开设工程类(工科)专业的大学都会设立专门的工程学院,但是数学和自然科学(理科)和人文学科(比如文学)、社会科学(比如经济)都在文理学院(这里是指大学内部的一个学员,英文一般是College of Arts and Sciences 或者 Collegeof Letters and Sciences,不同于独立的 Liberal Arts College)。这看似是一个行政划分,但其实有一些现实影响。
大家都知道,美国大学都鼓励学生在大一大二充分尝试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生可以轻易地更换自己的专业。但在不少学校(有一些重要的例外,比如莱斯),这样的学业自由都是在学院内部的。也就是说,机械工程专业的学生可以很轻易地选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或者转到物医学工程专业,经济专业的学生也可以轻易地选上数学课或者换到哲学专业,但是文理学院(包括理科、人文、社科)的学生要选择工程学院的课程,或者转到工程学院的专业,就会有一定的门槛,这个门槛的高地取决于不同的学校。
与此同时,因为工程类专业(尤其是计算机和电子工程)的就业前景和科研前景都非常好,所以想读工程类专业的学生非常多,这使得工程学院(也就是对应了工科专业)的申请难度一般都显著超过了文理学院的理科专业。举例说,一位在数学和计算机都有一定成就的学生(比如在数学建模比赛中取得过一些成绩),如果可以录取到前15左右大学(比如康奈尔)的数学专业,那么可能只能录取到前30名左右大学(比如纽约大学)的计算机专业。
尽管从文理学院转到工程学院的专业有一定门槛,但一般来说这一门槛肯定会低于本科录取。而且,从长期发展的角度来说,本科读理科专业,硕士或博士再换到工程专业也是非常好的选择。因此,除了一些特殊情况之外,我都建议学生选择理科专业,即使要读工程,也可以之后再调整。
除了理科和工科之间的差异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小众学科。在我的经验中,所谓“理工男”其实在兴趣和能力上并不是均匀覆盖所有理工类的所有学科的,其中擅长数学或物理,想学计算机或机器人的学生,少说过半,甚至可能占到七成。这就使得这些学科对于男生来说尤其困难。
但是,只要有愿意探索的心态,并且找到合适的规划和资源,完全可以利用数学或物理上的基础素养去做小众学科。因为数学和物理是思想方法和基础工具,而大部分小众学科都是应用领域。比如一个数学底子不错,但是不顶尖的学生,完全可以跨界到「分子动力学模拟」,用数学模型研究新材料、新能源的问题,然后申请化学或环境科学专业。或者一个物理底子不错,但是并不顶尖的学生,也可以去研究空气流动或海洋循环(这些都是基于力学的延伸和应用),然后申请地球科学、大气科学或海洋科学。
3. 如何打破理工男在招生官眼里的刻板印象
理工男在招生官眼中的刻板印象是什么呢?最主要的可能就是「很会做题,但只会做题」。要打破这一点,首先就要想一想,除了做题之外,还有些什么?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做科研,不过很多时候,学生做科研的时候还是会陷入到做题的思想方针里面,凡事想着拿奖,当然拿奖本身是一件大好事,但是完全奔着拿奖,往往是拿不了大奖的。
不管是一线比赛(比如丘成桐奖和ISEF)的评委还是大学招生官,最希望看到的还是学生的学术热情、好奇心和科学思维,也就是通过做题无法体现的这些内容。因此,要做科研,首先要有明确的兴趣,如果目前还没有兴趣,那么要做一些有计划的尝试。
其次,是要遵循科研的基本逻辑和基本规律,要意识到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在学习怎么找到正确答案。除了科研之外,就是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当然,这两点不是每个人原本就有的,可能也是目前我国基础教育中比较缺乏的,所以很难短期培养。但是如果真的可以做到,那么就可以称之为“文理兼修”了。具体来体现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的方法非常多,可以是通过文书,也可以通过选择相关的科研主题(比如利用数学的方法来研究贫富差距,利用生物的方法来尝试解决全球变暖),也可以通过艺术创作(比如微电影),也可以通过组织社会活动或社团等等。
篇幅有限,我们先讨论到这里。下一期,我们会继续讨论,“如何体现理工男的优势”以及“给理工男在文书和活动上的建议”,敬请期待。
作者介绍:覃秋语老师
覃秋语先生多年来专注于中国学生的教育规划、校外创新教育、美国本科升学指导。他所参与指导和帮助的学生成功在本科阶段被美国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芝加哥大学、康奈尔大学、杜克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卡内基梅隆大学、南加州大学等顶尖美国大学录取。
他曾创办中国知名的校外学术培养机构,帮助学生获得被誉为青少年诺贝尔奖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全球金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ISEF) 全球总决赛入围、科学天才奖 (STS) 学者称号、美国高中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省级一等奖、美国数学竞赛全球前1%、美国“物理杯”竞赛全球前十、美国化学国家奥赛中国区银奖、美国生物奥赛中国区银奖等奖项。他曾帮助数十位中国学生在英文期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
坚持原创 我们一起前行
我是Willey,我在书房等你。
美本留学面面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