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故宫博物院院长与21位中外学者共同倡议 推动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


1972年11月23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在巴黎签署,开启了全世界共同保护人类瑰宝的历程。今天,守护古代文明需要团结协作的理念已成为全人类的集体共识。签署公约的缔约国,在充分尊重所在国主权的前提下,“承认这类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因此,整个国际社会有责任合作予以保护”。该公约生效后在国际领域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为践行公约精神,故宫文化遗产的测绘制档、整体维修等项目陆续开展,所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国际社会的监督与帮助。在重温《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精神的日子,故宫博物院王旭东院长特别邀请21位国内外知名学者共同发出公开倡议,携手呼吁阿富汗加大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以此为守护世界重要文化遗产贡献一份力量。

作为丝绸之路上重要文明古国,阿富汗不仅拥有著名的巴米扬文化景观和贾姆宣礼塔等世界文化遗产,也珍藏着数量巨大的象征东西方文明交流的古老文物。这些珍贵的文物遗迹见证了阿富汗文明的发展,以及两千年以来丝绸之路上生生不息的文化交融、文明互鉴,是阿富汗人民、亚洲人民乃至全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保护它们,永远是阿富汗人民和全世界共同的职责。


中阿两国自古以来睦邻友好,互通往来。同为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双方在外交和商贸上保持着长久稳健的关系,文化交流也同样生生不息、源远流长。2017年3月,阿富汗国家博物馆的“巴克特里亚宝藏”文物展览引进中国并在故宫博物院、敦煌研究院、成都博物馆、香港历史博物馆等八地九家中国文博单位展出,观展人数达数百万,加深了国人对于阿富汗灿烂辉煌的古代文明成果的进一步了解。

在阿富汗国内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之际,本次倡仪致力于更好地保护阿富汗的文化遗产,增强全世界对阿富汗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的关注,进一步促进阿富汗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领域的国际合作,让世界遗产能够作为人类文明的无价见证永世留存!




来源: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资讯丨李群: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通知丨陕西印发“十四五”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展讯丨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暨“陶瓷之路展”开展赏析 | 光阴可爱——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作品展:艺术装置类展览作品疫情之下,欧美国家归还文物进程开始加速展示80年教学科研成果 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情况调研的通知回顾 | 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咖们都说了什么?展讯丨“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在京开展从延长开放时间到全天开放——24小时博物馆,城市夜生活新地标展讯 | 120余家中医药堂实物,长沙近现代中药文化史藏品展开幕观展 | 数字信息中的“世间乐土”:看吴文化博物馆如何用专业而亲近的阐释走近公众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