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确认过眼神,你是要中奖的人!成都博物馆文创大赛来了!


地球人都知道,

成都是一座你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作为幸福指数爆棚的城市,

成都就是宜居的代名词。

其实,

这是有迹可循的。


在成都博物馆30万件馆藏中,

它们早已一“笑”出圈。

你或许曾在热搜上见过它们:


俳优俑、吹笛俑、坐舞俑、

持镜俑、抚琴俑,

一眼望去,

全都喜笑颜开。

映入眼底的,

是历代成都人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的笑靥。



这些文物的笑容,既是璀璨华夏的历史见证,

也是天府之国的鲜活记录,

藏着成都人延续至今的幸福密码。



今,微笑仍是最成都的人文表情,是幸福成都的最佳注解。



成都博物馆2021年“这礼是成都”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大赛将由此开启。


用文化创意,让微笑走进现代生活。






创意启程

你准备好了吗


01

原创凝聚

助力天府文化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

THE GIFT OF CHENGDU

天府文化呈现的成都城市精神,是成都文创发展最为丰富的灵感与源泉。

以建设具有全球知名度的都市博物馆为目标,成都博物馆天然承担着传承天府文化的历史使命。成都博物馆通过一年一度文创设计大赛,开放成博极具特色的文物IP,打造代表四川、属于成都的新一代人文礼物,树立“这礼是成都”成博文创品牌。


为鼓励原创,获奖作品将纳入成都博物馆文创IP资源库目录,并颁发收藏证书。


02

IP引领

展开大运会背景下的微笑成都

THE GIFT OF CHENGDU

文创产业也是IP产业。

作为成都城市历史的展示地和标志性的城市人文空间,成博拥有巨大的城市文化IP资源库。馆藏陶俑作为成博的网红IP群,造型生动,笑容满面,是古代成都人乐观、自信、包容、友善的生动再现。


“这一次文创大赛以馆藏陶俑作为主方向,就是希望这种面带微笑、洋溢着生活气息、充满底气的人文气质,能从古代走进现代成都人的生活。”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解释道。


即将举办的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将是一场高水平的体育竞技国际盛会,“成都微笑”将穿越千年,与世界共庆。


本届大赛以“成都微笑迎大运”为主题,让成都两千多年的人文底蕴与现代国际化的城市形象交相辉映。


以成都微笑,向世界献礼!


03

两大赛道

成就多元创意的跨界交锋

THE GIFT OF CHENGDU

为展现丰富的成都文化,包容多元的创作形式,本次大赛开辟了两大赛道:文创设计类和文创摄影类。

#赛道一:文创设计类,以“成都微笑迎大运”为主题。

▉【成都微笑·共创生活】

本赛道要求参赛者根据大赛官网发布的素材,以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结合“成都微笑”为主要设计方向,进行文创产品设计。要求产品突出成博特色和成都文化特色,形态新颖、市场接受度高、易打样生产。


▉【成都微笑·共享成博】

本赛道要求参赛者根据大赛官网发布的素材,以成都博物馆馆藏陶俑结合“成都微笑”为主要设计方向,进行平面设计创作,包括但不限于能够代表成博的IP形象、包装设计、海报、插画、表情包、VI设计、壁纸等。


# 赛道二:文创摄影类,以“成都微笑迎大运”为主题。

▉【喜迎大运·共建未来】

以运动项目为创意元素,进行短视频及摄影图片的创作。结合喜迎大运展示成都人民热爱运动、健康生活、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呈现出运动成都、人文成都、生态成都。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街拍、诗朗诵、语言表达、歌曲、舞蹈、MV、小戏小品、广播微剧、纪实影像等短视频,或搞笑、或抒情、或剧情均可。


所有参赛作品应契合成都博物馆的整体形象,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除了面向专业选手的赛道,本次大赛还发起了线上线下互动话题——#打卡成博,成都微笑伴你同游天府#,邀您晒出与文物同款的微笑。(详见文末)


04

名家坐镇

汇聚天府人文最强音

THE GIFT OF CHENGDU

文化大咖不仅是天府文化的名片,更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为保证大赛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主办方精心组织了专业评审团队。


大赛邀请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协会会长、四川省文联名誉主席郑晓幸;成都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始人、中国东盟艺术学院教授许燎源;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工艺美术学会设计委员会主任胡绍中;成都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罗徕;成都博物馆总策展人黄晓枫;成都博物馆艺术总监范犁组成专家评审团。


专家评审团将从文化感、设计感、创意性、实用性四个方面对作品进行评选。


此外,本次大赛还将推出系列大咖采访视频,通过与大咖对话,分享他们对天府文化的理解以及艺术创作的理念,为参赛者和文化艺术爱好者搭建一座沟通的桥梁。

05

数字赋能

呈现云上大赛的全新商业模式

THE GIFT OF CHENGDU

成都博物馆将以举办本次大赛为契机,引入最新科技,聚焦文创转化,展示数字时代的成博智慧。

本次大赛线上唯一合作平台——文创云集,是面向文创产业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是囊括创意研发、社交电商、IP孵化、美学教育、互动体验在内的全产业链数字平台,为本次大赛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实现线上宣讲、线上投稿、线上评审、线上众筹、线上传播、带货直播的一站式服务。


通过全媒体矩阵联合,展开大赛多维度、多平台推广;通过线上直播宣讲,联动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大学、西华大学等一批高校,向全网征集作品;通过转化优秀设计作品、与商家联名开发文创产品,如蜀之源酒业、茂县羌绣、北川巴拿恰文创 、鹃城牌郫县豆瓣等,赋予传统文化现代的表达方式;通过众筹开发、开箱短视频、带货直播、线上互动话题等多种玩法,链接一批喜爱传统文化和时尚生活方式的文化消费者。用“数字思维”赋能文创产业,努力促成设计成果的市场转化,实现对优秀作品的商业赋能及价值升级。

通过“这礼是成都”文创大赛的举办,将天府文化引入生活场景,让更多天府文化IP与文创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创名城增添新功能。 /






▉ 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成都博物馆


·承办单位

成都金沙太阳神鸟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金手指造梦科技有限公司


·线上唯一合作平台

文创云集


·合作品牌

蜀之源酒业、茂县羌绣、拙品、北川巴拿恰文创 、鹃城牌郫县豆瓣、宽厚等


·支持院校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成都艺术职业大学、成都大学、绵阳师范学院、四川工商学院、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宜宾学院、吉利学院等



▉ 参赛对象


致力于文化创意设计和研发的企业、设计机构、院校、设计公司和设计师、发明人、专利持有者、工艺美术师、手工艺制作者、艺术从业者、院校师生等均可免费参赛,也可以共同创作、联名参赛。



▉ 大赛赛程


·征稿时间:

2021年11月22日—12月24日


·初审时间:

2021年12月25日—12月31日


·网络投票时间:

2022年1月1日—1月10日


·终审时间:

2022年1月11日—1月22日


·获奖作品公示时间:

2022年1月23日—1月25日


(最终以成都博物馆官方网站通知为准)



▉ 奖项设置


▉【成都微笑·共创生活】


·金奖1名

¥10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银奖1名

¥5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铜奖1名

¥3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成都微笑·共享成博】


·金奖1名

¥10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银奖1名

¥5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铜奖1名

¥3000元现金奖励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喜迎大运·共建未来】


·最具人气奖1名

¥3000元现金奖励+获奖证书



▉【其他奖项】


·网络人气奖3名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优秀奖30名

获奖证书+成博文创IP资源库收藏证书


·优秀指导奖6名

获奖证书


·优秀组织奖8名

获奖证书


·2021“这礼是成都”微笑大使5名

获奖证书


本次大赛还将对易打样生产的8款获奖作品进行量产,成品将入驻成都博物馆馆内外文创空间及合作企业进行销售。



▉ #打卡成博,成都微笑伴你同游天府#暨“这礼是成都”微笑大使评选活动




▉ 参赛官网、附件下载:


点击阅读原文


或关注成都博物馆、文创云集公众号进入“这礼是成都”大赛页面查看并下载,后续活动详情也将陆续公布,请持续关注。


公众号: 成都博物馆

新浪微博:@成都博物馆


公众号: 文创云集

新浪微博:@文创云集



来源:成都博物馆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地址:news@hongbowang.net

回顾往期精彩资讯丨李群:新时代文物保护利用与时代共进与人民共享通知丨陕西印发“十四五”博物馆事业发展规划展讯丨景德镇外销瓷博物馆开馆暨“陶瓷之路展”开展赏析 | 光阴可爱——二十四节气文化创意作品展:艺术装置类展览作品疫情之下,欧美国家归还文物进程开始加速展示80年教学科研成果 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正式开馆国家文物局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博物馆节能减排情况调研的通知回顾 | 这场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咖们都说了什么?展讯丨“册府撷珍——民族文化宫典藏古籍精品展”在京开展从延长开放时间到全天开放——24小时博物馆,城市夜生活新地标展讯 | 120余家中医药堂实物,长沙近现代中药文化史藏品展开幕观展 | 数字信息中的“世间乐土”:看吴文化博物馆如何用专业而亲近的阐释走近公众

点击在看,关注行业最新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