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最后一面盾牌也被击碎

写卡壳了的花老师 花蚀的人间观察 2022-05-29

按计划,这应该是我这个系列的第三篇,第二篇本应该写贝鲁尔的Chennakesava Temple。“Chennakesava”这个词特别花痴,“Kesava”是毗湿奴的名字之一,意为“美发者”,是说毗湿奴或者黑天头发又长又好看,“Chenna”又是“英俊”的意思。两词连起来就是“英俊的美发者”,十分像洗剪吹的Tony老师。


名字如此杰克苏的Chennakesava Temple是印度最顶级的神庙。庙上最迷人的是那一系列舞女。不信你看:



如此美丽,让我实在不知如何下笔。


所以,我还是先写第三篇好了。



这里是毗奢耶那羯罗(Vijayanagara),胜利之城,帝国首都。此地有千座神庙,三眼尊神庙的塔门高耸于石山之间,宛若众神下凡的阶梯。无数水池湿润了干燥的岩石高地,成行的水渠从河边将清流引入城中。斯里兰卡的宝石,缅甸的金玉,伙同农牧民的粮食牲口,源源不断的被运到这里。1500年,这里有50万人口。在那个年代,它是仅次于北京的全世界第二大城市。


这里是亨比(Hampi),南印卡纳塔克邦偏远的小镇,镇里常住人口只有不到3000人,但却有大约1600座古代的遗迹,可以说是人手一庙了。靠着这些古代的遗存,亨比人靠着旅游业生活,以此不被世界遗忘。


毗舍耶那羯罗就是亨比。


三眼尊神庙的东塔门。拍摄者:Jean-Pierre Dalbéra


13世纪末、14世纪初,南印大地很不太平。南印史上最强盛的帝国——朱罗帝国已被自己的世仇潘地亚灭亡,空留下无数珍宝(详情请看:洁白如樟脑,蛇王为项链)。泰米尔之地北方的卡纳塔克邦的曷萨拉帝国已越过印度教艺术的又一座高峰,国运缓慢滑落(最上面那尊舞女就是他们的杰作)。半个次大陆小国林立,争斗不休。


这时,北印的穆斯林世界在德里苏丹国的领导下团结了起来,向南一波波冲去。南方若是团结起来尚能一战,但此时他们没有强大的王国统领,彼此又有诸多矛盾,一时间山河糜烂。穆斯林将军们用印度教君王的人头传递胜利的消息,南方的的印度教世界,仿佛要步当年北印佛教世界的后尘。一波波穆斯林征服带来的残酷催生了一股潜藏但强大的情绪:印度教徒们希望恢复往日的荣光,他们渴求英雄。


这时,一对名叫哈卡(Hakka)和布卡(Bukka)的兄弟出现了。这对出生印度教军事贵族之家的兄弟曾被穆斯林入侵者俘获,被迫改信伊斯兰教,随后又坚韧、机智的逃出了德里,一路南逃,收纳旧时的部众。


印度书籍上的哈卡和布卡。他们背后的高塔就是三眼尊神庙的塔门。图片来自sahityabooks.com。


相传,哈卡和布卡在逃亡中看到了一个异象:一只兔子被狐狸堵在了河边,但它背水一战,打跑了天敌。随后,一个印度教隐士出现了,隐士告诉这两个贵族这个征兆昭示此地将是一个以弱胜强的吉地。随后,隐士又向他们预言了一些神奇的吉兆,这些吉兆预示着在此地建都的国度将延续3600年。吉兆果然出现了,两兄弟预示拜隐士为师,重回印度教的怀抱。


然而传说也仅仅是一个传说,毕竟两兄弟建立的毗奢耶那羯罗帝国只延续了300多年。但无论如何,在隐士的鼓励下,两兄弟设法得到了日薄西山的曷萨拉帝国的帮助,在吉地建都,毗奢耶那羯罗城就此建立。长兄哈卡登基,史称诃利诃罗一世。此时是1336年。


Hazara Rama temple。


“毗奢耶那羯罗”的意思是胜利之城,建城之后的哈卡和布卡当真是运气爆棚,接连遇到了宗主被杀、外敌内讧等天赐良机。只用了大约20年,两兄弟就打下了广阔的地盘,获得了“东、西海间之主”的头衔。随后的几代国王也励精图治,毗奢耶那羯罗帝国逐渐成为了南印的霸主,甚至还收服了斯里兰卡,兵威跨海加诸于缅甸,朱罗帝国那般的荣光似乎又回到了南印。


几代人的四出征服,几代人的营建,胜利之城逐渐成为了当时南印第一大城。来自阿拉伯和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多位旅行家都慕名造访了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记录。



毗奢耶那羯罗城内最美的建筑,是位于城市东侧的家主庙(Vittahala Temple)。这座神庙承袭了曷萨拉帝国的风格。Vittahala是毗湿奴或奎师那的作为家主的形态,特征是全身黑色,站立叉腰站在一块砖头上。相传,毗湿奴曾在一位孝子伺候父母吃饭的时候拜访了他,这个孝子只来得及给自己的主神一块砖头让他不至于站在门外的泥泞中,就又去侍奉父母了。毗湿奴十分感动,遂以家主的形态留在人间,这个形态也成为了世俗生活的象征。


这座神庙中有一座石造战车,战车里供奉的是毗湿奴的坐骑金翅鸟迦楼罗。这座战车的车轮曾经能够转动,但时间已将它们锁死。车身是个微缩的神庙,装饰着镂空的柱子。说到柱子,尊王庙的主殿中还有56根音乐柱,用手指敲打会发出清脆的声音,每根柱子都是不一样的音高。


城内规模最大的神庙是三眼尊神庙(Virupaksha Temple),其名字指的是湿婆睁开第三只天眼的形态。这座神庙中最华美的部分,是高达50米的东塔门。塔门,是加大、加高版的神庙庙门,它们是一级一级的,代表着神灵自天而降时走下的阶梯。10世纪之后,南印神庙的塔门越做越大,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华丽。三眼尊神庙的东塔门美在它柔和的线条,这座塔门的轮廓是略往外鼓的,但又因塔身足够修长,因此看起来高挑丰满,充满张力。


如今的三眼尊神庙香火不旺,猴比人多。


坦率的讲,抛开规模不谈,毗奢耶那羯罗帝国的神庙艺术不如在它们的前辈遮娄其王朝和曷萨拉帝国,尤其是雕塑。除了几尊巨大的象头神像和那罗辛哈像之外,毗奢耶那羯罗城里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雕塑。尤其是浮雕,水准跌得厉害。


毗奢耶那羯罗的大型雕塑都颇为恢弘大气。


这样艺术上的退步,大概和连年的战乱有关。当年那些伟大的工匠和精妙的创作方法,很可能在毗奢耶那羯罗帝国创立前的乱局中断了传承。这种退步不光出现在曷萨拉帝国式微后的卡纳塔克邦,也发生在朱罗帝国灭亡后的泰米尔纳德邦。


毗奢耶那羯罗的小型浮雕基本都是上两图的水准。印度各地信奉的印度教流派不同,传承各异,在神庙上表现的故事也各不相同,所选取的典故组合差别很大。有意思的是,毗奢耶那羯罗许多神庙浮雕上的典故组合,和泉州的印度教遗存的典故组合很像。下两张图是泉州白耇廟的浮雕,这个庙相传是一位斯里兰卡王子逃难到泉州时修的家庙,这两浮雕是湿婆林伽的典故。泉州开元寺的那几根柱子上的题材,我也基本都在毗奢耶那羯罗看到了。


不过,自己艺术水平没那么高的毗奢耶那羯罗帝国,却成为了南印的印度教之盾,他们挡住了穆斯林的一次次攻击,保卫了南方的一座座神庙。许多圣地都有胜利城之王守卫神庙打败穆斯林的故事。


然而,盾牌也有破裂的一天。胜利之城的覆灭,怎么看都像是自己作的。


1529年,毗奢耶那羯罗帝国遭遇了一次重大挫折。帝国史上最伟大的皇帝奎师那·提婆·拉亚大帝结束了他文治武功的一生,这位皇帝在南印的地位,有点像乾隆之于清朝。大帝的弟弟继承了大统,但新皇帝地位相当不稳,有大帝的女婿罗摩·拉亚在持续挑战他的地位。这个女婿是个出色的将领,狡诈的政客。


两强争霸,外敌自然是有机可乘。争斗的双方也巴不得有外援,那时,他们也顾不上帮忙的人是印度教徒还是穆斯林,施以援手是啥目的了。在这一阶段中,苏丹们常常插手毗奢耶那羯罗帝国的家事。


如今的亨比满是这样破败的神庙。


1542年,皇帝在内忧外患中死去。他的儿子旋即登基,并请来临近的一位强大苏丹为自己助阵。这个新皇帝愚蠢无比,为了巴结来帮忙的苏丹,甚至请他在自己的皇位上坐了七天。


于是,胜利之城的贵族们愤怒了。他们开始全力支持罗摩·拉亚推举的另一位皇位争夺者。罗摩·拉亚给了那个苏丹一笔钱,这家伙就拍拍屁股走了人。于是新皇帝登机一年未到,就掉了脑袋。


罗摩·拉亚扶持了一位新皇帝,自己当了曹操。他也的确有曹操的能力,在罗摩·拉亚的治下,帝国又重新迎来了扩张之势。现在,他反过来利用苏丹国之间的矛盾,频繁插手敌人们的家事。帝国频繁改换自己的盟友,确保每一次都能得利,也确实都得利了。


但苏丹们又不是傻子 。于是,德干高原上的五个苏丹国结成了同盟,共同向毗奢耶那羯罗帝国发起了挑战。1565年1月26日,印度史上有名的塔利科塔战役(Battle of Talikota)打响了。


家主庙被击破的塔门。


苏丹国一方,拼凑出了8万步兵,3万骑兵,几十门炮。毗奢耶那羯罗帝国一方,拥有14万步兵,1万骑兵,100头战象。战斗开始时,帝国军队高歌猛进,很快就把敌人打得丢盔弃甲。


罗摩·拉亚的部队并非单纯的印度教徒军队。毗奢耶那羯罗帝国一直持宗教宽容政策,因此,在他们的部队里也有穆斯林。


混合了印度教和伊斯兰风格的莲宫。


顺风之中变故突生。罗摩·拉亚提拔起来的两个穆斯林将军突然临阵倒戈,带着自己的部队杀向了同僚。胜利之城的军队被这一变故打懵了,瞬间胜败异位。罗摩·拉亚做了一辈子的逆袭梦突然破灭,在战场上丢了脑袋。


胜利的五苏丹联军没有停下脚步,他们攻向了胜利之城。毗奢耶那羯罗遭到了劫掠,神庙被轰击,财富被掠夺,输水管道被破坏,整座城市崩溃了。


一夜之间,毗奢耶那羯罗变成了亨比


成了千座庙墟之城。


今日亨比。


毗奢耶那羯罗是印度史上倒数第二个印度教帝国。在它衰落后,南印就成了一盘散沙,然后就遇到了欧洲人的地理大发现。


亨比已经残破了接近五百年。如今,这是座依靠旅游业生活的小镇。这是异常传统的印度教社区,全镇禁酒,吃不到肉,白色的圣牛在泥泞的街上散步,偶尔能看到几个推着车叫卖的穆斯林。


卡纳塔克的印度教徒是怎么看穆斯林的?


去亨比之前,我们在迈索尔遇到了一个老嬉皮士。他是个开阿育吠陀按摩店的商人,看到我们这些外国人就来推销,推销不成就闲聊:“你喝酒么?啊,你喝酒,喝酒不好,不健康。你抽烟么?不抽啊,这很好,我也不抽烟。吸烟特别不健康,我们这儿都不咋抽烟喝酒。”然后他又接了一句:“我们迈索尔人都抽大麻。”过了一会儿,老嬉皮又说:“我们这儿信什么的都有,基督徒、穆斯林、印度教徒,所有人都混在一起,都是朋友。我们就有如一碗辛辣美味的玛莎拉。”


离开亨比时,我们遇到了一位特别热情而正直的司机。他是个虔诚的湿婆派印度教徒。年轻时,为了给姐姐攒嫁妆,他拿出了自己好几年的积蓄,受尽了这项印度传统的迫害。于是,在他结婚时,他毅然决定不要妻子家的嫁妆,一分钱都不要。在政治上,这个正派的人是莫迪的信徒,他没有直说,却一直跟我们抱怨穆斯林的问题。比如:“我们国家其实也有计划生育,国家呼吁只生两个好。我们都比较认同这个。但我认识一家穆斯林,他有两个老婆,十几个孩子。这些孩子怎么接受教育呢?”


谁是对的,谁又错了呢?



旅游信息

去亨比最方便的方式是坐火车,班加罗尔、迈索尔都有前往霍斯佩特(Hospet)的班次,下了火车打个突突车,很快就能到亨比。亨比在迈索尔和巴达米之间,可以作为这两地的中转。

亨比的突突车司机,会推销一套一日逛完亨比重要景点的一日游。如果你时间紧,这个一日游还不错。如果你想一个庙一个庙的仔细看,不要选,时间太紧了。

亨比的旅店,都在三眼尊神庙附近。从那边乘渡船过河,可以去附近另外几个庙。其中有传说中哈奴曼的出生地,那是一座小山,慢慢爬也只需要半小时就能上去。过了河,最好的交通方式是租摩托车骑着走,很便宜。但说真的,如果不是有某种情结不需要过河看,那地方风景一般,庙很小也不好看。




花蚀的卡纳塔克邦神庙游记

1 红石王国的狂喜

2 舞女和万神殿

3 当最后一面盾牌也被击碎





给你我的双眼看世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