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观点精粹 | 对非援助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孙楚仁等 中国工业经济 2022-12-31

图片来源:https://m.baidu.com/sf/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689篇观点精粹,欢迎阅读。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孙楚仁,何茹,刘雅莹

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经济贸易学院,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3期,原标题为《对非援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研究背景


中国对外援助事业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息息相关。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明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开展国际发展合作的崇高使命”。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更加积极地履行国际责任和义务,在南南合作框架下日益加强与非洲国家的发展合作,彰显大国担当。



研究发现


孙楚仁、何茹和刘雅莹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1年第3期的论文《对非援助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考察了对非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和影响机制。文章通过将援助纳入受援国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预算以及将政府治理能力纳入企业生产函数,构建了一个符合中国情境的援助与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基础上,使用2000-2014年商务部“境外投资企业(机构)名录”、美国威廉玛丽学院“AidData中国对外援助数据库”和世界银行“全球治理指数WGI”等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发现,对非援助能有效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中国对非援助的投资促进作用可以通过提高受援国监管质量、法治水平等政府治理能力实现;异质性分析发现,中国对非援助的投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发展为目的的援助、非中央企业、非洲低收入和中低收入国家上。对非援助能促进中国非中央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表明中国企业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政府治理能力的提高吸引了私人资本流向非洲。对非援助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发展为目的的援助上,则是中国帮助非洲受援国提高自主发展和长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力体现。中国对非援助确能通过改善非洲受援国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而促进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意味着中国与非洲的发展合作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共享发展成果。




研究启示


中国对非援助不仅为非洲受援国“输血”,更重视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的“造血”能力。文章的研究对于厘清援助与投资互动机制、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第一,坚持开展中国国际发展合作,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继续积极开展中国对外援助,充分发挥其对受援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同时,要把握不同因素对中国对外援助的投资效应的异质性影响,以发挥对外援助的最大效用。例如,继续鼓励和支持中国非中央企业乃至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中国国际发展合作,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将援助资金向欠发达国家倾斜,帮助这些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缩小发展差距。


第二,逐步建立起公开透明、科学高效的对外援助管理体系和制度安排。要加强对外援助的公开信息建设、提高对外援助透明度,借鉴国际先进经验逐步建立项目数据库和统计指标体系,为学术研究和政策评估提供案例和数据基础。同时要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开展形式多样的援助合作与交流,以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援助的偏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争取最大合力。


第三,在扩大对外援助的同时,做好对外援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作用的宣传和推介工作。对于中国而言,援助并非只是纯粹的经济损失,也能促进中国和非洲的经贸往来、带动中国企业进入非洲市场;对于非洲国家而言,中国援助能够改善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同时带来中国投资,有助于自身经济发展。


第四,充分发挥对外援助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积极作用。中国企业应紧跟国家包括援助在内的外交方针政策,把握国际政策信号,并结合自身比较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应把握对外援助这一重要契机,及时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东道国商业信息和商业惯例,提高对外直接投资成功概率和效益;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善用“本土化”经营策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逐步树立起良好的国际声誉。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数据Stata文件

程序DO文件

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洪银兴,桂 林.公平竞争背景下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路径——马克思资本和市场理论的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21,(1):5-16.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洪银兴和桂林(2021),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1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1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9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0)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中国工业经济》官方公众号
微信号:ciejournal

敬请关注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内容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更多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