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城市生产率优势来源新解:企业异质性抑或行业结构异质性

李晓萍等 中国工业经济 2023-10-24
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19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


作者:李晓萍,罗俊,江飞涛,陈强远
单位:中南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4期,原标题为《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分解:行业结构差异的新视角》。




研究背景


发展中大国治理的本质是资源的空间配置问题,其终极目标是实现实现城乡间和区域间发展与平衡的共赢(陆铭,陈钊,2021)。中国目前实施中心城市及城市群发展战略,着力提升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并推动城市群一体化发展。那么,如何在推动大城市效率持续提升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增强大城市对于城市群的辐射力与协同发展能力,是学理上与实践中都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而对这一命题的剖析,关键在于大城市生产率优势来源的理论分解和精准识别,即回答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来源是什么及其贡献有多大等问题。

现有文献通常将生产率优势的对比口径放在行业内,但是对比当前中国经济现实可以发现:城市与城市之间的对比,不仅体现在单个行业内的企业异质性上,还表现为行业结构的异质性。例如,大城市的生产具有资本密集型生产特性。另外,更典型的特征性事实是:行业间的生产率具有巨大的异质性,而高生产率的行业更多集聚于大城市。基于1998-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数据可发现,生产率较高的技术密集型行业在大城市的占比显著大于小城市,并且两者的差距呈现扩大的趋势。也就是说,大城市的生产率优势不仅体现在某个行业内的企业生产率均值较高,还体现在拥有较多的高生产率行业,是“产业内优势”和“产业间优势”的综合体现。这意味着,在剖析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来源时,我们不能忽略城市间的行业结构差异。鉴于此,有必要同时将企业异质性和行业异质性纳入分析框架,拓宽和转换研究角度以剖析大城市生产率优势之谜。


研究发现


李晓萍、罗俊、江飞涛和陈强远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4期的论文《中国大城市生产率优势分解:行业结构差异的新视角》基于行业结构差异的新视角,把行业异质性纳入企业异质性这一分析框架,剖析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来源;进而采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相应《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使用“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分析等方法分别从企业和行业两个层面对大城市生产率优势进行分解与识别。研究发现:

(1)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来源,是行业内企业生产率引起的差异、行业间结构引起的差异和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对比三者影响程度发现: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的差异是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主要来源;行业间结构差异与二者共同作用于城市生产率差异的贡献度相当,都较行业内企业生产率的差异的贡献度低。即便如此,该结论也显见行业间结构差异是影响大城市生产率溢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2)行业内企业生产率差异是影响不同规模城市生产率差异的主要来源,但是从分行业的实证结果为不同规模城市生产率差异的来源提供了证据细节:大部分行业的企业在大城市具有更高企业生产率溢价,但是也需注意“大城市中的拥塞效应逐渐显现”这一趋势;分类效应是大城市生产率优势的重要来源,这其中尤以资本密集型行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的选择效应更为显著;相比于集聚效应和分类效应的普遍性,正向选择效应具有更显著的行业差异性,并且高生产率企业出现了负向选择效应,即大城市的高生产率企业逆向选择小城市。

本研究也引出另外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当前研究对于企业迁移行为内生导致的行业结构以及产业集聚的变化力有未逮,进一步在模型中刻画其对城市生产率优势的间接影响是可供继续探索的方向。

研究启示


第一,城市间竞争程度变化导致不同生产率企业探求在城市间重新布局,部分行业的高生产率企业继续选择定位于大城市的动力正在减弱,这一现象有助于缓解城市间生产率持续扩大这一严峻问题。与此同时,中小城市可借机完善营商环境与基础设施,以提升对高生产率企业入驻的吸引力,实现城市间行业的合理分工及企业合理布局,助力不同规模城市生产率持续提升与高质量发展。

第二,行业异质性对于大城市生产率优势来源的贡献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是因为中国城市间具有相对较高的行业结构相似性。这不仅意味着如何协调城市之间的竞争并促进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仍是值得政策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而且意味着对于中、小城市而言,要推动整个制造业的总体效率水平的提升,相对于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变化而言,帮助各行业内的企业提升效率或者为企业效率提升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显得更为重要。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
数据Stata文件
程序R文件

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
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
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



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