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中国工业经济》第854篇观点精粹。查阅论文原文和数据等附件,请访问《中国工业经济》网站或登陆中国知网下载。作者:戚聿东,杜博,叶胜然
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
原文刊发:《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8期,原标题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机理与路径》。
数字技术加速演进,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动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述:“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经济体系现代化升级和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必由之路。数字产业创新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在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战略全局中居于核心地位。推动数字产业创新不仅要攻克“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也有赖于构建完善创新保护、激励与扩散等制度安排,形成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是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核心制度安排,成为数字经济时代完善国家创新制度体系的重要抓手。已有研究分别厘清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对数字产业创新具有复杂的双向影响,但并未统筹考察二者的竞争和协同效应,导致二者在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处于相互孤立甚至对立状态,知识产权的私有价值与技术标准的公共价值也陷入价值结果的冲突之中,形成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协同悖论。对此,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6年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专利保护与标准化互动支撑机制,及时将先进技术转化为标准”。2021年,《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 年)》和《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正式发布实施,标志着党和国家对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和产业发展的互动协同做出了全面的战略安排,推动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协同继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已成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戚聿东、杜博和叶胜然发表在《中国工业经济》2022年第8期的论文《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机理与路径》,基于悖论的理论分析范式,从数字产业创新过程和价值结果出发构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悖论的分析模型,揭示两者横向协同与纵向融合的内在机理,构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路径机制。研究发现:
(1)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存在竞争性的制度逻辑与制度目标,构成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悖论竞争性,表现为创新驱动的过程机制和价值结果中存在横向与纵向的协同壁垒;而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也存在互补性的功能作用,构成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悖论一致性,表现为过程机制和价值结果中存在横向与纵向的协同空间。
(2)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时间分隔有助于形成横向协同。通过将数字产业创新过程划分为4个阶段,并根据不同阶段的制度需要构建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技术标准主导程度强弱组合的多元协同模式,使其与数字产业创新的不同阶段交互适配,建立“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商业化—标准开源化”的制度协同循环。横向协同解决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作用时序问题,将悖论的竞争性分离在不同创新阶段之中,使悖论的一致性在创新过程演进中交替强化,驱动“知识产权涌现—技术标准开发—技术标准竞争—技术标准扩散”的数字产业创新过程循环螺旋式迭代升级。
(3)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依托悖论的空间(层次)分隔形成纵向融合。知识产权能够独立于技术标准而存续,这一结构分离有助于明晰知识创新的功能与产权边界,为技术标准开发与演进奠定了产权基础并提供必要专利,同时也保障了知识产权的私有价值;而技术标准决定知识产权的组合模式,为知识产权明晰技术路线、开展迭代升级提供动态指引,同时推动知识产权的私有价值形成扩散赋能,并向技术标准的公共价值拓展演化。两者的制度结构分隔有效分离了私有价值与公共价值的竞争性悖论,为二者实现纵向结构协同奠定基础,进而以结构协同驱动价值的纵向融合与合意分配,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价值一致性实现动态平衡,解决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价值冲突问题,推动数字产业创新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组构—价值扩散—价值实现”的创新价值循环。
(4)“制度协同循环—创新过程循环—创新价值循环”的协同运转系统构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路径机制的底层逻辑,引导模块化创新机制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成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过程路径和价值路径。模块化创新机制通过有序“分工”与“合作”实现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竞争性分离和一致性协同,提升数字产业创新过程的有效性和创造性;而标准必要专利机制在不断完善数字创新秩序的基础上,推动了知识产权私有价值和技术标准公共价值的动态转移与平衡,使二者从价值竞争走向价值协同。通过厘清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机理与路径,有助于本文构建激励与规制的政策组合,形成推动创新制度变革的政策启示。
(1)激励政策体系的核心目标是构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有机协同的动力机制,放大二者的协同一致性。①从国家战略的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协同推进,构成两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战略指引。通过国家的制度设计与战略统筹,促进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标准研制和产业化应用协同发展。②以完善知识产权制度推动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化,并以丰富多元的“知识产权池”为基础组构技术标准,建立多元化的标准开发路径。③建立有为政府,为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提供政策引导与公共服务。一方面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用好“新型举国体制”等制度优势,发挥国内市场大循环的优势推动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既要使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国际协同与合作成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也要通过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建立海外维权机制和构筑底线式的科技安全保障能力。
(2)规制政策体系的核心目标是平衡技术标准公共属性与知识产权私有属性的价值冲突,构建二者协同驱动数字产业创新的协调与控制机制。①规制政策应以完善标准必要专利制度为核心,推动FRAND原则契约化、法制化进程,平衡“权利滥用”和“反向侵权”问题,有效调和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的“公私矛盾”,协调多元利益冲突。②规制政策应对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协同中的反竞争行为与垄断地位进行控制,分类推进技术标准的开源化与开放化,推动技术标准建立知识产权的竞争、筛选、淘汰与替代机制,通过发挥市场在标准必要专利竞争和技术标准筛选中的决定性作用,在知识产权私有价值独占和技术标准公共价值通用赋能之间构建动态平衡机制。③通过完善国家治理机构并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使规制创新垄断、保护创新动力、维持创新竞争的政策制定向“创新市场”有效延伸。
论文数据公开情况:
论文附件已在《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公开,清单如下:
公开正文未报告部分
如在科研工作中使用了作者提供的数据和程序等附件内容,请务必在研究成果上注明引文和下载附件出处。
参考文献引用范例:
[1]刘守英,熊雪锋,章永辉,郭贯成.土地制度与中国发展模式[J].中国工业经济.2022,(1):34-53.如果研究中使用了未在杂志纸质版刊发、但在杂志官方网站上正式公开发表的数字内容(包括数据、程序、附录文件),请务必在研究成果正文中注明:
数据(及程序等附件)来自刘守英等(2022),详见《中国工业经济》网站(http://ciejournal.ajcass.org/)附件。
欢迎订阅2022年《中国工业经济》,邮发代号:82—143。2022年将为广大读者呈现更多高质量的前沿成果。诚邀您一起“畅游”学术殿堂。推文主编:覃毅
推文编辑:杨涵淇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权威期刊(2014、2018),连续10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1)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
阅读全文请访问官方网站:
http://ciejournal.ajcas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