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中国工业经济》2023年第8期目录和摘要
目 录
国民经济
分工与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理论与新路径
陆 铭 向宽虎 李鹏飞 李杰伟 钟粤俊(5)
宏观审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基于微观企业风险的网络传导机制研究
王彦超 吴雨珊 刘芷蕙 白 璐(23)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
马 勇 章洪铭(42)
产业经济
跨国研发下国有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策略
叶光亮 王泽荣 汪 洋(61)
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保护范围与专利价值
李黎明 张亚峰(80)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还是多元化
巫 强 姚雨秀(99)
市场监管与企业成长——基于行政处罚数据的经验分析
余泳泽 夏龙龙 段胜岚(118)
工商管理
互联网发展如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基于企业库存调整的视角
毛其淋 王凯璇(137)
企业杠杆行为与技术创新
曾国安 苏诗琴 彭 爽(155)
创新困境下的制造业企业战略响应——基于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与响应式搜索行为的研究
连燕玲 郑伟伟 高 皓(174)
摘 要
分工与协调:区域发展的新格局、新理论与新路径
陆 铭 向宽虎 李鹏飞 李杰伟 钟粤俊
[摘要] 在新发展阶段,更高水平改革开放将为中国发展提供新的动能,消费市场和服务业将获得快速发展。在此进程中,中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将进一步分化,经济活动和人口仍将向沿海城市群和中心城市周围集聚,偏远地区人口持续流出,进而形成从沿海向内陆、从中心城市向外围的发展梯度,呈现“双重中心—外围”的区域发展新格局。面向未来,区域发展战略应践行“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的新理论,在城市群内部区分人口流入地和流出地,开拓区域间分工和协调并重的差异化发展新路径。通过深化生产要素市场改革,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协调作用,中国将在建设统一大市场过程中改进资源的空间配置,释放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
[关键词] 区域发展 “双重中心—外围” 比较优势 人口流动
宏观审慎、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监管与系统性风险防范——基于微观企业风险的网络传导机制研究
王彦超 吴雨珊 刘芷蕙 白 璐
[摘要] 自2018年起,中国开始全面展开对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穿透式监管。监管旨在防止信用过度扩张、加强债务硬约束和防范系统性风险,是落实宏观审慎政策的重要举措。为考察这种宏观审慎措施的经济后果及作用机制,本文构造了隐性债务水平的度量指标,利用复杂网络理论估计了企业传递系统性风险的能力,并展开了一系列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开展穿透式监管后,地方隐性债务水平显著下降。在此基础上,对于监管前隐性债务水平较高的地区,企业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风险水平均显著降低,表明隐性债务监管在微观上减少了系统性风险在证券网络中的传染与蔓延。以上微观影响在个股关联性较强、金融风险敏感度较高,以及所处地区金融风险水平高的企业中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穿透式监管有效抑制了地方隐性债务盲目扩张,降低了地区信贷约束、信用风险和价格波动风险,进而降低了企业的个股风险传染性和特质性波动。本文研究有助于理解地方债务风险的微观传导效应,并为宏观审慎政策的评估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地方隐性债务 穿透式监管 金融风险 复杂网络
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传导机制与政策应对
马 勇 章洪铭
[摘要] 本文基于明斯基理论框架和地方融资平台运行的现实基础,通过构建包含“土地金融”和“庞氏融资”特征的DSGE模型,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形成机理、地方融资平台的违约风险,以及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解决过程中的政策选择等问题做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当财政政策因经济下行发力而产生融资需求时,地方政府可以通过地方融资平台打通从金融部门汲取资源的路径,从而产生实质上宽信用的效果,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熨平经济波动;尽管背靠政府信用的地方融资平台可以通过借新还旧的庞氏融资来维持流量平衡,但其庞氏融资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债务的积累而逐渐减弱,一旦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下降超过一定程度,经济波动的潜在风险就会明显上升;当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较弱时,债务本金削减政策在降低存量债务时会影响金融稳定,而宏观审慎政策能提升金融稳定,二者组合使用可以达到同时改善金融稳定和地价稳定的效果,从而间接拓宽财政政策和房地产刺激政策的回旋余地;当地方融资平台的庞氏融资能力基本丧失时,一旦发生货币紧缩,会引发比较严重的金融不稳定,此时LTV政策的效果显著减弱,而盯住信贷的资本充足率政策可能是更好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地方政府债务 庞氏融资 债务治理 宏观政策
跨国研发下国有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策略
叶光亮 王泽荣 汪 洋
[摘要] 随着技术保护主义与“逆全球化”趋势不断增强,国有企业的技术选择将对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本文构建了国际混合寡头竞争模型,考察同时存在国内国外技术交易渠道下国有企业的最优技术选择策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最优技术国产化比重随专利价值的提升而增加。当专利价值较低时,国有企业应当同时使用本国与国外的技术以平衡研发效率与专利使用成本,即“国际分散选择”;当专利价值足够大时,为避免国外企业拒绝授权带来的供应链产业链冲击,国有企业应实现产品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即“本土集中选择”。偏离最优技术选择策略,国有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可能降低整体社会效益,特别是国有企业完全依赖国外技术的选择会降低本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效率与利润水平,损害社会福利。进一步,本文通过比较静态分析发现,在专利价值足够高时,为推动国有企业加快实现选择技术的完全国产化,应在产品市场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间竞争以提高整体创新动力,同时在技术交易渠道上鼓励跨国研发企业深度合作以提高整体创新效率。本文揭示了技术市场中国有企业的策略性技术选择的影响机制,为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与政策启示。
[关键词] 技术选择 国有企业 社会福利 混合寡头竞争模型
专利申请策略、专利保护范围与专利价值
李黎明 张亚峰
[摘要] 专利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是创新主体申请专利时对保护范围进行策略性选择的结果,本文基于申请策略差异性视角研究最优专利保护范围,探讨了专利权利要求数和保护范围对专利价值的影响。本文以首项权利要求(首权)字数测度专利保护范围,通过界定两种专利申请策略——追求宽保护范围的激进策略和追求高授权率的保守策略,从理论层面阐明了权利要求数对专利保护范围的影响路径,并利用2015—2020年中国大学专利转让价格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无论采取何种申请策略,申请人的最优选择都是在独立权利要求的限制下主张更多从属权利要求,以实现最优的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价值。在激进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数负向调节审查过程中专利保护范围的被压缩量,引致专利保护范围从申请到授权的变化量与专利价值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在保守策略下,从属权利要求的增加可能扩大授权后专利的保护范围,进而提升专利价值。企业专利奖和经历无效挑战后维持有效的企业专利数据同样表明,适当的首权字数是专利价值的重要指标,增加从属权利要求可以缓和专利申请保护范围和专利审查强度之间的矛盾。本文丰富了有关专利保护范围和专利申请策略的文献,为培育高价值专利、优化专利组合提供了理论支撑,对优化专利审查标准、提升专利审查质量具有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专利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数 专利价值 专利申请策略
企业数字化转型与供应链配置:集中化还是多元化
巫 强 姚雨秀
[摘要] 在当前高度不确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要通过数字化转型来优化供应链配置,这不仅关乎自身生存发展,也是维护中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微观基础。本文利用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供应链治理角度系统验证了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降低了供应链上游供应商、下游客户以及供应链整体集中度,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该推动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上下游交易过程中的供求协调成本和运输库存成本来实现。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的机会主义风险情境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供应链配置多元化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差异,在低市场化地区、高竞争行业和低优势地位企业中该推动作用更加显著;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导致的高系统性风险,企业更多利用数字化转型推动供应链配置多元化。本文揭示了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主要通过推动多元化而不是集中化方式来优化供应链配置的规律,这构成中国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的微观理论基础,为加快构建数字化供应链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提供政策启示。
[关键词] 企业数字化转型 供应链配置 交易成本 外部风险
市场监管与企业成长——基于行政处罚数据的经验分析
余泳泽 夏龙龙 段胜岚
[摘要] 统一大市场建设亟须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市场监管机制。本文结合大样本的工商企业数据、行政处罚数据、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整理了2000—2018年13种类型的企业行政处罚数据,以2014年实施的企业信息公示制度作为政策冲击,使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探寻信息公示制度对企业行为的影响,并分析行政处罚对违规企业成长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信息公示制度的实施缓解了信息不对称,会显著影响企业行为选择,降低企业被处罚的可能性。行政处罚会给企业带来显著的“鞭策效应”,促进企业成长,且这种影响具有长期的动态性。同时,随着企业规模扩大,行政处罚对企业成长的促进效应有所减弱。不同类型的行政处罚方式给企业成长带来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广告类和税收类行政处罚对企业成长会带来短期的负面冲击效应。机制检验表明,企业受到监管处罚后会出于挽回声誉的考量,进而增加销售费用以加大广告支出,并通过技术创新途径促进企业成长。本文既为评估信息公示和行政处罚的实际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也为市场监管机制完善和企业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理论和经验支撑。
[关键词] 信息公示制度 行政处罚 企业行为 企业成长
互联网发展如何优化企业资源配置——基于企业库存调整的视角
毛其淋 王凯璇
[摘要] “去库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不断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内容,也是事关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进而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企业库存调整为切入点,系统考察了以互联网发展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如何优化中国制造业企业资源配置。研究发现,互联网发展显著降低了企业库存,有利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机制检验表明,互联网发展不仅提升了供应链匹配效率和企业管理效率,而且降低了合约成本和企业销售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企业库存降低。异质性分析表明,互联网发展对处于价值链上游、国有企业以及出口型企业的库存调整削减效应更大。互联网发展显著提高了企业生产率,库存削减调整是互联网发展提升企业绩效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传导机制。研究表明,互联网发展可以为企业库存管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提供高效化与精细化支持。本文深化了对数字时代背景下提高企业绩效传导机制的认识,为新一轮科技革命提升企业生产韧性,进而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 互联网发展 企业库存 销售不确定性 企业资源配置
企业杠杆行为与技术创新
曾国安 苏诗琴 彭 爽
[摘要] 运用杠杆获取外部资金是企业筹集技术创新投入资金的基本途径,但并非杠杆率越高,越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如果人为降低账面杠杆率,导致企业实际杠杆率提高,可能既难以实现融资目标,又因为实际杠杆率过高而背负过重的债务负担,带来更大的债务风险,从而最终不利于其对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本文基于2007—2019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实际杠杆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过高的实际杠杆率通过提高债务风险、增加债务负担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不仅涉及创新投入,也影响创新产出。同时发现,隐性杠杆率高的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成长性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数字经济行业企业、强市场竞争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所遭受的负面影响更大。从杠杆行为看,负面影响主要来自明股实债和少提固定资产折旧。对此,应严格监管无助于技术创新的高杠杆率,一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遏制企业提升实际杠杆率的行为,有效控制企业实际杠杆率;另一方面,立足企业技术创新,坚持分类施策,科学合理地推进结构性控杠杆和结构性稳杠杆。
[关键词] 实际杠杆率 隐性杠杆 结构性稳杠杆 债务效应 技术创新
创新困境下的制造业企业战略响应——基于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与响应式搜索行为的研究
连燕玲 郑伟伟 高 皓
[摘要] 随着商业环境动态性持续加剧和不确定性逐步增强,制造业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创新竞争中保持优势位置是一个无法回避的管理问题。现有研究广泛探讨了影响企业创新绩效的各种因素,但仍需进一步关注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中采取战略响应行为的多样性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逻辑。本文从企业行为理论视角,利用中国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的样本,探讨了制造业企业在面临创新困境(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下的响应式搜索行为。研究发现,创新绩效期望落差显著促进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即跨地区和跨行业搜索行为。在引入工具变量、控制样本自选择、双重差分估计以及更换回归方法等一系列检验后,结论依然稳健。路径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主要通过激发高管风险承担意愿和强化高管创新关注程度进而影响制造业企业的两类响应式搜索行为。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正向影响在国有企业、财务绩效低于期望水平和分属高科技产业时更为明显。拓展分析显示,创新绩效期望落差会驱动制造业企业更倾向在技术水平先进的行业和商业环境成熟的地区进行搜寻。本文将创新管理目标、组织绩效反馈与企业响应式搜索行为有机结合起来,拓展和深化了制造业企业在创新困境下的战略响应行为研究。
[关键词] 创新困境 创新绩效期望 响应式搜索行为 创新关注 风险承担
点击封面 订阅包邮
《中国工业经济》是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类综合性权威理论刊物,重点覆盖国民经济、产业经济、工商管理、案例研究等学科领域,专门刊发以重大前沿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前瞻性、引领性、规范性最优秀研究成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第一批重点资助期刊,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首批试点学术期刊;曾荣获第三届国家期刊奖(最高层次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学术期刊特别奖(2020)、第二至四届优秀期刊奖连续3届一等奖,第三届全国百强报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工业经济类第一名(历年),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顶级期刊(2022),连续11年荣获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2012—2022)称号,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认定的管理科学A类重要学术期刊(历年),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核心会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