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香山入画惺亭现,秀水流觞逸仙红 | 中大帮扶红塘村第一款茶“惺尘”诞生记


前言

              


2013年开始,中山大学便响应党中央号召和教育部部署对凤庆县开展定点扶贫。“逸仙茶事”创业团队主力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学生组成,在旅游学院刘逸副教授的指导下,已帮助红塘村完成包装、设计和销售等工作,计划用1~2年的时间完成品牌培育工作,再交由红塘村民自行运营。目前,第一款茶已经诞生,并拥有一个极具中大味道的名字——“惺尘”。




01


前事

红塘村位于云南省凤庆县——“世界滇红之乡”的核心茶产区,坐北望南。终年温和的气候、充足的日照和雨水使其在茶叶种植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凤庆县重要的产茶地,一直以来红塘村都在为凤庆知名茶厂输送优质茶叶。茶马古道的浅浅马蹄印,村口静静屹立的古树,见证四季更替、日月星移。

红塘村的茶山

然而,与全世界很多发展中的地区如南美咖啡种植园的小微农户一样,尽管滇红茶声名远扬,红塘村的茶农在庞大的产业链中却只能扮演着卑微的角色。虽然推出市场的大叶种红茶价格高达数百上千,但我们茶农们只能以几块钱一斤的价格卖出鲜叶,看着优质的鲜叶被低价收购,成品茶摇身一变便卖出高价,我们无计可施。缺钱,缺技术,更缺管理知识。创立属于自己的品牌,更是我们无法企及的梦。
红塘茶山上采茶的茶农

这些鲜叶的出售价最低是一斤不足十元


中山大学的到来,让红塘村迎来了新的机遇。2013年开始,中山大学便响应党中央号召和教育部部署对凤庆县开展定点扶贫。随着扶贫工作的不断深化与推进,我们村也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大力量。2018年起,中山大学开始对口帮扶红塘村,至今已经派出了郭兴勇、蓝澍德、张良友三位驻村书记。在他们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决定突破现有的产业格局,筹建村集体茶厂,为脱贫攻坚与茶产业升级迈出突破性的一步。

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和县人民政府县长谭波

参加红塘村集体茶厂项目启动仪式

红塘村茶厂为村民集体所有,由中山大学和凤庆县共同筹集100万帮扶资金,以及张良友书记争取到的50万低息贷款资金筹建而成。该茶厂目的在于培育属于村集体自己的产业,打破长期以来茶农只能充当鲜叶销售散户的局面。集体茶厂的第一步是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鲜叶,依靠自身技术拼配调制茶叶,再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向大企业供应成品茶叶。下一步是建立自己的品牌,直接面向广大消费者。茶厂好建,茶叶难卖,红塘村茶厂在解决了设备安装和生产技术之后,茶叶拼配调制和品牌建设成为了更大的挑战,这也是红塘村民能力最为薄弱的环节。踌躇之际,中山大学提出的“凤庆计划”让红塘村迎来了曙光。

02


凤庆计划:九年帮扶、厚积薄发


“凤庆计划”是中山大学探索创新文旅融合发展,为凤庆帮扶工作而提出来的一个新工作模式。由帮扶工作组的旅游规划团队,在全县挑选出一批最具代表性的自然村,融合中大元素开展茶园景观设计改造,同时成立“逸仙茶事”团队帮助村民培育本地茶叶品牌,并进行销售,以茶带旅、以旅兴村,推动乡村经济可持续升级。


“凤庆计划”的提出并非突发奇想,而是中山大学立足过往九年对口帮扶经验为凤庆量身打造的创意之作。中山大学自2013年以来便开始在凤庆县开展帮扶工作,在县工作班子的努力下,凤庆县旅游业取得突破性的发展。然而,虽有“世界滇红之乡”的美名,但凤庆的茶旅产业依然低迷。


首先,尽管滇红故里的美名享誉全国,但放眼凤庆全县,却找不到一处极具代表性的茶山景观,可以作为滇红的形象标杆,与国内红茶产地媲美,与世界知名红茶产地一争高下。


广西柳州布央红茶园


斯里兰卡努沃勒埃利耶红茶山


印度大吉岭红茶山


其次,针对凤庆滇红产业的帮扶,中山大学在此之前已有尝试。过往九年的帮扶中,中大多次为凤庆引进优质茶企,虽然为凤庆创造了丰厚的收益,但茶农却依旧难以挣脱低端原料供应商的窘境。


凤庆计划,既是一次树立凤庆滇红形象的尝试,也是一次授凤庆以“渔”的尝试。


2022年,帮扶团队正式提出建设一批“茶香小村”的设想,在全县范围内选择一批茶好、山好的自然村,营造茶香小村。得益于良好的茶叶品质与山村景观、以及过往的帮扶基础,我们的红木自然村成为了“凤庆计划”的第一个试点村庄。

规划团队向村民介绍茶香小村建设设想

图为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刘逸老师

在县旅游局与张良友书记的帮助下,规划团队与我们茶农深入地交流沟通,一同商议茶山改造与茶叶品牌营造方式。最终,“茶香小村”计划赢得了全体茶农的认可。

逸仙茶事团队与茶农第一次集体交流

该团队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学生组成

2022年10月24日,在云南省凤庆县中山大学服务乡村振兴实践站,我们与中山大学帮扶团队召开首个“茶香小村”(红木村)建设项目启动仪式,并完成签约,同时成立帮助凤庆开展茶叶营销与品牌培育的学生创业团队“逸仙茶事”,团队的学生代表被村民特聘并授予“文旅特派员”称号。茶农们的眼中燃起了星星的光亮,仿佛已经可以嗅到飘向未来的袅袅茶香。



03


逸仙双子山与第一款茶

按照规划,茶香小村将围绕茶山、茶径、茶舍、茶坊、茶树、茶农六大元素进行一体化景观建设,同时将培育属于红塘村的茶叶品牌,开发茶文化研学旅游项目。


为了表达中山大学与凤庆的深厚情谊,红木村茶香小村的建设汇总融入了中大元素,两座茶山分别取名为逸山与仙山,统称逸仙双子山,并且选择惺亭作为中大元素,植入这两个山的景观建设中,将红木村打造为美丽宜人、产业兴旺、富有活力的 “茶香版”的富春山居图。



逸仙双子山效果图(左为逸山、右为仙山)

逸仙茶山与惺亭

体茶厂项目于2021年11月启动建设,次年5月份达成共建协议,10月份初步建成投产,11月份开始拼配调制推出第一款茶。


集体茶厂的制茶师是土生土长的红塘村人,帅气年轻而充满活力,我们都叫他小郭师傅。小郭师傅的制茶技艺师从于他的父亲,他的父亲自1990年加入当地著名滇红茶企“大摆田茶厂”学艺,后来学有所成回到红塘村自立门户,至今已有30余年的制茶经验,小郭师傅自小受到父亲的耳濡目染,对于制茶一事也颇有研究。2011年,21岁的小郭师傅从军队复员回到红塘村,决心子承父业,正式传承父亲的制茶手艺。自此开始了10年的苦学,最终成长为红塘村新一代的优秀制茶师。

小郭师傅(郭亚林)一家
在研制茶品时,小郭师傅抓住逸仙双子山茶叶特有的山尘甘醇茶香,通过精细化的工艺将这一特色淋漓展现。茶叶采用一芽二叶采摘拼配调制,口感甘甜饱满,茶汤金黄透亮,初饮如沐春雨甘霖,再饮如置身林野,新尘微润的清新茶香沁人心脾。



03


逸仙双子山与第一款茶

将毛茶烘焙拼配调制之后,就轮到帮助我们培育品牌的 “逸仙茶事”创业团队登场了。“逸仙茶事”创业团队的主力是年轻有活力的中大学生,指导老师由中山大学旅游学院的刘逸老师担任。该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帮助我们完成初期的包装、设计和销售等工作,计划用1~2年的时间完成品牌培育工作,再交由红塘村民自行运营。在学院的协助下,目前团队已经完成了包装和品牌设计,并且为第一款茶起了一个很有中大味道的名字:


“惺尘”。


设计的核心围绕茶香村居图开展。这张图以国画为风,将中大惺亭的精致典雅与云滇茶山的茶香野趣融为一体,以简约朴实的风格展现中大帮扶的匠心独运。

精装版

外盒

精装版

内盒

精装版

内袋


小郭师傅拼配调制出的这款茶,略带新尘微润之茶香,团队便将这款滇红茶取名“惺尘”,意为“惺惺孕育之新尘”,以此表达中山大学在凤庆近十年帮扶的一片热忱。在敲定了名字之后,“逸仙茶事”团队在老师的指导下为惺尘诞生的故事作诗一首,印在茶叶包装上留作纪念:


南粤桃李一杯酒,滇山夜雨九年灯。

若问先生何处去,不辞千里育惺尘。


简装版

外盒

简装版

内袋

此外,“逸仙茶事”团队发现当前茶叶市场存在缺乏标准化的问题,消费者难以通过茶叶宣传的内容判断一款茶叶的好坏,大多数情况下只能凭价格去反推茶叶的品质。为此,逸仙茶事团队研究了茶叶判断标准,决定从茶种、芽叶、香气、口感、汤色这五个维度来对茶叶进行定义,方便消费者直截了当地了解茶叶品质,综合茶叶特点给出推荐指数,将其总结在一起,称之为“茶相表”,并将其印在包装之上:

“惺尘”茶相表


香山入画惺亭现,秀水流觞逸仙红。 

“惺尘”就此问世。


正如诗中所言:“南粤桃李一杯酒,滇山夜雨九年灯。


这是驻村干部与红塘村共同培育的第一款茶。

饱含着中大帮扶凤庆的心意,

也寄托着大家对乡村振兴、产业升级的期待。

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支持!


如您对惺尘、对仙茶事感兴趣,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跳转原链接了解!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文旅助力振兴 | “茶香小村”建设项目启动,助推凤庆乡村旅游开新篇

祝贺我院参与帮扶的云南省凤庆县入选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

世界级乡村振兴案例的凤庆答卷:勐佑镇入选《2022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


转载来源 | 红糖村民委员会

初审 | 何甜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