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与学互动 | 旅游学院《节庆文化与社会》:在“翻转课堂”中推进求知
编者按
卓越教学,就是要推动教与学的变革,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中山大学积极探索“大课讲授+小班研讨”、“新生研讨班”、“翻转课堂”等方式,推行小班化教学,推进教育数字化,强调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增加师生和生生互动。张骁鸣,中山大学旅游学院会展经济与管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
课程背景及其问题
《节庆文化与社会》是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内容偏重理论教学,涉及知识面广,具有强烈的跨学科特征,因此过去一直采用以课件辅助课堂讲授的传统教学方式。大量知识点内容以“概念-观点”专题穿插案例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若干教学单元,而主要的作业是让学生在概念-观点专题的拓展阅读基础上,对身边所感兴趣的节庆案例进行研究性考察和评价。
这种较为传统的教学方式的3个核心不足是:
第一,学生不易实现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会通,多数学生只能掌握皮毛(如了解到一些其它学科的“术语”或“逸闻”)。很多知识点内容来自人文类学科,对于主要以经管类课程训练为基础的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学生来说,在基础概念、知识背景、思维方式上有很强的陌生感;
第二,学生在课堂上容易走神。由于知识领域上的陌生,学生不容易跟紧教师的讲授思路,抓不住重点,因此有时只是在引出现实案例之后才能重新产生兴趣、打起精神;
第三,作业考核效果得不到保障。少部分学生会投入精力去拓展阅读,而大部分学生满足于将知识点与一些司空惯见或“流俗”的案例生硬地拼接起来,达不到思维训练和理论素养提升的目的。
二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
三
经验分享与理念总结
在近年的《节庆文化与社会》课程中,得益于“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过去的教学方式的3个核心不足逐渐被化解。与此同时,主讲教师也积累了如下几点实施“翻转课堂”的初步经验:
(1)为减轻学生的预习负担,不要求他们精读所有著作,而是建议其根据自身兴趣去选择一个专题,并精读所对应的著作,对其他著作则只需泛读甚至只是翻阅。事实上,从课堂交流情况能够看得出来,不少同学其实远不止精读了一个专题之下的著作,而是逐渐找到“感觉”,不断拓展自己的专题阅读面,强化知识之间的关联思考;
(2)不要求学生精读整本著作,而是指定一些关键章节。这些“关键”章节,可能是体现作者知识立场、研究方法的“序”或“第一章”、“结语”,也可能是围绕核心观点乃至是理论做精妙论证的连续两三章,还有可能是前后互相呼应形成鲜明对照的非连续章节。当然,主讲教师也会提醒学生,时间足够充裕的话,还是有必要阅读全书,甚至拓展到同一作者的其他著作,乃至同一作者所处时代的其他作者的同主题著作,以及后来时代陆续出现的对话性著作,真正起到“横”“纵”维度上的知识视野的彻底打开;
(3)主讲教师实际上也会针对所有专题单元准备好“标准”版本的PPT课件和案例资料(图片、视频)。在每次课堂交流结束的时候,教师才会结合专题课件再梳理一遍重要的知识点,辅助学生回想学习内容,进一步完成知识网络的个性化构建;或者利用案例资料,更为直观地呈现知识与现实之间的联系;
(4)对课堂上未能充分展开讨论的问题,或未能得到明确回应的困惑,以及因为口误而可能造成误解的地方,主讲教师要尽快在课后花时间补足功课,在下一次课堂上及时做出回应或做出更正;
(5)由于课堂提问交流互动如此重要,为进一步鼓励学生的积极参与,主讲教师在期末成绩中专门设立了课堂表现的分数比例(通常为10分:参与一次得6分,两次得8分,三次即满分)。
“翻转课堂”教学法的应用,积极响应了大学教学方式演进或大学教师角色转型的一个新理念:在师生共同面对先进的信息工具与丰富的学习资源的时代,教师的单向性讲授、垄断性知识、权威性形象等等传统地位都被削弱(也许人文社科领域的教师更加如此),而教学中共同学习的态度、平等对话的技巧、自由思想的风格更为重要。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转载来源 | 中山大学教务部
初审 | 何甜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