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案例仅10个入选!中大“凤庆计划”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11月1日
2023全球减贫伙伴研讨会
在北京召开
会上公布了第四届
“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获奖结果
在学校定点帮扶工作办公室的支持下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刘逸
牵头申报的
《旅游可持续升级带动乡村减贫致富
——中山大学定点帮扶的“凤庆计划”》
在800多个案例中脱颖而出
荣获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高校案例仅10个入选
我校在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中荣获最佳减贫案例
获奖证书
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由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世界银行、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等7家机构联合发起,自2022年11月启动,共收到案例898篇,聚焦于“看得懂、学得会、易推广”,旨在推广分享各国减贫成功实践。
“凤庆计划”缘何而来?
根据教育部工作安排,中山大学自2013年起定点帮扶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凤庆县位于滇西南,是滇红茶的发源地之一,有滇红故里之称。县内拥有 51.61 万亩茶园,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滇红茶制作技艺”的传承地。凤庆县生态风光优越,但旅游资源未得到较好开发。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针对当地实际,积极整合校内优势学科资源,由旅游学院专家教授指导帮扶凤庆县进行旅游开发与升级。
2019年,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刘逸副教授牵头的团队提出“凤庆计划”,以“平凡乡村的旅游可持续升级”为发展理念,旨在实现乡村产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改善资金缺乏和融资能力弱的状况、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
刘逸副教授在大会介绍“凤庆计划”
针对凤庆县域的不同发展形态,团队采取了不同帮扶模式,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效果。
一是“指导-有序突破式”帮扶模式
对于自主发展意愿强、缺乏突出旅游资源的村子,如凤庆县中和村,团队确定了一个开发方案,由村入股土地,集体、个人、合作社分别出资,共建“云上花海”项目,村民自主设计、建设,走出旅游业发展的“草根之路”。
“云上花海”景区
我校师生开展售票人员技能培训
二是“协调-资源引入式”帮扶模式
对于拥有独特茶旅资源、缺乏突出经营能力的村子,如凤庆县锦秀村,团队采取外来企业、村集体共同出资成立村旅游发展公司的方式,引入外部资源帮助提升村民的自主经营能力,增加村民茶产业收入,创造茶旅就业岗位。
锦秀村景区规划设计方案
三是“主导-孵化培育式”帮扶模式
对于茶园经管普通、缺乏旅游资源禀赋的村子,如重要茶产地凤庆县红塘村,团队以“茶旅融合”为主攻方向,直接指导红塘村旅游发展,建立红塘村集体茶厂,派驻茶旅专家团队,指导学生成立“逸仙茶事”创业孵化团队,帮助打造自主品牌。
村民代表、村集体茶厂和我校师生团队
签约建设“茶香小村”
中山大学帮扶培育的第一款滇红茶
什么是“凤庆计划”?
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凤庆县相关成果案例先后入选2022年全国消费帮扶助力乡村振兴优秀典型案例和2022世界旅游联盟Top50优秀案例。
实践证明,“凤庆计划”是可持续可推广的乡村旅游减贫模式。
1.“小步快跑”,可运营、低风险的稳健开发。
资源普通的乡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特别是在建设初期,应当尽量减少重资产投入和高利率的借贷融资,要将开发规模控制在村民可操作、可运营、低风险的范围之内,积累经验、技能和资金。
2.“渔鱼皆授”,从产品、品牌到渠道的全方位帮扶。
缺钱、缺人、缺技术是平凡乡村普遍面临的困境,需要从产品开发、品牌设计、再到渠道建设实施全方位帮扶,渔鱼皆要传授,帮助村民搭建完整的商业模式,帮助村民掌握生产技术和运营能力。
3.循序渐进,量入为出的可持续升级。
在获得初期的项目收益后,在保证部分分红的基础上,引导村民将主要收益投入于项目升级。不求弯道超车,而是量入为出地推进发展节奏,实现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升级。
十年来,经过一批又一批中大人的
不断探索和实践
中山大学全校师生
对定点帮扶凤庆县的工作认识越发深刻
方法更加成熟、热情更加高涨
中大干部师生在帮扶过程中
受教育、长才干
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使乡村振兴的主战场
变成了立德树人的大课堂
新时代新征程
中山大学将心怀“国之大者”
继续用心用情用力
为凤庆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系村党建结对共建,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 旅游学院规划系教工党支部赴云南凤庆落实“结对子”帮扶工作
深化院地合作,谱写帮扶新篇 | 旅游学院赴凤庆开展旅游帮扶工作
品一茶一情,享千年风光——中山大学2022级MTA乡村振兴班到滇红茶乡凤庆开展实践学习
转载来源 | 中山大学
初审 | 何甜
审核 | 徐永怡
审核发布 | 黄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