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继刚:创新税制,让旅游业“富民又富政府”|旅游强国策·专家谈
编者按:近日在京召开的全国旅游发展大会是党中央首次以旅游发展为主题召开的重要会议。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强调“着力完善现代旅游业体系,加快建设旅游强国,让旅游业更好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赋予旅游工作的使命任务,如何更好地认识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如何迎接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贯彻落实“三个原则”“五个统筹”?记者日前专访多位旅游业界知名专家,就此展开探讨。
习近平总书记对旅游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指出,旅游业“日益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具有显著时代特征的民生产业、幸福产业”,如何解读旅游业的新定位新方向,当前制约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记者日前专访中山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副主任、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会长保继刚教授,对此进行分析解读。
◎“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新机遇
◎中产精英一代成为高端旅游消费主力,旅游消费拉动经济的作用强、潜力足
◎经济逆全球化言论行为甚嚣尘上的背景下,旅游是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渠道
◎有必要征收销售税,改变旅游业税收低的局面,解决旅游目的地“富民不富政府”的问题
◎战略性支柱产业需要人才支撑,业界专业博士需求旺盛,高端专业人才供不应求
南方日报、南方+:旅游业被赋予五项使命任务:服务美好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构筑精神家园、展示中国形象、增进文明互鉴。从过去旅游业发展进程中,旅游所承担的外交、经济等属性,当前旅游被赋予了更多社会属性,原因是什么?
保继刚:旅游拥有经济属性,但现在我们更重视它的社会属性。当前,经济逆全球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言论和行为甚嚣尘上,旅游作为一种对外交流的方式,能够让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人在交流交往过程中,加深认识,增进理解。我国大力发展入境游,不仅是从经济发展角度考量,更是为了让更多国际友人来中国,真听真看真感受,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增进理解与互鉴。旅游为什么能构筑精神家园?在游历祖国大好河山时,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这种体验很多人都有,旅游能够增强国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增进民族之间的理解与互信。
须遵循市场客观规律但不能一味放任市场
南方日报、南方+:“新时代新征程,旅游发展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在您看来,目前旅游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对此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
保继刚: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在于旅游业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但挑战同时存在。
支柱产业往往税收贡献较大。但旅游业并非如此。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地区,的确存在“富民不富政府”的现象。我们团队做过一个调查,阳朔的旅游企业占所有工商注册企业的44%,在7345个旅游企业中,注册资金在3万元以下的有6278个,占85%,可见大部分是小微企业。2018年,阳朔的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广西5000元,位居桂林第二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广西4000元,位居桂林第五位;城乡可支配收入比为2.33,低于广西(2.69)和桂林(2.44)。可见阳朔旅游富民,但税收很低,并不富政府,财政对发展旅游的支持大于旅游对财政的贡献。按现行的税收办法,旅游微小企业基本不需要纳税,像阳朔这样的旅游目的地,富民不富政府,当“土地财政”支撑不了发展时,发展工业一定是必然选择。
因此,有必要研究税制体系改革,探讨消费税改革的可能性,参照发达国家销售税体系,让消费环节的税收直接带动当地发展,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富民不富政府”的旅游目的地发展困境。只有通过创新税制,保证税收,像桂林、西双版纳、张家界、黄山、敦煌这样的以旅游业为主的地方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才有能力真正大力发展旅游业。
另一方面,战略性支柱产业需要人才支撑。旅游教育目前仍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在中国大学扩招时期,旅游学科和旅游教育为中国提高毛入学率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招生数量处于正常的调整时期却遇上了新冠疫情,加剧了调整的难度。事实上,中国旅游专业人才早在几年前就趋于饱和,而高校从2011年开始就在不断地调整专业设置和招生数以适应旅游人才空缺逐渐缩小甚至人才结构性过剩的现状。新冠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出中国旅游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供需矛盾,新时代中国旅游高等教育到了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的关键时刻。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是,业界非常需要专业博士,然而目前我国还没有设立旅游管理专业博士学位。如果说学术博士致力于对前沿理论问题的原创性研究,更强调所谓“顶天”,那么专业博士就更着眼于“立地”,强调对旅游管理问题的创造性解决,是旅游战略性支柱产业发展的关键人才支撑。
您可能错过的精彩
转载来源 | 南方日报、南方+
初审|何甜
审核|刘逸
审核发布|徐红罡 黄山